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设计趋势主打治愈系
“2016年,设计界注定要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激烈交锋。”知名设计机构KCPB合伙人、设计师约翰·梅德(John Maeda)说。时至年末,全球各大设计中心、机构的趋势预测报告纷纷出炉。尽管受到地域文化差异影响,内容有所差别,但是多份报告中透露的基本信息正如梅德所言,虚拟世界的巨大冲击和回归真实的强烈愿望将交织在一起,成为2016年灵感的驱动力。
一方面,互联网碎片式传播方式对社会产生了影响,人们的很大一部分生活时间被用于虚拟世界寻找刺激体验。“低头族”在享受快餐式文化产品时,也创造出了幽默自黑的网络文化。投射到设计领域中,各种颠覆传统思维的小设计层出不穷,便是网络文化推动的结果。而另一方面,虚拟世界和网络快餐文化又使人迅速厌倦,反而对真实产生了强烈的渴求。人们对如何设计一个温暖的家、对环保设计的兴趣有增无减。极致“蜗居”改造、环保设计与包豪斯结合,也成为了明年设计的大热门。
梅德亦指出,说到底,无论是脱胎于网络文化的萌趣设计还是源于自然和真实的设计,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未能点破的目的——疗愈人心。“这是一个需要反省的年代,新的设计需要弥补浮华年代造成的缺失。”所以,2016年,无论虚拟和现实如何交锋,治愈系都是主流。
萌趣是王道
“萌”是网络文化的关键词之一。国内知名设计师杨明洁创办的Yang Design设计策略研究所,在最近发布的《2016-2017中国设计趋势报告》中明确指出,未来两年,充满萌趣的设计将满足人们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寻求心灵治愈感的重要诉求。
按照杨明洁的解释,所谓的萌趣,是用最简单直接的设计风格、强烈的色彩冲击视觉,乍看之下就能俘获人们的眼球,在物与人之间快速建立心理连接。“萌趣设计幽默感的表达方式,跳脱于常规思维,具有玩味的乐趣,给消费者带来直接的感知,引发共鸣。”
在日本,萌趣设计作为重要的设计潮流存在多年,最典型的莫过于设计师名児耶秀美创立的+d设计。香蕉皮门档、动物形状橡皮筋、压住泡面碗的卷脚的人形公仔、供人在无聊和烦闷时尽情揉搓的橡皮玩偶“完颜阿骨打”,数百种琐碎的小玩意凭借鲜艳的颜色和别出心裁的造型,在日本乃至欧美大受欢迎。据说,一盒小小的动物橡皮筋,在全球销量已经突破了两千万份,是纽约现代美术馆纪念品商店中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设计无分大小,只在于是否打动人心,‘萌’就是直指人心的神器。”名児耶秀美坦言。日本萌动设计发端于经济泡沫破灭之后,大众消费需求从追求奢靡转向了寻求抚慰,对人心体察入微的名児耶秀美迅速抓住了这种趋势。和同时期创立的无印良品不同,+d虽然不扎根于日本传统文化土壤,但名児耶秀美发掘的年轻设计师审时度势,借助日本动漫文化浪潮,将萌趣设计推向了世界。
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萌”同样深入人心。国内原创设计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遗余力挖掘萌趣的力量。仅在今年上半年,“朕知道了”胶带、故宫手表壳、朝珠耳机、“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等一系列故宫衍生设计品,已经先声夺人,凭借卖萌的创意,销售额突破7亿,为国内萌趣设计打响了头炮。萌趣设计的门槛不算高,生产预算也有限,所以,新兴的网络和新媒体众筹平台为设计新秀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更多年轻设计师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说,萌动其实是代表着对未来积极而乐观心态,也是一种充满自信、活力,具有鲜明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杨明洁说。现在,连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都在今年暑期登陆上海的《设计:为了爱犬》的展览上,带着一众设计大咖大打萌物牌。天时地利人和,2016年,已经不能阻止萌趣设计“野蛮生长”了。
斯提凡诺·博尔里的“垂直森林”已经完工
百变设计造“暖”家
《梦想改造家》设计真人秀节目的热播,不仅培植出了王平仲、沈雷等一干“设计暖男”,也让人们对美好的家庭生活产生了憧憬。这些“暖男”用真实的作品告诉人们:住宅狭小逼仄,只要想办法,总可以解决问题,让家变得暖意融融。在他们的手笔之中,每一寸空间都能物尽其用。
十多年前,香港建筑师张智强率先使用百变设计,将自己在香港闹市区32平米的“蜗居”变成了融影音室、客厅、书房、SPA浴室、西式厨房的百变空间。如今,居住面积狭小仍然是大城市居民生活的掣肘。随着“设计暖男”带来的改造启发,越来越多的“蜗居”优秀营造案例将在明年涌现,全民“蜗居改造热”一触即发。
另一方面,百变设计思维也影响了大宅设计。在近期的“2015别墅大宅设计高峰论坛”上,设计师讨论的话题竟然是如何借鉴蜗居改造,让别墅大宅设计大而不空、华而不奢。软装设计师简名敏也对这种观念表示支持:“家不在于大,而在于居住者是否用心营造。”她认为,2016年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是居家设计理念转变的重要节点,温暖低调会取代奢华新奇,成为家居设计主流。
对中国人来说,家庭寄托了对安全、温暖和正能量的追求。IKEA宜家2016《中国都市人居家生活报告》也以“用心,让家更有味”为主题,强调了和家人共度时光的重要性。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越来越融入设计之中,用各种改造让家变得暖意融融,出现在了不少人的新年愿望清单上。
沃特·凡科花费六年时间打造的住宅建筑The ARC
环保主义包豪斯
以“滋养地球,生命之源”为主题的米兰世博会落下了帷幕,但是关于如何拯救地球,如何善用资源的话题讨论仍在继续。浮华时代,资源过度消耗,弥补过失,设计也是重要的一环。而今环保设计已经被公认为是一条拯救地球、疗愈资源之痛的捷径。
之前,意大利建筑师斯提凡诺·博尔里(Stefano Boeri)在钢筋水泥之中植下数千棵绿色植被,将一座普通的住宅高楼打造成绿荫盎然的“垂直森林”,受到全世界瞩目。使用回归真实的自然材质,营造舒适而悠闲的氛围,让人们静静享受自然之美,博尔里的“疯狂”创意受到好评,也引来不少效仿者。不过,一些设计师认为,博尔里的设计仍有不足。
“博尔里的建筑还没有将形式和功能结合起来,我看到只是一栋种植了树木的普通建筑而已。”建筑评论家五十岚太郎认为,如果能将包豪斯理念引入“垂直森林”,环保设计才会臻于完美。如今,这种批评在建筑设计界得到了正面回应。倡导环保主义的设计师试图将包豪斯的“形式追随功能”理念引入环保设计之中。最典型的例子,恐怕要数加拿大建筑师沃特。凡科(Walter Francl)花费六年时间打造的住宅建筑The ARC了。
在温哥华市中心,凡科受委托打造的The ARC,不只是使用了保持室温的环保材料这么简单。由于大楼位于海滨社区的前沿,正面对大海,设计师利用这个地域特点,为The ARC度身定制了波浪形的建筑造型。从空中俯览,整栋建筑犹如一道延伸入社区的海波。
而凡科之所以采用这种波浪建筑造型,不仅有美化建筑造型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线条构造对大楼的风阻,大大降低了大楼保温所要耗费的能源,甚至还能利用一部分的风能,对节能减排大有裨益。同时,这种构造在降低大楼未来的维护成本上也功不可没。此外,建筑师还把水和植物等自然景观引入大楼内部,让居住者在钢筋丛林之中依然享受自然的乐趣。
“我是先想到最关键的环保问题,再考虑建筑造型的。所以,整个建筑的设计花费了我六年时间。但如果它能带给其他设计师一些启发,我认为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凡科介绍,他还为大楼勾勒了一个楼高200尺的空中游泳池,住客可在游泳池底部看到温哥华景色。根据不少西方建筑杂志的预测,类似于The ARC这样结合了环保主义与包豪斯理念的建筑,在明后两年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