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环城秀色拥抱合肥生态人居

admin 2004-07-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img]/upload/news/2004722151911521.jpg[/img] [B]环城公园——生态合肥的翡翠项链 [/B] 合肥市环城公园的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84年全面
[img]/upload/news/2004722151911521.jpg[/img] [B]环城公园——生态合肥的翡翠项链 [/B] 合肥市环城公园的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84年全面展开,环绕老城区的绿带造就了城市“翡翠项链”的美誉,1986年被建设部评为全国优秀设计、优质工程一等奖。环城公园绿色生态综合治理自2000年开始,本着保持风格、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挖掘文化的原则,通过污水处理回用、沟通水系、河道清淤、生态型驳岸、绿化的调整与扩建、增加地被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等综合治理,4年多来,水清林绿、莺飞草长的绿色生态环境走廊为改善合肥市的人居环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B]综合治理——以民为本改善人居环境 [/B] 环城公园总长8.7公里,面积137.6公顷,开敞式,环带状,怀抱老城区,是合肥市城市园林的一大特色,根据地理位置由城市主干道自然分成包河、银河、西山、环西、环北、环东等六大景区。环城水系即是指景区外围的包河、银河、雨花塘、琥珀潭、黑池坝以及相邻的杏花、逍遥津水面,银河的春雨、包河的夏荷、西山的红叶、环北的白雪,公园四季景色各有不同,植物景观丰富。 70年代末,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日益增多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由沟渠或雨水管道直接排入环城水系,水质逐年恶化;河道建设滞后,洪涝灾害频繁;公园水体缺乏补充水源,自净能力差,极易被污染。近年来,河道淤泥沉积,绿藻疯长,尤其夏季,河中鱼虾死亡、腐烂,腥臭难闻,居民游客纷纷侧目掩鼻;公园西北半环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地被植物缺乏,一遇大风,尘土飞扬,严重污染环境,直接影响城市近80万人健康的居住。 为了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合肥市政府决定从2000年开始对环城公园进行综合治理,以环城水系为依托,以改善水质为主体,以生态、文化为纽带,以公园游园为重点,点、线、面结合,立足城市特点建设绿色生态环境走廊。 1、统一规划。按照《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合肥市排水规划》、《合肥市绿地系统规划》,同时依据国家“三河三湖”治理规划,先后制定《合肥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环城公园绿色生态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为环城公园绿色生态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的实施依据。 2、确定目标。用四年的时间完成三大工程,即:2001年12月——2004年6月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工程;2000年2月——2004年3月完成环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2002年2月——2004年4月完成环城绿地总体改造和河道配套工程。 3、资源动员。在资金上,通过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国债投资和外国政府贷款等形式,共筹集资金13.9亿元。在技术上,邀请国内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参与,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信誉好、技术水平高的企业进行规划和施工。在人力上,充分利用责任单位对口实施,并通过媒体宣传、设计展示、义务劳动等形式,吸引市民广泛参与。 [B]活水治污——一泓清流串起绿色走廊 [/B] 1、污水再生,活化环城水系水源。 合肥作为园林绿化城市,景观用水一向比较缺乏,由于缺乏补水水源,环城公园大部分水体都是一潭死水。近年来,每至夏季高温,水体富营养化加速,几项主要指标BOD、COD、总磷、总氮等严重超标,严重影响了公园景观,制约了公园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又要节约有限优质的水资源,合肥市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应运而生,并成为全国污水处理回用示范项目之一。工程总建设规模20万立方米/日,占地21亩,采用“混凝——过滤——消毒”处理工艺、V型滤池形式,处理后出水符合景观用水标准。工程分两期建成,一期建设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主要包括一座10万立方米/日的污水深度处理厂,17.8公里配套送水管网,5.7公里出水管网,2001年污水处理回用配套管网向环城水体供水管道及污水深度处理厂厂区部分正式开工建设,随后银河中水提升泵站等辅助设施也都通过严格的招投标后规范建设,并于2004年6月竣工投产。项目实施后,通过提升泵站每天将10万吨中水以瀑布的形式补充到环城公园水体,增加水的“爆气点”,促进水的流动,周期循环一次,使环城水体按照银河——包河、雨花塘——琥珀潭——黑池坝——杏花公园两条水路流通,活化了水源,沟通了水系,彻底改善了环城水系波澜不惊的旧貌,把“流水不腐”的真理溶入到公园建设的实际中来。漫步在“水声潺潺”的河边,感受着公园“虽自人作,宛若天开”的意境,现代科技在以人为本的造园理念的支撑下,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同时对保护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改善整个生态环境系统、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和居民的健康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河道综合治理,水清林绿终有时。 截至2001年3月环城河道全面截污,通过采用吸泥船、放水清淤等方式,总计清淤86万立方米,并实行常年水域保洁,每年清除垃圾和漂浮物2500吨。按照一百年一遇的标准,建成生态护披和砌筑防洪墙、泵站。扩大绿地面积80万平方米,每天可为城市供氧58.4吨。2004年3月环城河道生态型驳岸全面完成,采用天然湖石、卵石、大理石,建造了多处亲水平台、木制栈道,配置芦苇、荷花、香蒲,养殖鱼虾,充分满足了生态需求,彻底改善了整个水体的环境面貌,实现了现代人近水、临水、亲水的渴求。 3、立足城市特点,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走廊。 环城公园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维护,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园林风格。综合治理过程中,本着保持风格、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挖掘文化的原则在沟通公园水系、活化水源、改善水体环境方面;在整治公园环境、增加绿化植物品种、补植地被、丰富园林特色方面;在统一“徽风淝韵”的建设风格、突出三国、北宋历史原貌、把握包公文化、环城文化、市民文化、戏曲文化、词人文化内涵方面做文章,建设生态环城、景观环城、文化环城。 全国住宅试点建设金牌小区——琥珀山庄与公园环西景区相毗邻,治理前,景区为棚户区,杂草丛生,污水横流,蚊蝇滋长,小区房产一度滞销。为了彻底改变脏、乱、差面貌,在精心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建成绿色生态风景线——琥珀潭景区。每天5万吨中水的补充,解决了水污染问题,提高了景区环境质量,“鹰击长空,鱼翔潜底”、生态良好的景区为市民提供了一处幽雅的休憩场所,10公顷的宽敞、优质水域为每年的龙舟赛提供了场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包河景区南侧的国防工办旧址随着拆房建绿工程的实施为公园增加绿地面积1.2公倾,宽阔的草坪在绿树蓝天的掩映下为人们放飞心情、休闲娱乐提供了一处生态空间。充分利用水系与道路绿化向两侧辐射把园林与城市空间联结渗透,引“满园春色”入城,大大降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绿色生态环境走廊基本形成。 4、组织力量,共同“擦亮翡翠项链”。 按照“人民公园人民建”的思路,在包河、银河清淤工程当中,3000多名驻肥部队、武警官兵、2万多名学生和市民自觉参与“擦亮翡翠项链”活动,既提高了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市民改善、爱护居住环境的自觉性。 [B]水清岸绿——生态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 [/B] 1、改善了人居环境质量。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环城水体的污染现状,河道水质提升到Ⅲ类,活化了水源,沟通了水系,增加了水的灵动性,改善了城市绿化环境,为人们追求的“诗意的生活”奠定了基础。另外,采用中水回用方式,也为城市生态用水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跻身国内省会城市的先进行列。 通过生态环城的建设,环城林带共增加了20多万株、30多个品种的乔灌木、80多公顷地被,每年可吸收有害气体450吨,滞留粉尘2100至4200吨,还可为城市每年提供3.5万吨以上氧气,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提高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和运营水平。水系、道路、绿化、小品的综合治理,为市民游园提供了便利。中水回用、水系的沟通为水上旅游线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城市旅游资源。 3、增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生态保护的观点贯穿于我们综合治理全过程,沿河沿岸绿化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环境,清淤疏浚、中水回用,改善了水环境的质量,亲水平台、栈桥码头的设计建设,拉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环城公园绿色生态综合治理的完成提高了城市吸引力和文化品位,为创建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增强了城市凝聚力。王小郢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被亚洲开发银行指定为其贷款项目的培训基地,是安徽省四大环境教育基地之一。 环城公园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房地产及相关产业,改善了投资环境,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中水筹资、建设和运行、还贷这一过程的实施,推动了合肥市污水处理有偿服务的运作,为贷款的偿还提供了保证。 [B]乘势而上——合肥迈向生态型园林城市 [/B] 结合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补充公园水体,活化了水源,改善了水质,这种做法既解决了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又节约了资金,配套的河道改造、生态驳岸等工程,彻底改善了环境质量,大大促进了城市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也为园林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工程从合肥市园林、文化两大城市特色的实际出发,在保持环城公园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宋文化、包公文化内涵,结合现代造园手法,修旧如旧又出奇出新,为打造城市生态环境走廊、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奠定了基础。把城市市政、绿化、环境、经济建设相统一,避免了重复建设、推诿扯皮,综合效益显著。 采用经营城市的理论,王小郢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建设项目的融资经验使合肥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外资的步伐大大加快,并促进了城建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该工程从规划到实施,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专家论证、领导决策和群众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提高了投资效益。通过此项工程,合肥市环城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全面提升了市区人居环境质量。 [img]/upload/news/200472215189169.jpg[/img]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