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原生态保护”
隆安稻神祭
壮族歌圩
宾阳炮龙节
婚俗、祭祀等民俗仪式被旅游景点日复一日地表演,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对其文化内涵的伤害?12月5~7日,南宁市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培训班,来自各县各城区的文化部门负责人听取专家意见后,认识到了“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据了解,南宁市目前已有36个项目进入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的壮族歌圩、宾阳炮龙节等,近年来知名度大大提高。市、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也已建立,包括宾阳酸粉、横县大粽、蒲庙生榨米粉、五色糯米饭、隆安稻神祭等一批民间技艺和民俗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
对于保护方式,有专家提出,过度开发有可能会造成文化伤害。一些地方一谈民间文化就往经济效益上靠,把保护项目开发成旅游项目,民俗生活方式被当成节目来推销。比如成人礼、婚俗、祭祀仪式被打造成日复一日的表演,男女对唱的情歌变成苍白的、带稿纸的舞台歌唱,仪式性的舞蹈成为技巧的展示……一些民族村寨打造的舞台表演并不能引起参观者的情感共鸣,反而伤害了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
此次培训班强调了“原生态保护”的概念,意即建立文化生态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片土壤中自然生长。比如,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马山县的红旗桥歌圩还十分热闹,后来,由于歌圩点的草坡被开垦为甘蔗地,歌圩也随之消失;再比如疍家婚礼,随着疍家人逐渐上岸居住,这一习俗也面临消失的困境。因此,南宁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迫在眉睫。
会上有专家举了几个“原生态保护”较好的例子。如三江侗族木构建技艺大师杨似玉,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把自家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他的家中悬着巨大的香包,而燕子居然还在香包上筑巢,杨似玉贴心地在巢下悬挂一块木牌遮挡燕粪,以免污损游客。这一幕让人真正体会到侗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也只有在原生态保护区中能做到。再如环江的两名普通农民韦氏兄弟铸造铜鼓,获得的支持首先来自当地民间。他们的“土法”铸鼓研究历时10年才成功,最后铸出的鼓敲出的声音获得本地农民的认可,销路很好。韦氏兄弟得以建厂发展铸造事业,为铜鼓文化传承开辟了新路。
培训班还提出,应重视利用网站、电影、电视、动漫等现代传媒手段,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传范围,让其文化内涵传播得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