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德涌珠江新城段年内改造 凸显猎德古村特色
admin
2011-11-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自猎德涌上游景观改造后,猎德涌下游(天河路至珠江口段)何时改造一直备受期待。记者昨日从天河区建设和水务局获悉,目前,该项目前期工作已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从花城大道到珠江口的850米示范段改造工程预计年底前即可动工。据了解,这次改造会在保障水安全的基础上,将涌底污水管迁改至岸边,并对排水管网进行改造;景观方面将保留和传承800年猎德古村文化,在涌边打造亲水平台和设置猎德鼓、古塔等元素。天河区区长李明对猎德涌的改造充满信心,他希望,在参考东濠涌、荔枝湾涌的成功经验下,猎德涌可以成为吸引最多市民亲水好去处。
自猎德涌上游景观改造后,猎德涌下游(天河路至珠江口段)何时改造一直备受期待。记者昨日从天河区建设和水务局获悉,目前,该项目前期工作已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从花城大道到珠江口的850米示范段改造工程预计年底前即可动工。据了解,这次改造会在保障水安全的基础上,将涌底污水管迁改至岸边,并对排水管网进行改造;景观方面将保留和传承800年猎德古村文化,在涌边打造亲水平台和设置猎德鼓、古塔等元素。天河区区长李明对猎德涌的改造充满信心,他希望,在参考东濠涌、荔枝湾涌的成功经验下,猎德涌可以成为吸引最多市民亲水好去处。
整个改造项目预算超过9亿元
猎德涌,古代称之为“猎水”,位于广州新中轴线东边,北起华南理工大学人工湖,南及临江大道,沿线穿越广深铁路、天河北路、岗顶、天河路、黄埔大道、珠江公园,于猎德村汇入珠江前航道,干流长度约6.35公里,河涌两岸建成区是天河区重要的文教、商业区。猎德涌珠江新城段升级改造工程是天河区新一届党委和政府明确的重点工程,也是今年市政府与天河区签定的治水任务之一。区建设和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段的改造方案之所以迟迟没有公布,主要是慎重考虑、对方案多次研判的结果,目前该项目已经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据该负责人介绍,猎德涌下游整治(天河路至珠江口段)总共约需投入9.1亿元,不包括强排水泵、分洪渠改造的费用。整治目标以保障水安全、防洪排涝、改善河涌水质为主,同时通过研究挖掘猎德涌文化,景观设计上采取不同的建筑形式、材料、工艺等手段展现其历史变迁,并紧密结合堤岸特点,打造富有岭南地域特性的文化、景观、生态长廊。其中,由天河区立项投资的850米示范段涌底管迁改及排水管改造和景观及堤岸升级改造工程预计年底前动工。
具体而言,这次升级改造工程的花城大道至涌口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水安全提升,包括分洪道工程和涌口水闸、泵站项目,这是解决珠江新城防洪排涝问题,整治上游水浸街的根本措施。二是涌底污水管迁改及排水管网改造,是改善河涌水质的必要保障。三是景观及猎人坊街点升级改造,一方面通过景观元素保留和传承800年猎德古村文化,另一方面打造敞开休闲空间,使之与中轴线景观融为一体。
两岸将添置猎德鼓、古塔等景点
据了解,猎德涌天润路至天河北路段已于亚运前完成整治,经改造后呈现一处名为“猎水源”的水幕景观。170米长的河段设计成曲径通幽的东方园林,用江南建筑特色的青砖道配上麻石点缀,两岸还筑起了壁画墙展现800年的水乡文化,成为附近居民闲庭信步的好去处。记者昨天傍晚在当地看到,虽然由于气候干燥涌水明显减少,但并没有明显黑臭现象,附近居民从超市购物完出来会在这里歇脚。
与“猎水源”相呼应,此次猎德涌下游改造在景观方面将设置“古塔暮色”节点,该节点初步选址与猎德村集体物业五星级酒店规划用地比邻。据天河区建设和水务局规划科一名负责人透露,这一段将改造河岸,形成一定的坡度,并打造多个亲水平台,使珠江新城内多一些亲水空间。另外,考虑到猎德村经历亚运会后在国际上知名度越来越高,因此景观改造中也会选用一些与猎德古村相关的元素,比如在两岸摆设猎德鼓模型等等。此外,她还透露,将在猎德牌坊、珠江口两处建造两座大约四五层高的古塔,形成标志性景观。总之,猎德涌珠江新城段升级改造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凸显岭南水乡特色。猎人坊北侧有一块5000平方米空地,未来将打造成绿地。
涌底截污管将移至岸边
听闻猎德涌下游即将实施改造,在附近居住了几十年的猎德村街坊当然最为开心。70多岁高龄的李伯回忆说,50多年前,猎德涌还是水清沙幼,经常有小孩在涌边抓鱼捉虾。后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猎德涌水逐年变黑变臭。截污、失败、再截污、再失败……地下污水管网的修建和快速增长的污水量一次次进行赛跑。记者也了解到,猎德涌整治前后历时长达9年,直到去年亚运前夕,才最终实现全线基本截污。
作为一条流经广州城市会客厅的重要河涌,猎德涌经历了长达9年的漫漫治水路之后,为什么不到一年时间又要重新铺设污水管道呢?对此,天河区建设和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猎德涌在2008—2010年之间曾由市水投集团实施过三涌补水综合整治,由于实施工程期间工期紧、任务重,征地、借地手续尚不完善,因此流域内的排涝、截污、强排等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比如,沿线有多座桥梁、涵洞横截面不够宽,制约猎德涌行洪,从而形成瓶颈抬高水位,这也是导致今年“1013”暴雨引发岗顶水浸的主要原因之一。又如,仅珠江新城段内就有100多个截污点还未完全纳入市政污水管道,使得涌水反复泛黑返臭。
该负责人表示,鉴于此,此次改造计划对猎德涌位于天河路和黄埔大道口的涵洞进行拓宽,分别由十几米加宽至二十几米,同时在沿线加建容量足够大的分洪渠,将这两个路段之间高出的水位引入分洪渠内,再在珠江出水口处加建一个每秒流量8立方米的强排泵站,使水闸增宽至26米,足够将多余的涌水强排至珠江。此外,为了彻底截污,原本铺设在涌底的截污管道也将移至河涌两岸,并且会考虑到未来污水量更大,截污管道的管径也有可能加宽,这项工程预算要投入9500万元。
整个改造项目预算超过9亿元
猎德涌,古代称之为“猎水”,位于广州新中轴线东边,北起华南理工大学人工湖,南及临江大道,沿线穿越广深铁路、天河北路、岗顶、天河路、黄埔大道、珠江公园,于猎德村汇入珠江前航道,干流长度约6.35公里,河涌两岸建成区是天河区重要的文教、商业区。猎德涌珠江新城段升级改造工程是天河区新一届党委和政府明确的重点工程,也是今年市政府与天河区签定的治水任务之一。区建设和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段的改造方案之所以迟迟没有公布,主要是慎重考虑、对方案多次研判的结果,目前该项目已经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据该负责人介绍,猎德涌下游整治(天河路至珠江口段)总共约需投入9.1亿元,不包括强排水泵、分洪渠改造的费用。整治目标以保障水安全、防洪排涝、改善河涌水质为主,同时通过研究挖掘猎德涌文化,景观设计上采取不同的建筑形式、材料、工艺等手段展现其历史变迁,并紧密结合堤岸特点,打造富有岭南地域特性的文化、景观、生态长廊。其中,由天河区立项投资的850米示范段涌底管迁改及排水管改造和景观及堤岸升级改造工程预计年底前动工。
具体而言,这次升级改造工程的花城大道至涌口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水安全提升,包括分洪道工程和涌口水闸、泵站项目,这是解决珠江新城防洪排涝问题,整治上游水浸街的根本措施。二是涌底污水管迁改及排水管网改造,是改善河涌水质的必要保障。三是景观及猎人坊街点升级改造,一方面通过景观元素保留和传承800年猎德古村文化,另一方面打造敞开休闲空间,使之与中轴线景观融为一体。
两岸将添置猎德鼓、古塔等景点
据了解,猎德涌天润路至天河北路段已于亚运前完成整治,经改造后呈现一处名为“猎水源”的水幕景观。170米长的河段设计成曲径通幽的东方园林,用江南建筑特色的青砖道配上麻石点缀,两岸还筑起了壁画墙展现800年的水乡文化,成为附近居民闲庭信步的好去处。记者昨天傍晚在当地看到,虽然由于气候干燥涌水明显减少,但并没有明显黑臭现象,附近居民从超市购物完出来会在这里歇脚。
与“猎水源”相呼应,此次猎德涌下游改造在景观方面将设置“古塔暮色”节点,该节点初步选址与猎德村集体物业五星级酒店规划用地比邻。据天河区建设和水务局规划科一名负责人透露,这一段将改造河岸,形成一定的坡度,并打造多个亲水平台,使珠江新城内多一些亲水空间。另外,考虑到猎德村经历亚运会后在国际上知名度越来越高,因此景观改造中也会选用一些与猎德古村相关的元素,比如在两岸摆设猎德鼓模型等等。此外,她还透露,将在猎德牌坊、珠江口两处建造两座大约四五层高的古塔,形成标志性景观。总之,猎德涌珠江新城段升级改造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凸显岭南水乡特色。猎人坊北侧有一块5000平方米空地,未来将打造成绿地。
涌底截污管将移至岸边
听闻猎德涌下游即将实施改造,在附近居住了几十年的猎德村街坊当然最为开心。70多岁高龄的李伯回忆说,50多年前,猎德涌还是水清沙幼,经常有小孩在涌边抓鱼捉虾。后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猎德涌水逐年变黑变臭。截污、失败、再截污、再失败……地下污水管网的修建和快速增长的污水量一次次进行赛跑。记者也了解到,猎德涌整治前后历时长达9年,直到去年亚运前夕,才最终实现全线基本截污。
作为一条流经广州城市会客厅的重要河涌,猎德涌经历了长达9年的漫漫治水路之后,为什么不到一年时间又要重新铺设污水管道呢?对此,天河区建设和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猎德涌在2008—2010年之间曾由市水投集团实施过三涌补水综合整治,由于实施工程期间工期紧、任务重,征地、借地手续尚不完善,因此流域内的排涝、截污、强排等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比如,沿线有多座桥梁、涵洞横截面不够宽,制约猎德涌行洪,从而形成瓶颈抬高水位,这也是导致今年“1013”暴雨引发岗顶水浸的主要原因之一。又如,仅珠江新城段内就有100多个截污点还未完全纳入市政污水管道,使得涌水反复泛黑返臭。
该负责人表示,鉴于此,此次改造计划对猎德涌位于天河路和黄埔大道口的涵洞进行拓宽,分别由十几米加宽至二十几米,同时在沿线加建容量足够大的分洪渠,将这两个路段之间高出的水位引入分洪渠内,再在珠江出水口处加建一个每秒流量8立方米的强排泵站,使水闸增宽至26米,足够将多余的涌水强排至珠江。此外,为了彻底截污,原本铺设在涌底的截污管道也将移至河涌两岸,并且会考虑到未来污水量更大,截污管道的管径也有可能加宽,这项工程预算要投入9500万元。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