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令人担忧 需借鉴雅典深刻教训

admin 2005-04-20 来源:景观中国网
  奥运会,对任何一个举办国和举办城市而言,既是巨大的机遇,也同样是巨大的挑战。有人在这儿收获鲜花和掌声,也有人在这儿收获巨额债务。   2005年是北京奥运会进入到全面建
  奥运会,对任何一个举办国和举办城市而言,既是巨大的机遇,也同样是巨大的挑战。有人在这儿收获鲜花和掌声,也有人在这儿收获巨额债务。 

  2005年是北京奥运会进入到全面建设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里,除了已开工建设的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等外,其余的新建场馆也都将全面投入建设之中。预计,2007年底,用于北京奥运会的所有新建场馆都将竣工,并投入到试运营中。 

  投资额上百亿元的北京奥运会场馆,在承担完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任务后,将成为举办城市的一个巨大包袱,还是城市发展的新动力?这一话题,举世瞩目。 

  思路决定出路,建设之前能否对这一系列奥运会场馆物色出建成后的“生存之道”,采纳科学合理的商务运作模式并加以有效实施,将决定北京奥运场馆2008年后的成与败。 

  蒙特利尔和雅典都有深刻教训可供借鉴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资深体育经济研究者魏纪中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奥运经济分为筹办期、举办期和后奥运会时期。后奥运会期,是指奥运会举办后的2至3年间,这一时期,总需求急剧下降,比赛场馆、运动员村面临如何后续利用,与奥运有关的体育、旅游、文化等产业如何运营等难题。 

  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时间经济效益将出现明显萎缩,会出现奥运会带来的“低谷效应”。魏纪中提示说,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要解决好投资巨大的体育场馆的后续利用问题,否则耗资巨大的体育场馆仅养护费用就会成为举办城市的沉重负担。

  在已举办过的历届奥运会中,失败的例子并不鲜见。 

  1998年日本长野冬季奥运会,当时日本政府花费了190亿美元建造高速火车和滑雪跑道等设施。奥运会后,长野经历“后奥林匹克衰退”,对场馆设施的高额维护费导致了长野经济的大衰退。1999年长野的制造业以30%的速度下降,211家企业宣布破产,下降速度创造了二战以来地方经济衰退的最高纪录。 

  耗巨资建设奥运场馆而经营不善,导致负债累累的加拿大蒙特利尔,是奥运会历史上最著名的“经典案例”。他们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奥运会,因为管理不善、腐败严重而被称为“蒙特利尔陷阱”,包括主体育场在内的不少体育场馆经费预算多次追加,工期一拖再拖,最后实际开支突破最初预算的20倍。曾以“简朴”为主旨的一届奥运会成为吞食巨额资金的无底洞。至今蒙特利尔人还在为当时的巨额亏损还债。他们的这一“榜样”作用,一度长期让申奥成为“烫手的山芋”。 

  2004年雅典奥运会,人文色彩浓郁,其“奥林匹克回家”主旨受到广泛赞扬。但这届奥运会却是现代奥运108年历史上最“昂贵”的一届,主办国希腊为此耗去了约100亿欧元,造成国库空虚,政府财政预算赤字达到6·1%,居欧盟各国之首。 

  雅典奥运会已曲终人散,然而投入30多亿欧元建设的30多个奥运场馆,在奥运会结束7个多月以来,一直处于“无用”状态。每年1亿多欧元的高昂养护成本成为现在雅典人的一大“心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08年奥运会,首次在东方文化源头的中国首都北京举办的这一盛大国际赛事,会在吸纳和借鉴历届奥运会的经验教训后,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原则是节俭与赛后利用相结合 

  对于雅典和蒙特利尔等几届奥运会所带来的沉重教训,北京奥运会从筹办之初就有清醒的认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节俭办奥运是北京市举办2008奥运会一贯坚持的原则。从奥运场馆设施的选址、规划和设计等方面,既要符合举办奥运会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使奥运场馆能够长期为人民的健身、文化和休闲服务。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采用临时设施,节省建设投入。这一出发点的动机,即是在办出一届高水平奥运会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 

  北京奥运会需要36个比赛场馆和60多个训练场馆。36个比赛场馆有31个在北京,5个在京外的5个协办城市。其中14个是新建场馆,14个是改扩建场馆,还有8个为临时建设场馆。目前,国家体育场、青岛奥帆基地等8个新建场馆已经开工建设。其他所有新建场馆和部分改扩建场馆将在今年陆续开工。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分析说,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奥运场馆和设施,是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物质基础,是筹办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坚持开放办奥运的方针,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奥运场馆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在建设思路上,结合奥运会运行和城市发展的双重要求,确定了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考虑赛后利用和节约投资,注重经济效益的原理,建设一批符合环保要求,具有艺术美感和中国文化特色,体现当代一流设计和建设水平的体育建设、体育建筑精品。 

  这些体育场馆除了满足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需要外,还将成为丰富广大市民文化体育生活和持久影响力的奥林匹克遗产。经过优化设计后的奥运场馆在建设中制定了场馆内设施、器材的各项标准,选择和使用大量的新型环保优质建筑材料等,确保各个场馆具备完善的运行功能和一流的建筑质量,既满足举办奥运会的要求,又便于赛后的综合使用、管理和运行。 

  北京奥运场馆在投融资体制和功能分布上取得突破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奥运会正成为推动北京和谐发展的强劲动力,其中奥运场馆建设项目具体实施中,在投融资体制和功能分布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刘志介绍说,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上,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建立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在奥运场馆建设中,社会投资占到了投资总量的一半以上。两个主要新建的大型项目,投资10亿余元的游泳馆“水的立方”是由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共同捐款建造的;投资20多亿元的主体育场“鸟巢”的投资政府和业主各占一半。其他项目投资都是企业联合体进行公开竞标,然后投资、运营。这种机制对控制投资规模和赛后利用都有好处。 

  刘志还介绍说,在奥运场馆建设布局上充分考虑赛后利用,避免赛后人去楼空。在场馆的规划布局安排上,一些场馆安排在大学建设,一些综合体育设施规划在运动场比较少的地区,使这些场馆赛后可以成为学生和社区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新建和改建的场馆包括大学内的场馆设施都要充分考虑赛后的使用。包括设在北京北部的水上运动项目竞赛中心也融入了北部旅游资源的整体规划中。 

  除此之外,在奥运场馆的使用上,还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能维修就维修,能搞临建的就搞临建。北京市对体育资源进行了摸底调查,对北京市各系统、各单位体育设施资源进行整合。比如原计划要新建的网球场,因为北京市体育局已经建成了一个已举办中国网球公开赛这样规格赛事的网球场地,就不再新建了。有的体育场刚刚整修完,适当加以改造,增添一些临时设施,就能够满足需要,也不用再新建。对一些难以赛后加以利用和开发的项目场馆或设施,也从雅典奥运会时获得启示,可以搞一些临建来完成。 

  在建设方案的及时优化调整上也体现了节俭办奥运的方针。如北京市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方案已经完成了2次优化调整,原方案用钢量很大,造价较高。调整后的商业配套设施被取消,抬高了竞赛层,外立面的四面大屏幕也被取消。总建筑面积由11·7万平方米降至6·5万平方米,工程造价达到了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工程预算标准。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经过优化调整,取消了原方案中的可开启屋顶,并且屋顶开口扩大,大大减少了用钢量,造价控制在了要求的22·67亿元之内,比原定超过30亿元的投资节省了许多。并且调整后经专家在安全、质量、功能、工期等方面校核和论证,不但没有降低设计质量,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安全度。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介绍说,经过优化,北京市的奥运场馆建设布局合理,安全有保障,质量可靠,功能完善,工期合理,成本有所降低。从2005年开始北京奥运会场馆及设施建设工作将全面展开,总的将在2007年完成绝大部分场馆的建设工作,保证各项测试比赛的顺利进行。 

  2004年8月12日在雅典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16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全会和罗格主席对北京筹办工作的进展包括奥运场馆的建设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国际奥委会同意北京的场馆进度不一定那么快。工程完成早了,就要支付维护、贷款、财务费用,但工程慢了,到最后赶工期,不仅会出质量问题,也要多花钱,只要在2007年完成,能满足测试要求即可。 

  多位体育营销专家为北京奥运场馆的商务运作支招 

  除了在投资上“截流”外,还需要寻找和制定合适的商务模式来“开源”。这样才有可能在奥运会结束后,这些奥运场馆实现避免输血,而形成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从而避免多届奥运承办者都没能逃脱的赛后“低谷效应”落在北京头上。 

  4月中旬在北京举办的“奥运经济推介会”,聚集了多位历届奥运场馆操盘手与北京奥运场馆的筹建者们,他们利用这样的机会进行交流,探寻北京奥运场馆生存的路子。新华社记者也在会上见缝插针,采访了多位富有经验的体育营销专家。 

  在国际体育活动组织领域发展了三十多年的美国玛麟集团,曾拥有过三支职业球队,组织过麦克尔·杰克逊的首轮世界巡回演出。其总裁莱昂纳多·布鲁姆介绍,要实现大型体育设施的赛后盈利模式,一开始要有合理的设计以及功能多样化。选择有经验的设计和建筑公司,在设计时对体育设施进行多功能的设计,注意设施对周围的影响。要做好地理位置和交通分析。另外还要物色不错的管理者,考虑到各种标准发挥利润点。一般赛后运营比较好的体育设施,这些方面都会有很好的布局,还要从一开始就重视媒体的需要,这是未来进行商业推广的重要环节。 

  香港体育馆--红馆,投入使用的初期效益并不好,第一年使用率56%,第二年使用率46%,其中体育活动占10%。到了2004年,利用率达到97%,有160万顾客,今年有望达到99%。2003年,获得了4000万港元的收益。 

  负责管理香港体育馆的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署助理署长麦建琳介绍说,红馆受欢迎的因素包括:方便的交通;灵活的市场推广方式,以及场馆的多功能用途。除了举办体育活动外,高地面负荷的场地还可以变成溜冰场,游泳池,舞台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组合方式。 

  荷兰阿姆斯特丹竞技场顾问公司总经理本·温布瑞克说,许多届奥运会场馆设施几乎都变成了白色的大象--大而无用的东西,他们投资高昂,一般都在五亿美元以上,但使用却不足,有的两周才举办一次球赛。根据他们的经验,其实,这些庞然大物是潜在的收入来源。这有赖两点:当地市场;场馆设施适合;需要建筑设计时予以考虑。 

  他建议要提高场馆的使用率,多开展活动,通过职业俱乐部、音乐会、展览、汽车电影院、圣诞滑雪等来增强吸引力;同时也要提高使用面积,开辟酒吧、包厢、博物馆、影院、会议室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 

  负责运营上海体育场的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舒兆良曾考察过七个奥运举办城市的场馆。“他们没有一个是靠自己的运营解决好赛后利用问题的。一般都会陷入一个怪圈:比赛结束,投资期马上结束,经营惨淡,这种现象被称为低谷效应。” 

  不过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赛后运营的问题,他认为只有策略得当,经营前景应当看好。他分析说,从经营环境看,北京奥运会具有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基础条件。“2008年北京人均GDP预计将达到5000美元;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都市圈的聚集效应正在加强,长三角、珠三角自身区域经济发展已成气候,而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都集中在环渤海区域;目前全国三次产业占GDP比例正发生微妙变化,文体活动所在的服务业比例不断上升。这些宏观条件为赛后市场消化提供了空间。” 

  从城市综合实力看,北京是全国的文体中心,体育文化产业领导者,拥有足够的场馆运营技术和实力;北京人对文体投入全国最高,拥有对大型体育设施消费的心理优势;奥运会的举办将大大提升这些场馆的人气。还有这批场馆设施本身,处于城市交通四、五环之间,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强大的资金保障,经营管理就没有后顾之忧。 

  于2005年3月29日开工建设的五颗松体育文化中心是目前在建的北京西部最大文体设施,占地52公顷,总面积35万平米,承担奥运会期间的部分球类比赛项目。 

  五颗松文化体育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忠义介绍说,该设施具有三方面优势:1、设计建造严格按照奥组委要求,考虑赛后利用问题,完全符合国际各种比赛要求。目前正在对广告、包厢以及冠名等市场推广问题进行研究。 

  “我们将在赛后赋予水的立方更多的场所意义。”负责国家游泳中心--水的立方赛后管理及运营的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康伟说,赛后运营的主体是人造冲浪海滩,围绕它还有种类繁多的水上娱乐、健身、培训等设施,建成后是北京最大型、最全面的市民水上游乐中心。 

  根据其市场定位和预测,水的立方在赛后的一大功能是水上竞赛、健身和游泳教学,“每天有1000人进行游泳健身、游泳学习、和比赛活动,提供中国规模最大的游泳课程,提高北京市民的游泳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举办学校和社会的比赛和活动。” 

  承担国际会议中心筹建的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焕波在推介会上说,该设施在赛中作为国家广播中心,主新闻中心,击剑,现代五项比赛使用。赛后拆掉临时建筑,稍加复建就能成为国家会议中心。 

  “会展业在中国发展20%增速,北京会展资源丰富,是理想的目的地。奥运会将成为北京会展业的契机,北京已经把会展业列为支柱产业,力争2010年成为亚洲会展中心。国家会议中心将成为全国会展龙头老大。因此,国家会议中心将给北辰集团带来新的飞跃。” 

  接受采访的专家们尽管对奥运场馆的商业营运模式有不同看法,但对奥运场馆的运行在下面这点上惊人地相似--奥运场馆设施是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的,而不是在赛后就突然终止。“从中标开始,要历经准备阶段,主要是搭建运营构架,设计施工;试运行阶段。建成到奥运会前,一方面为了测试,另一方面也是为赛后运营做广告;比赛阶段,这是全面服从奥运会的要求,也是全面测试管理和硬件的机会;赛后全面拓展,深层开发阶段。因此,奥运会结束后不是场馆沉默期的开始,而是其商业生命的真正开始。”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