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曹妃甸斥资1027亿元筹建生态城

admin 2009-06-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日前,曹妃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薛渤珣表示,曹妃甸国际生态城起步区工程已正式开工,今年曹妃甸国际生态城谋划了项目46个,计划投资1027亿元,计划今年内开工建设项目35个,完成投资206.7亿元。


曹妃甸工业区围海吹填陆域形成工程施工现场       

  日前,曹妃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薛渤珣表示,曹妃甸国际生态城起步区工程已正式开工,今年曹妃甸国际生态城谋划了项目46个,计划投资1027亿元,计划今年内开工建设项目35个,完成投资206.7亿元。 
  在今年3月,曹妃甸生态城曾宣布起步区规划为1平方公里,建设8万平方米的央企生活服务区。 

  5月23日,曹妃甸生态城起步区项目开发商北京万年基业投资公司总经理黄玺庆表示,今年8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必须完成。要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一年的建设任务。 

  由于曹妃甸工业区项目刚刚开始建设,因此曹妃甸生态城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为即将进驻曹妃甸的央企服务方面。

  据薛渤珣介绍,首钢投产后将有1万名工人入驻,后续随着曹妃甸工业区项目不断落地,大项目带来的人口将会在生态城聚集。长远规划曹妃甸生态城建设面积150平方公里,人口80万人。 


曹妃甸90吨夹钳吊

生态城的循环理念   

  “我参加过一些‘生态城’规划,但是他们将方案改来改去,最后就成了一个大型居住区。”中国城市规划院居住设计研究所副主任赵文凯说。 

  赵文凯表示,生态城循环经济的成本比较高,另外就是要有循环能源的源头。

  对于这一问题曹妃甸生态城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确定了循环能源来源为当地的大钢铁和大炼化产生的废气、废渣等废料。 

  曹妃甸首钢钢厂产能达到3000万吨时,每年会排出900万吨温度高达1300度的废液,这些液体经过冷却后,可以形成生产水泥的半熟料,每年可以生产1500万吨水泥。与此同时,冷却这些高温液体的水会瞬间形成蒸汽,这些蒸汽通过气泵可以为150万人供暖。 

  曹妃甸还将建成1000万吨的热卷板生产基地,每个热卷板重20吨左右,其产生的热量可用作生态城取暖使用。

  与此同时,首钢炼钢产生的废气会被收集用来做发电厂的燃料,利用这些废气发电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当做惰性气体压入油田,取代采油时用作压油的水,每年可节省5000万吨水。 

  曹妃甸生态城的夏季空调功能则由LNG冷却代替。曹妃甸港口将建设2个15万吨级的LNG码头,这些都是负256度的冷气体,这些气体上岸后,需要用海水淋浇,形成气体,然后沿管道输送到北京等地。海水淋浇这些低温LNG罐后,海水温度会变为4度,这些低温海水立即沿水管输送到生态城的居民家中,即可以作为空调制冷。

  生态城电力是循环能源的一个亮点,曹妃甸生态城提出海上低风发电。利用渤海湾上常年不断的低速海风,使用贴海的低速发电机,可以将风力发电直接输送到生态城的住户家中。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零能耗之城,也就是说,生态城的所有能源消耗不需要新建电厂,全部来自工业区的废物再利用。”薛渤珣说。 

争做河北经济发展“引擎”

    “曹妃甸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日前举办的唐山曹妃甸新区投资环境暨重点项目推介会上,唐山市曹妃甸新区管委会主任姚自敏说,“首先担负着国家的发展战略,像首钢的搬迁,北煤南运、原油储备、装备制造等一些大项目;其次,有着任何地方无法比拟的港口,深水大港的条件非常好,在国内和国外都很少有这样的条件;再就是,我们现在有大量的土地,既不是新农田保护区,也不是耕地,完全是滩涂地,在土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如果要想上占地1000亩以上的大项目,只有曹妃甸新区才会有这样优势;最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区位优势,地处环渤海地区中间,利用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可以带动三北地区的经济和发展。”

  近年来,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曹妃甸建设者的辛勤努力,曹妃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港口建设取得大进展,产业聚集不断加快,区域发展格局日益显现,曹妃甸已经成为新时期推进河北科学发展的一大亮点。
  “根据总体规划,曹妃甸将重点建设进口矿石、煤炭、原油和液化天燃气等七大专业码头,着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最终建成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姚自敏表示,未来曹妃甸要成为河北经济发展的“引擎”。

新区年内将完成投资1000亿元

      “自开发建设以来,曹妃甸新区已累计完成投资800多亿元,今年将继续完成投资1000亿元。”据河北省唐山市长陈国鹰介绍,目前,曹妃甸新区港口、铁路、公路、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备,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一期即将投产,中石油渤海湾生产支持基地、华电重工临港装备制造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投入建设,备受关注的曹妃甸新区进入产业加速聚集、城市建设配套开发的新阶段。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正在建设中的曹妃甸新区会不会放慢脚步?“金融危机带给曹妃甸的不只是冲击,同时更有发展的机遇。”薛渤珣满怀信心地说,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为曹妃甸新区吸引投资、加快资金聚集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目前,各银行已承诺为曹妃甸新区企业、项目贷款累计达500亿元。”

      “同时,曹妃甸新区汇集了深水大港、16亿吨储量的整装优质大油田、1173平方公里的未利用盐碱滩涂等诸多资源禀赋优势,具备发展重化工业和摆放大型产业项目的基础条件,这些比较优势并没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生变化,反而在国内南资北移的背景下,使曹妃甸新区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薛渤珣介绍,曹妃甸新区不会放慢发展脚步。“这次洽谈会,我们精心筛选了100多个项目。”姚自敏表示,这些项目突出了循环经济特点,都是涉及曹妃甸循环经济链条主要环节的项目,包括石化、煤化、盐化等化工项目,以及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

    同时,为使相关项目尽快落实,曹妃甸新区正在加快改善基础条件,包括加快建设写字楼、宾馆、酒店港口服务中心、物流中心等。“曹妃甸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会越来越快。”姚自敏说。

    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付志方表示,作为新时期河北建设的一大亮点,曹妃甸新区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设国际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希望国内外有识之士能够参与到曹妃甸新区的开发和建设中来。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