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AECOM水资源研讨会成功在京举办

admin 2009-11-25 来源:景观中国网
2009年11月20日上午,AECOM集团与中国水利部水博览会组委会借2009年中国水博览会之际,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成功举办了以“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面对挑战,我们准备好了吗?”为主题的研讨会。近100名国内外的水务工作者、专家和政府机构人员出席了本次活动,其中还包括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专业学子和多家行业媒体。


乔全生-AECOM-中国区总裁

  2009年11月20日上午,AECOM集团与中国水利部水博览会组委会借2009年中国水博览会之际,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成功举办了以“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面对挑战,我们准备好了吗?”为主题的研讨会。近100名国内外的水务工作者、专家和政府机构人员出席了本次活动,其中还包括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专业学子和多家行业媒体。

  来自AECOM亚洲和澳洲的水资源专家,以及水科院水资源研究所的学者,从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水资源规划的再思考,水资源再利用的趋势,到水敏感城市设计经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耗减的影响谈起,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水资源规划设计的经验,讨论水资源管理的挑战,并对中国当期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工作作出了评价和展望。

  随后的主题讨论围绕“如何设定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基准”展开,来自企业和学术届的嘉宾与台下各位与会人员一起就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为中国今后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水资源管理一直以来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挑战,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如何采取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以应对未来环境挑战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成为了大众和专业人士关心的议题。正如AECOM中国区总裁乔全生先生在致辞中呼吁到:“水的问题需要研究机构和媒体共同的关注,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合作,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跨越地理的疆界,来共同的探讨分享以及普及卓有成效的技术和应对的方法。”他还表示AECOM非常高兴能够通过研讨会为大家搭建沟通的平台,促进行业交流。

 


 

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
——面对挑战,我们准备好了吗? 
  

 

  时间:2009年11月20日
  地点:新世纪日航饭店上海厅 
    
  梁钦东(主持人):现在开始今天的研讨会,首先我代表主办方AECOM集团主持今天的会议,今天的会议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有几位专家来做主题演讲,下半场以几位专家的讨论为主,我们会请专家到台上就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问题进行探讨,相信大家手里面都应该会有日程安排。

  接下来请乔先生为我们做研讨会致辞,乔全生先生是AECOM中国区总裁,乔先生本人是规划师和建筑师,他过去这些年在公司的业务上参与了非常多跟城市开发有关的一些工作,特别是跟水资源相关的一些项目,他也有非常多的涉足,同时我们公司在过去几年也一直在从事有关学术研讨以及书籍的出版,类似于湿地方面书籍的出版和编辑等等工作,接下来就请乔先生为我们做一个开场白,谢谢。

  乔全生:大家好,我是AECOM中国区的负责人乔全生。今天谨代表AECOM公司对于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另外我们感谢水利部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同时也感谢这次水博会的组委会能够邀请我们来举办这场活动。

  大家都知道水资源的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基本上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了,迫切需要我们来做决定,用全世界的技术和全人类的关注来共同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水的问题需要研究机构和媒体共同的设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合作,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跨越地理的疆界,来共同的探讨分享以及普及卓有成效的技术和应对的方法。在过去一年里面的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国一向的金融政策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起了至关重要的贡献,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议程上,中国和美国共同承担了大国的责任,在这一周大家都知道,奥巴马在访华过程中间召开了中美清洁能源圆桌会议,并且签署了中美联合声明以及一系列有关清洁能源政府和企业间合作的协定。在应对经济、能源、环境以及水资源等各领域全球挑战当中,中国越来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今天在水利部和中国水利协会共同发起的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里面,也是中国对水务资源进行挑战的一个积极的动作和举措,今年AECOM非常荣幸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参加这个意义深远的活动,并且和水博会共同举办一个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研讨会。AECOM的企业宗旨是持之以恒的改善并且维护世界各地的建筑设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这样的宗旨之下,我们在中国,不仅仅在中央,在各级政府部门,业界以及开发商和媒体都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我们也开展了规划设计、交通、能源、生态、建筑和水资源各项专题的工作。我们是能够提供综合性水务服务的,其中包括水资源的管理,废水的处理,饮用水的应用以及测绘。在进行项目之外,刚才梁先生也说了,我们非常致力于许多专业上和学术的探讨,比如说我们和国家林业局举办了中国湿地保护论坛,同时我们也出了一本中国的湿地恢复手册,我们最近刚好也完成了中国湿地公园的规划导则。这些都是国内第一次在这个领域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些工具书。

  今天非常高兴,有来自中国水利科学院以及水资源所的领导,还有来自AECOM香港及澳洲的专家以及在座各位业界的同仁和代表,大家能够在这个宝贵的机会当中会聚一堂,贡献各自的经验以及智慧,为可持续的资源管理这个话题献计献策,所以我再次代表AECOM公司和研讨会的合作主办方,水博览会组委会,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希望今天上午大家能够共同享受这场智慧盛宴,谢谢!

[NextPage]


  梁钦东:谢谢乔先生,接下来进入到专家主题发言的环节。首先第一个发言的是李颖诗,她是AECOM规划设计团队水资源规划总监,她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一直主要从事的是研究环境水利学,在这方面有非常多的项目和经验。她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全球气候变化视角下水资源规划的再思考,有请!


李颖诗 AECOM规划+设计 水资源规划总监

  李颖诗:谢谢梁先生,我觉得环境变化是最近非常热的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会谈及,大家都已经了解到了许多跟水相关的话题,今天主要就是研究一下另外的方向,同时跟各位分享一下我们的管理是如何进行的,以及我们的想法,包括如何应对整个全球气候的变化,首先要给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情况。

  我们手头有很多的数据,全球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7到0.8度,我们知道现在的温度还在持续的上升,在二十一世纪结束的时候应该会增加到1.8,这个数字还是比较有争议的,大家可能有不同的说法,但是这些数据可以看到,都是由全球的环境变化组委会来估算出来的,很多人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就是对于全世界生态系统灾难性的影响。根据很多科学家的想法,就是有2度的上升幅度,在我们工业的影响下,因此我们一定要非常好的控制整个温度的上升。除了温度上升之外,我们也发现在过去一个世纪当中海平面的上升,可以看到这样的幻灯片,这是1900年一直到1950年,一直到上个世纪可以看到海平面已经增加了20厘米,我们看到有很大的变数,这就是我们未来的20年当中海平面上升的一个趋势,应该是在十几厘米的范围当中。大家看到在未来几年当中我们会看到水平面上升的情况,有可能300年之后会上升5米,这些只是给大家稍微介绍一下我们背景的情况,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多么的危险。可以看到海平面的上升,根据德国一个研究中心在05年的研究表明,在2100年的时候,我们整个环境变化的成本会达到20万美金,很多都是由温度上升恶化造成的。

  还有其他的方面我们讲到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变化,我们来看一下水,水现在发生了什么样的状况呢?可以看到这是原来水利学院的一些数据,全世界有2.5%的水是淡水,你可能感觉到淡水哪里都是,但是你要警惕,有很多的水是不可以使用的,可以看到2.5%的淡水当中的70%都是冰山,随着温度的上升,冰山就会融化,这样的比例就会下降,因为冰山的融化会在整个系统当中消失。可以看到有这样一个现实,整个水的用量会增加五六倍,在过去的100年,实际上从1990年到1995年可以看到整个人口增长非常快,用水量也在上升,我非常担心水资源会用尽,还有环境对水资源的影响,就是两个方面进行很好的平衡。在中国我们看一下个体的,比如说黄河水的质量还有提取量还有洪水量,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我们发现到,它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我们整个的生态系统。

  下面来看一下现在水的分布情况,这是我们不同的行业所使用的水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到红色的地区主要是这些重工业的地区,比如说在亚洲和非洲,水主要是用于农业的。我们看全球的情况可以看到,农业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最多水消耗的行业,可能占的了86%。在工业方面,比如说一些发电站等等,它的一些蓄水池会蒸发很多的水,每年所蒸发的水可能比真正使用的水还要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方面,在水利用的效率方面等等都有很多的问题,我们急需解决。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口城市化不断的发展,对于用水的需求也不断的发展,在78年的时候,中国城市人口只有1.72亿,现在有超过6亿的人口,这样人口的增长就导致在北京每年用水的缺口就占到了4亿吨,在河北、河南09年发生干旱的时候,一共有500万人受灾,这样的情况在未来将不断的恶化,我们必须要及时采取措施。根据我们的测算,在2025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口将达到14.8亿,这已经是非常保守的数字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到2025年的时候,65%的人口都将住在城市。

  如何将城市变化和水循环放在一起考虑呢?可以看到这是我们的一个水利模型,是一个水循环的图片,可以看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们的水质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另外用水以及水循环的各种情况也会发生变化,比如说我们水的蒸发作用也会受到整个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看到80%水的蒸发主要是来自海平面水的蒸发,在77年的时候每年蒸发103厘米,到03年已经增长到了114厘米,我们可以看到蒸发对于降水这些气候变化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因为温度上升,会让土壤干燥,在土壤上面会造成一个非常干的地带,这样就导致水很难渗透到地表下面去。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气候变化和我们水利模型的关系,可以看到这是北大西洋热带风暴每年爆发的频率,现在气候的变化导致有很多极端情况出现,会造成很多干旱,甚至是一些冰川融化等等。在过去的80年当中,每年的北大西洋热带风暴的爆发情况是越来越频繁,与之前相比要增加40%。这种情况对于我们的生态系统造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是说,虽然我们有很多热带风暴,但是整个每年的降水量并不一定是提高的,也就是说有的时候是非常干旱,这就造成了很多自然灾害。我们还可以看到,虽然有干旱的情况发生,但是它也会导致有一些冰川的融化等,这些都会对我们水资源的利用造成很大的影响。

[NextPage]
  我们已经说过了海平面不断上升,可能一共会上升5米,这就会对我们的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变化,会让我们损失很多的海岸线还有一些沿岸的地区都会面临很大的风险。我们的海平面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这样的话对我们整个的社会、整个的人类就会造成威胁。另外就是水的盐化,也会对我们水资源的供应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盐水和淡水的分解面,根据我们的模型发现,当我们的地表水不断上升的时候,就导致有更多的危险,会造成很多盐水的侵蚀,这样的话会对我们整个的用水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在水的盐化方面还会造成土壤的问题,我们的土壤会更加干旱,而且会对它本来的架构造成一些影响,对于我们水的渗透作用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下面一起来分析一下整个水资源管理我们应该主要针对哪些问题呢?一个就是我们生态系统的变化,另外一个就是一些冰川的融化,洪水,还有不断变化的河流,另外就是在很多地区我们海岸线不断的丧失。现在最关键的一些问题是什么呢?以前我们总是把问题单个的来看,总是由中央政府来处理,公众并没有很多的参与,公众总是把水看成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一种资源,而且是免费的,而且我们很多水的政策不能够真正的关怀到一些环境的变化,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来看整个的概念和整个的水循环的理念。我们必须要关注一些历史的数据,以前虽然我们总是往后看,根据以前的数据来做出一些政策,但是我们现在必须根据一些降水的模型来进行预测,更好的做出一个全面均衡的决策。

  我们以前的策略,包括挖掘一些地下水,还有使我们的地表水分流等等。比如说我们经常会造一些大坝,这些大坝会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防洪的闸,这些防洪闸和防洪大堤也会对我们的生态系统造成变化,另外还有海化的海岸线,这些方式并不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气候,会对我们未来的发展造成很多的影响。环境是怎么在变化的呢?一个是我们土地使用的变化,城市化不断的推进,另外就是城市人口爆增,还有就是经济发展,全球化也在不断的深入。我们这种公众的沟通和政府层面也在不断的加强,这对于我们制定一些社会经济政策会造成影响。另外我们要让公众不断的改变这种观念,我们不仅要让这些专业的人员知道水是怎么样的,我们还要让所有的人理解水是一种蓝色的油,也就是说水也是一种经济资源,我们要注重水利用的成本效应,还要注重它的可持续管理和发展。要知道如何来更好的来管理供应和需求,所有这些政策必须要得到很好的推广,让人们提高用水的环保概念,来保持水的可持续利用。我们不能够只是去看一些历史的数据,同时必须要去结合一些模型来预测未来的用水,未来水资源的发展。乔先生刚才已经说过了,水管理不仅仅是一个水业内人士要管理的方面,而是应该公众积极参与,一起来管理、一起来监督的行业,这是一个跨领域、跨行业的管理。我们需要考虑到全球气候变化整个环境下我们如何来更好的管理水资源,我们必须要采用一种统筹全面的方法来管理水资源,而且把所有的公众看成是利益相关者,注重水资源使用的敏感性。

  怎么样才能够有更好的供水可持续性呢?要使用不同的水资源,有很多不同处理水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还可以让它变成直接或者是非直接的一些饮用水,另外还要有一些其他的创新方式,大家都知道,全球的淡水资源是非常少的,我们可以使用海水脱盐的方式来提高我们的供水量,另外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些更好的供水的基础设施,还可以更好的使用雨水,收集更多的雨水帮助我们更好的利用这些水资源。需求方面的管理上,要让整个系统更加的集成和集约,我们知道水也是一种商品,是一种经济领域的产品,所以我们必须要让水体现它的价值,不仅是饮用水,同时我们在治理水的时候也要注意它的成本,我们要想到水可以二次利用。我们可以有各种不同水的来源,同时也要更好的来管理这种水资源,一定要使我们水的污染降到最低,更好的管理各种用途的水资源。

  现在我们有哪些工作已经开展了呢?在北京我们有很多的工作已经开展得非常顺利,比如说在2001年的时候,我们已经第五次提高水价,这样的话能够来控制水的使用量,可以让人们节约用水,并且我们还在水的循环利用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工作,这样的话可以让我们有更好水的利用效益,还有在新加坡我们推出了一个叫做新水的概念,就是我们使用一些二次水,经过处理之后可以把它做成一种饮用水的供应,这些方面我们有很多工艺、技术、社会经济方面的障碍,需要努力去战胜这些困难。我们有很多不同水的管理,必须要做一些风险的管理策略,比如说在新爱尔兰地区,他们就使用一个基于风险分析机制来看他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处理水,如何来控制洪水的爆发。

  在旧金山东海岸的一个市政规划区EBMUD这个项目,在那里他们很好地利用了水的管理,他们做这个项目的基准是2014年水的利用,可以看到在整个规划还有利用方面,还有水资源的共享、环境保护和卫生方面都满足了一些先进的理念,能够满足未来水资源的利用,这是一个非常全面的解决方式,能够从各个方面来关怀水资源的利用和发展。这个项目是美国最先进的水资源管理和规划的项目,可以更好的对生态系统做出贡献。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够找到一些非常好的方法在全国进行推广。包括我们可以进行节水措施的使用,节水的分配,水量的控制等等方面的一些使用。
[NextPage]
  从全球的情况来看,要做一个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分析方法,包括全球的排放情况,全球的气候变化情况,还有整个全球一些恶劣天气的分布情况等等,通过从上到下我们有一个概况的了解,但是我们知道,现在全球变化、全球水资源的情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从下到上进行具体的分析,通过这样我们可以找到一个一揽子的计划和一揽子的方案,来更好的满足各种水利模型和水利情况下水资源的利用,能够考虑到每个地方一些水资源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弱点。通过这些弱点和挑战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个方面我们在水资源上应该注重的方针是什么,我们要注重的一些应对策略是怎么来进行和实施的。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气候变化和所有这些可变量是怎么样互相联系的,通过这些模型的建立,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些参数是怎么样的,把这些参数纳入到我们规划的指标里面去。通过所有这些分析,我们必须要知道怎么样才能够在不同的气侯、不同的水利情况下找到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案,能够找到一个最佳的实践。可以看到一些气候的变化,比如说在春季的地方,径流方面的变化,客户需求方面的变化,以及在该区域一些特殊的地形情况。通过所有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要分析一下在水的储存,水的分配,还有洪水的防范方面有一些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并且这些措施必须要基于我们未来的一些预测,能够更好地作用于我们未来水资源的利用。当然我们知道现在客户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是越来越多了,现在我们每年增长的数额不是很大,但是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水资源需求。我们必须要知道,在这些方面我们应该如何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我们必须要分析到一些春季的径流方面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降水的时间改变还有量以及密度的改变,主要降水可能是在短期时间内大规模的聚集产生的,可以看到在这里我们需要有不同的分洪时间表作为一个变量,做到我们的系统当中来控制整个分洪的过程。所有这些我们都要找到因素,把它放到了一个组合当中,可以看到有不同的测量方法,我们看一下它的储量,它会有一个固定值,而且必须达到这样一个值,这些我们也是加入到一个公众教育的材料当中,还有包括它的重复使用,所有这些信息都是我们有一个不同的组合,不同的情况分析,这些都是可以加入到我们的2040的优化组合项目当中的。接下来给大家看一个例子,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设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就是我们如何能够增加灵活度或者是整个水资源的韧性,就是如何能够在建一个水资源的系统,就是我们想减少人对于我们水文的影响,很自然的把这个循环带回来,使得我们全球水资源的管理能够更加成功的进行。大家可能等一下会听到有更多的演讲嘉宾会讲这方面的内容。

  给大家看一些例子,我们如何能够把这些设计和计划放到事实当中?在亚洲是怎么进行的?可以看到这是北京一个税务局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到他们使用这样一个图片是代表了整个系统发生了问题,也就是我们地表水是雨水径流管理系统,这样一个水平是否可以接受呢?我们要看一下如何能够减少这种城市的雨水径流的排放,怎么使它变得更加的通畅,这是我们管理系统当中另外一个模型,能够让我们更加好的预测雨水径流管理系统,我们有多少雨水可以保存下来以及它的径流情况是怎么样的。考虑到环境的变化,我们这个雨水的径流更加不可预测,所以需要有些先进的提前量来更好的有一个应对的机制,否则大雨来的时候你可能没有办法有非常好的机会来管理这些雨水径流,也没有办法去利用这些雨水了,这样的项目是一个概念的系统,是一个实时的测量,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雨水如何再使用,同时我们使用的是天然的系统来处理雨水,就是我们已经储存了雨水。这是另外一个例子,在天津生态城的滨海空间的一个规划,这是非常大规模的设计计划,是这个区域当中最大的一个,我们把它叫做一个可持续环境的生态城市,在这个项目当中要让它变成一个水敏感的城市,因为它非常靠近水岸,我们整个景观的设计就是让它能够可持续化,在城市设计当中要去研究,看一下雨水花园以及我们整个的洼地系统的设计。这是另外一个滨水空间的水系统设计,雨水下降之后没有任何的排流空间,如何进行管理和处理?这就是我们在这个项目当中需要考虑的内容。这些全部都是在我们的湿地、雨水公园或者雨水管理当中要考虑的一些细节,我们解决了不同的这些问题,比如干季和湿季,还有生态的变化。
  这是在印度尼西亚我们今年刚刚完成的项目,这是在海岸边的一个地区,它也是靠近河流,有两条河流,一个是在南部,还有一个是在西部,经常会有一些洪灾发生,比如在边上经常会有洪水,还有就是引水入津的情况,当然也会出现水的质量问题,我们的项目就是要去管理整个水体,对于这样一个新城来说,我们必须要处理水,而且还要管理好洪水,使整个计划在项目当中很好的进行。我们管理了整个的水资源,而且进行了非常好的再利用。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个可分析的模型来管理我们的水质,我们可以看到很好的改变了水平面,而且可以对水进行一个初步的处理,然后再进行再利用使用。同时我们在这个项目当中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推荐,如何让住在海岸边的人更好的保护自己。

  我们讲的未来的这几个方法,应对环境的变化,也就是需求的敏感度,我们也提到了一个价格定价,还有公众的教育等等方面,当然必须要有成本可控的,因为我们的解决方法有很多,但是要考虑到它是否可环保,是否可持续性,并且要考虑到它的成本。最重要的就是在未来我们很多人都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而且这是一个有很多争议的问题,比如说温度的上升,比如说海平面的上升,我们要预测到这些危险,而且要控制这些因素。

  梁钦东:谢谢,接下来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出第二位嘉宾发言人,中国水利科学院水资源研究所的副所长甘泓博士,甘博士是在水资源专业长期地工作,差不多有30年的经验,在国家级和省市级的工程当中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今天他演讲的主题是《水资源耗减——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分析》,谢谢。
[NextPage]


甘泓 中国水利科学院水资源所副所长


  甘泓:谢谢乔先生对我这么一番赞美的话,大家早晨好,非常高兴能够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共享我们最近做的一个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同时也感谢李女士,刚才她讲的非常好,在前面的部分做的演讲,实际上对我的发言做了很好的铺垫。

  气候变化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对水资源的影响。现在不管是全球气温上升还是海平面上升,对整个水资源的影响也有专家进行了研究,实际上我们所关心的就是水量,一个是降雨,一个是径流。但是我个人感觉到,不管研究的成果如何,我们国家北方缺水,水量越来越少,南方水越来越多的这种结果,但是不管怎么说,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很大,造成极端天气条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包括台风次数的增长,实际上还有干旱,我们现在南方也有很多地方出现干旱。实际上人类还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人类活动自身对水资源的影响。我们这个研究题目也是最近刚刚产生的结果,首次跟大家见面,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讨论。我介绍几个方面,水资源的问题,我们的国民经济核算、环境经济核算和资源的环境经济核算,以及几点结论。

  实际上在这里面我们所要强调的是,水的利用越来越多,水的利用产生了什么结果?可能是我今天希望更多谈到的。这是我们进行的统计,水资源使用的增长,在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信息不是很完整,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工作,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感觉到水资源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同时它对环境、对生态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后来我们又增加了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的统计,以前在这个方面没有太多的重视。从这里面来看,我们农业的变化大致可以看得出来,农业方面总体的变化、工业的变化和生活供水的变化很大。当然刚才李女士也提到了,我们未来的需水是什么样的。从预测的角度来看,我们有多种预测的方法,保持现状的趋势,采取一定的措施,我们可以看到过去走过的路不能说是比较平坦,也能看到我们在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下,才基本维持农业用水的稳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稳定增长。但是将来是什么样的,包括我们在座的实际上也都做了很多的工作来预测未来的需水,需水的预测往往影响到我们下一步的措施,比如节水、污水处理和外流域调水等等。水资源的危机大家都说得非常好,非常详细,缺水和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越来越严峻的,这些数字也反映了具体的严峻程度,比如像缺水量,正常年份全国缺水达到400亿,其中110座城市缺水严峻,供水紧张。像农业灌溉也是干旱面积逐渐扩大。水环境方面大家都非常清楚了,我就不多讲了。

  在这里我想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大家都知道,国民经济核算是我们国家统计经济状况的一个体系,每年发布的GDP这些都是由国民经济核算里面总结出来的。国民经济核算目前最大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资源消耗的成本没有考虑,另外一个就是对环境的影响成本没有考虑。这样的话联合国提出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这也是联合国经济很多年的研究提出的一套体系,当然这套体系可以说理论上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上还有相当大的困难,这样的话也是最近几年同时提出了水、森林、矿产方面针对某一资源的核算体系,我们国内正在做的水资源的环境核算体系。中国水资源环境核算体系在年底也要结题了,我现在介绍的也是这个项目成果的一部分。水资源的环境资源核算体系包括了对实物量的核算,对水经济方面的核算和一些综合核算内容,这里面有大量的表格来体现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用水关系。

  这是(PPT)水资源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水量关系还有水资源环境以外的关系。水资源经济核算最感兴趣的就是内部之间,自来水厂供了多少水给企业,企业用了多少水,排出来多少水,同时对于天然条件下的水循环也进行核算,这里面关键的问题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在经济、社会循环体系运行的过程当中到底消耗了多少水,消耗了水以后对自然环境和水循环有哪些影响,这是我们在这个题目当中所关心的问题之一,这样的话我们针对这个问题来进行水资源耗减方面的研究。我画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图来表示我们可更新的资源和不可更新的资源,以及可更新的资源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会带来哪些变化。对于不可更新的资源大家都知道,用一点少一点,像石油、煤矿等,他们要更新的话就需要几亿年,可更新资源是我们用了一些,它第二年又回来了,当然包括森林,我们砍伐一些再种一些,就是可更新的。但是如果这种循环过程,这种更新的条件改变了,那么就会产生如图所显示的,就是你用的水超出的它的更新能力,我们都知道地表水每年周而复始的过程,每年它的峰值和量值都有所变化。但是总的概念,除了不可控制的洪水和需要给河道的集流一些水量外,中间一部分是可以利用的,所谓可以利用的就是使用完了以后可以再循环,会周而复始的按照自己的规律再进行使用。像我国北方和南方在生态集流上是有差异的,南方有水沟集流,可以在汛期的时候考虑。

  这张图反映了全国各个流域总的地表水的可利用量和实际的消耗量,刚才也提到了,黄河的水已经达到了95%,当然我们这个概念稍微有点区别,在有些流域,比如说海河流域,它实际消耗的水量已经远远超过流域本身的水资源可利用量。这种情况如果连续发生的话,我们可以想像未来灾难性的后果,当然还有一些流域目前的状况还是可以的。提到综合环境核算,实际上就是为国民经济核算披上绿色的外衣,叫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在两方面需要做工作,一个是对存量,原有的经济资产需要考虑或者加上自然资产和环境因素,对于流量需要考虑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这两方面如果加起来以后,可以说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我们就知道自己现在做的工作会对整个资源、环境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或者影响。对于水资源而言,可以说它是环境经济核算的一部分,它的任务除了水资源本身的资源量是多少,用水和耗水是多少,还要增加水资源的耗减成本。我刚才提到了,对于环境退化的成本我这里介绍了,水资源耗电成本是由水资源的耗减量和水资源的价值量得到的。水量耗减量我们给出了一个概念,就是你消耗的水量大于可更新的或者说可利用的水量,当然我们可更新的水量和可用的水量是不一样的,可利用的水量要远远小于可更新的水量。价值量就比较复杂了,是我们另一个研究的题目,就不多讲了,但是水资源的价值考虑的是它的综合价值,包括它的产权价值、劳动价值、使用价值和补偿价值的总和,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用水价来代替水资源价值,但是实际上水价在我国不可能完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所以我们对水资源价值的研究还在继续。

  在解释水资源耗减之前我想明确几个概念,取水量是从江河湖泊直接提取的水量,在取水之后再送给用户使用,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所损失,我们叫做水资源的用水量,对于水资源的使用过程当中会有所消耗,还有排放,产生了耗水量和排水量,这是它们之间大致的关系,水资源耗减的研究最关心的就是消耗量,消耗量实际上世界银行最近做了许多项目,它的概念也很明确,就是蒸散发量(ET),一个地区水资源是否可持续的利用,就看你的这个蒸散发量是多少,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ET,我们可以理解为这种消耗量是属于人工的ET,当然也不完全一样,因为我们这里有生产的矿泉水,做的蛋糕等等的消耗,这就是我们水资源耗减量的概念,我们虽然以前也提过,真正的研究我们也是第一次,所以发现在座的很多都是从研究部门出来的,希望能够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一下。

[NextPage]


  我们这里的水资源耗减量实际上就是水资源的消耗量减去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就是耗减量,当它大于零的时候,我们就说它存在耗减量,小于零就不存在,就是对于水的循环没有太大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外来的水量。水资源的耗减量按水源划分可以有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可利用量本身我们都清楚,它是有一定的重复的,主要表现在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之间的重复,技术细节我就不详细讲了,这是我们进行地表水资源耗减量计算的一个思路。是由我们核算区地表水用水的消耗量,还有外界的调入量和调出量,对于浅层地下水的耗减量的计算也是很清楚的,使用消耗量和可利用量。对于深层我们都有严格的定义,它像矿产资源一样,用多少,少多少,它用多少就是消耗了多少。我们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了各大流域的计算,这个里面有很多问题比较突出,我们拿出来跟大家共同讨论。从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来看,分别是22亿、38亿和66亿,总共是126亿,在全国272亿里面占了差不多将近一半,这说明海河流域水资源的消耗已经大于本地的水资源可用量和短缺程度。另一方面这个问题很严重,到了应该采取紧急措施的时候了,当然这里面有些具体的数据可能不是太准确,可能大家会发现,这两个加起来不等,这里面有些技术问题,比如说这两个加起来还有些重复量的。

  这是我们对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水资源耗减的分析,所以我们得到这么几点结论。水资源的利用不当也会像其他资源一样产生耗减,我使用这个名字的时候很多专家都提出来,不可更新资源才会有耗减,可更新资源怎么会有耗减?一方面我们说到了,水资源经济核算里面要求做这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借用这个词来警示社会对于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像其他资源一样产生耗减。因为毕竟它是可以更新的,我今年耗减了,明年可能雨水大了又回来了,这样中间平均的话,可能还是没有耗减。但是大家应该记住,像深层地下水,部分浅层地下水的耗减,深层地下水是回不来的,起码在我们有生之年是见不到深层地下水的更新的,浅层地下水的更新速度从两年到几千年都有可能,所以这种更新的速度会影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它累积的耗减量将会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影响,尽管它在某一年雨水大了一些会填补一些,那也只是地表水,长期累积将会对于环境和水循环过程带来负面影响,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我们现在还不好说,我们可以想像和预测,所以在我们计算的过程当中得到的这些数据就有了一个概念。刚才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这些耗减量的比重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重是相当大的,是10%、15%或者是20%,如果连续几年这种不可预见的灾难性的情况出现,我们目前正在面临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水资源耗减量产生及其积累的问题。

  这是我们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当然我们也不会坐以待毙,人类还是有一定智慧的。比如说昨天和水利部水监司和企业进行座谈的时候,我们感觉到新任水资源司的司长雄心勃勃的讲话,当然也是实现水利部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水资源的严格管理,设置三条红线,水资源总量控制的红线,在2015年是6200亿,尽管有些专家预测2020年、2030年水资源7千亿甚至到8千亿,但是我们要设定在6200亿的话怎么办?再次感谢李女士为我们提出了很多思路和途径,另外就是污染物的排放问题,污染总量排放的限制,这里面要和环保部门共同合作来进行,而且明确提出了水资源效率的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或者万元GDP的单位运算量要下降30%,农业用水的灌溉系数从目前的0.46%左右提高到0.52%,大家可以计算这个提高,农业用水水资源取水总量是多少,如果下降的话,哪怕下降0.01%水量就是不得了的,如果从0.46%提高到0.52%这个量也是相当大的,所以人还是有能力来控制住的,也有能力应对气候变化。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梁钦东:谢谢甘博士,接下来我们请第三位专家发言,AECOM规划设计团队的董事,同时也是在这方面长期进行工作的James Rosenwax,比较有趣的是他自己有两方面的学术背景,第一他本身是一个景观设计师,同时他在研究生期间学的是环境管理,所以他在研究过程当中经常进行两者的结合,接下来我们有请James Rosenwax先生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水敏感城市设计从开端到实施—从澳洲的经验谈起》,有请。


James Rosenwax AECOM规划+设计 董事

  James Rosenwax:非常感谢上面两位的演讲,今天我想给大家讲的就是来自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的经验。

  我们知道,现在大家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水资源的短缺,在澳大利亚也也有相同的问题,我们90%的地区都会面临干旱的威胁。所以说水资源的短缺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李颖诗女士刚才跟我们说到,水在澳大利亚被看成是一种蓝色的油,也就是说水会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珍贵,随着我们气候的变化,随着城市化和人口的激增,水的短缺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在有些地方,也就是说澳大利亚的北方,10%的区域我们是有水的,但是这些地方我们有很多的鳄鱼,这些地方鳄鱼很多,所以很危险,那里的人口非常少。在澳大利亚跟中国的情况也非常类似,比如说我们也会出现一些蓝藻的爆发,还有出现水的富营养化,还会出现一些水的耗减情况,这是我们AECOM现在做的一个项目,我们有很多处理水质恶化的一些项目,跟中国的情况差不多,我们城市的工业污染非常严重,造成水体的污染,这里有很多蓝藻的爆发,造成我们整个水质的下降。可以看到这里有很多工业的污染,可以看到这里对我们整个集水区造成了很大的一个威胁,这就造成了我们一定需要采取水敏感城市的总体规划和设计。

  刚才已经介绍过了,我学过景观设计,同时也是学习过环境管理的,所以我希望把这两方面的专识能够结合在一起,更好的来帮助我们设计更好有益于环境的项目。我们这个概念是希望把水资源看成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我们还会谈到像收集城市的雨水,还会提出我们在这些方面,特别是雨水的收集方面有哪些经验,还有就是洪水的防止上有哪些经验。另外就是现在的一些水质改善方面,降低我们的蓝藻爆发,另外就是发掘各种不同水资源方面的一些经验。我们要知道,在建立未来城市规划的时候,我们要更好的做好这种成本效益好的环境管理和水管理,这是一个新的情况,可以看到这里分成两条路,一般我们可以用水来做集水区之后,可以更好的利用水。

  澳大利亚的历史只有120年,是一个非常崭新的国家,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用水的历史。我们在建立家园的时候先要重视怎么样来用水,开始的时候我们在研究水利的情况,我们把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用水的城市变成了一个铺设一些污水管道的城市,我们建立了很多管道。我们城市不断的发展,开始关注的就是怎么来防洪,在城市当中防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我们铺设了很多泄洪的一些排泄管道,还建造了很多水道,最后我们成为一个水循环的城市,是非常理想的状态。这是在最近20年当中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我们要看到水在景观当中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我们要更好的利用水资源,并且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把雨水看成是一种很好的资源,我们还建立了很多的湿地,在中国也有很多的湿地经验,现在我们在澳大利亚建造的水敏感或者水循环的城市是我们最新的一个实践,现在我们要变成一个多来源性的,多样化的水循环城市。我们利用水资源,并且我们节约水资源,来更好的保护水的可持续发展。
 

[NextPage]
  从各种政策来看,我们为什么要建立这些政策呢?从澳大利亚整个国家来看,我们没有一个整体的政策,但是在澳大利亚每个州都有各自的这些方面的政策,这些水敏感城市的规划并不是每个州都一样,有些地方我们的水资源特别短缺,有些地方我们是做一些雨水的径流,基于复合的一些污染控制,来降低我们对于水资源的污染。在新南威尔士州我们也建立了本州的立法来要求我们必须要使用这样一些水敏感城市的规划。在澳大利亚州的区域,这个地方我们在08年就已经规划了一些大规模的区域,必须要使用我们的WSUD,维多利亚州现在也是必须要全部使用我们这样的WSUD的规划。在北部一些地区,塔斯马尼亚地区也在刚刚开始我们WSUD的政策。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我们WSUD水敏感性城市规划主要是由各州和各个当地政府来实施的,而不是整个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实施的,我们建立了一些雨水池来积雨水,通过这些水的收集我们可以来冲厕所,可以用来做一些非饮用水的使用。这是洼地的使用,这是一个跨学科的使用,这里有很多草坪,还有不同的植物。通过对于洼地的建设,我们可以更好的来使用收集我们的雨水。

  接下来的两个在我们的城市当中就是建设湿地,让水能够受到太阳的照射,同时它有非常好的渗透,而且让污染物能够有生物的过滤,可以在我们的水系统当中得到非常好的循环。当然我们也想想看,这样一个绿色的基础设施是在墨尔本的一个地方,我们在这里使用的是人工湿地,就是在我们的建筑物之间。我们看到这是生物过滤系统,那么这个跟刚才大家看到的洼地有点不一样,你可以看到,洼地是为了能够储存水,在这里我们看到的能够有让沉淀物或者污染物这些固体可以过滤下来,然后通过我们的一个工厂来进行处理。可以看到生物过滤是一个非常快的方法,就是在澳大利亚的城市设计当中经常使用的。因为它可以减少风流的30%,同时它还可以非常好的减少蒸发,可以减少30%。当然对于城市的规划来说,可以看到我们的生物过滤是非常有效率的,而且可以增加一个集水地,同时可以有效的把我们的雨水当中的污染物和沉淀物过滤下来,因为它的效率非常高,而且功能非常好,同时通过这样一个非常好的生物过滤系统,可以很好的保护我们城市的环境。

  这是我们在悉尼维多利亚公园做的一个项目,可以看到这是在一个中央大道上面用来保留水分,而且可以减少对于下游水量的控制,这是绿色屋顶在城市设计当中使用的,可以帮助集中水,可以保有降水量的50%,而且这个集中的水可以再继续使用,可以用来冷却我们的城市环境,它可以帮助缓解我们城市的高温情况。绿色墙体的技术实际上可以看到,在我们大楼的墙体上有各种各样的模块,实际上有不同的系统来做这个绿色墙体,我们可以再次使用排水,同时非常好的排放,当然我们也做了很多的绿色墙体研究,也做了一些设计,看它的可持续性,这全部都是由我们AECOM在04年的时候做出来的研究。这是另外一个不一样的雨水收集处,这是一个由我们的混凝土打造的池,在这里是另外一个城市的情况。

  在澳大利亚是缺水的,对于我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到在这里有一个皇家公园,这是墨尔本最大的一个公园,它的好处就是不仅仅可以处理水,而且可以供应水。在它的表面,我们使用的量是非常高的,而且我们的用水也可以增加,同时还可以让污染物能够移开,整个的系统利用率,整个的悬浮物可以减少得非常多,而且整个磷的含量也降低。包括细菌或者一些化学物体全部都可以减少,这些都是在第二层的处理当中。在墨尔本还有另外一个人工湿地,我们是作为一种灌溉水源,这是我们的一个博物馆,你可以看到整个停车场水流的情况,还有花园,都可以进行水的重复使用,这个都是跟城市环境、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相关的。当然它不仅仅是独立的,而是融合到整个的城市环境当中。可以看到,像这样小小的人工湿地有非常大的作用,包括可以减少污染物和悬浮物。

  我涉及到的还有一个领域是在新加坡的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水库,我们是跟PUB合作,要让这个系统变成一个水敏感系统的一部分,来保证新加坡的水供应,这个使用的是膜技术,这是在水供应的时候使用的技术,为了减少能源,我们一定要求用好的技术来处理我们的水,在我们的城市集水地,我们和新加坡政府和PUB合作,我们来建立一个人工的湿地和洼地,能够让新加坡的这块地方发挥它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示意,也解决我们的生物保有洼地的设计,它有一些排水管的处理,这是我们整个湿地建造的过程,有厌氧还有过氧的因素。讲到这些洼地,我们考虑到它的一些非常多的功能和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是不同的测量方法,这些全部都是在新加坡,可以看到这是我们在新加坡做完的第一个项目的图片。还有一个好处,我们的水敏感城市也就是城市防洪的减少量,可以从这个图片上看到,在城市当中有很多的集水地,水没有办法被集水地所吸收,我们需要有非常高的吸收的速度或者是增加它的渗透,我们的城市设计就是处于在这个问题当中,要去增加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防洪还有足够的水量,水存放在什么地方,让水利的循环变得更加的合理。这是美国2108参加了未来城市竞赛的一个项目。

  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需要去改进我们的栖息地,这是工程师设计的,可以看到这是在NSW,我们把整个的河道重新的改道,然后再把它重新进行铺设。首先我们知道整个洪水来自于哪里,水道是怎么样的,在这里可以看到它的进展,我们把它在现有的水道上进行建设,这是两年之后,可以看到两个不同的水道之间的差别,这是三年之后,这是整个系统在有洪水的时候发生变化的情况。我们的混凝土水道可以非常好的减少洪水,但是我们这里考虑到的不仅是要减少洪水,同时要考虑到水的质量,而且要维护住我们的栖息地,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是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

  讲到城市的热岛效应,这是一位博士做的温度计算,这是在墨尔本所做的温度情况,在整个城市当中不同的温度变化,在半夜的时候可以看到这个温度的变化,这个就是城市热岛效应。在墨尔本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温度在下午三点的时候已经达到46.4度,这是温度最高的一个城市。这是整个城市的热效图,可以发现整个的区域都是人造的,全部都是红颜色的,在白天的时候都快50度了,蓝颜色的就是我们的公园,还有就是绿地。我们被动的供水还有增加蒸发,我们希望能够模拟的是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如何去应对城市热岛效应?我这里画了树,通过它们吸收水分可以降低整个温度,同时包括水的蒸发来降低整个城市的温度。通过热效图可看到整个温度的变化,我们要怎么做呢?在水敏感城市当中,首先就是要有一个被动的灌溉,包括建设树穴,同时把它非常好的跟我们的城市环境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当然我们使用的是绿色的墙体,绿色的屋顶技术,来让整个的城市变得更加环保和更加的有效保护关系。在这里没有绿色屋顶的温度变化,一个是红色标出来,一个是绿色标出来,大家都关注成本,有了我们这些技术之后,这是由纽卡索建立的成本统计,我们用传统的方法和非传统的方法做统计,包括大概13万左右,在澳大利亚的设计当中会有一些局限,有一些障碍我们需要去打破。首先大家没有一个共同的理解或者是整个组织的构架比较分散,而且没有非常好的组织责任性,整个的组织承诺和责任感比较低,技术的依赖性也比较高,同时整个社区的处理能力比较低,而且缺少有经验的一些支持。如果说没有一个共同的愿景我们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呢?首先我们会组织一些研讨会,让大家达到一个共同的愿景,然后帮助我们来设计和建设一个水敏感城市,来进行我们水的管理。对于技术的依赖性,我们有一个Music这样的软件,它的研发是澳大利亚一个非常先进的设计院设计的,可以去搜索一下,可以把它下载下来使用。AECOM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和大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去测量不同的土壤环境,测量不同污染物的含量,这个就是一个政府、大学、私人企业的协议,可以看一下这个大学的网站,就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整个项目的内容。相信大家也可以很好的学习,并且在中国的案例当中使用。
[NextPage]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如何在中国推进城市设计,这是在中国的东南部,04年以前我们开始要做一个水道的改变,同时要建设湿地,这是在宁波的一个地方,可以看到我们重新利用了整个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在中国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研究,这是不同研究的一些设施,这是我们所建立的一些设施,同时我们要测量的是不同的媒介以及他们整个的能量。这是我们在澳大利亚在中国或者在美国使用的一些项目的应用领域,这已经是建设完成的,包括洼地在道路中央,这些全部放在我们的城市主体计划当中。

  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讲的,我们主要是来做水敏感城市设计的,在澳大利亚非常成功,同时我也知道李颖诗女士也在做跟中国相关的项目,因为对于中国来说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话题,谢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James Rosenwax。现在我们专家的发言就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茶歇时间。

  现在开始下一阶段论坛的议程,接下来发言的专家是AECOM公司水务部门的首席工程师梁绮敏,梁女士主要的工作是在城市的污水处理和再利用方面,她今天演讲的题目也是水资源再利用的趋势,请大家欢迎!
  


梁绮敏-AECOM水务-副董事

  梁绮敏:大家好,刚才我的同事James已经讲了很多,在雨水利用方面,水资源方面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污水回用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专家们在水资源的规划当中讲的污水回用是很重要的部分以外,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在外国污水回用的情况,我们在整个管理架构和将来的监督方面有什么地方可以参照外国的经验?我们把国外的一些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国外的经验,探讨一下我们污水回用技术的例子,我们在规划管理方面所要考虑的方向,还有我们制定法规和导则的时候所要遵守的方面,融资方面的机制,外国在污水回用方面公众的接受性是什么样的情况。这只是一些简单的资料,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07年的统计数据,我这个数据不是最新的,因为新的数字还没有出来,43%比例的污水是被利用掉了,澳大利亚墨尔本有20%,日本东京有9%,新加坡有15%,还有以色列的比例比较高,有70%。我们国内现在刚起步,昨天我听到一个演讲,就是水务局的局长说,北京在2009年预计有18%的污水利用率,所以这个数字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情况。将来的趋势来说,污水回用是增加的趋势,有三个原因,缺水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二就是有一些地方因为它的附近受体很敏感,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有就是因为公众的意识比较高,希望不要把污染物排到河流当中去,所以变成希望是零排放或者是很少的排放,这个也导致了要把污水回用。另外以前我们说海水是另外一个水资源,我们利用海水淡化的技术把水变成我们可用的,可是发现海水淡化的操作成本很高,所以污水回用的话,处理的技术进步了,成本在降低,所以污水回用的成本比海水淡化还要低,所以也促进了污水的回用。

  我现在讲的主要是根据我们一个调研,我们跟国家建设部和亚洲银行有一个项目,其中我们一个工作的内容就是要介绍国外的经验,把这些经验拿到国内来看,然后制定一套适合我们国情的一些导则,所以这些经验将会是我们的一些借鉴,我现在只是把一部分资料抽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因为我们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市场的竞争激烈,成本也会降低。所以我们用相对比较低的成本可以产生比较高质量的再生水,再生水的水质提高了,所以变成可以应用的范围就相对广泛,从原来的非饮用水到现在可以直接或者说间接饮用的水源。技术方面一般来说如果不是饮用水的话,一般就是进行二级处理加过滤,沙滤或者是膜过滤加消毒,大部分都是用氯消毒和紫外光消毒。在以色列他们大部分都是采用二级处理再打到地下去,用土壤层来做过滤的形式。如果你是用在水源的话,其实用在水源现在还是比较少的,比如说新加坡新生水是用膜过滤再加反渗透,用紫外光消毒,然后打到水塘里面去,当做一个饮用水的水源。新加坡的例子就是说,因为它自己也没有很多水资源,要靠马来西亚去买水,所以受到了一个限制,尽量就想利用自己的回用水来用,这是有一些特定的情况。一般来说,比较多的还是非饮用水的应用。另外一个技术方面是生物膜,现在在一些中小型的厂用得比较多,主要是它占地面积性,现在它的成本比以前的膜相对减低。现在在广州正在兴建一个全世界最大的10万吨的MBR厂。回用的例子,刚才说非饮用水的应用主要包括绿化带、公园、高尔夫球场的一些灌溉和农业灌溉,已经有很多的国家都在使用了。然后就是一些街道、消防和冲厕所的应用,还有一些景观用水。工业用水一般来说有二级处理加过滤、消毒给厂家用,工厂会依照他们应用的内容,可能需要加一些后处理。比如说你锅炉的水纯度比较高,他就应用你给他的回用水,到适合他自己用的水池,还有就是直接饮用水或者当做饮用水的水源,当做饮用水的话,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很难接受,主要是心理的障碍,技术上可能达到了饮用水的水质,世界卫生组织的水质标准已经达到了,可是他心理的关过不了,很多人都不能接受。这个项目就是一个例子,他本来打算是饮用水,最后大家还是反对,最后还是用不成。

[NextPage]
  大概的分布就是,佛罗里达州主要是以绿化带的灌溉为主,这个应用就视城市的需求而不同,水池的要求也会根据应用的不一样而有改变,佛罗里达州使农业灌溉为主,日本是以景观为主,澳大利亚是以工业为主。规划和管理方面,根据美国、澳大利亚的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集中处理和不集中处理的情况都有,集中处理就是说我们现在北京有很多污水厂已经盖好了,我们想做污水回用,我们就是在现有的污水厂后面再做一些后处理,处理到我们达到再生水的水质,然后再利用。因为我们现在比如说污水厂,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集中的,在整个管网的下游,在里面做处理,所以这个还是比较多。因为污水回用的话可能这几年来增加的比较快,所以才是在现有的设施下面加设备。这个占的比例比较多,如果回用的话有一些比如说北京,可能已经发展的城市它的地下管网已经铺满了很多各种形式的管网,污水、电网等等都有,你在下游一个污水厂再分配,进行再生水的管网的时候,这个可能就会受到一些限制,所以不一定每一个城市都适合用这种方法。

  分散处理的话考虑一些新的发展区,现在趋向于用分散处理,目的就是减少它的管网建造,还有比如在一些小区的应用比较多,在日本、韩国他们都是用分散式的处理,成为一个新的趋势。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因为太分散了,在监管的时候监管单位就变得增加了工作量。再生水管网的接驳问题,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的例子是,从一开始他们是先选一些大户,就是一些再生水用量量比较大的先做,比如说有一个工厂A要做一个再生水的话,可能就铺一个管网到他那里去就可以了,就省掉了其他铺管网的费用。第二阶段做完了以后,再做一些零零散散的应用,这样会减少你的成本。现在比如说在一些新的区域,比如说在新加坡或者日本,有一些是说这里我规划了,我要用再生水污水回用,可是因为我再生水的管网还没有铺到,可是你这个建筑物盖的时候就要把这个附近的管网都铺好了,你要准备来接受这个再生水。

  责任分工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牵涉到很多部门的合作。通常按照我们所观察到的,通常由政府,由环保部门来统筹这个项目,因为卫生部门牵涉到在污水回用方面的问题,就是公众的健康问题,所以卫生部门会参与制定指标,然后最后进行监管。农业方面有农业灌溉,就需要农业部门参与。一般来说运行的时候是由政府来操作,由不同的部门,也有一些是企业来运行这些管网。还有一些例子,比如说新加坡是政府和私营两方面合在一起管理。在回用水的管网输送到你小区的门口,从门口进到你的小区,一般来说这个责任属于用者,他要负责管网的维修管理。这是一些例子,看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他们采用一种怎么样的管理模式,哪一个部门负责哪一样工作,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情况,因为美国也好,澳大利亚也好有很多省,有很多城市,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做法都可以不一样,因为没有规定一定要按照一个方法来做,只要适合你的情况就可以。所以在这里,大部分城市都是市政府来做设计、监工,然后运行是污水厂和管网来负责,水务署负责再生水的利用,负责管网的管理,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负责监控,所以日本大部分都是政府直接负责,新加坡也是这样,大部分都是以政府来主导这个方向。

  现在有一个趋势,就是用比较分散处理的形式开始增加,在建设管网规划方面遇到一些问题,所以变成大家就想分散处理。有一些趋势,用一个综合管理的形式,可能就不是卫生部门或者环保相关部门来做,可能是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或者是工作小组,各个部门派出一些代表一起来共同管理这些项目。现在有一些情况开始参加这些项目,用BOT、BOO的形式,比如说新加坡的新生水厂,它就是用BOT的形式,它的运行现在是厂本身部分的运行,就是让一些企业运行,管网方面就是由政府运行。再生水的利用因为牵涉到公众利益的问题,所以政府来做一个监管的角色比较适合。

  在法规和导则方面,在一些国家都是从国家和中央政策的层面给一个导则或者方向性的东西,因为这个导则只是一个方向,各区的省政府自己要制定自己的一些法规,要依据地区的要求,要根据这个导则的方向来做。导则或者法规主要涵盖的内容有再生水水质的要求,应用、处理的要求,还有在规划方面的考虑,安全和监管的要求,经济的考虑,还需要有一个公众参与的部分。美国环保署也制定了一个大的导则,各省和城市都制定自己不同的法规。澳洲跟美国差不多,新加坡因为是有一部分用来工业回用的,就有工业回用的导则,还有一部分是作为水源的,所以水质的标准基本上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饮用水的标准来定自己的标准的,其实跟饮用水的水质是一样的。日本政府没有定一些导则和规范,只是随地方政府自己各自来定,比如说东京就有自己的法规。再生水的水质方面,一般我们要监管最基本的,就是酸碱值,生物需氧量,总悬浮颗粒,浊度和大肠杆菌等,这是最基本要监管的一些参数。比如说这是绿化带的灌溉或者农业用水和环境用水,所需要的大肠杆菌还是比较高的,要求大肠杆菌不能测试不到,本身测试方法就有一个限制,这个标准还是比较高的。除了我们刚才说的有水的水质要求以外,在实施过程当中的监管是很重要的,所以也在这些导则里面或者法规也规定了,写得很清楚,你的监管要求是什么,这些水质标准都有一个时间表,这些污水厂每天或者每个礼拜都要做这些,或者说还要做这些监测,这些都是环保部门或者卫生部门监管的,确保公众的健康。

  除了刚才所说的,还有另外一些在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的,饮用水不想跟再生水捆在一起,怕不小心会错误用到,所以在管网的颜色方面特别分开,饮用水是一种颜色,再生水是另外一种颜色,而且用的颜色比较鲜艳,也比较容易区分。也就是说在应用和接驳和管网安装的时候有一定的距离限制,这个是上下的限制,这个是左右的限制。上下的限制就是说,比如说这个是饮用水,万一管网有漏洞,有裂开了,水漏不掉,如果这个饮用水放在它的下面就可能污染到你的食用水,所以最干净的放在最上面,最肮脏的放在最下面,这方面还有一些指引,告诉你这个是回用水,要小心使用,所以这些都是很细的东西,可是都是一些很重要的信息。现在因为水资源越来越缺少,所以污水回用也成为了一个大的方向,回用的越多,公众可能接触到这个水的机会就越高,所以变成这个水的水质要求会越来越高。技术上将来的趋势就是,我们的水质要求和监管要求会越来越提高。 
[NextPage]


   一般来说污水回用,回用到饮用水的水质的话,成本一定比你饮用水来的高,因为饮用水本身是水源,我们有一定的规定,它的水源源头就比较干净,到饮用水的值,处理费用比污水回用的费用低。建造成本方面,国外的例子一般来说就是政府出资金的比较多,就是政府作为一个主导的方向,也有一些例子是用一些贷款或者债券,利用企业的钱来建造,以政府为主导的是比较多的。现在虽然是政府的钱来做,也是希望政府的钱投入到建设的费用还有后来的运营费用,我们都希望能回收,从我们的排污费和用再生水方面,用者的一方要付钱,这两个钱加起来能够把你所付出的成本和操作费用抵消掉,这个是大方向,可是在不同的州,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政府资助一部分钱,所以根本就收不回来全部的钱,可是这个方向的设定,现在很多的城市设定以后要把所有的钱由消费者支付,就是污者支付和用者支付的形式收回来。一般再生水的处理费用、操作维护费用、管理费部分,因为你用了再生水,从政府的角度它没有卖出水,这个部分的钱就没有收到,所以要把这部分也要减掉。还有就是从排污费里面,为什么要收排污费?就是说我不用再生水回用的话,你还是要收排污费,你还是要把污水处理到你可以排放到受体的标准,你现在没有做再生水本身就有排污费,另外一部分加上去,就是再生水的部分,我因为要再生,所额外要加的费用,这部分的费用就从用户那边收回来,所以这个机制是这样算的,刚才说了目标一定要回收所有的费用。

  现在有很多城市都有这个问题,像北京也是,昨天有一个公司的演讲当中讲到,虽然北京水费也加了几次了,但是水费可能还是比较低,政府可能还要付一部分的钱来运营水厂,在香港的水费不是很高,因为政府拿了一部分钱来抵消一部分操作费用。所以如果你要讲再生水回用的时候,第一个事情你的水价够不够竞争力,第一件事情要把水价加上去,要不然这个再生水就没有吸引力了。在算再生水水价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个就是你用多少量就算你多少钱,每一个立方米多少钱就收多少钱,另外一种就是不容易装水表,会做农业灌溉这种东西,就用面积来算,这是大概的情况。在美国、澳洲、新加坡可以看到,新加坡政府出了钱再盖一些设施,然后它的操作费用就从用者进行回收,有一部分政府补贴,日本跟以色列就是政府补贴,所以它只能回收一部分的费用。新的趋势就是,现在是鼓励一些私人企业可以参与到这个行业当中,就是污染回用的这个行业当中,当然私人企业要参与,这个法规监管就要全部很成熟,要很好,不然就很难监管,会危害到公众的利益。公众的接受程度,一般污水回用能不能成功,我们通常分为三个元素,一是技术是能处理到你所需要回用的标准,二是有没有钱去做?因为你有可能收不回你的成本,所以政府能不能支付一部分,有一种形式的资金可以协助你来做。三是公众能不能接受,如果公众不愿意接受的话,你这个也是不成功,公众接不接受有很多原因,大部分就是你这个水质安不安全?我用这个会不会影响到我的健康,处理到这个水质不影响我的健康了,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人去监管?是不是很严格的可以让我很放心的用你这个水。还有你的收费,当然收费也很重要,你收的很贵当然就没有人用了。以前在公众参与部分的做法就是政府可能做出一个决定,去宣告我有这个决定了,你们所有人都要用再生水浇花什么的,有人反对,政府就站出来说答辩,只是这样的形式,这个是比较被动的形式。新的形式就是希望政府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就开始有公众的参与在里面,在整个过程当中公众都可以给你意见,所以确保你在定导则的时候,在实施当中也把公众的意见放进去,好让他们放心。

  我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梁钦东:谢谢,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专家讨论的环节,今天我们请到了五位专家,首先有请今天研讨会的主持人AECOM规划设计团队的副总裁以及环境与生态规划全球的总监Stephane Asselin先生;第二位是刚才已经参与发言的James Rosenwax先生,也是AECOM规划设计团队的董事;第三位专家是我们刚才参与发言的中国水利科学院水利所的副所长甘泓博士;第四位是赵敏佳女士,陶氏化学水处理事业部亚太区应用研发经理;第五位是靳志军,靳先生是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水处理技术总监,请几位上台,有请。接下来各位同仁有什么问题愿意跟专家进行研讨的可以开始提问,谢谢。 


Stephane Asselin AECOM规划+设计 环境与生态规划全球总监

   Stephane Asselin:非常感谢你们邀请我参加这样一个研讨会。今天早上的研讨会非常成功,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将水资源管理的这些看法更好的与中国的一些法规结合在一起,更好的来做好中国的水资源管理。我们已经听了甘教授和James为我们做的演讲,我想再提一下赵敏佳女士,她是陶氏化学水处理事业部亚太区应用研究部门的经理,赵女士拥有长沙电力学院和经济学双学位学识,还获得了上海外贸学院物流专业的硕士学位;靳志军先生是来自西门子的专业人士,他是西门子水处理技术部技术总监,曾经获得清华大学市政工程硕士学位以及环境工程学士学位,他在水处理行业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尤其他擅长污水处理的技术。他的研究成果曾经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而且在很多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我们欢迎他们来给我们做这个专家研讨。

  首先先来总结一下今天早上的专家演讲。我们听到了李颖诗小姐为我们做的气候变化对于水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以及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演讲;甘泓博士为我们分析了中国的情况,中国如何对待水资源管理的问题,特别为我们讲到了海河流域的情况。因为我们知道我们需要建立这样一种合理的基准,来更好的管理我们的水资源,来处理中国的水短缺问题;James Rosenwax为我们带来的是澳大利亚的经验,让我们看到了澳大利亚在城市区域内来做水敏感城市规划的经验,澳大利亚是非常干旱的地区,而且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另外梁绮敏女士为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经验,他们是怎么做的以及有哪些方面的经验都做了介绍。

[NextPage]


  我要说一下要设立基准,我们知道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的水管理都需要通过策略基准来更好的检验我们的工作,我们需要有一个指导的规则,特别是我们政府机构需要出台一些导则,这样的话,我们在每天工作的时候会有更加清晰的思路,所以说我们需要有一个行业的标准,有一个基准,这是一个非常量化的标准。但是这些标准我们可以努力去获得,并不是说现在就要你去马上满足,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很多方面我们是有一些问题的,但是我们如果跟这个基准更接近一步,发现我们更加的有一些努力的成就。在雅加达上个星期我就做了这样一个演讲,就是说全世界现在水的用量不断在增加,可能是这种爆发性的增加,你可以看到1950年和2000年水用量的比较是非常大的,在全世界来看,我是来自魁北克的,魁北克有很多的水资源,但是有很多地方水还是很短缺的,就像甘泓教授刚才所说的,一般来讲在中国南方水很多,但是现在南方也出现了一些干旱的情况,有的时候出现一些洪灾,也就是说洪灾和旱灾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严峻的,对于我们水资源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的确在中国设立水资源管理的基准方面有一些进步,这是我们最新的一些数据,单元GDP水的消耗量有所下降,这是一个进步,这是我们在“十一五”计划当中的一个目标。可能也是因为经济发生了全球的危机,所以对于我们水消耗有所下降。另外我们希望在农业、工业和家庭用水方面都要有很多的节水措施出台,我们怎么样能够真正的去付诸实践?新加坡的实践非常好,他们出台了很多的用水和水资源管理的基准,而且他们要让不同的机构能够一起来跟这个基准进行比较,跟它来竞争,看哪个机构的水资源利用率更高,更加接近我们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小组讨论

  我想要问各位专家的几个问题是,请问甘泓教授,您觉得在中国现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是不是很重视?我们是不是现在已经有这种相关方面的一些规则出台了?

  甘泓:非常荣幸,第一个问题就抛给我了,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不知道对不对,中国制定了未来的发展计划来节水。实际上刚才演讲当中也提到了,在未来2010到十二五期间,实际上是“十一五”规划内要实现万元GDP的耗水量减少30%和万员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减少20%,以及刚才我说到的农业灌溉用水系数提高等等方面。在我们国家大家都知道,每个省和自治区都有自己的用水定额,但是我想这个用水定额好多企业也都在这儿,看到用水定额以后会感觉到很舒服,对我们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约束。因为我们在设计用水定额的时候,有些企业比较先进,大部分企业用水的工业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总体来说,工业用水定额的标准还是偏高偏松。所以通过这几年的规划和研究,我们曾经做过研究,在不同省份用水定额标准制定的时候它们之间的差别还是相当大的,所以我们按照流域来制定用水标准的时候,就是相邻地区的用水定额我们选择最小的,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一个限制。当然刚才我也提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如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话,这种定额的标准还会更加严厉,这样会影响到一些企业。对于生活用水标准,虽然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制定的那么高,但是为了国民生活的改善标准,还是处于基本增长的趋势。从总体上来说,达到我们国家的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总量是6200亿的取水总量,还要靠全社会的努力。

  Stephane Asselin:您回答的很好,接下来我要请靳志军先生再来为我们回答一个问题。我们知道西门子对于膜处理方面非常的有经验,我想知道现在我们制定了标准和基准之后,你们会使用更多的膜技术,对于你们的一些膜技术和设备的需求会更高,你们认为这种出台是不是已经在做了?还是怎么样?

  靳志军:现在不光是膜,西门子水处理的范围几乎涵盖了水处理行业所有的方面,饮用水、工业供水、高纯水还有污泥的处理,除了处理污泥焚烧之外其他的我们全有。在污水行业,西门子污水处理历史不是很长,但是这几年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要的业务得益于污水回用的政策支持,在中国尤其是沿海华北地区资源紧缺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我们这几年做的最多的业务就是污水的再生利用,包括我们的奥运工程和污水处理厂,还有清河污水处理厂的膜过滤,这些都是满足或者适应北京市关于污水再生利用方面的政策和需要。另外我们也有一些像海水淡化方面的,也是用膜的办法,这也同样是受水的紧缺方面的要求限制,但是那个主要有一些政策要求,比如说电厂不能够再消耗当地新鲜的水源,只能另辟蹊径,包括污水的回用或者是用海水。我想将来污水这种回用,主要从业务的推动力上面积的来源应该是更广阔的应用,而这些政策应该是通过水价。因为自来水的水价作为水资源太便宜的话,包括海水淡化和污水的再利用就无利可图了,投入不能得到回收的话,很多行业就不愿意做污水的回用了。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一些电场做了污水再生回用的工程,花了很多的钱,但是只把它当做一个备用水源,他们还是想方设法通过别的渠道获得现成的新鲜水源,因为那个水比污水的回用要便宜很多。所以我想全社会的这些水和污水的回用应该是最终通过合理的水价结构去实现。

  Stephane Asselin:我想再继续问下去,比如说你们陶氏化学公司的业务主要是来自行业要有更多的要求?还是政府有更多的要求?还是一些私有行业更加推动这样一个进程?在中国水资源更好的利用和保护方面到底是哪一个方面在起主导的作用?从你们行业来看是谁在起作用?

  赵敏佳:从陶氏化学,我们因为是提供反渗透膜和立体交换,前两年购并了欧美公司,我们现在拥有着整个水处理行线里面用到的所有的比较关键的产品。作为我们在市场上跟客户的一些交流,实际上在前两年我们做的比较多的是工业的一些需求,他们当时的需求,在三年前在座的可能会看到我们电力行业发展的非常迅猛,以及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我们真正需要的一些容量,那个时候推动力是来自于工业的需求,因为他们需要把水源处理成锅炉水来推动汽轮机做工。实际上在整个中国来说没有一个政府的主导说整个中国应该怎么来分布这个动力和规划水的资源,而是各个地方政府大家也比较了解,他们会有很多的电场,因为这是经济发展的标志,所以当时有一点过头的感觉。从去年年初开始,我们也开始系统的看废水回用在电力行业、纺织行业和造纸行业的需求,刚才甘泓博士也提到了“十二五”计划已经明确指出了回用率,特别在电力行业,以前“十五”的时候是30%的回用率,现在要报一个新的项目必须达到70%的回用率,否则这个新的电场就不会批准。在国家这样的规定下,北方的电场就不得不考虑必须要回用一部分的废水,乃至把一些民用的废水来回用,作为我的工艺用水。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跟客户进行比较多的交流,因为如果是新鲜水的话,用树脂或者反渗透膜会有不同的选择,用废水工艺更加的复杂。我们也会跟我们的客户,像西门子和威立雅和其他的工程公司进行合作,来选择比较经济可靠的工艺给他们。

  实际上国内的市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刚才靳志军经理提到的北小河,那是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来示范中国对这个绿色环境的一个典范,我们现在也看到了市政设计院也开始考虑我们会用废水,我们会形成一个可循环的闭式回路。我们可以看到在欧洲、美国和新加坡已经有非常好的例子在做了,但是在中国我们还没有这么一个非常健全的机制。现在看到的,实际上我们市政行业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水处理技术,而是我们的管网问题,其实那个水在出厂前已经非常好了,但是就是输送到客户用水点的时候经常会标准不够,在这个时候我们会跟市政院的同事们去讨论,因为陶氏本身业提供一些管部内衬的技术,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技术应用到管网设计上?另外把我们水处理的技术也应用在水处理的工厂,比如说超滤和离子交换,来提取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特种离子。另外还有一些除砷的介质,对于北方华北地区有一些农村的水砷含量非常高,国家对不同的饮用水已经在开始制定相关的内容了,只是我们还没有看到像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制定标准出来,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只是还没有最终确定。

[NextPage]
  Stephane Asselin:非常好,James,我想根据上述三位专家的发言,要再问你一个问题,我们在成都有一个非常大的项目,在成都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新区,你说过澳大利亚的一些很好的经验,根据你在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一些经验,我想知道我们现在建设很多新城,在中国有很多新的建造,他们可以使用很多新的技术,这些技术现在已经在市场上可以得到了,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更好的达到我们基准的要求?

  James Rosenwax:中国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人才,我有几点想法,第一点就是在中国的确在机制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政策上有很多的变化,市政方面有更多的重视,他们现在更加重视一些水的处理技术。第二点就是私营的公司,这个都是由经济和市场所推动带起来的这批公司,我觉得比较大的一个推动改进的因素在中国就是在设计一个标杆,在中国要有这样一些想法,要变得更好,比美国和澳大利亚要做得更好。我觉得最好的一个机制就是对于项目的认证,我知道这些在中国的项目他们有自己有利的或者是金的银的评级,有比较高的等级,可能对于客户来说更加有吸引力,我们在某一方面可以依赖于市场来建立这样一个标杆,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资源的管理,推动未来的一个发展,这个是对于市场上面的一个响应。当然我们也会有水价的问题,这个我们也是要考虑的,就是水资源的定价。

  在澳大利亚,我们现在是干旱的季节,很多的例子里面,因为有干旱,政府要求我们要去节约用水,这个通过的是公共的教育活动来推广的,首先是中国引导,我觉得在中国也是一样的,就是来教育我们的大众水资源作为一种天然资源的重要性。为什么澳大利亚政府这么做?它们通过广告宣传或者是学校教育,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途径。在去年已经达到了25%的普及率,在澳大利亚悉尼可以看到也有这样的一种宣传,而且还会装一种装置,来计量你这一天的用水量,这是非常客观的告诉你今天用的水量是多少。我不是说现在就要实现,我只是说中国在未来五年哪一些是强制要执行的,哪一些是自愿执行的,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既有自愿又有强制的。最近在悉尼可以看到,当水量比较多的时候,强制性的标准就不见了,但是用水量并没有上升,因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社会已经学会了要去节约用水。现在我们对于水的概念和价值观的理解不一样了,因此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解力,就是了解到了一种教育宣传对于水的真实价值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保有这样的水资源,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就是说这种公众的教育对于我们建立这样一个标杆的作用是什么。

  Stephane Asselin:甘泓博士,我刚才听到的就是中央政府有一些政策,但是要在省级或者是当地政府来做,我相信您在这方面有一些经验,有一些城市确实做得比较好,有一些私人的业主和开发商他们可以达到一定的标准,他会把自己跟其他人有一个界定,他们因为做得好,所以有比较好的一个评级,因为这是一个公众的,因为水的质量是政府要管的,同时也是关注到人的健康问题,如何通过这样的讨论,能够把信息以非常精准的方式传递出来?我们如何能够合作来推广这种信息?

  甘泓: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信息,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不一样的就是所有制的问题,刚才我们没有讨论到水权,我们现在在进行水权水量分配上依据还不是很充分,除了用水量,需要用多少水量,能力用多少水量,有多少技术能够节约处理,但是一个区域也好,一个行业也好,你是否有这么多的权利去用多少水量这恐怕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在近些年,我们国家在水权分配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种水权当然也包括属于国家所有的水资源的公权在区域上的分配,然后进行私权分配,分配到行业和个人,在这个前提下进行节约用水和一系列的措施。刚才提到的定额,实际上是我们一个比较具体明确的内容,但是所有这些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我们怎么能够知道企业、用户和灌溉用水用了多少水?所以刚才这位先生也提到了水资源的问题,水资源用水的监测是我们一个非常大的障碍。从国家区域层面上可能会知道你大约用了多少水,但是我们没有很充足的数据来知道你这个企业,这个小区个人用了多少水。当然刚才各位专家也把一些大量的数据进行了展现,但是这些数据还远远不够,我们没有比较好的监测系统,尽管像北方一些地区,不光是对工业,对农业也采取了农业地下水抽取,采取了智能卡的监测,但是仅仅是北京而已,其他地方在这方面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James Rosenwax:就算没有这样的数据,你的水供应的数据没有的话,我觉得中国有这样的机会,通过一些简单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推广,能够影响到下一代,从学校就开始影响他们,我相信水的这种价值,水资源的这种紧缺性在学校里面是可以推广的,比如说在澳大利亚我们有雨季和干季,学生就可以了解到这一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教育和影响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了解饮用水的重要性。

  甘泓:刚才我疏忽了,关于教育的问题,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已经出了两本面向小学生的《水知识读本》,我们近期还将出面向初中和高中的《水知识读本》系列,这个《水知识读本》是03年在国外一些经验的基础上实施的,我们国家目前这方面的读本很少,所以我们和中学的老师、大学的教授合作,我还有一个头衔是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所以我们近两年出了一到四本的水知识读本,我们希望这个水知识读本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能够对中小学生了解水的知识有所帮助,同时我们现在正在准备出一个动画片,当然我在这里也做一个广告,希望我们企业如果有一定远见的话,能够赞助我们这个动画片的制作,谢谢。
[NextPage]


  Stephane Asselin:我们继续讲下去,我对于技术感兴趣,还有就是成本,相信大家可能想了解这些。我们讲到水,还有它的能源的消耗的拖延技术,对于中国来说,或者是水的供应拖延的成本和技术方面你们有没有什么可以跟各位分享的?

  赵敏佳:对于数据我们没有做太多的研究,但是根据我们现有客户的数据,因为现在我理解Stephane Asselin所说的应该是指海水淡化,普通的也不是,一般的海水淡化厂都会建在电场,因为这个时候自己电场内部的自用场用电会比较便宜,而且会有蒸汽。可以看到现在国内海水淡化的工厂是屈指可数的,而且基本上除了天津的几个项目以外,全部都是在电场范围的。如果以电场的案例来说,膜法吨水成本是4.5元到5.1元,如果用热法的话,如果也要蒸汽的话应该是靠近电场的,因为这个电场或者制热场能够给他提供蒸汽,热法制作的成本比膜法更贵一些,这个蒸汽是从4.9元到7元左右的热法的区域。废水处理要看是什么样的废水,如果是市政废水处理成本应该比工业用水低,因为各个行业的工艺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电场的废水一般就是会用冷却塔排污的废水作为循环的水源,像造纸和印染很多都是产生非常多的废水,各种处理的工艺不一样。我们做过一个非常基础的研究,在钢铁行业,我们的废水处理成本大概是3.3元到4元左右,仍然比海水淡化便宜,而且它的地域也不太适合海水淡化。像电场的话这个钱就会更省一些,因为电场的冷却排污水没有钢厂的废水那么脏。市政废水我们没有做过太深的调研,但是我看过一个市政废水的厂,他们说运行费用大概是2.5元到3.6元左右,这个是根据水质的差别来定的,有的时候枯水区的时候水的成本和维护费用更高,所以费用也会更贵,这个数据是我们从客户的介绍那里得来的,不知道官方有没有一个准确的价格,这个价格应该在什么范围,我想靳志军博士可以补充一下。

  Stephane Asselin:我们讲到集中化和分散化,西门子的技术又是怎么样来操作的呢?并不是说去寻找这种大的处理工厂,可能是市政这种新的城市、新的生态城市,他们可能有自己的这种生物的过滤,或者是来进行拖延,或者淡化,西门子的这种膜技术是非常好的,可以去淡化这种海水,能够通过大规模和小规模的再次使用,我觉得这个成本是否能下降应该是整个业务驱动的一个因素。

  靳志军:补充一下刚才关于海水淡化的问题,首先海水淡化的成本取决于地方的能源价格,因为海水淡化主要是耗能的成本,当然如果不管是用热法蒸馏的方法还是用膜法,还有一部分就是药剂,因为需要很多的药剂,最大的能源就是耗能方面。用反渗透的话是比较容易的,因为用电不用别的能源,电输送比较简单。要是用热法的话,那一定要有蒸汽,需要建一个电场,否则就没有地方去买蒸汽,只能自己生产。关于海水淡化的成本我觉得有点像自来水的成本,是一个不透明的,现在企业用海水淡化或者跟刚才前面提到的我们做了很多的像钢铁企业还有电力行业回收利用污水,这些污水回收还有海水淡化到目前还是一个被政府鼓励的一种行业,他们这些用了海水的和用了污水的,都倾向于这个水很贵,这些贵都用了,省了你们的自来水。实际上那个成本据我自己测算,可能比刚才所说的稍微低一点。因为现在尤其是膜法的淡化技术越来越先进,因为大家知道,从海水里面生产一吨淡水大概需要差不多2吨多活水,因为1吨海水只能制出40%到50%的淡水,那么热法也大概是这个比例,这样测算下来,因为因为有了55%高压的海水膜法里面牵涉到能量回收的技术和设备,使得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是向下走的趋势。海水淡化目前运行的都是自建的,电场用的价格自己算的时候,真正的是用自己的电价,因为是烧油的,他们自己算出来的价格已经是4元多了,实际上按照我的测算应该是比这个低,因为是他们自己内部的价格,不是用的电网的价格,所以他不愿意告诉你外界究竟成本是多少,目前海水淡化大概就是5元左右。

  关于刚才讲的污水处理或者回用,因为技术的进步,现在倾向于更大型的,像现在大部分,包括北京主要都是大型集中的污水处理厂,目前北京排水集团正计划把城区的八个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都提高到接近地表水质量标准的四倍水标准,除了总淡以外,其他的标准都往这个标准靠齐,他们已经建了很多管道,把高碑店的水处理到这个标准以后,可能一两年之后全部抽到永定河的上游,把北京的这些河道里面都灌上再生水,沿岸的这些单位和市政设施都可以取用这些水。那么这样一个做法是基于现实的,因为原来我们建污水厂都是建了这些集中的,百分之八九十的污水都收集起来到了一个城市的边缘进行集中处理。现在的技术,尤其是像膜这样的技术可以做小型的了,而且这样的技术不依赖与专业人员的管理,我们只需要把设备和自动控制维护好了,这个水出来之后就是可以放心的,可以达到预期的标准,另外很紧凑,还省地方,而且完全可以建在地下。所以说将来一些更小规模的城市,如果城市污水处理厂还没有普及,那么我相信,如果有污水回用的这种需要的话,可能更倾向于分散的。用分散的可以节省大量水的输送费用和管道的建设,管道建设不光是需要花钱,同时也需要占用地下的空间,路由现在在大城市里面非常紧张,有上水管,下水管,煤气罐,各种电缆还有地铁,这些都是占地方的,地下的空间比地面上一点也不宽松,所以如果建分散的这种就地解决就地使用的话,可以节省很多这方面的资源,所以我预测将来应该是分散的越来越多。另外大城市更广大的小型农村和乡镇,那些只能是小型的,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污水处理厂,比如说一个村可能也就是几百吨,或者几十吨,据我所知,“十二五”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Stephane Asselin:根据今天所有的演讲,我想问一下各位专家,我在加州呆了15年,我们也说过了澳大利亚的事情,供求关系要平衡,中国在初级和二级处理之后供求要平衡,我们知道中国很多水都是受到了污染,要花多少年的时间才能够达到这样一个供求的平衡?在加利福尼亚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系统,我想知道虽然我们前面有很多挑战,但是我们是可以来克服这些挑战的,使用我们这些处理的技术,我们究竟还要走多远才能够满足一个比较高的处理标准?能够像加州他们一样呢?我们要花多少年?在70年代的时候洛杉矶也是非常糟糕的,所以我们看需要多少年。
 

[NextPage]
  甘泓:我们现在还是有一些计划经济的成份,我们目前也在做综合规划,这两年也做完了。但是有些东西我们很难预测,比如说刚才我提到了,相信我们人类的智慧,实际上也要相信我们政府的执政能力,我们作为一个省,像海南省的规划,我们预测它的污水处理能力还是按照以往的思路逐步提高,实际上从去年海南省各市县的中心,要求在今年年底完成所有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这远远超出我们原来的计划和规划,当然刚才也提到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它的运行状况等等,那可能是另外一个问题。所以有些速度是我们很难想像的,有些还需要我们政府在这方面在政策上来制定。所以具体哪一年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很难说,中国这么大,北京的污水处理能力是80%以上,是很高的了。但是有一些城镇,包括一些大的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还是很低的,至于提到处理后的污水怎么使用,刚才也有介绍,不能说是遥远,但是也是需要努力做的。因为作为一个流域来说,上游处理了给下游用,自己用的话可能又有一些相堤水方面的投资,给下游用就要考虑了,当然这些问题我相信是逐步会解决的。

  Stephane Asselin:我还是要问一问需要多少年?是十年吗?我想这好像不是一个测试,我觉得很好奇,因为现在中国发生的变化太快太多了,很多的这种污水厂,可能18个月就可以造一个很大得了,所以说发展很快,到底是十年、二十年还是怎么样?

  James Rosenwax:我来回答吧。

  Stephane Asselin:为什么要一个澳大利亚的人来回答呢?

  James Rosenwax:我想用澳大利亚的例子,澳大利亚花了20年时间,来让大家都能够有这样的意识,但是澳大利亚只有1800万人,我们也花了20年的时间去教育他们,所以在中国要马上推广的话是不大现实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澳大利亚人花了20年的时间来改变我们的想法,来改变我们的设施,达到整个的目标。现在我们每一步在水治理上都要人们意识到一定要正确的管理,水是一种资源,你要知道时间是非常长的,对于一些大的城市,像北京、上海我想我们会做得非常快,会做得很好。但是中国农村地区还是很大的,我们有很多农田,有很多农村,这些地方要改变他们的一些使用水固有的方法,这是比较难的,中国实在是太大了,我们真的一定要注意,我们在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地方一些具体的情况,而且各地的文明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城市规划的时候,在我们农村规划的时候都要有不同的一些想法和决策。另外一点就是我们现在的技术是非常简单的技术,这些技术中国的农民已经用了很长时间了,是非常简单的,也是很经济的,中国人真的是很聪明,有很多很好的人才,我们在水资源的管理方面一定要调动我们所有人才的积极性,要让中国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水资源的管理上来。

  Stephane Asselin:1970年的时候,美国也是有很大的水问题,如果我是胡锦涛的话,我可以来做决策,但是我觉得这不光是政府层面的东西。

  赵敏佳:关于哪几个方面是觉得最需要让水资源合理利用得到提高的,我觉得第一点还是公众的认知,就像James刚才说的,我们一定要从自己做起,让自己的行为能够符合节约水和优化水资源的目的,我们也要很科学的认知这个再利用水的价值。第二就是国家的投入,当公众有认知的时候,国家也要有一定的投入,哪怕是国家自己的投入或者通过一些企业和公众的税收达到的一种投入。第三就是法制,尽管国家有一些制度和要求,各地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执法的不同,所以有的法制法规是没有办法落实的。我觉得一个公众的认知,国家的投入和法制的执行力度和制定是能够帮助我们加速水资源合理分布和利用当中比较重要的几点。要利用多长时间是很难说的,我觉得它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因为我们国家用了将近15年的时间达到改革开放发展到现在的程度,环境污染多严重?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到底需要多长的路要走,我觉得不会很短,至少我觉得应该是正负十年。对于一些新城区这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对于一些老城区,还要涉及到一些房屋的改造,这个是非常难的,所以新城区会很快,像天津滨海新区,新城区会很快,也许三年就可以看到效果,像苏州工业园区等,是生活工业非常平衡的园区,像北京和上海,我觉得五年都不会够,这是我的估计。

  靳志军: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弹性的事情,就算是先普及现有的法规所要求的污水处理和污染的防治,我觉得至少也要十年以上。何况现在我们的污水处理有的在运行了,管网没有建起来,没水来水,有的水也来了,可是处理的标准没有达到真正的标准,据国家环保部一些官员的预测,有些是学者的研究,我们国家污水处理厂真正能够实现投资效益的,达到原来污水处理目的的只有29%,所以说建起来是一回事,把它发挥好是另外一回事。何况我们即便是达到了现在的标准,污染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我们只不过解决了一点COD、BOD的问题,尤其有很多工业污水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所以我相信这样一个过程可能最终使得我们的环境开始往好的方向转变,可能还需要20年以上,这是我个人的预测。

  刚才提到了教育,我认为法规的宣传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光是环保或者节水的意识。因为现在很多人喝了受污染的水,我看到有些地方的资料他们都得病了,还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保护自己,不知道去找谁赔偿,很多的都默默的忍受,这个对于我们的环保是非常不利的方面,会鼓励了那些造成污染的企业或者机构,所以说宣传和教育我认为确实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要想比较快的短期见效果,促进这个事情,还是需要合理的法规,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法规了,而且也在完善当中。比较欠缺的是这些法规的落实或者是这些执法是我认为我们目前更应该下功夫的。另外刚才说的水价改革,为污染的治理提供推动力方面,你不要自己去一个一个做项目,尤其是地方政府不要一刀切,地方政府应该把自己辖区内的水资源核算好,制定一个水价,反映水在那个地方的稀缺性,水非常丰富的地方可以便宜一些,像华北早应该把水价提上去,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就是污染,还有农业的节水我认为国家更应该多花钱,既要保证粮食的生产同时又要能节水,如果农业节水10%,城市水的缺陷就全都补回来了,所以农业的节水效益可能更大一些。
[NextPage]


小组讨论


  Stephane Asselin:我们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有人说5年,有人说10年,有人说20年,我们再过两年看看我们的进展是怎么样的。大家都听到了各位专家说教育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宣传,要让大家都有这样的意识,这都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非常感谢各位专家,感谢甘泓博士、靳志军先生、赵敏佳女士和James Rosenwax先生,非常感谢你们花时间来和我们共享你们的经验和想法。有谁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问:我有一个关于海水淡化的问题,在做可持续发展的话,能源也必须要是可持续的,比如说我们不能用一些化石能源来做海水淡化,如果我们要可持续的话,是不是说我们一定要用再生能源来做能源的配备?

  靳志军:这位先生提的问题非常好,他的问题就是说,因为海水淡化是非常耗能的,实际上目前最先进的技术,用膜法的话,在海里面生产1吨淡水需要5度电,海水淡化很耗能,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化石能源被废掉了,如果想这个事情可持续的话,应该使用可再生能源,应该是这样,实际上最近我们西门子内部我和我的同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西门子现在内部也有风能,风力发电部门他们的生意做得非常火,我们这边做水处理的有海水淡化,我们也提出来,能不能用风能来进行海水淡化?因为风能的特点是很不稳定的,电网现在都还不太愿意接受,恰恰在海边,不管是海上还是岸上那个地方建风力发电设施比较好,所以我们已经提出来,已经有关人员开始做可行性研究,使风力直接来驱动膜法的海水淡化。这样的方式,因为电不能储存,风也是不定的,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不均匀,可是把它通过一些技术的手段改进,因为基本的东西都有,把它做成淡水,作为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城市备用的水源,可能将来是非常好的发展方向,这个我很赞成。

  问:我们国家最近这十多年和二十年,城市用水大量的增长,因为城市化的发展和工业的发展,我们国家现在城市化的发展应该还在半路当中,未来十年的进程还会很快,所以城市用水还会大量的增加。这样的话,我们这个论坛,包括从昨天到今天大家都在讲水资源的回用,污水的回用和处理等等,AECOM公司有没有一些好的办法来开发利用新的水资源而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比较少的?我想这个可能当前在中国也是很现实的一种需求,如果你只是讲污水的回用,可能还满足不了我们现在发展的要求。所以像我们单位是负责我们省里水资源的规划,我们做水资源规划的时候,肯定还要考虑开发利用新的水资源,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开发利用新的水资源而带来的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比较小的?

  Stephane Asselin: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非常大。

  James Rosenwax:我们有很多深入的方法来治理水,来回收水,更好的增加一些水的来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深化膜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有80%的水回收使用,让这些水可以来做非直接的或者说直接的饮用,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一些想法,特别是雨水的采集和处理也是一个非常新的可替代水的来源。

  Stephane Asselin:还有就是很多人搬到城市当中去,我想这也是一个机会,因为你可以很好的来利用水资源,因为人们到了城市里面去受到更好的教育,可能意识就会更高,所以不是说有更多的人搬到城市里面去,人口增加一倍,水资源的使用就会增加一倍,可能不是这样的。另外67%的水还是农业使用的,中国现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技术的利用也不断的加强,这样的话可能会让农业用水量有所下降。在加利福尼亚,我们可以从农村获得一些水,然后来进行水方面的重新利用。比如说有的时候我们在一些流域制造一些大坝等等,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使用,中国可能会有一些更好的方式,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一些想法,有没有同仁可以有更多的想法?

  James Rosenwax:我还想补充一句,我们想想看水资源的多样化,讲到刚才的过滤或者膜法以及我们如何来处理这些水,使用这些技术我们可以减少自己对于海水淡化的依靠,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水在水库当中,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很好的控制,而不是完全的依赖于淡化技术,所以这应该是比较多样化我们的水资源。

  问:我本人是AECOM公司的,下游做污水处理的回用,现在我在AECOM是做上游规划的事情,其实水资源是非常有局限的,从污水里面的回用应该是反复多次的,而不应该是说这个水用几次,上水下水就排掉了,在发达国家的时候可以用很多次,尤其现在我们在雨水的利用上,但是目前在中国我个人认为还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差距,我们目前是生活污水的排放排污处理还没有达到那个标准的时候,对于雨水自然而然不会那么去重视。但是我们现在正在逐步的把人的观念慢慢的转变过来,今天我也注意到,在场的都是非常年轻有朝气的一些人,这是在我们行业里面能够把声音传播出去的教育,我的孩子5岁他在美国,我们也一直在给他一些传播的意识,包括我们在家里洗手的时候,他说爸爸你的水开得太大了,你要关小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观念。从普通老百姓做起,尤其在政府决策的层面上怎么让他们把理念转变过来,包括在新加坡生态城,我们已经把那些理念纳入进去了。在北京和水务局合作的,美国贸易发展署资助的项目里面也已经做了雨水收集的可行性研究,认为非常值得做,目前真正移到下一步在全市里面开展,可能还存在一个真正能够看到效果的,我们在亦庄要建一个小的污水处理厂,旁边有一个湿地,现在正在做设计,希望能够在北京更大的范围里面,能够在全市的范围,包括在老城区的改造里面也能够把这些涉及进去,从这个里面体会到水资源管理其实不是一件非常宏伟的事情,是在你的身边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从点点滴滴做起,其实你已经在给这个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尽力了。我也想问一下甘泓博士和James Rosenwax先生,目前我们在北京这个地方要想把这件事情推开的话,在老城区里面的使用要改造,在景观上要把这些设施做进去,存在地的紧张问题,人口密度比较大,施工各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怎么样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能够让他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加使人容易接受?

[NextPage]
  甘泓:对不起我回答不了你的问题,你的问题是城市规划的问题,就是怎么用地的问题,非常抱歉。

  嘉宾:我是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院的,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作为北京旧城,的确都是建成区,所以不管是空间还是土地都非常珍贵,所以改造起来难度很大,但是我想首先从观念上我们要来引入水敏感设计的观念,第二从专业领域上要相互融合,尤其是水专业跟规划专业要相互融合,第三就是涉及到一般的规范和标准,比如说像目前国内建筑设计的规范,包括道路设计的规范,跟目前我们所说的水的一些相关的理念,从目前来看还不是很协调,或者说有些是冲突的,所以说从规范标准的领域需要逐步的突破,使它变得协调。所以说我觉得可以找一些示范的地点,取得一些试点的经验,然后逐步推广,全面铺开。

  Stephane Asselin:问一下James,你可以从澳大利亚的角度来回答,北京我们知道是比较老的一个城市,空间上确实受到一些限制,你怎么样来考虑这个问题?特别是在做城市规划的时候。

  James Rosenwax:从澳大利亚来讲,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使用不同的技术。在讲到大的绿地开发的时候我们有更多的空间,比较简单,可以有大的湿地,有大的空间来做休闲娱乐空间,或者是任何的污水处理的地方。但是在城市规划当中,我们要重新改造整个的城市,要使用不同的技术,要留出空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在墨尔本,在悉尼我们要被动的去灌溉这些树木,一定要强制的话做一些绿地和树穴,还有生物过滤的地方来保证整个的水系统都是被过滤了,来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回到根本就是技术问题,讲到去改进一个城市,有些情况确实我们有一些工具可以进行参考。比如说绿色屋顶、绿色墙体等等,你们都可以来问我。

  Stephane Asselin:谢谢,我们再次的感谢所有的嘉宾。

  梁钦东:谢谢大家,今天诸位专家都给我们了一些很好的观点分享,再次感谢这次参与组织和实施的几位同事,包括AECOM公司的同事,感谢大家,我们的会议到此结束!


会议现场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