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解决历史遗留设施问题 766万大修北京西站

admin 2004-08-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img]/upload/news/200481312224266.jpg[/img]  1万盏照明灯不能正常发光,1.8万平方米地面残破不堪,吊顶逢雨必漏,北京西站地下出站系统设施已经老化
[img]/upload/news/200481312224266.jpg[/img]   1万盏照明灯不能正常发光,1.8万平方米地面残破不堪,吊顶逢雨必漏,北京西站地下出站系统设施已经老化、损坏严重。记者从西站管委获悉,从8月开始,市政府将投资766万元对西站出站系统的地面、吊顶、照明设施进行全面维修和更换。   [B]工程计划今年“十一”前完工[/B]   西站开通运营8年来,地下出站系统的硬件设施本身不符合原设计标准,加上没有及时维修、更换,目前1.5万具照明灯具中只有5000具左右能正常发光;1.8万平方米的地面也已部分损坏;3.5万平方米的地下吊顶年久失修,一旦下雨就开始嘀嗒漏雨。   维修工程总投资766万元,将更换1.5万具照明设施,维修破损地面1.8万平方米,维修吊顶3.5万平方米。施工将从北向南、从下往上逐渐推进,从地下出站系统的北侧,出租车调度站旁开始逐渐推向南边。施工顺序是“从脚到头”,先修换地面,然后吊顶,最后是灯具设施的修换。为保证施工过程中过往旅客的绝对安全,在施工区域外都围有交叉式铁管架和铁皮围挡。   西站地区管委会徐捷副主任介绍,通过全年的10项硬件改造工程的有序推进,今年年底之前西站历史遗留的设施问题将会基本得到解决。   [B]相关新闻[/B]   一站台增高方便旅客上下历时两年的西站站台改造工程预计11月底全部结束   本报讯(记者刘洋)历时两年的北京西站站台改造工程开始最后一条站台的改造。记者昨日从北京铁路分局获悉,西站一站台的改造工程已全面开工,将增高站台,方便旅客上下车。   北京西站一站台是国际通关口岸站。此次改造工程,主要是对一站台的采光设施进行改造、修建雨篷和增高站台。改造后的一站台将为广大中外旅客提供一个更加宽敞明亮、舒适方便的乘车环境。工程预计将在11月底之前完成,这也标志西站历时近两年的站台改造全部完成。   据了解,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铁道部和北京铁路局先后对北京西站进行了投资改造,到今年全国铁路大提速之前,西站的其余5条站台都已改造完毕,新站台都采用的是无柱雨篷、宽敞明亮,旅客上下车无障碍通行。新抬高的站台,与列车车门平齐,旅客再不用蹬梯上车。现有的一站台雨篷2002年改建过,但已无法满足国际通关口岸站的要求。此次西站一站台施工,是要修建与其他站台结构一致的新雨篷,并通过修建无柱雨篷,改造站台采光设施,同时增高一站台,使旅客上下车更方便。   [B]背景资料[/B]   北京西站   北京西站的建筑体现了时代精神、古都风貌和民族特色,总建筑面积70万m2.西站采取旅客上进下出,高架候车,南北开口的总体布局。   该工程于1993年1月开工,1995年底基本建成。建成后,西站的质量和布局受到诸多质疑。据媒体报道,西站的出站系统消防喷淋器八成不能工作。北京市先后对西站进行了地下消防系统、地下商场等内容的改造。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