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随笔:古韵浓重的前童古镇
admin
2002-07-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以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的浙江宁海县前童镇,因从建筑学、工艺美术学、环境保护学及至人文科学等诸多角度可以找到其历史的文化含量而引起当今人们和专家的广泛
以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的浙江宁海县前童镇,因从建筑学、工艺美术学、环境保护学及至人文科学等诸多角度可以找到其历史的文化含量而引起当今人们和专家的广泛关注。
始建于宋末,盛于明清的前童古镇面积68平方公里,1300多间千姿百态的古建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古镇白溪水由缘渠入村,挨户环流。家家连流水小桥,户户隔窗听船行。镇上的八卦水系,更是令人叫绝。镇上几乎每家都有雕梁饰件,每户都通卵石曲径。民房、书院、祠堂各成一局;老街、亭台、牌坊交相映辉,如一幅古韵浓重的乡村画。
走在前童古镇的卵石小径上,路边是幽碧的流水,身旁现青砖墨瓦,镂棹雕棂,特别是脚下踏嵌图道地(天井)此处显露出古镇特有的古朴,让人更加感受到前童古镇的纤丽和清幽。
古镇上的“职思其居”建立清嘉庆年间,为清代举人童桂林三子童汝宽居宅。庭院为四合院二楼木结构,院内各房既有严格的老幼尊卑划群,又有融融一堂的大家亲情。天井宽敞,遍地是用卵石铺砌的金钱状图案,蕴含金钱铺地之意。也建于嘉庆年间的“五福临门”,列有左右对称,高耸入云的马头墙,俗称“五岳朝天”。它不仅高峻险美,而且有防火挡风的功效。墙面嵌着雕花石窗,外墙上塑“群峰簪笏”、“清流映带”等浮雕文字。墙顶檐尖塑着冲天而起的跃鱼和飞龙,寓含“鲤鱼跳龙门”之意。门柱上两只活动的倒挂狮子,表示事事如意。门楣上雕有“葵心向日”,门墙上一对瓷盆中各饰有五只飞舞的蝙蝠,象征着五福临门,就是这宅名的来历。童氏大祠堂。建于明洪武18年,占地1.2亩。平面布局自南向北依次为正门、戏台、天井、东西厢房及正厅,是封闭式的四合院。它的门口竖有2对长方形花岗石桓杆夹。祠内天井宽阔,大厅有32根大圆柱,好比32颗象棋子,隐含全局一盘棋之意。每根柱子中间大、两头小,是带有隋唐遗风风的明代建筑。西厢角楼的四柱呈八字形散开,上小下大,四角还有下垂的挡风板(滴水板),被专家赞为国内罕见的建筑构造。其它环村而筑的“俨思祠”、“永言祠”、“崇本祠”等数十座小祠,分别建于明天启、清顺治、乾嘉年间,至今轮廊依旧。对古建有研究的,此处不妨一游。
始建于宋末,盛于明清的前童古镇面积68平方公里,1300多间千姿百态的古建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古镇白溪水由缘渠入村,挨户环流。家家连流水小桥,户户隔窗听船行。镇上的八卦水系,更是令人叫绝。镇上几乎每家都有雕梁饰件,每户都通卵石曲径。民房、书院、祠堂各成一局;老街、亭台、牌坊交相映辉,如一幅古韵浓重的乡村画。
走在前童古镇的卵石小径上,路边是幽碧的流水,身旁现青砖墨瓦,镂棹雕棂,特别是脚下踏嵌图道地(天井)此处显露出古镇特有的古朴,让人更加感受到前童古镇的纤丽和清幽。
古镇上的“职思其居”建立清嘉庆年间,为清代举人童桂林三子童汝宽居宅。庭院为四合院二楼木结构,院内各房既有严格的老幼尊卑划群,又有融融一堂的大家亲情。天井宽敞,遍地是用卵石铺砌的金钱状图案,蕴含金钱铺地之意。也建于嘉庆年间的“五福临门”,列有左右对称,高耸入云的马头墙,俗称“五岳朝天”。它不仅高峻险美,而且有防火挡风的功效。墙面嵌着雕花石窗,外墙上塑“群峰簪笏”、“清流映带”等浮雕文字。墙顶檐尖塑着冲天而起的跃鱼和飞龙,寓含“鲤鱼跳龙门”之意。门柱上两只活动的倒挂狮子,表示事事如意。门楣上雕有“葵心向日”,门墙上一对瓷盆中各饰有五只飞舞的蝙蝠,象征着五福临门,就是这宅名的来历。童氏大祠堂。建于明洪武18年,占地1.2亩。平面布局自南向北依次为正门、戏台、天井、东西厢房及正厅,是封闭式的四合院。它的门口竖有2对长方形花岗石桓杆夹。祠内天井宽阔,大厅有32根大圆柱,好比32颗象棋子,隐含全局一盘棋之意。每根柱子中间大、两头小,是带有隋唐遗风风的明代建筑。西厢角楼的四柱呈八字形散开,上小下大,四角还有下垂的挡风板(滴水板),被专家赞为国内罕见的建筑构造。其它环村而筑的“俨思祠”、“永言祠”、“崇本祠”等数十座小祠,分别建于明天启、清顺治、乾嘉年间,至今轮廊依旧。对古建有研究的,此处不妨一游。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