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雕塑家共铸“青铜史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
参观过北京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的人,无不为园中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几十座雕塑震撼,这些雕塑宛如一部反映悲壮时代的青铜史诗,向人们展示出那段惨绝人寰、艰苦卓绝的历史。今年,正值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建园五周年,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主编的《青铜史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出版。日前,北京市规划学会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了这座重大题材原创的城市设计经典,浓缩抗战史悲壮记忆的雕塑园。
重大题材原创设计经典
1995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在宛平城改造开发的第一阶段修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将其列为市重点工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承担其总体规划设计,中央美术学院承担雕塑设计创作。
对于该项任务,马国馨院士在《青铜史诗》中道出了这样的体会:该项目对整体作品的政治性和艺术性都有极高的要求,对于规划设计师来说,有机会承担这样一个大型纪念性项目,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如何表现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挑战。马院士在谈到雕塑园的规划设计历程时说:“对于我们所面对的任务,一方面要不落前人窠臼,避免似曾相识之感,另一方面针对宛平地区的特点,除了城内已建成抗日战争纪念馆,建筑物和其中展品均十分突出,也采用了大型浮雕的全景式表现,同时在手法上也要与宛平古城融合,更多地表现传统的空间意识和创作手法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取精用宏。”马院士介绍说,在设计时着重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努力。
一是在本地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恰如其分地掌握雕塑园的政治和艺术定位。雕塑园位于北京市区宛平城的南侧,是包括卢沟桥、宛平城在内的“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根据宛平城地区总体规划,由东西向的“文物古迹轴”和南北向的“抗战轴”形成本地区的基本骨架。因为雕塑园和纪念碑位于“抗战轴”上,它是陆续建设和不断完善的这一雄伟纪念建筑组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从“抗战轴”总体布局看,轴线南端是宛平城内抗战纪念馆的序幕,由此展开本地区的各种纪念抗战的内容,正确领会和把握本区的功能和作用是总体构思的关键环节。第三,由于雕塑园和纪念碑紧邻文保单位卢沟桥和宛平城,保护好文物古迹,在发扬原有特色的同时又突出抗日战争的纪念内容,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是通过领导、建筑师、雕塑家和各方面人士紧密结合,找准方向,互相协作。在纪念碑和雕塑园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审查会和研讨会,使得各方在许多重大原则问题上取得共识。在具体创作指导思想上,处理好了以下几方面的结合。纪念性和艺术性结合,突出纪念性,纪念性又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教育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突出教育性,同时也通过具有观赏性的形象和情节来加以体现。纪实性和夸张性结合,突出纪念性,在纪实基础上的夸张就会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英雄行为和揭露暴行结合,以突出英雄行为为主。建筑师通过总体规划的把握,为雕塑家提供可以充分展现创作才艺,充分表现雕塑语言的平台。在这组雕塑园和纪念碑群中,很重要的特点是建筑物所占的分量极少,只有东、西、南三个入口处的传达室和辅助用房,更多地要依靠雕塑、绿化、景观小品的组合来形成庄严、肃穆的艺术景观区。
三是重大历史题材的实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马院士总结说,由于该题材的重要性,在纪念性和艺术性上的要求,因此工程每一个阶段的审查、完善、调整和最后完成,凝聚了各级领导到设计、创作、施工各有关方面的智慧和辛勤劳动。
马院士也谈到设计方面存在的白璧微瑕。如雕塑园位于宛平城南,与城内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同一轴线上,从参观方便和内容互相补充上,二者之间都应该有一个方便的联系通道(如地下通道、城墙开洞或由城墙上联系等方式),但因涉及文物保护及宛平城的下一步改造,这一问题在当时未进一步研究。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会长赵知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马院士为代表的设计团队的工作:“原创性是园区设计的最大亮点。因为在国内许多重大题材的园区设计中,雕塑群与城市设计相结合属全新专题,如何在园区中体现城市主题并发挥群雕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的实践是一个很好范例。园区规划及园中雕塑的安排,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的同时,做到在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求新与再发展。”
凝结在青铜中的宏伟史诗——雕塑
与雕塑园的建筑设计同样成为经典的还有园中的雕塑,它们是“集体创造、中西结合、凝结在青铜中的宏伟史诗”。在今年四月份由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等共同召开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建园五周年规划设计主题研讨会”上,雕塑创作的主持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隋建国说:“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会。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雕塑的基本形式。以前采用的是西方纪念性的雕塑表现,一般为中央高耸式。我们认为,用这种方式表现抗日战争不合适,因为抗日战争是人民战争,这其中包含了许多内容。”
在回忆创作过程时,隋建国谈到了纪念碑的形式,他说抗战群雕环境设计主持人马国馨院士从大的环境结构布局上,给雕塑系教员们以一个充分施展的空间。群雕完成形式为38座高4.5米的青铜方柱,以碑林形式排布开来,庄严肃穆,足以承担起纪念碑的要求,而且是独具中国本土特色的抽象形式。
隋建国进一步阐述道,因群雕所要面对的是广大民众,他们需要直观、素朴、形象的艺术。出于对外来纪念性雕塑模式有意识的扬弃,面对抗战历程的宏伟场景和丰富内容提出前所未有的容量要求,经过几次反复、摸索,一种结合民间多视点、多场景并列,甚至夸张变形的写实雕塑手法得以形成,几代人的经验积累在此合而为一。整体构架的极度抽象与局部细节的无限丰富奇特地结为一体,成为一个时代文化的缩影。
对于纪念性雕塑内容,隋建国这样总结,围绕群雕基本主题,创作组将各方意见综合以后,决定将群雕的内容大致分为四大部分,最初定名为“苦难历程”、“奋起反抗”、“烽火硝烟”、“众志成城”。每一部分由几座内容相近相关的群像组成,共38座。创作者没有拘泥于具体的历史事件与特定的历史人物,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大胆构想,用“小说体”而非“传记体”塑造出众多具有当时时代精神和性格特征的抗日军民艺术形象。在具体的放大制作中,东西方传统雕塑的语言和方法,得到了深入实践和探讨。在具体的形象塑造中,雕塑家们还克服了反面形象的概念化、漫画化。群雕如此丰富的内容、广阔的场景,名种人物景物的造型,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雷同或重复,这一问题的解决,则是坚持每一位参与者在写实基础上结合民间手法所能发挥的个人造型语言特色,寄托于雕塑家的个性手法。
建筑师与雕塑家成功合作典范
在参观雕塑园时,园区规整的正方形中心雕塑园为基本构成的矩阵式布置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布局符合中国传统的严谨、规整手法。园中的多组群雕既像中国传统碑林的形式,同时又有秦、汉兵马俑布阵的气概,如同在一个150×150的严谨空间里,凝固了那段艰苦岁月中可歌可泣的种种场景。
这是建筑师与雕塑家多次讨论后取得的成果。据悉,由于三角形的用地,南北进深小,东西展开长,因此在总体布置上不易形成常见的层层深入的线形布局。为利用东西两侧的空间,也设想过横向伸展,或比较自由的不规则总体布置。通过深入讨论,各方最终认可了现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规整正方形中心雕塑园为基本构成的矩阵式布置。
“这个环境设计构思,从大的环境总体布局上,给我们一个充分施展的空间”,参与创作的雕塑家们这样感叹。
项目之所以能成为建筑师与雕塑家成功合作的典范,马院士率领的建筑师团队功不可没。据悉,在设计该项目之前,马国馨院士有过多次在重大工程中与美术家、雕塑家及艺术家合作的机会。在谈到合作体会时,他深感必须在相互切磋、研究的过程中为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环境目标而努力。他说,这里不仅要有新的创意,要满足物质功能上的环境,还要在视觉上、生态上、社会和精神方面使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使之具有强烈的纪念性、艺术性和时代性。在雕塑园的创作过程中,建筑师和雕塑家的合作是通过互相启发,各自发挥自身的艺术特点和优势,通过不断撞击、化合而产生出新的构想。建筑师在此作为一个协调者、实施者和技术支持者,必须通过专业的总体把握,为艺术家的充分施展提供适宜的平台。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的设计建设中,建筑师也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纪念碑的碑心采用300毫米壁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内部设检修梯,外部石材全部采用干挂法。
据悉,五年来,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成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推动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事业发展,为提升北京政治文化中心、历史名城的地位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