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西安第四次城市规划正在修编大纲 人口将达千万

admin 2004-04-27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原来仅局限在三环以内的发展规划已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   ■西安的本质是文化,将来的发展靠的也是文化;西安规划应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本次规划期限从2004
  ■原来仅局限在三环以内的发展规划已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   ■西安的本质是文化,将来的发展靠的也是文化;西安规划应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本次规划期限从2004年至2020年   ■本次规划完成后,西安将达到“双千”规模,即人口1000万、占地1000平方公里   ■未来西安城市发展初步定为“九宫”格局   ■本次修编有望让市民参与意见   ■第四次规划集中全球智慧   西安,古称长安,地处中国中、西两大经济地域接合部,是西北各省通往西南、中原及华东的门户与交通枢纽。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曾是13王朝建都地,历时11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居中国六大古都之首,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唐以后,多次更易名称,明洪武二年设西安府由此得名。   进入21世纪,在全国各大城市飞速发展的新时期,西安又一次迎来发展的新机遇——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从2002年到现在,西安市第四次总体规划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究竟这次规划修编,会为西安的未来规划确定一个什么方向?城市发展如何布局?西安市民的生活将受到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日前对这次规划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西安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家韩骥进行了专访。   西安第四次城市规划正在修编大纲   记者(以下简称记):西安市第四次城市规划修编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那么修编工作现在进展如何呢?   韩骥(以下简称韩):第四次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共分两个层次:一是西安市有关部门自身的研究、探讨、修订工作,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大纲初稿,但还在不断的探讨、修改之中;二是城市规划修编要经过国家建设部的批准,建设部在今年2月已经同意西安进行第四次城市规划修编。3月上旬,西安市就本次规划修编的总体思路向建设部作了汇报,而且邀请了在京的多位城市规划领域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使西安的意见和国家的意见在第一时间得到了交流,为下一步修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国家同意后,规划修编就进入了正式的工作程序。按照要求,西安市应该在短时间内拿出修编大纲。我们将在已成初稿的基础上,根据北京专家的意见,进行充实、调整,最终再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完成大纲的修编,然后上报国家建设部批准。   记者:城市总体规划大纲都包括哪些内容呢?   韩骥:城市规划修编大纲,也就是城市规划修编的总框架、总思路,它将确定城市的性质、在规划期限内城市发展的规模(包括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以及城市的总体布局等。本次规划修编的具体内容,因为还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还不能正式对外公布。   记者:西安市为什么要进行第四次城市规划修编?   韩骥:每个城市的每一轮城市规划修编都有其历史背景,西安也是如此。从目前西安发展的现状来看,上轮规划的各项主要指标,如用地指标、人口规模等已经基本完成,城市发展已经产生了新的需要和新的动力,适时进行第四次城市规划修编有利于西安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西安目前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原来仅局限在三环以内的发展规划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center][img]/upload/news/2004427958855.jpg[/img]快速崛起的西安北郊新城区 [img]/upload/news/200442795814561.jpg[/img] 韩骥向记者介绍有关情况 [/center]   西安城市规划前三次修编的前前后后   记者:您能否回顾一下前三次西安市总体规划修编情况?   韩骥:第一次规划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限为1952年至1972年。那时西安刚刚解放,城市迫切需要快速发展。当时前苏联有10多个援建项目选址西安,第一次西安城市规划解决的就是工业发展问题,这些工业企业如何布局,与之相应的城市应该如何发展等,确定了东郊军工城、西郊电工城、南郊文教区和北郊仓储区的城市格局。   第二次规划是在80年代初,期限从1980至2000年。其主要任务是基础设施建设,为以后快速发展打下基础,如西郊老飞机场的搬迁、火车站扩建、黑河引水工程、二环路修建等都是本次规划确定的。同时还提出了保护历史古城的课题,以保护周、秦、汉、唐重大遗址为特点,构筑起西安城市的基本框架。   第三次规划修编完成于90年代初,期限从1995年至2010年。其历史背景是迎接西部大开发,西安要大发展,要扩大城市规划,拉开骨架,把城市建设提到一个现代的水平,因此提出了“中心集团、外围组团”的格局,城市发展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   第四次规划修编就在今年,期限将从2004年至2020年。进入21世纪,西安快速发展,作为承东启西的桥头堡,对西安城市发展的速度、规模、形态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这次规划修编的任务是建设“现代化的新西安”,和前三次规划相比较应该是一个跨越式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规划。本次规划完成后,仅拿人口、用地两个指标来说将达到“双千”规模,即人口1000万、用地1000平方公里,发展的幅度非常之大,将把西安带入一个现代大都市。   第四次规划是全球智慧的结晶   记者:西安市前三次城市规划对第四次修编有何借鉴意义?   韩骥:我个人从事了整整50年的城市规划研究和实践工作,而且也都参与了西安历次城市规划的修编工作,应该说还是有一些经验教训的。最大的教训,就是对城市性质的认识不足,对西安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国际、国内的地位认识不足。现在看来,西安最本质的性质是“历史文化名城”,也可称作“千年古都”。过去的几次规划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比如注重“工业化”、城市建设,而对历史古城、文化资源的发扬重视得不够,没有有效地保护和发扬,为以后留有的发展余地不是很足。比如西安以前发展工业时确定向西、向东发展,对两个方向的城市入口处理得就不够好,从两个方向进城都要穿过工业区,不利于发挥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如果当时就考虑把西安建成旅游城市,进入两个入口应该各设计一条旅游路线。   可以这么说,西安的本质是文化,将来的发展靠的也是文化。西安的发展如果没有文化,在国际、国内就没有地位。所以,第四次规划,我们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记者:第四次规划修编是否借鉴了外地的先进经验?   韩骥:为了避免再次失误,我们早在修编之初就请来了世界上城市规划领域的“大腕”支招,如参与美国纽约、加拿大多伦多等城市规划设计的国际知名专家,他们根据当前国际大城市发展的趋势、经验教训等,对西安的规划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在规划修编的前期阶段,我们也聘请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上海规划院等单位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设计,给西安规划“把脉”。和前三次相比,第四次规划修编准备非常充分,而且是开放式的。   西安未来呈“九宫”格局   记者:您能否透露一下西安城未来如何布局?   韩骥:根据总体思路,未来西安城市发展初步定为“九宫”格局。“九宫”格局也就是中心的明城,东部的工业区,西部的工业区,南部的文教区,北部的经济开发区,东南部曲江旅游度假区,西南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开发区,西北部的汉城遗址,东北部的灞生态区。   “九宫”格局的确定,与西安的“米”字型公路网有关。西安市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的“米”字型公路网,从中心沿着公路网向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九块。在2002年国际研讨会上,大家提出应该确定一个既能表现西安城市发展格局形态、又能体现深厚文化传统的名称,因此我们提出了“九宫”的概念。   事实上,“九宫”格局符合西安发展的实际。西安自周朝建都以来,其千余年的发展,都是在“九宫”格局的基本模式上进行的。而且,国际上承认的“王城”发展模式就是“九宫”模式,“九宫”模式就是“王城”的基因。所以,“九宫”格局对作为13朝古都的西安来讲,非常合适,国内外专家对这一发展格局非常赞赏。   记者:这次总体规划对各区县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韩骥:这次总体规划,我们提出“局部服从整体,整体照顾整体”的思路。也就是说,在符合总体规划的范围之内,如果各个区县还有非常好的建议、意见,我们也会采纳,将会充分考虑各区县的相对个性。   城市规划市民也应参与   记者:这次规划修编会让市民参与吗?   韩骥:一个城市的规划修编,关系到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各个方面,与每个市民的生存、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城市规划修编不仅是政府领导的决策、专家学者的讨论,也应该让市民参与进来,而且可以就规划修编中重要课题进行探讨,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益的。如行政中心外迁,迁向何处、迁出后旧城该如何发展等,市民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   记者:您如何看这次规划修编的前景?   韩骥:这次规划修编,集中了国际、国内诸多著名专家的智慧,应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集体智慧结晶,而且还将吸取广大市民的建议和意见,我相信这次规划将是西安历史上水平最高的规划。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