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眼”聚焦世博建设五大变迁 园区建设2009年完成
admin
2007-08-06
来源:景观中国网
已经不是只有幻灯片上的场景可看,已经不是仅靠脑中的幻想去勾勒一幅幅画面。 当世博会开幕倒计时还有1000天,整个世博园区建设全面展开。旧厂房被夷为平地、居民动迁
已经不是只有幻灯片上的场景可看,已经不是仅靠脑中的幻想去勾勒一幅幅画面。
当世博会开幕倒计时还有1000天,整个世博园区建设全面展开。旧厂房被夷为平地、居民动迁全部结束、“样板房”开始搭建……园区内大部分配套工程陆续开工。不出意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在2009年底前全部完成。
古人云:眼见为实。在世博园区内,恰恰有不少“全球眼”。它们忠实地记录着,捕捉每一天的不同景象。今天,当我们从中挑选出一些昔日画面,与现在的实景进行比对。你会惊讶发现,变化是如此之大、变化是如此之快、令人更对未来充满憧憬。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在一天天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世博村:低矮棚户变身酒店公寓
上海世博会5.28平方公里的规划红线范围,涉及居民动迁1.8万余户。这次动迁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单个项目“四个最” ———规模最大、难度最大、要求最严、时间最紧。
“门一关痰盂一拿就是厕所,帘一拉脚桶一摆就是浴室。”这是那时居民每天必须面对的生活。
如今,1.8万多户上人家世代居住的土地,已被腾空平整一新,开始建设上海世博会园区。现在,白莲泾的土地和周边正是世博村建筑工地。首批项目计划于明年底前建成,整体项目将在2009年底前建成。建成后,预计将满足近万人的住宿和办公需求。上两个星期,园区内的一座五星级酒店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毕,旁边的酒店式公寓也开始开工。
世博轴:“超级长龙”通向各个场馆
作为世博园区内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世博轴大道将与两侧的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主题馆构成“一轴四馆”,成为园区的核心。
2年前,这片旧址上不是林立的旧厂房,就是破旧民居。有谁当时能想到,这条长约1000米、宽约110米的“超级长龙”会成为世博会园区内的一个特殊场景。整个世博轴从空中平台和地下连接四大场馆,并且与横穿浦东世博园区的高架步道连通。由于连接园区最大出入口和黄浦江畔的庆典广场,20%客流量可由此出入园区,游客进入浦东园区后可以通过世博轴直接走到不同场馆。
核心场馆区:废墟上崛起中国馆
只有16层,1987年建成时是浦东第一高楼。
据了解,上海世博会规划红线确定后,浦钢公司整体划入动迁范围。在世博园区5.28平方公里动迁范围内,浦钢占地2.1平方公里,占整个园区规划面积的40%左右,是面积最大的动迁单位。
根据规划,浦钢公司现址将建成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馆、中国国家馆、演艺中心、公共活动中心和外国自建馆等一批世博会核心场馆。
现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最重要场馆项目之一———中国馆的建筑设计方案正面向全球华人征集,共收到344个设计方案,现已进入下一步评选阶段。
样板组团区:首批露面的“样板房”
这个地块,是世博园区建设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项目。不过3个月,照片上的建筑物已经“有模有样”。据悉,这是园区首批正式启动建设的场馆,内部所有建筑将成为“样板房”,为今后前来搭建场馆的国家们提供借鉴。
据介绍,在该样板组团将采用再生木、透水地面等可再生材料,达到循环利用、环保的目的,并可节约成本。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将采用全新技术,比如采用轻钢结构、无比钢结构技术等。
今年12月,“样板房”就将建成。这也将成为上海世博会最早让人们看见的正式建筑。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潜龙”满足过江需求
百年老船坞和先进的盾构,这两个场景“风马牛不相及”?事实并非如此,西藏南路隧道西线盾构掘进,恰恰要穿越江南造船厂。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不仅是世博园区首个大型市政配套工程,也是黄浦江在上海中心城区的第12条越江通道,计划明年初建成。2010年世博会期间,将满足园区内每小时6万至7万人次的越江需求,参观者可搭乘大巴士往返两岸园区,世博会后向社会开放。
第二个镜头中,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西线盾构已从浦东世博园区工作井出洞,向浦西掘进,将于明年初穿越原江南造船厂三号码头后进洞。这意味着,140多年历史的江南造船厂已开始进行部分地面建筑拆迁,迎接“潜龙”到来。
我们,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在历届世博会中,还从没有一届主办者,针对“城市”的概念提出过主旨思想。
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正一步步实践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同样看到,生活其间的人们也用每一份付出让自己的城市更美好。
在世博会开幕倒计时1000天之即,我们选择了5位市民。他们都是城市的普通一员,但生活都因为世博会举办发生了或将要发生的变化。有人居住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有人成了众人关注的“明星”、有人因参与世博建设体味到自豪……世博会创造的“美好”,正由每位居民以各种形式在这个城市里悄悄地演绎着。
“世博会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机遇。”———浦钢公司中厚板厂厚板线党委书记李华
拆掉感伤带走希冀还是斑驳的地面、遍布着铁屑,还是那4台熟悉的炼钢炉。只是站在已经空旷的控制室中,李华眼中望去已不是红彤彤的钢火,耳边也没有轰鸣的轧钢声。
“拆不少了。”李华自言自语道。身前的这个中厚板厂在此已经16年,为了配合世博园区建设,全厂关停搬迁。但即使站在一片冷清之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因为他知道,2010年时,厂区将成为漂亮的国家馆、老厂房则被包装成展览馆。“在罗泾的新厂也快投入生产了。”
李华告诉记者,无论当年怎样辉煌,但那么多年后,无论从设备还是工艺来说,浦钢不可避免地“老”了。“但世博会给了厂子和我们一次难得的机会。”李华说,整体的搬迁意味着彻底地摆脱了暮气。“旧设备淘汰后,新的生产线使浦钢重新具备了国际竞争的实力;而我们在经过新一轮充电后,成为新时代下信息化水平更高的产业工人,这不正是一种机遇吗?”
“从40平方米小屋搬到11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世博会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浦江世博家园第一个住户费沈荣新房钥匙揭开新篇章与老伴一起骑着车去附近的生态林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遥望正在建设中的世博园区……67岁的费老伯已习惯每天这样度过清晨。
“2005年12月30日,那串新房钥匙为我60多年的人生揭开了一个新篇章。”作为浦江世博家园第一个住户,费老伯至今清晰记得,第一次探访新家园时,这里还是一片平地。每一次他都会用相机记录下新家园成长的脚步,现在已经有100多张照片了。
医院、学校、饭店、大卖抄…费老伯对新家周边的配套设施跷起了大拇指:“从这个月18日开始,在世博家园专线的基础上,每天又要新增周陈线和一条凌兆路至世博家园的定班车。明年,M8延伸段也将开通。”
“做一个讲文明礼貌,有道德修养的世博近邻”———黄浦区半淞园街道居民周君
从脏乱差到花园小区
“推开窗户,我就能看到世博园区的美景,因为我是世博园区的‘邻居’1虽然距离“美景”到来还要等上一段日子,但75岁的周君老人说起这个新身份,脸上写满了幸福。
按照规划,黄浦区半淞园街道是全市为数不多的世博园区建在社区内的街道,动迁地块恰巧到瞿溪新村为止,而周老伯家住的瞿溪新村132弄是新村内的第一排楼房,正好紧挨世博园区,成为名副其实的“邻居”。
周老伯感觉最深的还是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前我们这个地区是出了名的脏乱差,马路菜场污水横流,无证小摊到处都是。而世博会的召开让一切发生了巨变,道路拓宽了,环境变美了,听说今后还将造一个巨大的花园停车抄…”
“祝上海世博会比别的国家的世博会办得更好”———世博工地上的建筑者夏里
我造的是世博“大房子”
结束龙华地区一个菜场项目施工后,来自安徽巢湖的建筑工夏里和同伴们接到一项新任务———建设浦东世博园。
“高兴1回忆起两个多月前刚进场施工的那一幕,让夏里难忘的除了那股兴奋劲外,还有就是眼前堆积如山的烂泥和建筑垃圾,“当时条件艰苦,所有人吃饭、休息都在四个大帐篷里,跟野战部队一样。”
消息传回家乡,6岁的女儿逢人就说“我爸爸在上海造世博会大房子”,这无形中给了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夏里很大安慰。他自己也感觉到,当一个世博园区建设者,感觉比造一般的房子要自豪得多,“我和工友们每天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每天尽可能多干一些。”
每天多干一些,“世博速度”,就在像夏里这样平凡普通的建设者手下诞生。昨天记者前往建工集团五建公司承建的世博园区样板组团工地,开工短短两个多月,样板段里最大的一个展馆已经钢结构安装完毕。
“我想让大家和我一起,为世博作出贡献。” ———申博小使者张骋昊
让我们一起为世博加油
当年的申博海报里,有一张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画面中,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伸出胖乎乎小手,仿佛要拥抱太阳。随着申博成功,他也“一夜成名”。如今,海报上的主人公张骋昊已是一名13岁的“准四年级”小学生。
当年的小不点如今个头猛长,张骋昊的世博知识也在大踏步前进。“申博那年我才读幼儿园,对世博会还不十分了解。现在可不一样了,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世博会,我会告诉他———‘世博会是各个国家展示悠久历史、民族文化和最新科技的平台,也是彼此间展现国力、加深友情的地方’,欢迎到中国上海来参加2010世博会。”
小骋昊还透露,自己正刻苦练习英语,“我说的最溜的两句就是———Welcome to World Expo 2010 Shanghai和Better city Better life。”
1000天,离2010上海世博会召开的日子已越来越近,小骋昊也向广大市民发出了邀请:“希望同龄的孩子,还有社会上有能力的人都能聚集到一起,担当志愿者,共同为世博会出一份力。”
当世博会开幕倒计时还有1000天,整个世博园区建设全面展开。旧厂房被夷为平地、居民动迁全部结束、“样板房”开始搭建……园区内大部分配套工程陆续开工。不出意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在2009年底前全部完成。
古人云:眼见为实。在世博园区内,恰恰有不少“全球眼”。它们忠实地记录着,捕捉每一天的不同景象。今天,当我们从中挑选出一些昔日画面,与现在的实景进行比对。你会惊讶发现,变化是如此之大、变化是如此之快、令人更对未来充满憧憬。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在一天天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世博村:低矮棚户变身酒店公寓
上海世博会5.28平方公里的规划红线范围,涉及居民动迁1.8万余户。这次动迁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单个项目“四个最” ———规模最大、难度最大、要求最严、时间最紧。
“门一关痰盂一拿就是厕所,帘一拉脚桶一摆就是浴室。”这是那时居民每天必须面对的生活。
如今,1.8万多户上人家世代居住的土地,已被腾空平整一新,开始建设上海世博会园区。现在,白莲泾的土地和周边正是世博村建筑工地。首批项目计划于明年底前建成,整体项目将在2009年底前建成。建成后,预计将满足近万人的住宿和办公需求。上两个星期,园区内的一座五星级酒店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毕,旁边的酒店式公寓也开始开工。
世博轴:“超级长龙”通向各个场馆
作为世博园区内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世博轴大道将与两侧的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主题馆构成“一轴四馆”,成为园区的核心。
2年前,这片旧址上不是林立的旧厂房,就是破旧民居。有谁当时能想到,这条长约1000米、宽约110米的“超级长龙”会成为世博会园区内的一个特殊场景。整个世博轴从空中平台和地下连接四大场馆,并且与横穿浦东世博园区的高架步道连通。由于连接园区最大出入口和黄浦江畔的庆典广场,20%客流量可由此出入园区,游客进入浦东园区后可以通过世博轴直接走到不同场馆。
核心场馆区:废墟上崛起中国馆
只有16层,1987年建成时是浦东第一高楼。
据了解,上海世博会规划红线确定后,浦钢公司整体划入动迁范围。在世博园区5.28平方公里动迁范围内,浦钢占地2.1平方公里,占整个园区规划面积的40%左右,是面积最大的动迁单位。
根据规划,浦钢公司现址将建成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馆、中国国家馆、演艺中心、公共活动中心和外国自建馆等一批世博会核心场馆。
现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最重要场馆项目之一———中国馆的建筑设计方案正面向全球华人征集,共收到344个设计方案,现已进入下一步评选阶段。
样板组团区:首批露面的“样板房”
这个地块,是世博园区建设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项目。不过3个月,照片上的建筑物已经“有模有样”。据悉,这是园区首批正式启动建设的场馆,内部所有建筑将成为“样板房”,为今后前来搭建场馆的国家们提供借鉴。
据介绍,在该样板组团将采用再生木、透水地面等可再生材料,达到循环利用、环保的目的,并可节约成本。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将采用全新技术,比如采用轻钢结构、无比钢结构技术等。
今年12月,“样板房”就将建成。这也将成为上海世博会最早让人们看见的正式建筑。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潜龙”满足过江需求
百年老船坞和先进的盾构,这两个场景“风马牛不相及”?事实并非如此,西藏南路隧道西线盾构掘进,恰恰要穿越江南造船厂。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不仅是世博园区首个大型市政配套工程,也是黄浦江在上海中心城区的第12条越江通道,计划明年初建成。2010年世博会期间,将满足园区内每小时6万至7万人次的越江需求,参观者可搭乘大巴士往返两岸园区,世博会后向社会开放。
第二个镜头中,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西线盾构已从浦东世博园区工作井出洞,向浦西掘进,将于明年初穿越原江南造船厂三号码头后进洞。这意味着,140多年历史的江南造船厂已开始进行部分地面建筑拆迁,迎接“潜龙”到来。
我们,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在历届世博会中,还从没有一届主办者,针对“城市”的概念提出过主旨思想。
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正一步步实践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同样看到,生活其间的人们也用每一份付出让自己的城市更美好。
在世博会开幕倒计时1000天之即,我们选择了5位市民。他们都是城市的普通一员,但生活都因为世博会举办发生了或将要发生的变化。有人居住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有人成了众人关注的“明星”、有人因参与世博建设体味到自豪……世博会创造的“美好”,正由每位居民以各种形式在这个城市里悄悄地演绎着。
“世博会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机遇。”———浦钢公司中厚板厂厚板线党委书记李华
拆掉感伤带走希冀还是斑驳的地面、遍布着铁屑,还是那4台熟悉的炼钢炉。只是站在已经空旷的控制室中,李华眼中望去已不是红彤彤的钢火,耳边也没有轰鸣的轧钢声。
“拆不少了。”李华自言自语道。身前的这个中厚板厂在此已经16年,为了配合世博园区建设,全厂关停搬迁。但即使站在一片冷清之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因为他知道,2010年时,厂区将成为漂亮的国家馆、老厂房则被包装成展览馆。“在罗泾的新厂也快投入生产了。”
李华告诉记者,无论当年怎样辉煌,但那么多年后,无论从设备还是工艺来说,浦钢不可避免地“老”了。“但世博会给了厂子和我们一次难得的机会。”李华说,整体的搬迁意味着彻底地摆脱了暮气。“旧设备淘汰后,新的生产线使浦钢重新具备了国际竞争的实力;而我们在经过新一轮充电后,成为新时代下信息化水平更高的产业工人,这不正是一种机遇吗?”
“从40平方米小屋搬到11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世博会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浦江世博家园第一个住户费沈荣新房钥匙揭开新篇章与老伴一起骑着车去附近的生态林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遥望正在建设中的世博园区……67岁的费老伯已习惯每天这样度过清晨。
“2005年12月30日,那串新房钥匙为我60多年的人生揭开了一个新篇章。”作为浦江世博家园第一个住户,费老伯至今清晰记得,第一次探访新家园时,这里还是一片平地。每一次他都会用相机记录下新家园成长的脚步,现在已经有100多张照片了。
医院、学校、饭店、大卖抄…费老伯对新家周边的配套设施跷起了大拇指:“从这个月18日开始,在世博家园专线的基础上,每天又要新增周陈线和一条凌兆路至世博家园的定班车。明年,M8延伸段也将开通。”
“做一个讲文明礼貌,有道德修养的世博近邻”———黄浦区半淞园街道居民周君
从脏乱差到花园小区
“推开窗户,我就能看到世博园区的美景,因为我是世博园区的‘邻居’1虽然距离“美景”到来还要等上一段日子,但75岁的周君老人说起这个新身份,脸上写满了幸福。
按照规划,黄浦区半淞园街道是全市为数不多的世博园区建在社区内的街道,动迁地块恰巧到瞿溪新村为止,而周老伯家住的瞿溪新村132弄是新村内的第一排楼房,正好紧挨世博园区,成为名副其实的“邻居”。
周老伯感觉最深的还是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前我们这个地区是出了名的脏乱差,马路菜场污水横流,无证小摊到处都是。而世博会的召开让一切发生了巨变,道路拓宽了,环境变美了,听说今后还将造一个巨大的花园停车抄…”
“祝上海世博会比别的国家的世博会办得更好”———世博工地上的建筑者夏里
我造的是世博“大房子”
结束龙华地区一个菜场项目施工后,来自安徽巢湖的建筑工夏里和同伴们接到一项新任务———建设浦东世博园。
“高兴1回忆起两个多月前刚进场施工的那一幕,让夏里难忘的除了那股兴奋劲外,还有就是眼前堆积如山的烂泥和建筑垃圾,“当时条件艰苦,所有人吃饭、休息都在四个大帐篷里,跟野战部队一样。”
消息传回家乡,6岁的女儿逢人就说“我爸爸在上海造世博会大房子”,这无形中给了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夏里很大安慰。他自己也感觉到,当一个世博园区建设者,感觉比造一般的房子要自豪得多,“我和工友们每天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每天尽可能多干一些。”
每天多干一些,“世博速度”,就在像夏里这样平凡普通的建设者手下诞生。昨天记者前往建工集团五建公司承建的世博园区样板组团工地,开工短短两个多月,样板段里最大的一个展馆已经钢结构安装完毕。
“我想让大家和我一起,为世博作出贡献。” ———申博小使者张骋昊
让我们一起为世博加油
当年的申博海报里,有一张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画面中,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伸出胖乎乎小手,仿佛要拥抱太阳。随着申博成功,他也“一夜成名”。如今,海报上的主人公张骋昊已是一名13岁的“准四年级”小学生。
当年的小不点如今个头猛长,张骋昊的世博知识也在大踏步前进。“申博那年我才读幼儿园,对世博会还不十分了解。现在可不一样了,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世博会,我会告诉他———‘世博会是各个国家展示悠久历史、民族文化和最新科技的平台,也是彼此间展现国力、加深友情的地方’,欢迎到中国上海来参加2010世博会。”
小骋昊还透露,自己正刻苦练习英语,“我说的最溜的两句就是———Welcome to World Expo 2010 Shanghai和Better city Better life。”
1000天,离2010上海世博会召开的日子已越来越近,小骋昊也向广大市民发出了邀请:“希望同龄的孩子,还有社会上有能力的人都能聚集到一起,担当志愿者,共同为世博会出一份力。”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