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很南北,却不是东西:“脑残”式掘古与造古

admin 2008-10-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传统文化复兴,并非实情。对传统文化这个载体,存在着工程化、节庆化、旅游化、孤立LOGO化、统一化、参评化、之最化、标配化八大误区。我们看不到“人”和“文化”的存在,只看到建筑工程和节庆典礼。传统文化成了道具,因传统文化之名的建筑工程和节庆典礼可劲造,造就了新时代的形象工程和样板戏。部分地方政府向历史要荣誉的做法,已经到了绑架历史索要荣誉的地步了。谁投资更大、宣传更到位、吸引的游客更多、影响力更大,谁就更像正版历史和正版传统文化的拥有者。

新周刊2008020期封面

  传统文化复兴,并非实情。

  对传统文化这个载体,存在着工程化、节庆化、旅游化、孤立LOGO化、统一化、参评化、之最化、标配化八大误区。我们看不到“人”和“文化”的存在,只看到建筑工程和节庆典礼。

  传统文化成了道具,因传统文化之名的建筑工程和节庆典礼可劲造,造就了新时代的形象工程和样板戏。

  部分地方政府向历史要荣誉的做法,已经到了绑架历史索要荣誉的地步了。谁投资更大、宣传更到位、吸引的游客更多、影响力更大,谁就更像正版历史和正版传统文化的拥有者。

  纷纷扰扰地争古,浩浩荡荡地公祭,劳民伤财地建假图腾,膜拜但不能有效传承,热闹但没有真正消化。传统文化成了招徕地方利益的文化广告牌,真正的文化精髓烂在那里无人理睬。

  中华传统文化有可能融为我们的血肉,也有可能被当成外套。脑残式掘古与造古,不能为中国的文化版图增添一砖一瓦。 [NextPage]

  我们批判过“城市败笔”,那些以摧毁传统为代价换来千城一面的城市之弊;我们报道过“绝版中国”,那些受伤的城市中的文化孤本,关于城市遗产的绝版清单;现在,我们调查争古、公祭和建假图腾的城市个案,以触摸传统文化建设热中的真正炎凉。

  正当经济盛世的中华民族,不能因为脑残式掘古与造古,与一个真正的文化盛世失之交臂。

  导语:传统文化成了道具,文化工程可劲造,纷纷扰扰地争古,浩浩荡荡地公祭,劳民伤财地建假图腾,膜拜但不能有效传承,热闹但没有真正消化。

  在追求了几十年没有历史感的新生活之后,中国人开始热衷、挽救、发掘、弘扬、传播传统文化。各级地方政府开始在“十大杰出青年”和地标之外,瞩目本地产的古名人和古代文化遗产。文化,这条被轻视的近乎干涸的河流,以大跃进的姿态被促成为显学和重点建设项目,并被列入城市品牌和城市软实力的范畴。 [NextPage]

  传统文化的建设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规模(半个世纪内,传统文化的摧残也曾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规模)。随着国力的增强、城市世纪的到来,一个文化的盛世似乎近在眼前,传统文化也似乎要在这个文化盛世中重唱主角。

  但我们知道这不是实情。如果厘清其中的GDP动机、政绩动机和跟风动机,再以作品和人才作为衡量指标,所谓达到了史无前例规模的传统文化建设,更像是又一场形式主义的运动——传统文化成了道具,文化工程可劲造,纷纷扰扰地争古,浩浩荡荡地公祭,劳民伤财地建假图腾,膜拜但不能有效传承,热闹但没有真正消化。

  正当经济盛世的中华民族,不能因为脑残式掘古与造古,与一个真正的文化盛世失之交臂。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