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角有望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极
中国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战略实施在即,在东西部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战略和重点突破的区域经济发展理念下,以西安、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西三角”经济区有望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极”。
正在呼和浩特参加《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0)》新闻发布会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论坛的专家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对发展产生持续影响下,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战略应该重点突破,重点构建“西三角”经济区,整合西北、西南两大经济重心,使之成为中国东部“珠三角”“长三角”与“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区之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增长极。
西北大学教授、教育部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基地常务副主任姚慧琴说,新十年里要推动西部大开发深入发展,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重点突破战略,把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发展规划”和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整合起来,让两个地理上南北紧密相连的地区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增长极,这对带动整个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西三角”经济区包括关中、成渝和它们之间的秦巴山区,共61个城市,幅员37.7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026万人,2008年GDP总量21504.64亿元,分别占全国3.9%、10.6%、7.1%,占西部地区5.4%、38.4%、36.9%,人均GDP15332元。由于秦巴山区的阻隔,两大区域历史上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和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地区两大区域重心。目前这一地区已成为东部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和经济社会发展屏障。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宝通说,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西康铁路的修建及西安至重庆、成都铁路的贯通,和西汉高速、西康高速的修建及西安至成都、重庆高速公路的即将贯通,秦巴山区天然屏障已被突破,秦岭已开始变成国家的中央公园。特别是随着大关中和成渝两大战略高地的辐射扩张及联通两大区域高速铁路的修建,将进一步把大关中和成渝两大经济重心推向融合的地步。
在“十一五”规划中,西部大开发重点构筑了三大战略高地,即大关中(关中—天水)、成渝地区和北部湾。这三大战略高地,分别把西亚欧大陆桥经济带集中在大关中(关中—天水),把长江上游经济带集中在成渝地区,把西南出海通道经济带集中在北部湾。
张宝通说,地处西部的三大战略高地与东部沿海的三大增长极不能相比,其综合实力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差得很远,吸引力和辐射力还不够强大,无论是自身的发展前景,还是对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作用都比较有限。因此,构建“西三角”经济区已渐渐成为必然选择。
“西三角”经济区如何建设呢?专家认为,要推进“西三角”经济区发展,就必须由陕、川、渝三省市政府共同推动和协调,国家则从规划上进行重点支持推进。
首先要搞好关中和成渝的产业对接。姚慧琴说,要在大关中和成渝两大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站在统一的“西三角”经济区的高度,把“西三角”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重要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其次是要加快秦巴山区的发展。位于关中和成渝之间的秦巴山区属于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是中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也是中国南水北调的中线水源地,南邻三峡库区。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说,要把秦巴山区建成国家级的绿色产业基地,带动秦巴山区实现突破发展,保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清洁干净,并通过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区,使“西三角”经济区真正成为能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