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苏州:保护开发“双面绣”

admin 2004-07-14 来源:景观中国网
  在苏州市大街小巷的商铺里,苏绣是最为抢眼的角色。苏绣中有一种巧夺天工的“双面绣”:一幅绣品的两面居然可以绣出同样精美却完全不同的人物、景致,令人称奇。“双面绣”
  在苏州市大街小巷的商铺里,苏绣是最为抢眼的角色。苏绣中有一种巧夺天工的“双面绣”:一幅绣品的两面居然可以绣出同样精美却完全不同的人物、景致,令人称奇。“双面绣”堪称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一张名片。   在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之间巧手织绘的苏州市,恰如一幅精妙的“双面绣”:一面是精心保护的历史古城,另一面是经济腾飞的现代化新城。   穿行在苏州城区,古城与新区交相辉映,让人仿佛游走于历史与现代之间。   漫步典雅的古城,绿水环绕,古色古香的建筑、民居散落大街小巷,“小桥、流水、人家”的古老风情随处可见,就连街边的路灯、公交车站、电话亭都换上“传统服装”,亭台式公交车站朱漆黛瓦,宫灯模样的路灯高高悬挂,飘散着古典的韵味。而驱车在占地7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则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致,高耸气派的楼宇、现代化的企业令人应接不暇。   苏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古城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纵横交错的河道水系,以及城墙、城门、石桥等大量古建筑。如同许多名城一样,苏州同样遇到现代化进程与遗产保护的矛盾。因戴着“历史文化名城”桂冠的苏州城在发展还是保护问题上曾长期争论不休。如何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化解“成长中的烦恼”,既要让苏州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又要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的个性?   他们没有停步不前,也没有盲目地开挖、拆迁,而是作出“依托古城,开发新区”的新决策。在精心维护好古城结构的基础上,跳出古城,1991年,在古城之西开发建设了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1994年,又在古城之东建起了中国与新加坡政府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使原先荒凉的山坡、低洼的农田崛起为科技新城,它们犹如古树上新发的两枝劲枝,使市区面积扩大到108.6平方公里,把老城区范围扩大了10倍,城市格局演化为“一体两翼”、“古城居中,东园西区、五区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实现了自身扩容增量的蜕变。这两个园区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仅苏州工业园区去年生产总值就达365亿元,经济总量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亚洲最具竞争力的工业园。   “天堂苏州”、“绿色苏州”和“速度苏州”并行发展。为保持古城风貌,他们将公共建筑和居民楼的高度严格控制在3到4层;把古城区按区域划成54个街坊,逐一整理修建;所有新建筑一概统一规划设计,体现古色古香的苏州建筑特色;通过市场化运作,所有线路都走地下。他们斥资8亿元,将历百年繁华的观前街打造成百年老店连片的新的繁华商业圈……   传统与现代的水乳交融,苏州被中外专家称作人与遗产和谐共存的典范,被誉为“苏州模式”。有一篇文章中赞叹:昔日的纤纤素手今天会灵巧地制作笔记本电脑,书卷气十足的园林城市会和国际新兴科技城市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当少数地方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过度开发、人为破坏自然和祖先赐予的珍贵遗产时,今天的苏州却因为其优良的人文环境不仅成为人居的天堂,更成为创业的乐园、外企投资的首选地。世界500强企业有90多家在此投资创业,苏州成为全球经济的高科技前哨和制造业基地,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高达2802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苏州因此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6个城市和区域之一。   苏州以其文化遗产保护的佳绩不仅戴上了世界文化遗产桂冠,还成为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举办地。今年7月初,在这里与会的许多代表认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苏州古城个性非但没有被现代化整合,反而显现出更具魅力的巨大活力。现代化建设与弘扬传统文化并不矛盾,不同的两面完全可以协调统一,共生共荣。   古人云:到苏州不游虎丘,不算到苏州;今天苏州人会说:到苏州不去高新区和工业园区,就只知半个苏州。古城和现代化新区,好像两只不可分割的巨翼,托起了苏州的腾飞之梦。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