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灾后重建模式的诞生
admin
2009-10-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就在这一天,“马尔康行动”示范村——杨柳村整村重建竣工落成。“马尔康行动”是欧特克公司于2008年5月发起的一项爱心援建灾区行动,历时已一年有余,杨柳村是马尔康援建行动的项目之一。
2009年9月24日,沿岷江顺流而下,苍山黛染。这里是四川省茂县太平乡杨柳村,一大早,乡十里八村的人们就聚集在这里,他们着羌族盛装,手捧羌红,踏歌而舞。
就在这一天,“马尔康行动”示范村——杨柳村整村重建竣工落成。“马尔康行动”是欧特克公司于2008年5月发起的一项爱心援建灾区行动,历时已一年有余,杨柳村是马尔康援建行动的项目之一。
此前,欧特克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进行了灾区重建方案征集和优选活动,从中选出5套方案,经过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施工图深化设计,而后被正式捐赠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四川省建设厅、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工程示范处、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四川广元市青川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等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以用于更广范围的灾后重建。
一个工作室、一所大学、一个基金会和一家外企
本次重建竣工的杨柳村坐落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太平乡,是为数不多的至今依然保留着羌语使用的村庄。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杨柳村虽无人员伤亡,59户的房屋却在地震中损坏。在决定重建时,因其所处位置面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安全隐患,当地县、乡两级政府决定将杨柳村整村迁址重建。
欧特克“马尔康行动” 为此专门制定出安全、经济、环保以及符合羌族民居特色的重建方案,并与清华大学、南都公益基金会共同捐资支持重建。重建竣工后,当地56户羌族家庭将迁入新居,村综合服务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亦投入使用。
谢英俊的乡村工作室是最早进入杨柳村的专业建筑设计机构。源于他长期的灾后村民自助建房的实践和研究,因此他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罗家德教授经过考察决定在杨柳村建设灾后重建示范村。作为绿色农房设计人员,乡村工作室团队从2008年9月30日进驻杨柳村指导村民施工,至2009年12月9日离开。
乡村工作室离开后,清华大学可持续性乡村重建团队接手建房技术指导,同时他们展开可持续性社区重建和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杨柳村竣工后,清华大学可持续性乡村建设团队还将继续驻扎在这里,对此罗家德说:“我们在这里的重建一直保持一个理念,就是重建不等同于建房,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后续的社区重建、经济重建,所以我们的团队不会离开,会继续下去。”
在此次杨柳村的重建中,欧特克公司和南都公益基金会提供了资金资助。2009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南都公益基金会发动若干家基金会一起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倡议活动中,基金会在两天后就作出了准备拨款1000万元资助所有抗震救灾的决定。到目前为止,南都公益基金会相应的投入已经大部分完成了,杨柳村项目是他们投入最大的项目之一。在杨柳村竣工仪式上,南都公益基金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将继续关注杨柳村的重建和可持续发展,南都公益基金会也愿意在这个过程中给予进一步的关注和支持。
软件公司的方案
欧特克公司和乡村工作室在此次杨柳村的重建中提出了乡村重建的新理念:采用了现代轻钢结构与当地石材相结合,不仅体现了时代性与地域性,也使当地传统的农房具有了更好的抗震性能;房屋外表运用本地传统的维护结构和建房技艺,保留了本地羌文化明显的特征,由此探索了一条农户参与、专家培训、技术支持、乡村领导、互助互建的建房模式,提高了速度,降低了成本,实现了村庄规划。一改羌族传统的建房做法,此次重建采取了供水、排污人畜分离,集中圈养等措施。
而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的住房重建工作不仅要克服时间紧、资源缺、地域广和数量大等实际困难,还要在文化层面考虑当地少数民族多样的民居习惯,同时要保持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欧特克“马尔康行动”团队多次赴灾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试验,并以欧特克工程建设和制造业丰富的二维和三维设计软件为基础,于2008年11月开发出一套能有效应对上述挑战的智能化和标准化建筑设计及施工指导方案,简称“马尔康方案”。
利用“马尔康方案”,建筑师能够建立一个带有全部设计数据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BIM),并通过真实的模拟与严密的数据分析,测算出房屋的抗震性能。“马尔康方案”还能够依据选定的建筑材料,自动模拟生成相应的物料清单、施工管理流程和成本核算单,从而保证方案的建筑设计环节与施工环节的贯通。这种方案大大方便了村民对房型的选择,并可以缩短施工工期、保证房屋建设的质量。
欧特克“马尔康行动”团队创新地借鉴了轻钢龙骨、就地取材、协力建房等理念。采用轻质钢材作为房屋骨架,房屋的抗震性优于传统的砖混结构住房,村民只需根据说明图示就能完成房屋框架的装配。村民可采用当地常见的竹、草、泥等绿色建材作为辅助材料,使建材成本大大降低,并最大限度实现环保。此外,“马尔康方案”还能生成定制化的施工傻瓜手册,方便当地居民按图索骥参与实际施工,从而大大简化了施工难度。
在全力推进杨柳村重建的同时,欧特克还自今年年初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手举办了马尔康爱心援建行动之清华大学设计方案征集大赛,旨在向灾区无偿提供兼顾实用性、多样性及当地文化特色的达到施工图深度的农村住宅设计方案。欧特克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尔·巴斯先生表示:“欧特克一直以最擅长的方式回馈社会,因此我们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启动了‘马尔康行动’,希望能充分运用欧特克全球顶尖的可持续性工程建设和制造业的三维设计解决方案为四川地区的灾后重建贡献力量。长远来看,我们也希望‘马尔康行动’及其方案能够为中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马尔康方案”的详细数据将上传到网络,供免费下载和使用。从而能够让更多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能在“马尔康方案”的帮助下,自助建造安全舒适、经济适用以及生态环保的住宅。
杨柳村的整体重建模式和建筑结构形式,不仅从农房抗震安全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也给农村建房和农民的生活习惯带来深刻的影响。欧特克的马尔康爱心援建行动为农房建设的安全性、经济性、地域性、环保性和文化特色的传承开启了很好的思路,而清华大学和南都公益经济会的倾力协助是杨柳村重建的有力支柱。四川省建设厅的相关人员表示,希望轻钢结构与当地特色居民外表相结合的形式,以及这种自选、自促、自建的建设模式能够在四川更多的乡村得到推广、应用、深化和发展。
大灾面前,天地无情,而杨柳村的村民是幸运的,他们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级力量的帮助下,整体建造了他们的新家园,竣工的那一天,村民们把代表最高礼仪的羌红郑重地披挂在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们的身上,那天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感谢政府,感谢人民。发自肺腑。
就在杨柳村竣工的当天,已经有住户搬进了新居,终于他们可以安居了。
就在这一天,“马尔康行动”示范村——杨柳村整村重建竣工落成。“马尔康行动”是欧特克公司于2008年5月发起的一项爱心援建灾区行动,历时已一年有余,杨柳村是马尔康援建行动的项目之一。
此前,欧特克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进行了灾区重建方案征集和优选活动,从中选出5套方案,经过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施工图深化设计,而后被正式捐赠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四川省建设厅、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工程示范处、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四川广元市青川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等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以用于更广范围的灾后重建。
一个工作室、一所大学、一个基金会和一家外企
本次重建竣工的杨柳村坐落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太平乡,是为数不多的至今依然保留着羌语使用的村庄。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杨柳村虽无人员伤亡,59户的房屋却在地震中损坏。在决定重建时,因其所处位置面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安全隐患,当地县、乡两级政府决定将杨柳村整村迁址重建。
欧特克“马尔康行动” 为此专门制定出安全、经济、环保以及符合羌族民居特色的重建方案,并与清华大学、南都公益基金会共同捐资支持重建。重建竣工后,当地56户羌族家庭将迁入新居,村综合服务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亦投入使用。
谢英俊的乡村工作室是最早进入杨柳村的专业建筑设计机构。源于他长期的灾后村民自助建房的实践和研究,因此他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罗家德教授经过考察决定在杨柳村建设灾后重建示范村。作为绿色农房设计人员,乡村工作室团队从2008年9月30日进驻杨柳村指导村民施工,至2009年12月9日离开。
乡村工作室离开后,清华大学可持续性乡村重建团队接手建房技术指导,同时他们展开可持续性社区重建和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杨柳村竣工后,清华大学可持续性乡村建设团队还将继续驻扎在这里,对此罗家德说:“我们在这里的重建一直保持一个理念,就是重建不等同于建房,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后续的社区重建、经济重建,所以我们的团队不会离开,会继续下去。”
在此次杨柳村的重建中,欧特克公司和南都公益基金会提供了资金资助。2009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南都公益基金会发动若干家基金会一起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倡议活动中,基金会在两天后就作出了准备拨款1000万元资助所有抗震救灾的决定。到目前为止,南都公益基金会相应的投入已经大部分完成了,杨柳村项目是他们投入最大的项目之一。在杨柳村竣工仪式上,南都公益基金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将继续关注杨柳村的重建和可持续发展,南都公益基金会也愿意在这个过程中给予进一步的关注和支持。
软件公司的方案
欧特克公司和乡村工作室在此次杨柳村的重建中提出了乡村重建的新理念:采用了现代轻钢结构与当地石材相结合,不仅体现了时代性与地域性,也使当地传统的农房具有了更好的抗震性能;房屋外表运用本地传统的维护结构和建房技艺,保留了本地羌文化明显的特征,由此探索了一条农户参与、专家培训、技术支持、乡村领导、互助互建的建房模式,提高了速度,降低了成本,实现了村庄规划。一改羌族传统的建房做法,此次重建采取了供水、排污人畜分离,集中圈养等措施。
而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的住房重建工作不仅要克服时间紧、资源缺、地域广和数量大等实际困难,还要在文化层面考虑当地少数民族多样的民居习惯,同时要保持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欧特克“马尔康行动”团队多次赴灾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试验,并以欧特克工程建设和制造业丰富的二维和三维设计软件为基础,于2008年11月开发出一套能有效应对上述挑战的智能化和标准化建筑设计及施工指导方案,简称“马尔康方案”。
利用“马尔康方案”,建筑师能够建立一个带有全部设计数据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BIM),并通过真实的模拟与严密的数据分析,测算出房屋的抗震性能。“马尔康方案”还能够依据选定的建筑材料,自动模拟生成相应的物料清单、施工管理流程和成本核算单,从而保证方案的建筑设计环节与施工环节的贯通。这种方案大大方便了村民对房型的选择,并可以缩短施工工期、保证房屋建设的质量。
欧特克“马尔康行动”团队创新地借鉴了轻钢龙骨、就地取材、协力建房等理念。采用轻质钢材作为房屋骨架,房屋的抗震性优于传统的砖混结构住房,村民只需根据说明图示就能完成房屋框架的装配。村民可采用当地常见的竹、草、泥等绿色建材作为辅助材料,使建材成本大大降低,并最大限度实现环保。此外,“马尔康方案”还能生成定制化的施工傻瓜手册,方便当地居民按图索骥参与实际施工,从而大大简化了施工难度。
在全力推进杨柳村重建的同时,欧特克还自今年年初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手举办了马尔康爱心援建行动之清华大学设计方案征集大赛,旨在向灾区无偿提供兼顾实用性、多样性及当地文化特色的达到施工图深度的农村住宅设计方案。欧特克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尔·巴斯先生表示:“欧特克一直以最擅长的方式回馈社会,因此我们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启动了‘马尔康行动’,希望能充分运用欧特克全球顶尖的可持续性工程建设和制造业的三维设计解决方案为四川地区的灾后重建贡献力量。长远来看,我们也希望‘马尔康行动’及其方案能够为中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马尔康方案”的详细数据将上传到网络,供免费下载和使用。从而能够让更多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能在“马尔康方案”的帮助下,自助建造安全舒适、经济适用以及生态环保的住宅。
杨柳村的整体重建模式和建筑结构形式,不仅从农房抗震安全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也给农村建房和农民的生活习惯带来深刻的影响。欧特克的马尔康爱心援建行动为农房建设的安全性、经济性、地域性、环保性和文化特色的传承开启了很好的思路,而清华大学和南都公益经济会的倾力协助是杨柳村重建的有力支柱。四川省建设厅的相关人员表示,希望轻钢结构与当地特色居民外表相结合的形式,以及这种自选、自促、自建的建设模式能够在四川更多的乡村得到推广、应用、深化和发展。
大灾面前,天地无情,而杨柳村的村民是幸运的,他们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级力量的帮助下,整体建造了他们的新家园,竣工的那一天,村民们把代表最高礼仪的羌红郑重地披挂在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们的身上,那天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感谢政府,感谢人民。发自肺腑。
就在杨柳村竣工的当天,已经有住户搬进了新居,终于他们可以安居了。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