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中国馆竣工 将装修世界最大屋顶花园
2月8日上午,上海世博会核心建筑之一——中国馆竣工。中国馆总建筑面积16.01万平方米,由中国国家馆、地区馆组成。其中国家馆高69米,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呈拱斗形,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高13米,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
被视为上海世博会象征的中国馆昨日竣工。这标志着这座有“东方之冠”美称的世博会永久性建筑完成工程建设,进入全面装修布展和运营准备阶段。
分为国家馆地区馆两部分
中国馆建筑用地面积7.13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6.0126万平方米,位于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A B片区的核心区域。设计理念可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以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斗冠”造型以及表面覆以“叠篆文字”的主题构思,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其中中国国家馆高69米,层叠出挑,形成城市雕塑,体现中国馆的标志性;地区馆高13米,水平展开,延伸城市肌理,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据施工人员介绍,中国馆用100天的时间完成了通常情况下一年才能完成的钢结构工程量,安装了2.1959万吨钢结构,组装了9673件构件,耗用了100吨焊条。
5400万刀“三斩斧”剁出大台阶
在竣工落成的中国馆面前,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气势恢宏的中国馆大台阶。作为中国馆的标志性景观,大台阶共有76级踏步,宽度达到72米,全部采用花岗石“华夏灰”制作而成,呈现出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铺设在中国馆大台阶的石材规模也是空前的。“华夏灰”石材总数达4700块,总面积达9000平方米,其中单块最重的有800公斤,最轻的也有260公斤。
让人称奇的是,这些切割整齐、光滑平整又肌理生动的大石阶采用的是濒临失传的“三斩斧”工艺,完全由手工,利用特制的斧头在石材上剁斧而成。平均每厘米的宽度,要斩上7刀,即便每个工人不间断地劳作,每天也只能完成1个多平方米的工作量。整个中国馆的大台阶总共超过了5400万刀,历时4个多月、108道工序,精工而成。这种由手工剁斧制造出来的纹理,比顶尖机器加工出来的纹理还要均匀和细致,令人瞠目结舌。
据了解,“三斩斧”是一种流行于浙、闽一带的极其古老的石材手工,因其人工剁斧的时候,需要初斩、细斩、终斩三个工序,才能出现最终的纹理效果,故得此名。屋顶花园展示中国园林文化
在中国馆地区馆面积约2.7万平方米的屋顶上,设计师打造了一片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屋顶花园———“新九洲清晏”,寓意“河清海晏,天上升平,江山永固”,展示中国园林文化。
景观以屋顶平台开阔的中心广场寓意内湖水面,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中国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取有“和谐”、“本”、“宗”之意的“雍”命名;然后依地势与气候把中国的典型景观抽象成“田”、“泽”、“渔”、“脊”、“林”、“甸”、“壑”、“漠”八类,分别种植相应类型的植物对各种地貌景观进行具体演绎,如“泽”中种植水衫等湿地植物,“漠”中种植胡杨、柽柳等沙漠植物。
据介绍,“新九洲清晏”在世博会后主要用于公共休闲活动。
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