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第一线”总设计师谈北京机场线设计
admin
2008-03-04
来源:景观中国网
孕育4年的“国门第一线”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经过3年的紧张建设,即将在2008年6月底试运行,它将呈现出什么模样,又将给人们带来何种新体验?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机场线总
孕育4年的“国门第一线”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经过3年的紧张建设,即将在2008年6月底试运行,它将呈现出什么模样,又将给人们带来何种新体验?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机场线总设计师余乐,他向记者全面解析了机场线的规划、设计、技术特点等业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
反复考察论证确定设计方向
在北京市原轨道交通规划中没有一条从市区到机场的轨道线。随着机场高速路的饱和,2000年底,北京市领导提出修建一条直达机场的轨道线的建议。当时,上海已提出拟建一条陆家嘴至浦东机场的磁悬浮列车线,基于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港,北京市地铁建设与上海、广州相比略有滞后,为实现北京地铁跨越式发展等方面考虑,机场线建设规划浮出水面,最初的设想是采用磁悬浮列车。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陈述时,明确表示将建一条从机场到奥运村的轨道线。于是,围绕是否要上磁悬浮、是否要修一条专线和到底会有多少人乘坐3大问题,各界展开了讨论,争论不断。
余乐介绍说,由于机场快轨全长28公里,如果采用德国高速磁悬浮系统,最高时速仅能达到260公里/小时,而达到这个速度后维持8~12秒就必须结束,否则会刹不住车,因此技术界认为没有必要采用德国高速磁悬浮。其间,也曾考虑日本的中低速磁悬浮、传统轮轨等。直到2004年12月,北京市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通过多次考察与论证,决定采用直线电机运载系统。因为机场线沿途会经过几个小弯道和大坡道,直线电机车辆是通过电磁力推动列车前进,非粘着驱动,线路适应性强,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传统轮轨拐小半径的能力有限,而且当遇到雨雪天气时,钢轨容易打滑、空转,对爬坡有影响。
另外,因为机场线在东四环外主要设在机场高速路两侧的交通、绿化市政用地上,线路周边无建筑物密集的地区,为了提供快捷的高品质服务,所以机场线中途只设三元桥站。据统计,2005年北京市航空旅客增速超越预期,达到5300多万人次,机场线的市场前景也进一步明朗。
2005年初,机场线进入前期设计阶段,为了保证市区段控制性工程的开工,第一批图纸必须在很短时间内予以提供,在时间紧迫、车辆未定的情况下,为满足日后列车运行的要求,设计方在桥梁、隧道、车站等方面都采用了包容性设计。
高架桥设计注重造型景观
高架桥的设计从细部体现了设计方的用心。余乐说:“以前的桥梁设计主要重视桥梁受力,而景观问题一直被轻视,在这次设计中,我们也很注重桥梁造型的景观设计。比如桥墩设计,一般高架桥的桥墩很大,不美观,我们对粗大的桥墩进行了分解,将桥墩上部打开,桥墩4个侧面中间各开了一个凹槽,看似由几部分组成,整体就像领带结。”
再来看桥面设计,人们一般把电缆放在高架桥的两侧,桥下有1米多高的电缆支架,桥边上设有行走平台,围上1米多高的栏杆,桥梁整体显得凌乱而拥挤,裸露的电缆容易被盗。为了达到美化桥面和电缆防盗的目的,设计方在桥面来回两条轨道的中间设了一条混凝土方沟,把所有的弱电电缆铺设在里面,方沟上部加一盖板后又形成一个平台。为了桥梁的美观,牵引供电10kv环网电缆的支架全部取消,改用电缆卡扣固定在桥梁两侧0.95米高的混凝土挡板上。
这样一来,桥梁整体不高,浑然一体,上桥后也看不见杂乱的电缆,线路中间还多了一个乘客疏散平台。因为机场线为长大区间运行,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在中途下车,站在这个平台上等待其他车辆来运载,一举多得。
车站设计因地制宜方便乘客
机场线包括东直门站、三元桥站、2号航站楼站和3号航站楼站,各车站设计做到因地制宜。
东直门站位于东二环东直门立交桥的东北角,紧邻地铁13号线车站和在建的东直门交通枢纽布置,为地下4层车站,可以和地铁2号线、地铁13号线和东直门交通枢纽形成换乘。三元桥站共两层,与即将通车的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平行布置,中间通过换乘通道相连,实现两线之间的换乘。2号航站楼站与机场2号航站楼原预留通道相连,这个车站站台和站厅合一,上、下车都在一个平面,避免乘客上下楼,直接进入2号航站楼。3号航站楼站是计划近期开通的3号航站楼配套项目——交通中心(GTC)的重要部分,位于交通中心二层的“大玻璃罩”里,相当宽敞明亮,旅客通过自动布道方便地进入3号航站楼。
据介绍,在东直门、三元桥站便能看到实时航班信息,同时,车站内预留了自助办理乘机手续系统终端设备,旅客可在此自助办理乘机登记手续。
列车设计人性化
机场线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直线电机运载系统,列车由长春客车厂与庞巴迪合作生产,车内的一系列人性化设计将让旅客度过一段舒适、愉快的旅程。
机场线列车在国内第一个实现车底板与站台面平行,且列车与站台的间隙进一步缩小,仅为4.5~6.5厘米,轮椅可以更方便地推进车厢内。
列车上主要以座席为主,一排4个,每列车共有240个座位。在每节车厢内设有大件行李存放区,小件行李可以放在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或者座位下方。每节车厢也都设置了两个残疾人轮椅停靠位。
通过信号的传输系统实现车地之间图像信息实时传输,乘客在车内将可以收看奥运节目转播、电视节目转播和航空信息等。车辆无人驾驶,车内安装了摄像头,在控制中心内可以对列车客室内进行全方位实时监视,同时,在列车首尾也各有摄像头用来监控线路情况。
链接:
总设计师答疑
1、全自动无人驾驶直线电机车辆安全吗?无人驾驶的费用是不是更高?
答:机场线采用的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在国内是第一例,它完全靠设备来控制。第一,人们传统的思维应该是人比设备灵活可靠。可实际上有人干预的环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判断和做法,因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较多;设备系统参数设定和调试后将按照既定的程序执行,不会产生差错。第二,这套系统在设计时已考虑了系统冗余和设备热备,即使某一设备发生故障后,系统会自动进行切换,旅客不会察觉,即便整个系统瘫痪,我们还研究有多种应急救援预案。第三,考虑到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每列车上也将配备一名乘务员,在特殊情况下,他可以去驾驶列车。
无人驾驶不会增加任何费用。第一,因为这种车辆的原型车——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线采用的车辆,它本身的控制系统就是为无人驾驶而设计,反而采用有人驾驶,还需进行改造,增加费用。第二,本列车选用的阿尔斯通CBTC信号系统完全可以用于无人驾驶模式,并已在新加坡用过,拥有丰富经验。
2、机场线是否给沿途的绿化隔离带带来损害?
答:修高架桥对北京市绿化没有造成不好影响。为了少伐树,经过多次的线路方案评选,机场线高架桥走的是既有绿化隔离带里的管线走廊,先将所有的管线全部改为地下,方才把高架桥架起来,改移管线共花费1亿多元。虽然机场线占用了部分绿地,但高架桥下仍然可以做绿化,目前也已开始绿化工程招标,将投入2700万元进行绿化恢复。
3、乘坐机场线从市区到机场到底需要多长时间?
答:根据目前列车行车的计算结果,从起点东直门经停三元桥站,到达3号航站楼,大约需要16分钟,从东直门到2号航站楼大约需要24分钟。
反复考察论证确定设计方向
在北京市原轨道交通规划中没有一条从市区到机场的轨道线。随着机场高速路的饱和,2000年底,北京市领导提出修建一条直达机场的轨道线的建议。当时,上海已提出拟建一条陆家嘴至浦东机场的磁悬浮列车线,基于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港,北京市地铁建设与上海、广州相比略有滞后,为实现北京地铁跨越式发展等方面考虑,机场线建设规划浮出水面,最初的设想是采用磁悬浮列车。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陈述时,明确表示将建一条从机场到奥运村的轨道线。于是,围绕是否要上磁悬浮、是否要修一条专线和到底会有多少人乘坐3大问题,各界展开了讨论,争论不断。
余乐介绍说,由于机场快轨全长28公里,如果采用德国高速磁悬浮系统,最高时速仅能达到260公里/小时,而达到这个速度后维持8~12秒就必须结束,否则会刹不住车,因此技术界认为没有必要采用德国高速磁悬浮。其间,也曾考虑日本的中低速磁悬浮、传统轮轨等。直到2004年12月,北京市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通过多次考察与论证,决定采用直线电机运载系统。因为机场线沿途会经过几个小弯道和大坡道,直线电机车辆是通过电磁力推动列车前进,非粘着驱动,线路适应性强,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传统轮轨拐小半径的能力有限,而且当遇到雨雪天气时,钢轨容易打滑、空转,对爬坡有影响。
另外,因为机场线在东四环外主要设在机场高速路两侧的交通、绿化市政用地上,线路周边无建筑物密集的地区,为了提供快捷的高品质服务,所以机场线中途只设三元桥站。据统计,2005年北京市航空旅客增速超越预期,达到5300多万人次,机场线的市场前景也进一步明朗。
2005年初,机场线进入前期设计阶段,为了保证市区段控制性工程的开工,第一批图纸必须在很短时间内予以提供,在时间紧迫、车辆未定的情况下,为满足日后列车运行的要求,设计方在桥梁、隧道、车站等方面都采用了包容性设计。
高架桥设计注重造型景观
高架桥的设计从细部体现了设计方的用心。余乐说:“以前的桥梁设计主要重视桥梁受力,而景观问题一直被轻视,在这次设计中,我们也很注重桥梁造型的景观设计。比如桥墩设计,一般高架桥的桥墩很大,不美观,我们对粗大的桥墩进行了分解,将桥墩上部打开,桥墩4个侧面中间各开了一个凹槽,看似由几部分组成,整体就像领带结。”
再来看桥面设计,人们一般把电缆放在高架桥的两侧,桥下有1米多高的电缆支架,桥边上设有行走平台,围上1米多高的栏杆,桥梁整体显得凌乱而拥挤,裸露的电缆容易被盗。为了达到美化桥面和电缆防盗的目的,设计方在桥面来回两条轨道的中间设了一条混凝土方沟,把所有的弱电电缆铺设在里面,方沟上部加一盖板后又形成一个平台。为了桥梁的美观,牵引供电10kv环网电缆的支架全部取消,改用电缆卡扣固定在桥梁两侧0.95米高的混凝土挡板上。
这样一来,桥梁整体不高,浑然一体,上桥后也看不见杂乱的电缆,线路中间还多了一个乘客疏散平台。因为机场线为长大区间运行,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在中途下车,站在这个平台上等待其他车辆来运载,一举多得。
车站设计因地制宜方便乘客
机场线包括东直门站、三元桥站、2号航站楼站和3号航站楼站,各车站设计做到因地制宜。
东直门站位于东二环东直门立交桥的东北角,紧邻地铁13号线车站和在建的东直门交通枢纽布置,为地下4层车站,可以和地铁2号线、地铁13号线和东直门交通枢纽形成换乘。三元桥站共两层,与即将通车的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平行布置,中间通过换乘通道相连,实现两线之间的换乘。2号航站楼站与机场2号航站楼原预留通道相连,这个车站站台和站厅合一,上、下车都在一个平面,避免乘客上下楼,直接进入2号航站楼。3号航站楼站是计划近期开通的3号航站楼配套项目——交通中心(GTC)的重要部分,位于交通中心二层的“大玻璃罩”里,相当宽敞明亮,旅客通过自动布道方便地进入3号航站楼。
据介绍,在东直门、三元桥站便能看到实时航班信息,同时,车站内预留了自助办理乘机手续系统终端设备,旅客可在此自助办理乘机登记手续。
列车设计人性化
机场线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直线电机运载系统,列车由长春客车厂与庞巴迪合作生产,车内的一系列人性化设计将让旅客度过一段舒适、愉快的旅程。
机场线列车在国内第一个实现车底板与站台面平行,且列车与站台的间隙进一步缩小,仅为4.5~6.5厘米,轮椅可以更方便地推进车厢内。
列车上主要以座席为主,一排4个,每列车共有240个座位。在每节车厢内设有大件行李存放区,小件行李可以放在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或者座位下方。每节车厢也都设置了两个残疾人轮椅停靠位。
通过信号的传输系统实现车地之间图像信息实时传输,乘客在车内将可以收看奥运节目转播、电视节目转播和航空信息等。车辆无人驾驶,车内安装了摄像头,在控制中心内可以对列车客室内进行全方位实时监视,同时,在列车首尾也各有摄像头用来监控线路情况。
链接:
总设计师答疑
1、全自动无人驾驶直线电机车辆安全吗?无人驾驶的费用是不是更高?
答:机场线采用的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在国内是第一例,它完全靠设备来控制。第一,人们传统的思维应该是人比设备灵活可靠。可实际上有人干预的环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判断和做法,因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较多;设备系统参数设定和调试后将按照既定的程序执行,不会产生差错。第二,这套系统在设计时已考虑了系统冗余和设备热备,即使某一设备发生故障后,系统会自动进行切换,旅客不会察觉,即便整个系统瘫痪,我们还研究有多种应急救援预案。第三,考虑到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每列车上也将配备一名乘务员,在特殊情况下,他可以去驾驶列车。
无人驾驶不会增加任何费用。第一,因为这种车辆的原型车——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线采用的车辆,它本身的控制系统就是为无人驾驶而设计,反而采用有人驾驶,还需进行改造,增加费用。第二,本列车选用的阿尔斯通CBTC信号系统完全可以用于无人驾驶模式,并已在新加坡用过,拥有丰富经验。
2、机场线是否给沿途的绿化隔离带带来损害?
答:修高架桥对北京市绿化没有造成不好影响。为了少伐树,经过多次的线路方案评选,机场线高架桥走的是既有绿化隔离带里的管线走廊,先将所有的管线全部改为地下,方才把高架桥架起来,改移管线共花费1亿多元。虽然机场线占用了部分绿地,但高架桥下仍然可以做绿化,目前也已开始绿化工程招标,将投入2700万元进行绿化恢复。
3、乘坐机场线从市区到机场到底需要多长时间?
答:根据目前列车行车的计算结果,从起点东直门经停三元桥站,到达3号航站楼,大约需要16分钟,从东直门到2号航站楼大约需要24分钟。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