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规划奥运场馆赛后利用
admin
2005-04-26
来源:景观中国网
提要: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奥运场馆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同时人们也在关注着奥运盛会后在北京留下的庞大的体育建筑群。如何使这些耗费巨资建设的场馆在后奥运的年代里成
提要: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奥运场馆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同时人们也在关注着奥运盛会后在北京留下的庞大的体育建筑群。如何使这些耗费巨资建设的场馆在后奥运的年代里成为市民公众可利用的设施,作为北京城市建设的亮点而继续其辉煌。北京奥运会的组织者们显然已深刻地认识到这一问题,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已经和场馆建设同步推开。
在4月18日的2005年北京奥运经济市场推介会上,会议的主办者除了向人们展示奥运场馆建设中有关材料设备采购和场馆运营招商中蕴含的丰富商机,更是邀请国内外的专家研讨奥运场馆运营和盈利模式,将目光投向了赛后利用以及奥运会的经济影响等问题,规划场馆赛后利用。
典型引路 展示运营成功范例
为了使我国2008年的奥运场馆避免赛后面临“门前冷落鞍马稀”命运,会议主办者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邀请了成功运营的体育场馆运营者、设计者介绍了相关经验。“1989年到2003年期间,场馆的运营和维护一直不要市政府的补贴。1992年到2003年公司已经获得了经济效益。”在1989年至2003年一直担任巴塞罗那珀摩西奥Promoció公司运营总监,现为巴塞罗那帕劳·桑特·霍尔迪体育场等主要奥运场馆的运营公司总裁顾问的约迪·维沃尔杜的介绍引起了与会者的赞叹。
约迪·维沃尔杜说,当1992年他们开始考虑如何在赛前赛后运营奥运场馆时,他们就认为场馆“需要一个非比平常的管理”,包括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活动需求带来高就业率、场馆的复杂性、吸取其他奥运主办城市的经验。他们认为,建立政府属下的私企是最佳选择,因为这样可以将奥运投资最优化,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兼收;拥有灵活的预算管理;灵活的活动组织;举办推广商、俱乐部以及协会的各种活动。
韩国异空建筑师事务所会长、2002年韩日世界杯汉城主体育场的设计者柳春秀谈了他对赛后体育场馆利用的理解。“场馆是奥运史上的纪念馆,需设计得更美观和更具象征性,但是在我们的经验里,‘赛后利用’肯定是更重要的标准。”他以自己的设计举例进行说明。当他设计汉城奥林匹克公园里的室内体操馆的时候,考虑到奥运会后白天使用场馆,为了节约能源采用了自然光照明,为了使活动平面球场具有多种用途,采用了可伸缩性座椅。对于汉城世界杯体育馆,他建议和设计了巨型商业设施,如电影院、戏院、购物大厦等,现在这些设施每月能为汉城市政府带来一百多万美元的收入。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麦建琳也介绍了香港体育馆的成功运营经验。他认为交通便捷、积极进取的市场推广策略、灵活的运营模式等是该体育馆深受大众的欢迎的原因。他强调,体育场馆须“用途多样化以增加使用率”。
专家支招 规划场馆未来蓝图
在会上,各方专家积极为2008年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支招。“奥运场馆通常只是为了奥运会而建。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组织这样一个华丽而庞大的活动,而这些建筑的赛后潜在利用在设计和规划阶段经常被忽略。这些建筑常耗巨资而建,当地政府不得不每年耗费很多金钱来修缮和维护它们。更可悲的是这些美丽的建筑在他们的使命完成后就变得一片荒芜。”荷兰阿姆斯特丹竞技场顾问公司总经理本·温布瑞克先生如是说。作为欧洲最成功的体育场管理团队的成员,他当然有说这番话的资格。
他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增加体育场馆的收入。第一,利用广泛的设施,如高级座位、包厢、餐厅,酒吧等提高在比赛日的收入。第二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场馆建筑本身的功能和面积。如会议设施、(运动和娱乐有关的)零售、博物馆、康体中心、电影院等这些设施在比赛或非比赛日得到双重利用。第三,在场馆内开展各种非体育活动等。为此,场馆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必须具有这种活动的广泛市场(北京逾千万的人口无疑是具有这一市场的),另外就是场馆的设计必须适合举办非体育类的活动。
本·温布瑞克还提出北京体育场馆需尽早考虑场馆未来赛后的利用:在建设的同时建立、组成和培训运营者,为场馆的正式营业做好准备。尽早建立程序、合同等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玛麒集团总裁莱昂纳多·布鲁姆提出:“为了能够使2008年以后中国的这些奥运场馆设施能够赢利,最重要的是要在初期就对它们进行合理设计,使其功能多样化。”他认为赛后运营阶段,需要一家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公司。这家公司应该拥有和运营大型娱乐设施;负责与大型娱乐演出签约并进行推广;拥有并运营大型体育设施;拥有并运营餐饮店和商店;拥有票务、市场推广和促销方面的丰富经验。“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必须与这些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兴建同步运筹帷幄的谋略和蓝图。”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舒兆良这样评价北京奥运体育场馆赛后运作。
他认为,2008年奥运会主要体育场馆群可按市场规则进行联动开发,将形成重量级的规模效应,有利于规模效益的发挥;体育场馆群交通便捷,地理区位优越,蕴藏着极大的商业开发潜力;体育场馆群周边尚存有待规划开发区域,从而进一步增进体育场馆群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在工程规划伊始进行科学民主的咨询论证,着手谋划体育场馆群的赛后经营模式、经营项目、发展战略,从而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
他认为场馆运营也面临着以下的挑战:体育文化市场的开拓和进一步开放,会面临国际体育管理集团和投资者的挑战,国内体育市场竞争也将越趋激烈,奥运后在北京留下了庞大的体育建筑群落(特别是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几大国家级的体育场馆实体),从某种意义上又是激烈的竞争对手;体育馆建成后高额的维护运行费用、折旧费用、贷款利息及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会形成巨大的经济压力从而形成巨大的经营压力。
舒兆良认为体育场馆的经营运作走市场化之路是必然趋势。在营运方式上要把体育场馆经营作为一个专业看待,引入专业人才;场馆要有自己的专业经营公司;体育场馆要引入完全成本核算概念;体育场馆的经营形式一定要逐步实行单纯租赁者向资本经营者的根本转换。管理模式要实行企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管理。
各显优势 打造赛后利用亮点
“经过优化,我们的奥运场馆建设布局更加合理,安全更加有保障,质量更加可靠,功能更加完善,工期更加合理,成本有所降低。从今年开始北京奥运会场馆及设施建设工作将全面展开,在这个阶段,需要我们在完善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各项工作,包括制定好场馆内的设施、器材的各项标准,还有新型环保优质的建筑材料等,确保各个场馆具备完善的运行功能和一流的建筑质量,满足举办奥运会的要求,便于赛后的综合使用、管理和运行。”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蒋效愚在会上介绍了当前的奥运场馆建设。优化后的各场馆是怎样打造赛后利用的亮点呢?
业主方北京市国资公司副总经理康伟在会上介绍了“水立方”赛后运营的主体是人造冲浪海滩,围绕它还有种类繁多的水上娱乐、健身、培训等设施,“建成后是北京最大型、最全面的市民水上游乐中心”,康伟充满信心地说。“赛时协调发展的篮球、棒球奥运场馆,赛后点亮京西的商业文体休闲中心”,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忠义在招商中这样推介该项目。
针对大家关心的赛后运营问题,刘忠义介绍说,五棵松体育馆赛后利用主要包括将举行篮球赛事和大型重要比赛,举办文艺活动,还能举办大型的展览,弥补北京西部没有大型展览场所的缺憾。同时,它将向市民开放,市民可以在这里打篮球、羽毛球、网球、健身和游泳;除了体育馆、文体产业,还有酒店、商场、写字楼和室外的体育公园。刘忠义透露,通过15年到20年的运营将会收回成本,开始盈利。
在各高校中建设或改扩建的场馆,其赛后利用则主要为各学校的体育教育和大学生文体活动服务,同时承办大型赛事、演出,并在节假日向公众开放,成为该校广大师生员工和周边社区群众体育活动、休闲的重要场所。“在我们的场馆中,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约迪·维沃尔杜先生以巴塞罗那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实践证明了这并非虚言,对于我们正在建设中的奥运场馆,希望也能实现这一目标。本报记者 贺慧宇
焦点评论:赛后,如何延续辉煌
“雅典奥运会仅过了半年多一点,很多奥运设施就被空置了”,“雅典没有赛后利用计划”,当雅典奥运会的圣火还在冒着袅袅余烟时,一些媒体就报道了其场馆赛后萧条的景象。这不得不提醒国人,2008年,当我们的奥运体育场馆迎接了奥运圣火之后,当宏伟庄严的时刻成为过眼烟云以后,如何对这些体育场馆群进行赛后利用,这将是政府、场馆业主和所有场馆经营管理者所面临且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是该考虑场馆赛后如何延续辉煌问题的时候了!
一百多年前,第一届奥运会举办时,其筹划者根本没考虑奥运会给举办城市带来的影响,也没有想到举办城市为了那光荣的十多天,不得不花费巨资修建比赛设施,当然,这些设施美丽而昂贵,而且在比赛结束后没有了使用价值。这种场馆利用方面赛中绚烂至极,赛后门前冷落的鲜明对比在历届奥运会上似乎已成定局。因为如果不考虑文化等方面的“奥运遗产”,据专家研究,除了洛杉矶奥运会,奥运会都给当地主办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正因如此,日前由北京市有关政府部门举办的第二届奥运经济研讨会将赛后利用问题作了重点研讨。围绕这一问题,专家们带来了理论研究成果,成功者带来了典型经验,正在建设着的场馆带来了赛后利用的蓝图。如何将专家的成果、成功者的经验与当前的场馆建设结合起来,付诸实践,则是一个更深广的课题,毕竟在目前,这还是一个世界性的有待解决的难题。
正如有的专家在此次研讨会上提出,现在还来得及对北京奥运会的短期及长期经济影响进行科学、独立的研究。如果那样的话,2008年奥运会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收获。笔者也确信,如果从现在开始,就考虑并谋划场馆赛后利用问题,我们将不再担心将来蓦然回首,场馆却在灯火斓珊处,它们将会延续赛时的辉煌。微雨
在4月18日的2005年北京奥运经济市场推介会上,会议的主办者除了向人们展示奥运场馆建设中有关材料设备采购和场馆运营招商中蕴含的丰富商机,更是邀请国内外的专家研讨奥运场馆运营和盈利模式,将目光投向了赛后利用以及奥运会的经济影响等问题,规划场馆赛后利用。
典型引路 展示运营成功范例
为了使我国2008年的奥运场馆避免赛后面临“门前冷落鞍马稀”命运,会议主办者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邀请了成功运营的体育场馆运营者、设计者介绍了相关经验。“1989年到2003年期间,场馆的运营和维护一直不要市政府的补贴。1992年到2003年公司已经获得了经济效益。”在1989年至2003年一直担任巴塞罗那珀摩西奥Promoció公司运营总监,现为巴塞罗那帕劳·桑特·霍尔迪体育场等主要奥运场馆的运营公司总裁顾问的约迪·维沃尔杜的介绍引起了与会者的赞叹。
约迪·维沃尔杜说,当1992年他们开始考虑如何在赛前赛后运营奥运场馆时,他们就认为场馆“需要一个非比平常的管理”,包括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活动需求带来高就业率、场馆的复杂性、吸取其他奥运主办城市的经验。他们认为,建立政府属下的私企是最佳选择,因为这样可以将奥运投资最优化,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兼收;拥有灵活的预算管理;灵活的活动组织;举办推广商、俱乐部以及协会的各种活动。
韩国异空建筑师事务所会长、2002年韩日世界杯汉城主体育场的设计者柳春秀谈了他对赛后体育场馆利用的理解。“场馆是奥运史上的纪念馆,需设计得更美观和更具象征性,但是在我们的经验里,‘赛后利用’肯定是更重要的标准。”他以自己的设计举例进行说明。当他设计汉城奥林匹克公园里的室内体操馆的时候,考虑到奥运会后白天使用场馆,为了节约能源采用了自然光照明,为了使活动平面球场具有多种用途,采用了可伸缩性座椅。对于汉城世界杯体育馆,他建议和设计了巨型商业设施,如电影院、戏院、购物大厦等,现在这些设施每月能为汉城市政府带来一百多万美元的收入。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麦建琳也介绍了香港体育馆的成功运营经验。他认为交通便捷、积极进取的市场推广策略、灵活的运营模式等是该体育馆深受大众的欢迎的原因。他强调,体育场馆须“用途多样化以增加使用率”。
专家支招 规划场馆未来蓝图
在会上,各方专家积极为2008年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支招。“奥运场馆通常只是为了奥运会而建。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组织这样一个华丽而庞大的活动,而这些建筑的赛后潜在利用在设计和规划阶段经常被忽略。这些建筑常耗巨资而建,当地政府不得不每年耗费很多金钱来修缮和维护它们。更可悲的是这些美丽的建筑在他们的使命完成后就变得一片荒芜。”荷兰阿姆斯特丹竞技场顾问公司总经理本·温布瑞克先生如是说。作为欧洲最成功的体育场管理团队的成员,他当然有说这番话的资格。
他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增加体育场馆的收入。第一,利用广泛的设施,如高级座位、包厢、餐厅,酒吧等提高在比赛日的收入。第二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场馆建筑本身的功能和面积。如会议设施、(运动和娱乐有关的)零售、博物馆、康体中心、电影院等这些设施在比赛或非比赛日得到双重利用。第三,在场馆内开展各种非体育活动等。为此,场馆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必须具有这种活动的广泛市场(北京逾千万的人口无疑是具有这一市场的),另外就是场馆的设计必须适合举办非体育类的活动。
本·温布瑞克还提出北京体育场馆需尽早考虑场馆未来赛后的利用:在建设的同时建立、组成和培训运营者,为场馆的正式营业做好准备。尽早建立程序、合同等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玛麒集团总裁莱昂纳多·布鲁姆提出:“为了能够使2008年以后中国的这些奥运场馆设施能够赢利,最重要的是要在初期就对它们进行合理设计,使其功能多样化。”他认为赛后运营阶段,需要一家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公司。这家公司应该拥有和运营大型娱乐设施;负责与大型娱乐演出签约并进行推广;拥有并运营大型体育设施;拥有并运营餐饮店和商店;拥有票务、市场推广和促销方面的丰富经验。“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必须与这些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兴建同步运筹帷幄的谋略和蓝图。”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舒兆良这样评价北京奥运体育场馆赛后运作。
他认为,2008年奥运会主要体育场馆群可按市场规则进行联动开发,将形成重量级的规模效应,有利于规模效益的发挥;体育场馆群交通便捷,地理区位优越,蕴藏着极大的商业开发潜力;体育场馆群周边尚存有待规划开发区域,从而进一步增进体育场馆群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在工程规划伊始进行科学民主的咨询论证,着手谋划体育场馆群的赛后经营模式、经营项目、发展战略,从而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
他认为场馆运营也面临着以下的挑战:体育文化市场的开拓和进一步开放,会面临国际体育管理集团和投资者的挑战,国内体育市场竞争也将越趋激烈,奥运后在北京留下了庞大的体育建筑群落(特别是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几大国家级的体育场馆实体),从某种意义上又是激烈的竞争对手;体育馆建成后高额的维护运行费用、折旧费用、贷款利息及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会形成巨大的经济压力从而形成巨大的经营压力。
舒兆良认为体育场馆的经营运作走市场化之路是必然趋势。在营运方式上要把体育场馆经营作为一个专业看待,引入专业人才;场馆要有自己的专业经营公司;体育场馆要引入完全成本核算概念;体育场馆的经营形式一定要逐步实行单纯租赁者向资本经营者的根本转换。管理模式要实行企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管理。
各显优势 打造赛后利用亮点
“经过优化,我们的奥运场馆建设布局更加合理,安全更加有保障,质量更加可靠,功能更加完善,工期更加合理,成本有所降低。从今年开始北京奥运会场馆及设施建设工作将全面展开,在这个阶段,需要我们在完善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各项工作,包括制定好场馆内的设施、器材的各项标准,还有新型环保优质的建筑材料等,确保各个场馆具备完善的运行功能和一流的建筑质量,满足举办奥运会的要求,便于赛后的综合使用、管理和运行。”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蒋效愚在会上介绍了当前的奥运场馆建设。优化后的各场馆是怎样打造赛后利用的亮点呢?
业主方北京市国资公司副总经理康伟在会上介绍了“水立方”赛后运营的主体是人造冲浪海滩,围绕它还有种类繁多的水上娱乐、健身、培训等设施,“建成后是北京最大型、最全面的市民水上游乐中心”,康伟充满信心地说。“赛时协调发展的篮球、棒球奥运场馆,赛后点亮京西的商业文体休闲中心”,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忠义在招商中这样推介该项目。
针对大家关心的赛后运营问题,刘忠义介绍说,五棵松体育馆赛后利用主要包括将举行篮球赛事和大型重要比赛,举办文艺活动,还能举办大型的展览,弥补北京西部没有大型展览场所的缺憾。同时,它将向市民开放,市民可以在这里打篮球、羽毛球、网球、健身和游泳;除了体育馆、文体产业,还有酒店、商场、写字楼和室外的体育公园。刘忠义透露,通过15年到20年的运营将会收回成本,开始盈利。
在各高校中建设或改扩建的场馆,其赛后利用则主要为各学校的体育教育和大学生文体活动服务,同时承办大型赛事、演出,并在节假日向公众开放,成为该校广大师生员工和周边社区群众体育活动、休闲的重要场所。“在我们的场馆中,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约迪·维沃尔杜先生以巴塞罗那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实践证明了这并非虚言,对于我们正在建设中的奥运场馆,希望也能实现这一目标。本报记者 贺慧宇
焦点评论:赛后,如何延续辉煌
“雅典奥运会仅过了半年多一点,很多奥运设施就被空置了”,“雅典没有赛后利用计划”,当雅典奥运会的圣火还在冒着袅袅余烟时,一些媒体就报道了其场馆赛后萧条的景象。这不得不提醒国人,2008年,当我们的奥运体育场馆迎接了奥运圣火之后,当宏伟庄严的时刻成为过眼烟云以后,如何对这些体育场馆群进行赛后利用,这将是政府、场馆业主和所有场馆经营管理者所面临且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是该考虑场馆赛后如何延续辉煌问题的时候了!
一百多年前,第一届奥运会举办时,其筹划者根本没考虑奥运会给举办城市带来的影响,也没有想到举办城市为了那光荣的十多天,不得不花费巨资修建比赛设施,当然,这些设施美丽而昂贵,而且在比赛结束后没有了使用价值。这种场馆利用方面赛中绚烂至极,赛后门前冷落的鲜明对比在历届奥运会上似乎已成定局。因为如果不考虑文化等方面的“奥运遗产”,据专家研究,除了洛杉矶奥运会,奥运会都给当地主办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正因如此,日前由北京市有关政府部门举办的第二届奥运经济研讨会将赛后利用问题作了重点研讨。围绕这一问题,专家们带来了理论研究成果,成功者带来了典型经验,正在建设着的场馆带来了赛后利用的蓝图。如何将专家的成果、成功者的经验与当前的场馆建设结合起来,付诸实践,则是一个更深广的课题,毕竟在目前,这还是一个世界性的有待解决的难题。
正如有的专家在此次研讨会上提出,现在还来得及对北京奥运会的短期及长期经济影响进行科学、独立的研究。如果那样的话,2008年奥运会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收获。笔者也确信,如果从现在开始,就考虑并谋划场馆赛后利用问题,我们将不再担心将来蓦然回首,场馆却在灯火斓珊处,它们将会延续赛时的辉煌。微雨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