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德国海茵设计苏州纳米技术研究开发园区方案

admin 2010-12-01 来源:景观中国网
德国海茵建筑设计公司向我们介绍了这个方案,该方案在中国苏州纳米科技园区总规招标中拔得头筹。该方案的设计团队为海茵建筑公司设计&研究部B工作室,其创作灵感既来源于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与,又包含了纳米技术研究开发园区所具有的现代科技理念。创新性技术与环境策略的运用有助于设计师们为使用者们设计出一个更加舒适节能的园区。以下是有关该项目的详细介绍。

  德国海茵建筑设计公司向我们介绍了这个方案,该方案在中国苏州纳米科技园区总规招标中拔得头筹。该方案的设计团队为海茵建筑公司设计&研究部B工作室,其创作灵感既来源于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与,又包含了纳米技术研究开发园区所具有的现代科技理念。创新性技术与环境策略的运用有助于设计师们为使用者们设计出一个更加舒适节能的园区。以下是有关该项目的详细介绍。

  由于纳米技术是目前前沿科技发展的焦点,所以在设计和排布园区内建筑时,需要合理考虑其尺度与分区。该场地内的建设需求被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以及特大型,而且会在之后进一步细分,并根据不同需求安排具体职能。这种量化方法将从城市到细部的不同尺度空间融为一体,使得建筑既具备舒适的人性尺度,与使用者产生互动,同时又可以成为场所的大型地标。如同中国许多古老的城市一般,该园区形状呈线性,具有明确的边界,内部联系错综复杂。在中国的许多老城市中也具备这种分区理念,按小型到特大型的顺序,将城市划分为街区、小区、片区,到市区、市镇。

  整个方案包括一系列高层和中层建筑环绕一个中央广场。该区域的建筑主要功能为管理办公、展览中心、会议中心,还有一些公共场所和临时设施。中心广场环绕着过渡性的“绿带“,其形式参考了苏州特有的中国传统园林造型。一条自然河流自东向西从场地穿过,滋润了这片地域的水塘、沟渠以及水景。这条绿色缓冲带与场地外环区域通过由一系列可共享的屋顶景观、庭院以及走廊串联起来。整个综合园区通过一条密集的研发与生产地带进行界定,将其边界与周边区域分隔开来。

  这个园区的设计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系统。许多革新技术,例如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等、与步行系统以及公交系统协同运作,以此降低能源消耗,并创造出一个舒适安逸的工作生活环境。

设计单位:德国海茵建筑设计公司/海茵B工作室
项目地点:中国苏州
项目客户:苏州纳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研发,生产,办公,会议中心,展览中心,酒店,餐厅,购物,住宅,体育设施
项目面积:1650000㎡
2010年度大赛:第一名
当地合作伙伴:苏州建筑设计研究院(SIAD)
设计团队:海茵建筑设计公司@海茵B工作室:Christian Bechtle, Daniel da Rocha, Martin Henn, Markus Jacobi, Alejandro Konrad, Paul Langley, Klaus Ransmayr, Max Schwitalla, Fredrik Werner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