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世博轴初现风采
在世博会倒计时300天之际,上海世博园区里的“大动脉”世博轴已初现风采。在这条长约1000米、宽约100米的大道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6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倒锥形钢结构,它们有一个温暖的名字,叫“阳光谷”———顾名思义就是让自然光洒落“谷底”。
6个“阳光谷”造型各异,尺寸也不尽相同。它们的上部开口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整体高40多米,有十多层楼高。整个建筑像一朵玻璃的喇叭花从地下悄然绽放,晶莹剔透。世博会期间,每个“阳光谷”内部都将以一种自然资源(火焰、树木、大地、水、金属和大气)为主题,通过庭院表达,体现自然与技术的交融。当阳光、空气、雨水等来自天空的要素,被这些“开放的花朵”引入地下空间时,世博轴上平添了几分浪漫气质。
视觉美感之外,“阳光谷”还蕴藏着重要的科技理念———营造舒适的“绿色地下空间”。它不但把阳光从40多米的空中“采集”到地下,也把新鲜空气运送到地下,既改善了地下空间的压抑感,还实现了节能。此外,雨水也能顺着这些广口花瓶状的玻璃幕墙,流入地下二层的积水沟,再汇向7000立方米的蓄水池,经过处理后实现水的再利用。这些水将满足“阳光谷”两侧下沉式花园的灌溉,并可用作厕所冲洗。据估计,通过“阳光谷”的收集,可以使世博轴的生活用水量打个“对折”,足足省去5万立方米。
阳光透过玻璃直射下来,会很热吗?世博轴将通过喷雾、利用自然风、采用黄浦江水源和热地泵等环保的降温方式,保证游客能舒适地徜徉世博轴。此外,世博轴的“膜结构”也能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头顶上的这些“大伞”由69块巨大的白色膜布拼装组成,总面积达6.8万平方米,使用寿命30年,虽然厚度仅为1毫米,设计张拉力却达到了世界最高强度:每米5吨。这种膜的特别之处在于最大风摆达到上下3米,大风吹来,膜布就如同云朵随风飘舞。
“阳光谷”的钢结构和膜结构一起,刚柔并济。这种最先进的技术赋予了世博轴“温柔”的人性化特质。6个“阳光谷”共有1万多个钢结构节点,每个节点上都有4—6个杆相交,仿佛一个张开的手掌。这些节点的拼接,哪怕出现一点小误差,就会最终导致“喇叭花”上部无法封口,因此对建筑精度要求相当苛刻,具有世界级的难度。然而,随着“阳光谷”的成功建造,这种高难度的节点技术已被再次运用到黄浦江对岸世博园区的一个水门的建设中。
世博轴分为地上两层、地下两层。当你信步在这个巨大通道里,面前是豁然洒下的阳光,抬眼望去是朗朗天际。关注人、自然、技术的相处之道,“连接天与地”,这就是世博轴赋予人的感动。据悉,这个28万平方米的建筑,将在世博会后成为继人民广场、陆家嘴之后的第三个市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