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两江四河”造林绿化 西藏筑牢国家生态屏障

admin 2015-02-05 来源:景观中国网
西藏是世界上冰川发育最丰富、湖泊面积最大、河流发育最多的地区,境内生态系统类型多样,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全球山地生物物种最主要的分化和形成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样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使西藏成为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和维系高原生态系统及周边地区生态平衡的重要屏障。   近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会上原则通过《西藏“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规划(2014—2030)》。根据《规划》安排,西藏自治区将在17年的建设期内,基本建成覆盖西藏“两江四河”流域,乔灌草相结合,水

生长在雅鲁藏布江边的雅江巨柏

位于墨脱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山南地区的防护林

       西藏是世界上冰川发育最丰富、湖泊面积最大、河流发育最多的地区,境内生态系统类型多样,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全球山地生物物种最主要的分化和形成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样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使西藏成为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和维系高原生态系统及周边地区生态平衡的重要屏障。
  近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会上原则通过《西藏“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规划(2014—2030)》。根据《规划》安排,西藏自治区将在17年的建设期内,基本建成覆盖西藏“两江四河”流域,乔灌草相结合,水系森林、农田林网、绿色通道、城乡森林协调配置的森林生态体系。
  将实施造林绿化规模1074.49万亩
  《规划》将“两江四河”流域范围确定为西藏自治区境内雅鲁藏布江、怒江、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狮泉河的干流、一级支流两岸第一层山脊以内及周边生态区位或生态极其脆弱区域。规划区域面积33597.47万亩,根据规划区域的宜林地资源,结合区域生态建设需求,将实施造林绿化规模1074.49万亩。
  这里集中了西藏80%以上的人口、85%以上的粮食产量和85%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区域生态建设直接关系到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粮食的高产稳产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通过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防沙治沙、重点流域生态公益林建设、拉萨市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区域内沙化土地面积总体上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是,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和特殊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依然很脆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仍是该区域不可忽视的生态问题。
  “西藏森林覆盖率仅为11.98%,乔木林主要分布在林芝、昌都、山南、日喀则的有林县境内,其它大部分区域为灌木林或草地,群落结构简单,森林植被稳定性较差,整体生态服务功能不强。”西藏自治区林业厅造林绿化处副处长徐艺文说。
  此外,据西藏自治区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显示,西藏荒漠化和沙化仍处在演替发展的敏感时期,局部区域呈现扩展态势,大部分河谷滩区域沙化现象十分明显。
  雅鲁藏布江万亩防护林初具规模
  为加快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步伐,巩固和提高造林绿化成果,进一步改善“两江四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西藏自治区决定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据了解,此次通过的《规划》共分为七个章节,涵盖规划背景、区域概况与建设条件、总体布局、任务与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和实际效果展望、保障措施等。
  早在2006年,西藏自治区就编制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并经国务院批准。2013年西藏出台《关于建设美丽西藏的意见》,提出以天蓝、地绿、水清、气净、人和、环境优、宜人居为重要内容,全面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到2030年基本实现建设美丽西藏的目标。
  2014年4月,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艾玛乡作为“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的试点正式启动。该工程投入5750万元,规模化营造生态防护林1.3万亩。如今,这块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防护林已是万亩成荫、初具规模,生态效益日渐显现。
  “此次《规划》用于弥补《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造林绿化投资预算偏低、覆盖范围较窄的不足。”西藏自治区林业厅《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一名成员表示。
  为保持与《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的有机衔接,此次《规划》建设期为17年,分为前后两期,分别为7年和10年,共投资300多亿元。到2030年,西藏“两江四河”流域将有望实现区域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质量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渐趋完善,荒漠化、沙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日益显现。
  亚洲和北半球重要的气候启动器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世界上冰川发育最丰富、湖泊面积最大、河流发育最多的地区。境内生态系统类型多样,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世界上山地生物物种最主要的分化和形成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样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使西藏成为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和维系高原生态系统及周边地区生态平衡的重要屏障。
  “西藏是多数南亚、东南亚江河的源头,在国家主体功能区中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生态安全主要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排首位的即是青藏高原,而西藏又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参与制定《规划》的单位之一、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杨帆说,西藏是亚洲和北半球重要的气候启动器和调节器,其特殊的热力作用,对夏季风的形成具有很大的维持和推动作用。此外,西藏还是我国南北热量和水汽交换的重要屏障,对长江流域季风、梅雨的发生和过程有重要影响。
  “西藏是生物物种的基因库,近几年的数据表明,西藏植物种类达到5900多种,占我国植物种类的18%;脊椎动物795种,占全国比例为12.7%。而森林资源是多数动物栖息的家园。因此,在西藏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对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其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杨帆说。
  此外,由于“两江四河”均为国际性大江大河,是南亚和东南亚主要河流的江河源,其造林绿化不仅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直接影响到下游国家的生态安全。
  “‘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是在我们南木林县艾玛乡挥动的第一锹。”南木林县县委书记巴桑多吉告诉记者,雅鲁藏布江北岸南木林生态示范区作为“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去年完成植树造林1.3万亩,栽种苗木65万余株,苗木成活率达到99%。
  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党组书记布穷表示,去年全区完成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124万亩,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造林绿化任务,“2014年,林业部门一改往年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将造林成活率作为检验造林成效的唯一标准。通过不断加强挖坑、整地、树苗选择和栽植质量等环节的管理,使造林成活率得到极大提高”。
  据了解,今年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将加强与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委的沟通衔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申报和储备项目,争取国家投资18亿元左右。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