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呼唤建筑设计回归人性与自然

admin 2001-12-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11月末,北大校长礼堂,参加中国房地产财富论坛的官员、学者、巨富商贾、房地产大亨云集侃谈,纵论天下。在与会的发言中,一种声声泣泣的呐喊与论坛LOGO(一枚展翅飞翔的金色古钱币)之间
   11月末,北大校长礼堂,参加中国房地产财富论坛的官员、学者、巨富商贾、房地产大亨云集侃谈,纵论天下。在与会的发言中,一种声声泣泣的呐喊与论坛LOGO(一枚展翅飞翔的金色古钱币)之间产生了一种幽默,俞孔坚博士一番为人们失去的家园而催人泪下的伤感与无奈,通过一种诗意的表达令在座的商人们汗颜。
 
    的确,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财富使人们疯狂。一些不法的商人不择手段的占有财富,诚信从此不再,重新建立人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变得艰难。WTO使我们加入了世界通行的游戏规则,不按规则行事今后就会出局。 

    很多人在问,我们的开发商为何而“开发”?我们的设计师为何而“设计”?一种商务的需要,一种积累的需要,一种对财富的欲望。当然,不仅限于此。看看由来已久的“建筑师的悲哀”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长官意志使充斥在大街小巷的建筑垃圾为设计师得以开脱。但是,今天的业主已不仅仅是长官了,我们的业主更加多样化了,由此产生了俞博士一语中的声音“为权贵而设计、为财富而设计、为机器(汽车)而设计”。在此背景下,我们的开发商与设计师共同打造了很多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在钢筋混凝土的“人库”中,人们再也见不到庭院中的水井和觅食的小鸡,见不到四合院中的天棚、盆景、石榴树,甚至邻里间的交往也像阑尾一样的退化了,人的主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冷落,而更为恐怖的是人们的麻木。 

    人们关于居住的梦想从未停止,时代的文明不应在城市里终结。“住宅郊区化”不失为一种人本情怀的回归主义,至少是心地向善的启蒙。怕只怕“郊区城市化”的进程演变成新一轮“开发”热潮。“农民上楼”使农民不再农民,田园不再,风光不再,有的只是“文明”、“现代”。城市,像一个令人恐怖的庞大机器,把触角伸向田间地头、森林、池塘、湿地、沼泽、湖泊,惊起一行白鹭。从此,失去了家园。 

    我们要认识人性,认同于自然,认同于社会;我们要阅读大地,体验生活,聆听故事。没有开发商与设计师的家园是什么?那是诗意的场所,那是人性的空间,那是故事的空间。尽管这已不可能。原始主义的追随者只能踯躅在落寞的心灵荒野中,彷徨与悲哀。也许,俞博士有些极端了。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要发展了,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在保护历史、继承民族的传统与文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尤其作为建筑,是如何生活在人们的中间而不是相反。所以,作为开发商、设计师,无论是在动土还是动笔之前,对于已经存在的,有机的抑或是无机的,都要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予以关怀。这与财富并不矛盾,我们能够做到。 

    金成吾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