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界盛会关注生存环境
admin
2001-12-06
来源:景观中国网
12月4日到6日,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召开。看似专业的盛会,实际上的落脚点却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21世纪,生活质量、环境和可持
12月4日到6日,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召开。看似专业的盛会,实际上的落脚点却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21世纪,生活质量、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肩负营造人类生存硬件环境的建筑界,责无旁贷。在国际会议中心,此次以“建筑与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上,国内外各路专家的发言就此展开。
国际建筑师协会前主席罗得 哈克尼是在学术报告会上第一位发言的专家,他的发言并不是深不可测,而是就社区建筑展开,阐述了职业建筑师与普通民众的关系。在受过职业培训的建筑师的帮助下,形成由社会自身组织成的社区建筑形式,建筑师利用想象力,充当操作者的角色,可以理解为建筑师既不是无关紧要,但又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环境做建筑。
“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的发展仍有不足,真正成功的城市设计不多,城市建设存在混乱,建设实践缺乏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在学术人才等多方面准备不足,建筑教育有待改革……”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的发言中提到了诸多问题。相应的解决策略同样清晰:对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建筑理论进行认识和总结;全球趋同形势下,发扬不同地域的多元文化特色;总结20世纪建筑成就与问题。
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原本准备的“理想世界”话题因9 11事件而有所改变,原本聚焦在现代社会为寻求城市和建筑的理想形态而做的探索,转而落在与中国人更贴近的内容上:转到现实的北京,通过对几个亲历投标而未中标的大型项目(国家大剧院、北京国际体育和会展中心等)的分析,讲解作为外国建筑师对北京的关注和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认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建筑师应该面向世界,同时应是创造中国建筑文化的主体,与国外建筑师交流合作的同时,自己要有必要的分辨力,不忘肩负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建筑的责任,别被“媚外”的倾向打击得失掉自信。
历时三天的报告及展览可谓内容丰富,到4日记者发稿之时,精彩观点仍在继续。
此次大会邀请了百余名专家,涉及建筑与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创作、城市环境艺术、乡土建筑与传统建筑、住宅产业等11个专题。国际建筑师协会主席斯古塔斯先生及建设部领导到会讲话,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叶如棠、理事长宋春华及中国科协领导出席了会议。同期举办的展览有《亚澳地区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首届未实施建筑设计方案展》、《建筑摄影展》等。
■文/本报记者 赵晓笠
■摄/本报记者 陈澍一
国际建筑师协会前主席罗得 哈克尼是在学术报告会上第一位发言的专家,他的发言并不是深不可测,而是就社区建筑展开,阐述了职业建筑师与普通民众的关系。在受过职业培训的建筑师的帮助下,形成由社会自身组织成的社区建筑形式,建筑师利用想象力,充当操作者的角色,可以理解为建筑师既不是无关紧要,但又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环境做建筑。
“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的发展仍有不足,真正成功的城市设计不多,城市建设存在混乱,建设实践缺乏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在学术人才等多方面准备不足,建筑教育有待改革……”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的发言中提到了诸多问题。相应的解决策略同样清晰:对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建筑理论进行认识和总结;全球趋同形势下,发扬不同地域的多元文化特色;总结20世纪建筑成就与问题。
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原本准备的“理想世界”话题因9 11事件而有所改变,原本聚焦在现代社会为寻求城市和建筑的理想形态而做的探索,转而落在与中国人更贴近的内容上:转到现实的北京,通过对几个亲历投标而未中标的大型项目(国家大剧院、北京国际体育和会展中心等)的分析,讲解作为外国建筑师对北京的关注和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认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建筑师应该面向世界,同时应是创造中国建筑文化的主体,与国外建筑师交流合作的同时,自己要有必要的分辨力,不忘肩负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建筑的责任,别被“媚外”的倾向打击得失掉自信。
历时三天的报告及展览可谓内容丰富,到4日记者发稿之时,精彩观点仍在继续。
此次大会邀请了百余名专家,涉及建筑与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创作、城市环境艺术、乡土建筑与传统建筑、住宅产业等11个专题。国际建筑师协会主席斯古塔斯先生及建设部领导到会讲话,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叶如棠、理事长宋春华及中国科协领导出席了会议。同期举办的展览有《亚澳地区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首届未实施建筑设计方案展》、《建筑摄影展》等。
■文/本报记者 赵晓笠
■摄/本报记者 陈澍一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