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新市级行政中心三个方案大家评
admin
2004-02-18
来源:景观中国网
[B]现在到未来:看新市级行政中心[/B] [B]再回首:为什么选择东海[/B] 美国的RTKL设计公司专家认为:将市级行政中心设置在东海山坡上,坐北朝南,俯视泉州湾,与对岸的石狮
[B]现在到未来:看新市级行政中心[/B]
[B]再回首:为什么选择东海[/B]
美国的RTKL设计公司专家认为:将市级行政中心设置在东海山坡上,坐北朝南,俯视泉州湾,与对岸的石狮在同一轴线上,东临作为旅游和客运码头的后渚港,是一个集教育、医疗、居住、休闲、旅游和商务为一体的现代滨水行政中心。它可以利用已有的基础,并以风景优美的山体作为背景,在中心的南面和西面充分利用滨水资源开发旅游和娱乐项目。它的建立对促进泉州海湾型城市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南京大学规划院专家认为:对于泉州,现有的市政府远无法满足未来构筑都市区的要求,迁址新建是必然的,而行政中心南迁对于整合江南多种政治、经济因素十分有利,可以迅速树立政府建立新城的决心和信心。
省社科院和市规划院专家认为:泉州城市临近泉州湾,但没有给人以滨海城市的感觉。为此,建议市政府带头走向海滨。泉州市政府现在躲在老城区中,四周被旧城包围,没有发展空间,一些市直部门已经往外迁。建议市政府迁往东海,开辟新的行政中心。
他们一致认为:东海是个新区,可供建设市政府大楼、宾馆、写字楼、公务员住宅等相应配套服务设施。东海还将是文化教育中心,泉州师范学院与黎明大学已在此落户。将来东海还应当建一些配套设施,要有一流的医院、一流的中小学、一流的文化娱乐设施和相应的体育设施。新行政中心建在东海坡地上,恰好俯视带个泉州湾,是统领整个泉州、建设海湾城市最适宜的统帅部。
省规划院建议:将未来的城市行政中心从老城迁至主城区东海组团,具有背山面海,正对晋江入海口,风光绮丽,环境优美的景观特点,又位于环泉州湾几何中心的位置,是新行政中心的理想地点。
省海洋渔业局专家认为:东海可以围垦的区域达5.31平方公里。
[B]方案 1[/B]
[B]设计理念[/B]
泉州滨海地域、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引出规划设计理念———吸纳和包融。建筑空间特征上体现为:开放、渗透、舒展、内聚、渐变。
[B]办公大楼[/B]
对称布局,两侧为面向大海的矩阵式办公建筑,中心为接待大厅、会议中心、大礼堂及娱乐。
空间开阔,庭院、中庭、水池广场相互渗透,建筑空间富于变化,形成独栋式的建筑群落。
建筑周边布置广场、绿化停车场及活动场地。
城市规划展厅和行政服务中心大楼位于办公大楼南侧,室外地坪较办公大楼低11米,建筑形态与办公大楼相协调,三者围成市政广场。
[B]建筑外观[/B]
建筑材料主体分为上下两段,基座为石材,上部为玻璃幕墙,屋面与侧立面为白色钢板塘瓷和千思板。
[B]怎样行走[/B]
下沉式城市快速路从东西两侧引出道路,到达基地前广场,车辆沿坡道可直达主入口,也可经过周围环路到达各办公地点及大礼堂。下沉式城市快速路道路两侧设置四组自动扶梯,外部人流可到达市政广场;随后进入中心大厅,通过中庭、走廊到达各办公、会议用房,也可以从周边道路到达鸽子的大厅,及北侧礼堂。
[B]景观环境 [/B]
建筑周围的山丘、广场、停车场布置大乔木,形成大面积树阴树冠层,建筑内的庭院及中庭设置叶状灌木层,减少相互干扰及遮阳,地面种植草坪,结合花卉形成开阔场地。中间庭院布置水面,开敞舒展,通过连廊、玻璃与两侧的庭院、中庭相互渗透,景观富于变化。
[B]核心区规划设计[/B]
核心区分为四部分:行政中心区、市民广场、文化休闲区和科技会展区。
行政中心区有:行政中心办公大楼、城市规划展厅、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市政广场;
市民广场有:行政附属办公区、主题公园、活动广场、回忆重要历史文化古迹;
文化休闲区有:航海博物馆:展示历史悠久的造船、航海术及船文化;文化艺术博物馆:展示深厚的多元文化、宗教、艺术;民间、现代艺术展厅:展出泉州石雕、瓷器、丝绸等;小剧场、小影院:展出泉州特有的提线木偶戏、梨园戏、南曲等;茶文化场所:品茶、展示茶文化艺术;
科技会展区有:高科技展馆、会展中心、休闲中心。
[B]环境设计[/B]
根据地形特点,由北到南由高至低形成三个梯段:行政中心区,市民广场,文化休闲区及科技会展区
行政中心区地坪高于市民广场11米,使市政广场视线直达滨海的科技会展区,体现亲水性;市民广场的三块硬质场地下沉,使80米的城市主干道规划二路视线开阔,向北可远瞻行政中心区,向南可俯视泉州湾,体现视觉的开阔性;科技会展区建设于填海后的场地内,环境设计时海水引入,形成半岛和岛屿,体现滨海地域的独特性。
另外,核心区由北到南,由硬质场地过渡到软质场地。植物种植由点状过渡到丛林。
[B]方案 2[/B]
[B]设计理念[/B]
行政中心建设设计,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构思精心,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场所;同时创造一个庄重、民主、开放的政府建筑形象。
[B]办公大楼[/B]
行政办公大楼主要是由大体量的水平板状建筑和两座高层塔楼共同组成,形体明确有力。采用庭院式布局,空间层次丰富,多层次的绿化系统,创造了舒适、优美的工作环境。
大厅方正庄严,宽敞明亮,与两侧的庭院相互渗透,空间层次丰富。二层、三层集中布置会议、接待空间及活动场所,使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四层以上主要为办公空间,以南北向为主,各办公区域通过廊道连成整体。各层平面相互错动,在规矩的框架中寻求空间的变化。塔楼设计中结合平面外形,在东、西向每隔三层设置空中花园,创造良好的工作休息环境。
[B]怎样行走[/B]
主要人流由32米宽大台阶导入二层的中央共享大厅,由大厅能方便地到达各主要交通空间,在大厅北侧另设次入口。
[B]建筑外观[/B]
行政中心整体外观形象力求简洁、有力。以创新的观念、现代的手法,充分展现现代政府建筑的面貌。大楼通过大体场的强烈对比,体现明快、硬朗的建筑风格。北面高层塔楼,体块完整明确,外墙肌理及色彩的组合方式,试图充分表现泉州地域传统文化的韵味。
[B]核心区设计[/B]
根据城市整体结构和功能定位,沿轴线由北至南依次为行政中心、会议中心区、职能办公区、文化中心区、商务中心区、会展中心区及滨海休闲区。
行政中心的四个建筑单体围绕着市政广场,组成完整的建筑群体。市政广场面积达4万平方米,方正规矩,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高差,通过架空平台与市民广场连成一体。
市政广场的北侧布置行政办公大楼。大楼依山面海、坐北朝南,主要由三个体块组成。大楼沿市政广场展开,提供了长达200米、气势宏伟的立面形象,也为行政大楼功能的合理组织创造了条件。
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和城市规划展厅布置在市政广场的两侧,遥相呼应,建筑形态统一中求变化。会议中心作为重要的公共建筑,独立布置在市政广场南侧,承接市民广场,椭圆形的平面形态,更好地适应了总体的空间布局。
以中央景观轴为主干,由北至南连接行政广场、市民广场、中央生态公园、休闲绿带、会展广场、滨海休闲广场。其中,行政广场方正规矩,是城市庆典礼仪空间;市民广场丰富而有变化,是市民休闲娱乐场所;景观轴中部大面积的中央生态公园,作为东海组团一个完全开放的城市景观空间,有效地承接南、北区域;休闲绿带则作为生态公园的延续发展,与商务中心的步行街构成休闲体系;南端的滨海休闲广场,则体现核心的滨海文化主题。
[B]方案 3[/B]
[B]设计理念 [/B]
在总体风格控制上,抛弃了矫揉造作的装饰手法,以简洁的体量、通透的外墙、精致的节点赋予建筑庄重典雅的气质。在四幢建筑的形态设计中,只有纯净的方形或圆形的体量,体现“天圆地方”、“智圆行方”的中国传统哲学与价值观。形态与布局的完美结合,共同创造了气势雄浑又反映时代精神的行政中心建筑组群。
[B]办公大楼[/B]
行政中心区建筑组群由四幢单体组成,主体建筑为行政办公大楼,是泉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及五套班子直属机关的办公场所,是中心区标志性建筑群重要景观节点;会议中心为行政办公大楼附属建筑;在南北景观轴线两侧分设城市规划展厅以及行政服务中心大楼。
行政中心建筑组群顺应山势及城市轴线,并对称式布局。主体核心建筑为行政办公大楼,无论是地位还是体量、形态,行政办公大楼都是具有统帅性质的地标性建筑;行政服务中心大楼位于南面轴线西侧,城市规划展厅位于轴线东侧,体量接近,布局对称;会议中心作为行政办公大楼的附属建筑位于联系方便的北侧,同时也顺应了山势,使总体完成了“品”字形的阶梯布局形态。
[B]核心区设计[/B]
依据基地北达桃花山脚、南通泉州湾,背山向海、山海响应、两江缠腰的自然环境条件,确定空间主轴及结构骨架;同时对山体进行保护利用,对滩涂进行整治,改善生态景观品质,使建筑空间、山、水、绿化有机结合,力图凸现新泉州、山、城、江、海响应的独特的城市形象特征。
核心区的整体定位为集综合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业办公、商务会展等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多中心、复合型的城市中心。核心区主要集中五大中心职能: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会展中心、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标志性城市空间:核心区作为城市主导空间之一,既是展现城市形象的窗口,也是城市印象的主要特征之一。这是以行政中心为标志性建筑,以泉州湾和桃花山为背景的泉州市重要的城市景观风貌展示轴线空间。
城市个性的集中体现:山海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内涵、现代城市风貌、游览观光景点、休憩娱乐场所。
复合式城市开放空间:在进行多层次空间组织的同时,强调功能的系统化与组织化,广场绿地开放空间的功能包括六个方面:集会庆典、休闲观光、文化交流、体育健身、娱乐表演、情操陶冶。
核心区还力图体现文化泉州,力求体现泉州传统与当代文化精神韵味;活力泉州,多元化的功能复合赋予城市以火力,城市公共领域开放空间与使用功能的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生活载体;魅力泉州,通过地标、节点、轴线、区域等城市意象要素的精心组织,塑造丰富生动、特色鲜明的城市整体空间景观序列,强化城市空间形态的个性特征。
[B]六家角逐[/B]
参与竞赛的六家单位分别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六家设计单位。
[B]公平竞赛 [/B]
据悉,这些参与竞赛的设计方案将进行编号,方案中没有设计单位的名称,只有参赛的序号,以保证竞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专家评选时,只选序号。而另外标有设计单位名称的文本先封存,等结果出来时,再打开封条,公布中标单位的名称。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