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梅州倾力打造粤东北绿色屏障

admin 2004-06-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绿满梅州”是梅州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提出、推动“生态梅州”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举措。自从今年2月25日该市召开“绿满梅州”动员大会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造林绿
“绿满梅州”是梅州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提出、推动“生态梅州”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举措。自从今年2月25日该市召开“绿满梅州”动员大会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造林绿化及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达2.2亿多元,完成造林作业面积39万亩,为打造粤东北绿色屏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扩大优势,增强环境竞争力 据了解,梅州市现有林业用地1824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6.6%,森林覆盖率为70.5%,省级生态公益林619万亩;全市共有省市县三级自然保护区48个,总面积达204.3万亩,居全省之首。“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已成为梅州的一大优势。 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随着山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保护好、发展好梅州现有生态优势的任务越显重要和迫切。在实施“工业梅州”与“生态梅州”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不能因为搞工业而妨碍生态建设,不能片面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要做到发展工业与生态建设并重,做到开发服从于保护,以提高环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为此,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安全、生态建设、生态文明”为核心,以优化生态环境和美化人居环境为目标,切合梅州实际的“绿满梅州”大行动。市委书记刘日知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大行动一定要搞得实实在在,决不允许搞花架子和政绩工程,目前的任务一是守住现有成果,做到守林有责;二是继续提高,扩大优势,确保每年见效。 绘制蓝图,年内消灭宜林荒山 为了把这一行动落到实处,该市迅速成立了“绿满梅州”大行动指挥部,建立和完善绿化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按照规划,至今年底,“绿满梅州”大行动要初见成效,全市每个镇要营造阔叶树林500亩以上,基本消灭宜林荒山。到2008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要达到73%,生态公益林一、二类林率要提高到80%,市、县城区周围群山和绿色通道等重点生态区位绿化率要达95%以上,农村范围小城镇、企事业单位、民居、学校及村庄四周林木覆盖率达20%,梅州城区建成区绿地率达23%以上、绿化覆盖率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10平方米以上,采石场复绿面积94.86万平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0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 全民参与,义务植树850万株 该市采取政府主导和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多渠道筹集“绿满梅州”大行动所需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民营企业,吸引社会资金包括旅外乡贤、热心人士和群众踊跃捐资投入造林绿化,提高社会参与程度,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造林绿化格局。至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已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73亿元,投入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4900多万元,共计2.22亿元。全市林业部门自身及发动社会投资主体共投入山上造林资金1.2亿元,完成造林作业面积25.6万亩,义务植树850万株,并投入4900多万元用作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和管护。 各县也迅速行动,投入到“绿满梅州”大行动中。从县委书记、县长到镇委书记、镇长都亲自带头种树,积极行动起来。丰顺县突出“一点三线二十一块”(“一点”是县城周围群山,“三线”指境内国道、高速公路、铁路两旁第一重山,“二十一块”是全县21个镇政府周边群山连片规划2000亩生态公益林)地段的造林绿化工作,投入造林资金2400多万元;梅县着力建设桃花园、桂花园、银杏园、红豆杉园四个特色林业观赏园。蕉岭通过改造一片林、建设一公园、美化一条街、绿化一条路、绿满一庭院、治理一个区、复绿一石场、营造一条带等“八大工程”,打造生态蕉岭。梅江区配合梅州城区10万亩群山森林围城绿化工程,以“封、管、造、育”多管齐下,打造百岁山森林公园精品工程。五华是全省灭荒重点县之一,现有荒山面积9.71万亩,该县以消灭荒山为重点,加快灭荒造林步伐,完成了灭荒造林7.48万亩。兴宁也完成了8万多亩灭荒任务。平远则着力营建绿色走廊,带动全县庭院街道绿化的全面铺开。大埔突出园林景观,打造绿色城市。 作为该市历年来发动面最广、参与者最多、投入最大的造林绿化行动,“绿满梅州”得到了全市人民的支持,他们群情激奋,正以满腔热情全力建造梅州秀美的绿色家园。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