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骊山努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山

admin 2004-09-30 来源:景观中国网
  骊山为秦岭的支脉,北临渭水,南依秦岭,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1982年公布的首批重点名胜风景区。  骊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历史传说、古遗址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从女娲补天到周幽
  骊山为秦岭的支脉,北临渭水,南依秦岭,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1982年公布的首批重点名胜风景区。   骊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历史传说、古遗址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从女娲补天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从秦始皇选陵寝到唐玄宗天宝轶事,再到近代的“西安事变”,历史的沧桑无不在骊山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赞:骊山松柏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   骊山又名“秀岭”,翠柏连山,郁郁葱葱,飞瀑溪流,蝉鸣谷幽,骊山晚照,流光溢彩,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骊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骊山1984年成立风景林场,1987年成立森林公园,尤其是2000年成立骊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来,在临潼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遵循统筹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开发包装骊山,先后投入22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景观质量,发掘文化内涵,完善内部管理,转变经营机制,使骊山的旅游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1年骊山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从此,骊山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森林资源是森林公园的基础,是发展旅游的依托。为了做好这方面工作,骊山旅游公司全体职工,重点实施植物造景项目,有重点、有步骤、高标准地实施景区绿化,努力营造品牌形象与绿化形象相融合的园林式环境,进一步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打造景区文明形象,提 高景区观赏品位。   春季绿化中,公司首先组织全体职工,以部级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在横断路、翠荫亭上方种植侧柏、蜀桧542株,另外还在兵谏亭景区栽植玉兰等700余株;晚照亭景区栽植金丝柳等9320株;千米绿色长廊景区栽植速生杨等1680株,累计2万余株。在秋季绿化中,共计栽 植苗木500余株,移栽苗木140棵,播撒油松等种子130亩。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