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建筑密度监控望提上日程 容积率投机或被终结

admin 2010-08-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高密度高容积率或成楼市硬指标 市场供应量将随之加大,楼面地价相应降低 此轮房地产宏观调控还在往纵深发展,更为细致的容积率及建筑密度的监控有望提上日程。这意味着,以往房地产商试图通过“综合容积率”的做法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投机方式,或将被终结。
  高密度高容积率或成楼市硬指标

  市场供应量将随之加大,楼面地价相应降低

  此轮房地产宏观调控还在往纵深发展,更为细致的容积率及建筑密度的监控有望提上日程。这意味着,以往房地产商试图通过“综合容积率”的做法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投机方式,或将被终结。

  距离当初拿地之时,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某楼盘发展已有4年左右时间。该楼盘开发商向记者表示:“因为地拿得早,所以当初申请两块土地进行平衡容积率操作,还有商酌空间。要放在如今,根本不可能通过。”

  他所指的“平衡容积率”,在房地产业中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开发商介绍,由于上海的单块土地出让面积并不算大,有一种通常的操作思路是,开发商在获取两幅相邻地块之后,通过报批将两幅地块的容积率实行平衡或协调。“只要整体受让地块的容积率达到标准即可,而细分地块的容积率,则根据自身产品打造需求进行调节。”

  容积率的调整,对于开发商来说意味着什么?一位专门为房企提供项目设计方案的业内人士称,“仅仅提升0.1的数据,就可以带来较为可观的利润回报。”该人士向记者解释道,“平衡容积率的目的,可以使地块组合的利润回报达到最大化。”

  举例而言,两幅相邻地块容积率分别为2.2和1.8的话,按照单个土地操作,高层公寓产品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将容积率实行平衡,其中一幅地块就可以调整为做低密度的别墅类产品。“在别墅产品方面,可以高品质的理由提升价格,另一方面,公寓产品却可以通过提升容积率来获取更多的数量,利润同样丰厚。”该业内人士表示。

  不过如今在上海,这一“盈利”渠道已被严堵。在多次公开土地推介会上,由于不少地块均属“捆绑”出让,因此开发商们普遍对于能否操作平衡容积率表示关切。然而,相关部门对此的回复均是“不可操作”。与此同时,记者通过多个渠道了解到,这一做法在近几年已无成功范例出现。

  对于容积率的把控势头已经初现端倪,一个逐渐浮出水面的消息是,高密度高容积率的规划要求,可能在未来会被强调提及,甚至于有望进入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之中。隐现其后的本质,其实还是对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强调要求。

  “提高容积率的利处,最为直接的体现便是楼面地价的降低。”一位开发商直言不讳道,“尤其是那些需要动迁净地出让的地块,成本是放在那里的。假设你10个亿的资金投入进去,容积率2.0的地块分摊下来的土地单价,比容积率1.0的地块可降低一半。”

  多位开发商较为统一的观点是,如果“高密度高容积率”的要求被归为总体规划纲领,对于房地产住宅市场带来的影响便是,市场供应量会随之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供应压力。”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认为。

  “这亦是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关注的。”一家国企相关负责人称,“如果单纯从城市容积率来考虑,有些二三线城市的规划要求甚至还高于上海。考虑到未来土地利用发展空间,这一方面是需要予以强调的。”

  不过,随之而来的另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如何在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下,又兼而考虑到环保低碳的问题。“超高层建筑的群聚可能会引发’热岛’效应,但对于开发商来说,成本同样是需要顾及的。”上述企业负责人认为。他的解释是,以100米高度作为分水岭,100米以上的建安成本会较100米以下高出20%左右。“所以,30多楼的高层公寓产品应该还算属于可控范围内。”

  鱼与熊掌是否可以兼得?在居住舒适度和加大供应量的问题把控上,上海现代城市设计院副院长朱望伟认为,在框架性要求的指导之下,CBD之类的商务区域可加大密度及容积率,以居住为主的区域则可适度。“根据城市风貌做相应规划调整会更为理想。”

  陈晟表示,如何达到有效运用最大化,是当今集约利用土地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全盘土地市场来考虑,包括住宅、商业等各类性质用地如何做到合理比例划分,以达到长期持续发展性,是目前最为关心的层面。”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