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目光 诠释三千里运河文化
今天,惟有山陕会馆保存完好。据方志记载,这座具有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拥有160间房屋的会馆,当年动工建造时,木料是从千里迢迢的陕西终南山运来,木匠则聘请于山高水远的山西汾阳府。所以山陕会馆虽地处齐鲁大地,却张扬着浓郁的山陕两省的建筑风格。
山陕会馆内还建有造型新奇别致的戏楼,在聊城经商的山西、陕西商人,往往会请来家乡的戏曲——秦腔、山西梆子等,但是,在戏楼上亮相更多的还是鲁西南、鲁西北的当地戏曲。因此,山陕会馆从问世之日起,就成为三省文化的重要交流场所。
需要指出的是:京杭大运河造就了沿岸数十座经济文化繁荣的城市,在这些城市中,都曾出现过带有外来文化色彩的会馆,如苏州城内的全晋会馆,也是山西商人留在这座城市中的文化遗产。如今,这些屹立在运河旁的古老会馆,都是运河流动的文化的最好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在运河沿岸,不仅留下了中国人南来北往的足迹,而且还留下了中外交往的见证。
浡泥王的大墓是在江苏南京。浡泥,就是今天加里曼丹岛上的文莱。郑和下西洋之后,有更多国家与明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其中第一位来华的外国元首就是浡泥王麻那惹加那。公元1408年,浡泥王麻那惹加那亲自率王后、子女等150多人的庞大使团,渡海来到中国,他们在泉州登岸,经由江南运河抵达南京。明成祖为浡泥王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不巧的是,由于旅途劳顿和水土不服,浡泥王来华不久便身染重病,于10月病逝于南京会同馆。逝世前,麻那惹加那提出了“体魄托葬中华”的遗愿,明王朝以王礼将其安葬在安德门外(今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西石子冈乌龟山南麓向花村西)。麻那惹加那的儿子在南京继承王位,并回国执政。1412年,这位新浡泥王再次来到中国,沿运河到南京祭扫先父陵墓,并在南京居留半年。
历经500多年风雨之后,浡泥王墓至今仍然保持完好,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用新思路呵护运河文化
作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珍品,大运河无疑值得我们珍藏。然而,根据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涉及到这样三个层面: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但是,现有的保护体系还无法将具有1700多公里文化长廊的京杭大运河完整地纳入到保护的范畴中来。
怎样保护大运河的文化遗产?现在,我国已经开始借鉴国外的遗产廊道的保护理论,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开始酝酿大运河的申遗,开始启动“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研究”项目。
该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说,近几年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运动出现了两种新的发展趋势,一是由保护单体文物,发展到保护成片村落、保护景观整体;二是由保护单体文物,发展到保护包含独特文化资源的线形景观,由此产生了“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的概念。
“遗产廊道”首先是一种线形的遗产区域或文化景观,在这些区域或景观中,人与自然共存,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可以是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也可以指能够把单个的遗产点串联起来的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线形廊道。
在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有着丰富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除了京杭大运河以外,还有丝绸之路、玉石之路、茶马古道、剑门蜀道、太行古道等等。
而在这些文化遗产中,作为还在供人类使用的交通通道,大运河的保护更是迫在眉睫。大运河穿越中国两个最有活力的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和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在中国“开”字形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运河廊道区域正面临着一系列威胁和挑战。
因此,正在进行中的“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研究”项目就显得意义十分重大。据悉,承担该项目的北大师生们正在通过详细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并运用GPS等高科技手段为京杭大运河建立起一个时间跨度为2000余年、空间跨度为3000余里的地理信息系统,这是为今后更好地研究运河、保护运河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