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解读上海市民环境意识 环保就在一念之间

admin 2004-05-07 来源:景观中国网
环境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息息相关。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上海正在向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发展,它的环境状
环境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息息相关。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上海正在向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发展,它的环境状况和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将在其发展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又是以广大市民的环境意识为基础的。   近期,上海社科院对本市市民环境意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与研究,并出台了一份相关报告。   一半人不知“世界环境日”   在这份样本总量为2000人的问卷中,调查者发现市民对于一些基本的环境常识所知不多。比如,对于“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沙漠化”、“淡水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只有低于20%的市民表示“了解”;同样,市民对于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也所知甚少,29.7%的人“只是听说过”,而35.1%人则表示根本“没听说过”。至于所谓的“世界环境日”、“环境标志产品”等等对差不多五成的市民而言,根本就是些陌生的名词。   相对于对上述牵涉到“全球”、“国家”的宏观性环境问题和政策的了解,申城市民对于他们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关注度要高出许多。在上海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众多社会问题中,环境问题位居前列,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称,本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比较严重”、“很严重”。其中,“噪声污染”是市民对居住和工作所在地感受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生活习惯距环保很远   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有了“消费越多越体面”及“超前消费”的理念。然而,这类高消费可能带来的环境后果又有多少人认真考虑过:比如,当一辆排放超标的汽车在市区内兜风,会浪费多少的宝贵资源呢?“含氟”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又会对臭氧层构成多大的危害和威胁?甚至,日常交通工具运用次数的变化也会对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影响:随着选择出租车(或自备车)以及乘飞机的人数的增加,伴随而之的也是大气污染的增加。   日常生活习惯的变化也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环境问题。调查显示,从1999年开始,上海的生活污水排放量已占到城市废水排放量的58%,超过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而其中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对河道污染已达到了52.5%。   然而,绝大多数市民作为生活污水的制造者,自觉防止“水污染”的意识和行为却微乎其微。洗涤剂、洗衣粉、清洁剂等各种各样的化学洗涤用品尽管已成为了水污染的元凶之一。82.7%的被调查对象洗衣物或其他物品时,“经常使用”洗衣粉、清洁剂等,15.7%的市民表示“有时使用”,仅有1.6%的人基本用肥皂洗涤物品。而对于减少水污染来说,只有这1.6%的人的行为是适当的。   生活习惯变化的另一显著特征是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和一次性消费品的大量增加。与前几年相比,21.3%的市民或其家人到超市购买方便食品、冷冻食品、净菜、半成品菜的次数“增加了很多”,48.9%的人“有所增加”。同时,82.2%的受访者在餐饮、购物时,或多或少使用塑料袋、易拉罐、饮料瓶、一次性筷子、餐盒、纸巾等一次性消费品。这些东西俗称“白色污染”,是垃圾处理的“瓶颈”。   在市民日常生活生活习惯变化的同时,原来老上海人有的“废物利用”传统则渐行渐远。   当被问及“您家中的一些价格不太高的小家电或日用品损坏后,您对它们通常是如何处理的”时,将近五成的市民即表示“扔掉换新的”,而且文化程度和收入越高,这一比例均越高;对于购物时用过的塑料马夹袋,57.6%的人表示用过后就扔掉了,只有17.9%的人表示洗净后再用。   此外,对于废弃物在公共场所的处理,大多数市民的行为不尽人意。对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在一个没有垃圾箱的公共场所,您见到周围大部分人是如何处理他们的饮料瓶、食品袋、果皮等废弃物的?”有29.4%的人回答“随手扔掉”,18.4%的人回答“扔到街角不显眼的地方”,1.4%的人未做回答,只有13%的人回答“拿在手里或放在自己的包里”。   “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   调查显示,九成被调查者认识到“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半数以上的人还认为“环境保护是主要的,宁可让经济发展迟缓些,生活水平提高慢些,也不能破坏环境。”   然而,在涉及到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时,市民体现出的却是“政府依赖型”和“自我保护型”。对于调查中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两个层面设计的两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反映出市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普遍心态:一是“对公共场所破坏绿化的行为,您本人的态度是什么?”,二是“如果您家附近有个工厂,噪声很大,影响您家的休息,您会怎么办?”   对第一个问题分析的结果显示,17.9%的人表示“这是公共场所的事,应由政府部门来管,与自己无关”,36.1%的人选择“在心里埋怨或暗骂,但自己不会出面制止”,另有6.8%的人未置可否。这三者的比例相加超过了60%,说明六成以上的市民对公共空间的环境破坏行为态度是比较消极的。相比之下,市民对第二个问题的反应则积极的多。超过八成的人表示会主动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比如“向街道或居委会反映求助”、“向环保或政府信访部门投诉”、“去找厂方交涉”、“向新闻媒体求助,请他们予以曝光”。   上述这两种迥异的态度,归根到底和我国1970年代开始实行的“政府主导型”的环境保护政策相关。这种自上而下的工作模式弱化了公众自身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意识。   民间环保组织需要扶持   环境保护历来都是和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联系在一起的,而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又与环境宣传和环境教育密不可分。1993年9月起,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等联合发起了持续十余年的“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这是一次大规模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然而遗憾的是,在调查中超过60%的人表示不了解这一活动,这说明环境宣传教育还需要深入基层,载体、形式和内容还需要不断拓展,只有将环境危机意识植根于市民的心中,才能不断激发市民的环境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同时,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民间环保组织也往往是保护环境资源、防治环境破坏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上海民间环保组织的数量还不多,有必要制定鼓励建立和发展民间环保组织的政策,吸引更多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市民加入,最终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民间环保力量,来推动环境保护的全社会参与。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