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绕廊居然一水通——泰州水系规划解读

admin 2004-06-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穿城不足三里远,绕廊居然一水通,暇日娱情容易尽,平时访古妙无穷。”泰州明清诗人康发祥的竹枝词里描绘的“水城一体”的独特风貌将得以重现。综合泰州城市水系特色,新近出
“穿城不足三里远,绕廊居然一水通,暇日娱情容易尽,平时访古妙无穷。”泰州明清诗人康发祥的竹枝词里描绘的“水城一体”的独特风貌将得以重现。综合泰州城市水系特色,新近出台的《泰州市主城区水系综合整治规划》提出“一横、二纵、三环碧水绕凤城”的水系规划设想。 水系规划范围东起先锋河、西至引江河、北起新通扬运河、南至周山河,规划总面积115.02平方公里,分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远景2050年三步实施。整个规划在认真研究泰州城市自然条件、历史人文的基础上,运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治水基本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理论,遵循城市理水新概念,以解决城市防洪、排涝为前提,充分挖掘泰州历史文化,把握泰州城市水环境特色,突出水乡风光,创造良好的城市水生态和水文化环境,带动泰州旅游业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横”即老通扬运河及其延伸段(大寨河)。“二纵”:南官河、卤汀河为一纵,凤凰河、老东河为二纵。“三环碧水绕凤城”即以东城河、西城河、老通扬运河城河段、凤凰河局部,组合形成环绕泰州老城区的内环水系;以引江河、新通扬运河、周山河和规划拓浚并南延北伸的先锋河为骨架,形成环绕泰州城区的外环水系。中环水贯穿城市腹部,对改善城市景观、沟通城市水系、提高城市水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将根据城市发展状况,放到规划的后期去实施。 城市水环境景观总体布局为“三区、三圈、五带”。“三区”即以护城河为主体的环城河风景区,以渔行水村为基础的北郊风景区,以凤凰湖及周边生态林带为组合的凤凰湖生态保护区。“三圈”即环绕泰州古城的内环绿化圈、贯穿城市腹部的中环绿化圈、环绕泰州城市的外环绿化圈。“五带”指城市滨河风光带和近郊城市滨河防护林带,分别为南官河、卤汀河,老东河、凤凰河,稻河,草河和老通扬运河滨河风光带。 城市滨水文化环境将由戏曲文化欣赏区、泰州名人文化区、盐税文化景区、革命传统教育区、稻河和草河两岸古民居保护区、渔行水村等及若干糅合现代文化精髓的景区景点构成。 在城市水系两侧造就一定宽度的绿带,形成三环水、六环林、环环相拥的“水绿两层圈交融”的立体滨水景观。 通过综合整治,实现泰州主城区的水清、水近、水活、水美的治水目标,使主城区水陆比达到16:100,城市水系的防洪、排涝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设防标准。水环境质量及沿河环境景观等方面有根本改善和重大提高,形成“城在水中,水在绿中,绿在城中”的绿依水、水绕城;城因水而富有生气,绿因水而富有灵气,水因城而富有神气的独特的泰州水环境;使泰州成为碧水蓝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城市。   [B]水系现状[/B] 泰州市境内水系较为发达,是长江(通南)水系、淮河(里下河)水系的交汇处,以船闸和涵洞沟通两大水系。里下河地区通过市区北部向西与江都枢纽、向南经泰州引江河与高港枢纽相连,为苏北、苏东引排水咽喉要道。 在市区,分布着众多河、沟、塘。通南水系主要有:周山河、翻身河、王庄河、老通扬运河、城河、中市河、西市河、东市河、玉带河、刘西河、扬子港、五圩河、城南河、凤凰河、东谢河、前进河、南官河、景庄河。里下河水系主要有:引江河、新通扬运河、卤汀河、稻河、草河、老东河、盐河、五叉河、庆丰河、九里沟、七里河、东风河、九里河等。 泰州水系特色明显。主要表现在: 江淮交汇,落差天成。长江流域的通南水系和淮河流域的里下河水系在此交汇,市区以扬州路、东进西路、东进东路、南通路为界,北部属淮河流域下游地势低洼的里下河地区,河道属里下河水系;南部属长江下游的通南平原区,河道属通南水系。泰州上下河平均水位落差在0.8米至1.2米之间。 水系成网,河道贯通。泰州市城市河网密度尚可,河、塘水面随处可见,水系已初成网络。城市航道贯通,主要航道南北方向有:南官河、引江河、卤汀河、泰东河。东西方向有:新通扬运河、老通扬运河、周山河。 城外水绕城,城内水穿城。碧波荡漾的城河环绕泰州古城,昔日城内绕城一周的东西市河,贯穿南北的中市河、横贯东西的玉带河,呈“田”字形布局。这“双水绕城”的格局及呈“田”字形纵横交错的市河,构成了历史上泰州水乡城市特有的风貌。 河桥相映,绿树成景。城区内河网较密,桥景随处可见,造型各有千秋,名称雅俗并存,再加上河道两岸良好的绿化氛围,使桥与河成了人们聚集和活动的中心。 泰州的水孕育了泰州的城市,孕育了泰州历代的名人。但是如今泰州城市的水系受人为的侵占破坏严重,宽阔的护城河缺了西南一角,两岸的河坡、绿化、甚至水面让林立的建筑给取代了,城里的玉带河已基本不见了,东、中、西市河也成了断断续续的细水沟,古代城市留下的河流大量消失,现存河道淤塞严重,暴雨时积水不能及时排放,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城市水体的污染,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影响了城市景观,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 地级泰州市组建以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的水体整治,建鲍坝闸,修大浦头、草河头涵洞,疏浚老通扬运河、南城河,运用江边口岸闸调引长江水,激活自来水一水厂水源,解决了泰州历史上难以解决的自来水异味的水质问题。积极组织实施了江苏省第一条现代化的河道———泰州引江河,为彻底改变城市内河水质,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面整治城市水系的重大决策,全面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减少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目前,规划正在积极顺利的推进之中。   [B]水韵泰州□董文虎[/B] 登高鸟瞰,泰州大地,南饮长江,北接淮水,河港沟洫,经纬纵横,如网如织。若夫朝雾夕霭,云水蒸腾,似锦似绣,若珙若璧,玛光翠色, 兰相贯,恍若浮玉,时隐时现。唐代诗人王维赞曰:“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水乃泰州之秀,水乃泰州之美。 泰州广袤大地乃万余里长江泥沙,由“白马驮负”至此;泰州万物生灵受四亿亩淮域融有机质之水,于“乌巾荡漾”处喂养成长;泰州古代繁华系大海的盐与国家的税,顺运盐河推至泰坝结合所成就。江、淮、海三水造就了泰州之桑田,孕育了泰州之生灵,成就了泰州之繁华。一千多年前,南唐皇帝李 将由“三”、“人”、“水”组合而成的“泰”字,颁给了海之北的高地———海陵这个小县,将其升格为州。隐喻泰州“人在三水中”,隐喻此地的繁华就可带来国家的康泰。水乃泰州之本,水乃泰州之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泰州的水,育得名人辈出,千古流芳。三国名将吕岱,书评大家张怀 ,教育学家胡瑗,水浒作者施耐庵,泰学始祖王艮,三绝奇才郑板桥,京剧大师梅兰芳……无一不是受清、浑、咸三味交融之泰州水哺育而成长的。泰州没有山,却有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吁扬泰,龙腾凤祥,龙川江,凤凰河,一脉相承,百鸟和鸣。泰州以其独特的毓秀钟灵之水韵,吸引了多少风流雅士、人杰英雄,驻足抒怀,演绎人生。穿越时空的历史给泰州留下了王维的高歌,陆游的低吟,范仲淹的政绩,岳飞的壮举,文天祥的遗憾,李庭芝的悲怆,翁同和的留恋,赵朴初的赞誉……水乃泰州之灵,水乃泰州之魂。 泰州主城区的先民们,历来叨光于凤凰池水的恩泽,享用泰州之水的安泰,但他们从不曾忘记“泰”字还另有一解,即“三”、“人”成众,众人治水国泰民安。自古至今,泰州的先民,治水不息,泰州城区“双水绕城”之双水,就是人工的杰作,捍海堰、长江堤、下河圩,成千上万的渠、堰、闸,无一不是人力与自然的磨合,无一不是人力与自然的结晶。正是这样的结合,使“汉唐古郡”的泰州,终成“淮海名区”。水乃泰州之气,水乃泰州之魄。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带来了泰州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同时也带来了黄色的水土流失、黑色的水污染及人为的与河争地。“智者乐水”,现代的泰州人正在以绿色革命、雨污分治与水和谐相处,去弥补“黄色文明”、“黑色文明”和“硬质化文明”对水带来的缺憾,在“水利”和“利水”的统一中走向未来。未来泰州的水,是泰州文明永恒的象征。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