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规划方案 憧憬天津大学新校区
日前,天津市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并将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作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二期的“重头戏”之一。为此,记者来到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就天津大学新校区规划的有关情况采访了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校长助理张力新。
据张力新介绍,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得到了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利军,副市长张俊芳等多次听取和研究我校新校区规划设计汇报,并给予重要指示。作为我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新校区规划建设得到全校教职员工和广大校友的高度关注。校党委、校行政先后召开校常委会、校长办公会12次讨论新校区建设相关议题,在广泛听取了教职员工、学生、校友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后,形成了《天津大学关于建设新校区的决议》,成立了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和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强力推进新校区建设及规划工作。为高水平、高质量做好天津大学新校区的总体规划,学校在对兄弟院校新校区建设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建筑规划专家与校领导、师生代表组成了工作营,通过沟通交流及调研座谈等形式全面征询校友、教师、学生的意见建议,为学校提供强力技术支撑和思路,保证新校区建设规划工作高起点、高水平展开。
张力新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新校区规划建设总体思路、规划方案特色。
总体思路体现“一个中心、三个融合”
新校区规划将体现“一个中心、三个融合”的理念,即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形成学科的集聚与融合、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学生和教师的融合。
张力新表示,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将与学校的改革发展相结合,本着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思路,大幅提升学校高端人才的培养能力,增加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培养数量,提升天津的国际影响力。
张力新特别强调,根据各方意见,新校区建设要传承天大百年历史文化,体现厚重纯朴、生态和谐、开放便捷等理念,成为科技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
据了解,学校将以学科群组形式实现学院的整体搬迁,教学科研主体功能将向津南新校区集中,卫津路校区将成为高端培训、医工结合、新兴学科培育的特色基地、军工科研项目的研发基地及开发电子信息和文化创意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基地。
以人为本,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校园
据介绍,在前期规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10年10月中旬,5家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参与了我校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的征集工作。由吴良镛院士、彭一刚院士等11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征集的方案进行了评审。最终,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方案脱颖而出。该方案有以下特色。
特色一: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中心区的学生宿舍布置,突出了以人为本、方便学生生活、学习为根本的理念。
特色二:院系组团合理布置,体现了学科交叉与融合,沿学校外围布置的学院更便于大学服务社会的要求,同时形成面对城市社区良好的建筑形象。
特色三:规整的中轴线体现了天大自身文化的特色,成为面对历史、面向未来的空间载体,不至于产生新校区在校园历史文化上的断裂和零起点。
记者看到,在规整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北洋广场、明德大道、北洋亭、集贤广场、求是大道、求知园、亲民广场、至善园等标志性区域,体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古训。
特色四:合理密集的路网规划为校园提供了多种出行方式,通过管理可实现学校中心区无机动车的目标和绿色出行的可能性。
据介绍,通过校园路网规划,可以为师生提供多种出行方式,未来校园内预计将建有机动车停车位9800余个,自行车停车位3万余个。
特色五:土地利用集约、水体面积适宜、建筑面积适中,空间规划适度,具备可调整性,一期建设基本可形成功能齐全的主校区格局。
特色六:规划方案为学科的增长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很好的体现了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
特色七:分期建设,有序增长。
据介绍,新校区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分两期建设,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30万平方米。首期建设74万平方米,2013年基本建成,学生规模将达到20000人,11个学院整体迁入新校区;二期建设完成后,进驻学生数将达到30000人。
注:一期建设74万平方米(红色区域)
注:二期建设完成后共130万米方米(黑色为一期,红色为二期)
天津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通过后,学校将着手进行单体建筑设计招标、总预算核定、土地置换等工作。张力新表示,新校区建设规模大、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我校将严格按照市领导要求的时间节点,扎扎实实做好前期各项工作,在六月份实现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