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长期污染或是根本威胁 江豚敲响水环境污染警钟

admin 2012-04-28 来源:景观中国网
自今年3月以来,鄱阳湖、洞庭湖乃至香港海域连续出现江豚密集死亡事件,本来已经非常稀少的“水中大熊猫”似乎放弃了命运的最后挣扎。

 

  因其憨态可掬、嘴巴弧线向上成微笑状而被赋予“微笑天使”的江豚,正面临着灭亡的危险。自今年3月以来,鄱阳湖、洞庭湖乃至香港海域连续出现江豚密集死亡事件,本来已经非常稀少的“水中大熊猫”似乎放弃了命运的最后挣扎。 

  从长江到珠江口海域,“微笑天使”绝望的“眼泪”背后,折射出环境污染、捕鱼、挖沙等破坏水生态行为将越来越多的鱼类推向绝境。数据显示,洞庭湖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年下降率为16.6%,千里之外的珠江口,鱼种群的数量从30多年前的200多种,减少到现在的50来种,降幅七成以上。5年前白鳍豚绝种的哀号,已经向江豚袭来。 

  种群数年下降16.6% 

  江豚20年内恐区域性灭绝 

  头部被削平,身体溃烂不堪,保持着弧形的嘴里还含着一条鱼——事后解剖过程中,可爱江豚的最后“微笑”,令科学家们感到扼腕。 

  近期江豚密集死亡,源于3月3日,在离湖南岳阳中心市区60余里的煤炭湾,洞庭湖老港芦苇场副站长杨岳希发现两头江豚死尸,后验证均是母江豚,其中一头怀孕已经8个月,2尸3命。 

  之后,湖南岳阳就成为江豚保护者关注的风暴中心,不断有江豚死尸被发现,据统计,洞庭湖自3月3日至今已发现12头死亡江豚,其中有9头集中在一个星期内被发现(后经官方确认能看到并保有尸体的为6头)。另有专家说,同为长江江豚生活区的鄱阳湖也自2月以来,死亡江豚数量超过20头。 

  据了解,江豚属小型鲸类,是白鳍豚的“表亲”,最近几年,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目前我国仅存1200头左右,其珍稀程度已经超过大熊猫。 

  我国从1978年开始进行长江淡水豚类的研究。长江江豚作为一个独特的淡水亚种,仅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大通江湖泊洞庭湖与鄱阳湖中。 

  199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张先锋等人根据多年在长江中下游对江豚进行考察的资料和收集到的标本,认为长江中下游江豚种群数量估计为2700头。2006年,根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调查,“长江豚类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800头(其中鄱阳湖450头,洞庭湖150头)。 

  2006年9月至2012年1月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对洞庭湖及邻近水域的长江江豚进行了7次种群生态考察,数据显示,洞庭湖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年下降率为16.6%,专家认为,这样的数据意味着,该水域的长江江豚很可能会在未来10至20年出现区域性灭绝。 

  死因众说纷纭 

  长期污染或是根本威胁 

  对于江豚的突然密集死亡的原因,也有众多的说法。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说,水污染、航运、采砂和非法捕捞都可能是造成最近江豚死亡的原因。中国的很多河道遭受来自工厂和农田的有毒废物的严重污染——造成污染的原因要归咎于3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环境保护法执行不力。 

  尸体解剖发现,这些死亡的江豚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消化系统里没有任何食物残留。江西省渔政局官员早前表示,洞庭湖江豚饿死的可能性较大。 

  而当地渔政人员给出了另一种说法。他们认为,江豚出没的洞庭湖岸有一家化工企业长期排污,加之此前周边乡镇往岸边芦苇林打灭虫药,连日雨水将农药冲进湖中,导致江豚慢性中毒。 

  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则将长江江豚的死亡原因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航运及挖沙导致江豚直接或间接死亡,包括螺旋桨直接击中死亡、挖沙破坏栖息地环境,产卵场及索饵场环境被破坏;二是非法渔具渔法直接导致江豚死亡,包括渔具缠绕、定置网和“电打鱼”等误伤或致死;三是气候变化引起超低水位、饵料资源枯竭等导致江豚营养不良甚至饥饿死亡;四是环境污染等意外生态事件,比如大规模喷洒农药或者工厂未处理污染物任意排放导致水体严重污染等,引起江豚慢性中毒或者疾病死亡。 

  尽管饿死、遭外物袭击等因素不能排除,但从根本上来说,不少专家认为,长期流域环境破坏对水生物生态的影响不容忽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部主任解焱认为,江豚死亡是非常重要的警示,标志着长江流域环境破坏已到了非常严重程度,江豚是长江水生物种多样化的一个典型例子,折射出了长江流域其他生物的变化情况。“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江豚的生存问题,还有水域其他生物、甚至是人类的生存问题,生存环境都是很恶劣的。” 

  江豚事件敲响水环境污染警钟 

  珠江近30年鱼类种数陡减七成 

  距长江千里之外,珠江流域水生态研究专家也对江豚危机予以关注。华南江豚却生活在近岸海域,包括深圳、香港、澳门和东南亚都可寻找到此类江豚。长期在深圳机场值守的口岸一线工作人员透露,在机场码头附近,曾发现过江豚在海面翻滚跳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新辉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说,在网上有人传说在北江、西江也看到过江豚,但他这么多年在珠江水域研究,并未碰到过。不过虽然在广东水域还没有记录到江豚死亡事件,但环境污染对鱼类的种类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还是蛮大的。2009年曾出现的中华白海豚搁浅死亡数量明显攀升,就是教训,现在其基本上只能在特定的自然保护区维持生存。而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的中华鲟在珠江消失也将有10个年头。 

  水体污染、大坝林立、过度捕捞,令珠江的水生资源正遭遇生存危机,据了解,被誉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的中华鲟已经消失近10年;珠江的名鱼鲥鱼,又叫“三来、三黎、迟鱼”已灭绝30多年;美丽“鳝王”花鳗鲡由于河流污染,捕捞过度,以及毒、电渔法对鱼资源的毁灭性破坏,拦河建坝等原因,已难见其踪迹。 

  据广东海洋渔业部门的数据显示,早在2007年,珠江口鱼的种类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200多种,减少到现在的50来种。 

  根据去年发布的《2010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由于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海,造成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实施监测的珠江11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中有9个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差”或“极差”状态。 

  李新辉介绍说,水生物的多样性跟人群有密切的关系,人聚居的地方,污染一般比较严重,种类少,生物多样性较低,反之,则高。他举例说,广州地区的鱼类约有10多种,与处于珠江上游肇庆的100多种相比,仅为其1/10。 

  仅靠环保组织 

  江豚或重蹈灭绝悲剧 

  反思 

  早在1979年,中国就宣布白鳍豚为濒危物种,环保组织呼吁保护白鳍豚也做了10多年,最后仍难逃白鳍豚灭绝的命运。如今的江豚会否重蹈同样的悲剧? 

  “就地保护是最根本的保护措施,但如果短时间内无法达到明显的效果,则考虑进行迁地保护。”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长沙办公室主任蒋勇认为。 

  在就地保护方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豚类首席专家王丁研究员提出,必须尽快在洞庭湖江豚分布核心区域做到“禁渔、禁沙、限速、拆围”,并控制整个洞庭湖的污染。同时,王丁建议在洞庭湖三江口区域规范航运,为满足洞庭湖和长江中的长江江豚种群交流的需求,留出“生态走廊”。 

  不过目前的就地保护情况距离专家们的设想,差距颇大。“禁渔、禁沙、限速、拆围”这个建议早已提出了多年,因牵扯利益众多,一直未见进展。解焱对南方日报记者介绍说,10年前保护白鳍豚的呼吁,其实和现在的江豚没有太大区别,但除了民间各种号召行动之外,如果相关部门没有很好的规划,不去研究和真正采取行动去做的话,只会事倍功半。 

  她呼吁:“把行动落实到一个具体部门和具体的负责人上,而且有人去监督,如果做不好就要问责,这样才可能改变现在的状况。” 

  接下来,环保组织希望政府在执法、制定规划和实施上更加坚决,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长江江豚的保护行动。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