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北京城
admin
2004-07-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中国现在的国力已经完全有能力整体保护皇城建筑格局,我们缺少的只是文化上的勇气和决心。 记录梁思成和北京五十年来城市建设史的《城记》不声不响地热销,在海峡对岸
●中国现在的国力已经完全有能力整体保护皇城建筑格局,我们缺少的只是文化上的勇气和决心。
记录梁思成和北京五十年来城市建设史的《城记》不声不响地热销,在海峡对岸也引起热烈反响,不久前获得第二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银奖。一本关于城市建设的书能引起华人社会普遍的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北京不仅是一个城市、中国的首都,它还意味着京剧、红墙、四合院,意味着中国文化。
《城记》的作者王军回忆说,他是从偶然发现的一对老门墩上发觉了北京老建筑的美好,进而穿行在胡同中开始理解这座城市的。现在,阅读这本书的不仅仅是老北京,还有许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像王军一样,新一代人的文化自觉性在日益增长,经历了对物质的最初膜拜后,他们开始重新理解传统。
但是翻开书,联想到现在的北京,悲观是免不了的。故宫、天坛、长城已经成为孤立的点缀,胡同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随之消失的还有相应的生活方式。城市规划专家谢辰生说,1990年以来北京胡同的消失速度远远超过前四十年。以前是意识形态、人口骤增毁灭了北京的城墙,现在则是地产商和汽车跑道在排挤四合院。
这似乎是一种必然。二十世纪的大都市都遭遇了汽车和庞大数量的人口带来的挑战,但是这是惟一的选择吗?我想说虽然大都市面临共同的问题,但是从未有城市像我们这样无视传统价值。罗马保留了它千年的历史,伦敦也在延续百年建筑的魅力,而北京的胡同保护计划显得极其懦弱,政府甚至有点不情愿。中国现在的城市面貌处于政府官员和房地产商的掌控之下。是的,经济发展、堵车、危旧房改造和保护古都风貌同样重要,但是我们现在缺乏富有前瞻性的文化战略来面对这个问题。
谢辰生曾经上书中央和北京市领导,建议在北京新规划确定以前停止皇城内的一切建设,着重发展地下交通和城市轻轨。这个激烈的主张仍然有其可取的地方。中国现在的国力已经完全有能力整体保护皇城建筑格局,我们缺少的只是文化上的勇气和决心。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遗产对于未来北京的重要意义。二十世纪后期,北京一度成为全国人眼中高楼大厦的代名词,现在面对形象越来越类似的中国城市,一个没有胡同和街道生活的北京意味这个城市丧失自身的身份。
如果只能通过书理解一个城市,是悲哀的。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