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都江堰的历史经验与当今发展

admin 2004-08-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局长 彭述明  都江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它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效益大的特
□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局长 彭述明   都江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它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是我国水利史乃至世界水利史上持续发展的光辉典范。   都江堰在2260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例,孕育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多年的快速发展,都江堰已经成为当代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特别是在近10年的发展中,都江堰又在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面对水危机的挑战,都江堰水利人将传承“人水和谐”“以人为本”的治水理念,弘扬李冰治水精神,在技术、制度、主体三个层面上推进水利现代化,为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综观都江堰持续发展的历程,有三条历史经验值得借鉴:坚持“人水和谐”的治水之道,是都江堰经久不衰、持续发展的基础。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十分符合自然之道,它根据“水顺则无败,无败则可久”的治水思路,巧妙地利用岷江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地势、河流弯道和水流势态,利用“凹岸取水”“凸岸排沙”的原理,以“鱼嘴”分流分沙,筑“飞沙堰”泄洪排沙,凿“宝瓶口”限洪引水,三大工程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协调运行,达到引水灌溉、分洪减灾、排沙防淤的神奇功效。由于渠首枢纽位于730米的海拔高程,对处于海拔500~450米的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区具有居高临下之势,为无坝引水、自流灌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道法自然”“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被具体化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原则和“三字经”“六字诀”“八字格言”等丰富的治水经验,被物化为杩槎、竹笼、羊圈、干砌卵石等传统工程技术。这些理念、经验和技术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开创了我国古代科学治水的先河,引领着都江堰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从李冰的时代一直走到了今天。坚持“以人为本”的治水之道,是都江堰经久不衰、持续发展的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促进了历史对都江堰的保护和发展;都江堰的完善和发展,又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都江堰经久不衰的奥秘之一,就在于它能够在不断地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需求之中,与时俱进地发展自己。竹笼、杩槎等传统技术能够满足农业文明时代成都平原对水资源的需求,现代机械化的水闸和标准化的渠系则体现了工业文明时代的特征,民主化、法制化和数字化体现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对水利的基本要求。透过历史表象,我们可以看到,都江堰以其富有创造力的科学精神和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在担负起为人类谋福利的责任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了持续的发展。虽然都江堰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在不断的变化中,但是它所秉承的“道法自然”“人水和谐”的基本理念却依然不变。继续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都江堰经久不衰、持续发展的关键。都江堰既是一座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又是一座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造福于民的水利工程。与长城、故宫等已失去现实功能的“固化文物”不同,都江堰不是作为单纯的文化景观而存在的,它是在任何年代、任何时刻都“正在使用着的水利工程”,是有着维系灌区数千万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现实功能的“活文物”。因此,在都江堰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上,既要重视“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理性目标,又要考虑与人类生存相关联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的现实目标,做到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去保护,在维护历史文化神韵的同时,更加充分地发挥其现实功能,只有这样才有都江堰存在的现实合理性,才能永葆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的精髓。   历史的经验在都江堰2200多年的持续发展史中得到承传,更在新中国昌政50多年来都江堰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得到了验证,并成为最近10年来都江堰再创辉煌的助推器,催生了灌区水利的三个战略转变:   在管理理念上,实现了由经验型管理向战略型管理的转变。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我们在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水利发展前景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积极从战略的高度来深入研究灌区水利的建设与管理、改革与发展,形成了《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规划报告》和《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都江堰灌区供水价格改革研究》《数字都江堰》以及《都江堰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重要成果,为实践新的治水思路、促进灌区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   在发展理念上,实现了由重人轻水向“人水和谐”的转变。上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致使都江堰不得不在数量上以扩大灌区规模和增加供水量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随着水资源供应紧张矛盾的出现,我们在发展理念上开始自觉地从单纯重视人对水的需求向实现“人水和谐”转化,采取了重视灌区工程节水改造,以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率;大力宣传和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和节水灌溉措施,发展节水农业;强化管理,变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优化配置水资源,协调处理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通过提高水资源管理的质量和利用效率,在水资源承载能力得到重视的前提下,基本满足了人们不断扩大的用水需求。   在服务理念上,实现了由以我为主的被动服务向“以人为本”的主动服务转变。灌区水利事业只有放在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中去谋划,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大局中去贯彻,放在促进和保障灌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中去落实,才能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10年来,我们改变过去要服务对象适应我们。为主动去适应服务对象,始终坚持以服务灌区、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全灌区用水的均衡受益为目标,认真开展“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严格落实面向社会的七项服务承诺和“五个必须、五个不准”的用水纪律,做到了使灌区广大用水户和各级政府满意,灌区水利事业也因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尽管都江堰的持续发展,已经使它成为中国水利的骄傲,但同全国的水利形势一样,都江堰在当前发展中同样面临着三大问题: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水量供应上,灌区人均和亩均占有水资源仅分别为1267立方米和1645立方米,不但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还大大低于国际上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全灌区每年枯水期缺水达5亿~7亿立方米左右。在用水结构上,农业用水量仍然高达60%,工业(城市生活)和城市环境用水分别只占9%和5%,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都不高。   工程建设滞后于灌区发展的要求。由于灌区缺乏水源控制性工程,因而无法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灌区工程配套不足、老化严重,又导致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据统计,灌区干渠工程老化率为50.2%,支渠老化率为64.5%,水工建筑物老化率为39.2%。由于渠道渗漏严重,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8%,输水损失十分严重。   水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条块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用的最大化;按亩按计划供给的水资源分配模式导致“大锅水”和浪费水的现象长期存在;供水价格远离供水成本且水费收取困难,既不利于节约用水,又导致水利管理耗费得不到有效的补偿。   上述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都江堰效益的充分发挥,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这就是以新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都江堰水利现代化。   都江堰水利现代化,是在现代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由传统水利向现代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化的历史过程。水利现代化主要应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展开:   在技术层面上,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和水利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进程,重点搞好“两大体系”建设。一是建立高质量、高标准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搞好水源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灌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建立高效、优化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全面打造“数字都江堰”,以信息化带动灌区水利现代化;大力倡导节约用水,努力把都江堰建设成节水型灌区。   在制度层面上,以确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目标,重点搞好水资源管理体系和水利运行机制的建设。一是建立统一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二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水利运行机制。   在主体层面上,以实现水利人的现代化为目标,着眼于树立“一个观念”,培育“一种精神”,建设“一支队伍”。一是树立人水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和节水意识,把“珍水万世焉”的警示作为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资源,把实现水利现代化作为灌区水利发展的第一要务。二是培育具有时代气息的水利新精神。三是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水利职工队伍。   通过水利现代化建设,把都江堰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效益型灌区、数字型灌区、节水型灌区、生态型灌区和文明型灌区,切实保证对灌区的生活供水、生产供水和生态环境供水,最终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均衡受益和持续利用。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