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楚天关注】汉阳六湖连同工程四大悬念解读

admin 2005-01-07 来源:景观中国网
[center][img]http://www.landscapecn.com/upload/news/200517111010463.jpg[/img]梦里水乡从这里开始[/center]  沟渠相连,杨柳拂岸,一橹摇六湖,芳草碧连天……  经各方专
[center][img]/upload/news/200517111010463.jpg[/img] 梦里水乡从这里开始[/center]   沟渠相连,杨柳拂岸,一橹摇六湖,芳草碧连天……   经各方专家描绘,已经编制完成的汉阳“六湖连通”工程规划,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梦里水乡”的美妙图画。今天,这一壮丽工程正式开工。   工程开工前夕,记者在专家带领下,踏访了六湖地区,就读者关心的一些问题作了现场采访。   (小标)引江济湖,为何从汉阳开始?   提到武汉湖泊的治理,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位于武昌的东湖。   早在2001年初,武汉市水利专家李名振和王卫新就提出了“三湖连江建议”。他们提出,将汤逊湖、东湖、严西湖相互连通,从市区长江上游的陈家山闸引长江水进汤逊湖,连通东湖而置换东湖的水,再流向严西湖,经北湖闸(或武惠闸)流回长江。通过“死水变活水”,不仅东湖的污染问题有望根治,同时武汉“丰水之城”的特色可得以彰显。   应该说,“引江济湖”方案的提出,东湖在先,但为何先在汉阳实施呢?   武汉碧水科技公司总经理陈贤德说,治理水环境有个探索过程。东湖太大,治理成本很高。而汉阳六湖地区湖泊较多,规模不是很大,有利于进行试点研究。汉阳水环境治理成功后,治水方法肯定会予以推广,并运用到东湖的治理中去。   (小标)调水入湖,采取何种方式?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汉江边的琴断口闸和长江边的东风闸都有水往外流,两者现在的功能都是排水。   根据规划,“引江济湖”工程完工后,汉江水由琴断口闸引入,经沟渠进入六湖,然后经东风闸和附近的泵站排入长江。琴断口闸将由一个排水闸变成一个引水闸。汉江水怎样经琴断口闸进入六湖?   碧水科技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康福介绍,这要根据汉江和长江的水位而定。引江入湖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闸引泵排,一种是泵引闸排,第三种是无动力自然引水。当琴断口闸汉江水位高于闸内水位时,要从汉江自然引水入琴断小河,经六湖及其连通河渠,最后通过泵站排入长江;当闸内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就要运用琴断口泵站,将汉江水引入琴断小河,经六湖及其连通河渠,通过东风闸自然流入长江;当琴断口闸外汉江水位高于19.15米时,同时东风闸长江水位低于18.65米时,可利用汉江和长江间的天然水位落差,进行无动力全自然调水。   实现全自然调水可以避免对引入的生态系统的破坏,效果是最理想的,但时间比较短。一般来说,无动力调水时间出现在长江和汉江的涨水期或落水期,一般在5-7月或9-11月。如果引水流量为每秒20立方米,初步测算自然引水时间一次为7天左右。如果引水流量为每秒10立方米,一次自然引水时间会长一些。   (小标)一舟通六湖,面临哪些瓶颈?   在民国时期,蔡甸人进城,大多乘船经墨竹港到南太子湖,再下船到汉阳。南太子湖当时还有码头。如今的“升官渡”,就是当年舟楫往来的遗迹。   沿琴断口闸前的小河下行,可见河岸上水杉成片,芦苇丛丛,充满野趣。刘康福称,有人设想,引江入湖工程完工后,让市民坐在船上,从琴断口闸出发,在六湖之间穿行,欣赏水景野趣,这实在是一个美妙的设想。   目前,汉阳六湖仍是基本相连的。只需将原有沟渠进行疏浚、加宽,再开挖少量新连通水道,即可实现六湖连通。但是,由于公路、桥梁的建设,如今,要想恢复“一橹摇六湖”已相当困难。   记者看到,琴断口小河已被武汉市中环线公路阻隔,过水涵洞高约2米,宽不足4米,仅能允许一叶轻舟通行。在老汉沙公路与龙口渠交叉处,三眼桥闸已将水路基本堵死。在龙阳湖与墨水湖之间,318国道穿越,对船只通行形成了障碍。   刘康福说,汉阳地区的多处闸口、道路,是船只通行的主要瓶颈。均需进行改造,方可通行较大船只。而改造这些地方,会对交通造成影响,且需要巨额投资。因此,再现“船行六湖”尚需时日。   (小标)梦里水乡,何时才能实现?   按预定方案,今年底,汉阳六湖就要基本形成动态水网,实现引江入湖的目标。   而记者采访发现,汉阳地区现在水系分割严重,大量湖面被竹篙和网箱覆盖,许多沟渠被土坝拦断,变成了养鱼池。   陈贤德认为,今年能否引水还取决于多种因素。除工程因素外,最主要的障碍是要解决湖泊权属问题。汉阳六湖水面分属不同单位所有,有的属于国有,有的属于村集体,还有的承包给了个人。这些水面大多用于水产养殖,六湖连通、形成动态水网势必会打破水面之间的条块分割,破坏已有的利益划分。这样,必会存在一个补偿难题。对此,武汉市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他说,引江济湖工程定于2008年前完工,分二期实施。第一期工程从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重点实施水力调度工程,让水活起来;第二期工程从2006年至2007年,进一步完善、优化连通线路,全面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   如果从水体修复的角度考虑,汉阳水体修复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预计到2020年,水体才可能有一个较为根本的好转。   何谓“六湖连通”   2002年8月,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武汉市汉阳地区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即“武汉水专项”启动。其目标是,通过引江入湖、四湖(龙阳湖、三角湖、墨水湖、南太子湖)连通,构建良性城市水环境生态系统(楚天都市报2004年11月4日曾予报道)。   后经专家论证,决定在原四湖的基础上,增加北太子湖及后官湖。该项目将采用引江入湖、沟渠连通等手段,形成动态水网,改善湖泊水质,恢复昔日江湖相通的格局。   西湖:“还湖于民” 再现昔日风景   以往,西湖周边被不少单位和居民占用,许多历史人文景观湮没,湖面也因历年淤积,面积不断缩小,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西湖水质被定为“劣五类”。   新世纪之初,杭州郑重承诺:还湖于民,再现“一湖映双塔,三堤凌碧波”的西湖全景。   最近3年,杭州连年给世人惊喜:2002年,雷峰塔重建,西湖南线整修,环湖景区全部贯通;2003年,杨公堤景区迁出125家单位、933户居民,新增了80余万平方米绿地,重现300年前的西湖全景;2004年,西湖新添15个精心打磨的新景点。   为改善西湖水质,杭州市采取截污纳管、生物治理、溪流整治、污染控制等综合治理措施,还投入6000多万元,为西湖引入经特殊处理的钱塘江水。   现在,西湖日引水量达40万立方米,透明度可达120厘米。近两年,每到冬天西湖就成为了鸟类栖息的“天堂”。   滇池:治污已花20多亿 最大困难是水不活   滇池曾被誉为“高原明珠”。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滇池水质急剧变坏。目前,当地人也承认,“滇池已变成昆明的化粪池。”   2000年初,滇池治污被提上国务院的议事日程。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刘永定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专项“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最近四年,他带领课题组在滇池建立了6.01平方公里的试验区,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   近日,刘永定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对滇池的治理,云南省、昆明市花了很大力量,总共花了20多个亿,但总体情况并未好转。其原因在于,环境质量有个拐点,一旦突破了这个拐点,恢复非常困难。   他分析,滇池治理的最大困难是水不活。“流水不腐”,滇池水4年才能交换一次,周期太长。   他认为,在湖泊治理上,水活是第一位的。武汉提出的“引江济湖”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如果成功,将对全国的城市水环境治理起重要的示范作用。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