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查村 寥落无人迹
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近日获评“琼州百景”,步入公众热切关注的视野。2006年,中国首批国家非遗名录确定,海南入选的国家级非遗中,东方市白查村船型屋是唯一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黎族居住文化,同时也是海南首个建筑类古遗址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
然而,非遗申请的成功,并不能抵御风雨的侵袭和自然的磨蚀。凝固了千年历史的白查黎族船型屋,随着黎族村民的迁出,搬入新居,村中寥落无人迹,渐渐破败,正面临着保护的尴尬境地。
对此,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符策超认为,老百姓才是保护的主力军,不但要有政府政策上的指导,还要有当地老百姓的积极支持,保护才能实际而有效。
明晃晃的阳光晒得土路有些发白。4月末的一个下午,海南日报记者再次走进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天边雷声隆隆,而这个曾经鸡犬相闻的热闹黎族村寨,已是寂然无声。
去年下半年,随着旧村整体改造的完成,村里的居民全都搬到了一里地以外的新村。虽然在社会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吁下,村里80多间“船型屋”茅草房并未如最初的改造计划一样被拆掉,但这些建筑“活化石”已经没有了人气,如同渐渐枯萎的花朵。
一方面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没有了人气的文化遗产船型屋却面临着难于保护的尴尬。“今年的雨季一到,几场大雨一浇,茅草房大多都要垮掉。”海南省第一个建筑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环并不能帮助抵御风雨的侵袭和自然的磨蚀。凝固了千年历史的黎族船型屋,正在寂寥的白查村渐渐的消逝。
败落的船型屋村庄
茅檐低垂,泥墙倾颓。走进白查村,千疮百孔的茅草屋顶和草泥整块剥落,仅剩藤条的墙壁随处可见,这个海南保存最完整的黎族船型屋村庄只能用破败不堪来形容。
这个阴沉下午,我们是寂寞村庄的唯一访客。同行的海口画院画家王锐曾多次来白查村写生,在他的印象里,正对着村口的那片空地以前是村民们的活动广场,进出村子的村民们都从这里经过,旁边有一家小商店,店外还摆了一张台球桌,村里的年轻人最爱聚在这里,还有在树下一边织锦一边叽叽喳喳聊天的妇女,村民豢养的猪和狗也常常在这追逐嬉戏。
现在,这些景象全都消失不见了。除了寂静还是寂静。“广场”一角一间小茅草屋是以前的商店,商品当然都没有了,不过茅草搭的阳棚下还摆着台球桌,桌布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一栋栋船型屋大门紧闭着,门上用粉笔写着每栋船型屋的数字编号,是仅有的提醒着人们这里纳入保护的标志。
白查村处于玉龙岭下一小片平坦的山间盆地当中,爬上西面的木瓜山下望,80多间茅草屋金色的屋顶疏密有致的掩映在一片翠绿的山林当中,景色别致。屋顶的茅草覆盖在稻草泥墙上,一直延伸向地面,好像一艘艘倒扣的船,这也是船型屋名称的由来。
然而走近一看,不少船型屋损毁十分明显。“广场”旁边一间规模较大的屋子,厚厚的茅草屋顶伸展出来,形成宽宽的屋檐,外观非常像一艘小船,造型十分优美,墙壁也基本完整,但两侧的墙壁已严重倾斜,像一位垂暮的老人勉强支撑着站立,风一吹可能随时会倒下去。村子东南角有一间茅草屋已经倒下了,这里也是村里谷仓集中的地方。谷仓以基石垫底悬空于地面,上覆茅草屋顶,一般比船型屋建的更好更坚固,可如今这些谷仓同样破败。一间谷仓只剩下了木桩、藤条和竹片编织成的“骨骼”。
村干部符亚祝用手摸了摸一间完好船型屋屋顶的茅草说:“上面那层受潮发脆了,不久要么被雨淋湿烂掉,要么被白蚁吃掉。”
据他介绍,船型屋需要时时维护,茅草更需常常更换。特别是最上层的茅草,半年左右就要更换一次,才能使得整个屋顶历久不腐。在一些船型屋的屋檐下,还整齐摆放着一捆捆割好的茅草,正是备好了用来平时更换的。只是在村民们搬入水泥新村之后,这些茅草再也用不着,就留在了这里。除了茅草,屋檐下还有藤编筐篓、木制犁架、石制米舂等农业生产生活的用具,一个农业社会生活的完整面貌依然保存在这个村落,似乎在等待着主人回来。
看着这些曾经赋予他灵感的地方,王锐感到孤寂与悲凉。人没有了,生气没有了,村里的事物静静等待着流逝的时间将它们带入历史。
留弃的文化与技艺
白查村的符亚祝说,村里人从小耳濡目染,大多延续了传统的黎族船型屋建筑技艺。如果一家人自己做,大约两个月可以盖一间。但村里人盖房都是呼朋引伴一起动手,五六天就可以盖成一间。
多数船型屋的大门都没有上锁。打开一间走进去,才发现看似简单的茅草屋也需要细致的营造技艺。白查村的船型屋属于落地型,这是一种吸收了部分汉族建筑技艺的黎族建筑。虽然茅草屋直接建在地上,但屋内的地面是用黄泥反复捶打晒干过的,十分平整坚硬。支撑整栋房屋的木柱多是心材,下面垫有石块。墙用白藤藤条编织成框,再在上面糊上稻草泥。特别是屋顶,并不是简单的铺上茅草,而是在藤或竹编成的屋顶架上,一层层细致铺上按一定形制编织的茅草毡,这也是使得茅草屋比一般房屋更加凉爽的关键。如果维护得宜,一个屋顶可以使用两年不用更换。
据说村里的年轻人已经不太会盖茅草屋了,他们还未学到足够的营造经验,就搬到水泥砖瓦的房子里居住了。如果人们不再需要维护船型屋,不再居住于此,那么这项技艺很快就会和岁月一同消失。
人们留弃在旧村里的,不仅是船型屋,还有在这建筑中上演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符策超一次不经意的探访,就在这里发现了罕见的凝聚着古老黎族文化的独木器、渡水葫芦等器具。在村口写生的一位画家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一看到这个村子,就好像穿越了时空,来到千百年前祖先的生活场景里。这就是一个活化石、真正的文物,太难得了。”
“文化的链条破坏一环就很难再修复了。”海南日报记者偶遇的在此写生的广东画院专职画家颜苏平说。
进出白查旧村都要经过新村。这里新盖的水泥房子白墙黑瓦,基本一致的建筑样式,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村民们搬入新村的同时,也告别了旧的生活,迎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外面”世界一模一样的生活方式。
老百姓才是保护的主力军
路过新村的时候,村口摆放着整整一排黑色的塑料瓮,这是政府下发的新式化粪池,用来给村民修建厕所。
“厕所是以前住茅草屋的时候从来没有的玩意。”村民符亚祝说。公共设施的缺乏是船型屋最大的缺点:普遍没有卫浴设施,没有给排水管道,卫生条件是一个大问题。而且,茅草屋还特别怕火。30多年前,白查村就因为一场火灾,几乎烧光了所有的茅草屋。村里人说:“大人出门都不敢留小孩子单独在家玩的,怕小孩玩火引起火灾。
旧村外的一间茅草屋住着管理橡胶林的陈海文,他很羡慕迁入新居的村民。“有瓦房住不好吗?虽说茅草屋凉快、舒服,但是条件差太多了。你看村里的都在新村盖房住了。这个就像人类历史一样,总要从原始慢慢进化、发展。”
“没有人住了,花再多的钱也不一定能保护好。”江边乡一位乡干部对记者说,做好茅草屋的保护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有人在里面居住生活,有“人气”;二、有人在里面做饭或者有烟熏,能够烘干茅草;三、顶层的茅草每年都要有人及时更换。
目前,对黎族文化的保护不外乎几种形式: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旅游开发。人,始终是最重要的保护因素。对此,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符策超认为,老百姓才是保护的主力军,不但要有政府政策上的指导,还要有当地老百姓的积极支持,保护才能实际而有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
保护船型屋 需要多方支持
5月14日召开的海省全面完成茅草房改造动员大会提出,将原定2012年底全面完成茅草房改造任务提前到今年年底完成。这意味着海南9296户、41834位至今仍居住在茅草屋里的少数民族同胞将告别基础设施不全的茅草房,这无疑是一件切实改善少数民族群众居住条件的好事、实事。
海南省民宗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出席会议的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在和省民宗委负责人交流时提出,改造的同时要好好考虑保护的问题,选几个点保留好原汁原味的黎族文化,还可以在保护好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
该负责人表示,茅草房公共设施缺乏,居住条件差,从1992年开始海南省就启动了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改造茅草房的惠民工程。保护不可能将所有船型屋茅草房都保留下来,而是选取个别传统文化留存较好的村落,以建筑为载体,对黎族文化进行整体保护。
该负责人还说,保护好传统民居并不容易,非常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比如文化部门、非遗保护部门、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等,此外,还需要比较多的资金支持。他告诉记者,目前昌江县王下乡洪水村已经在着手实施船型屋保护计划,在居民异地搬迁的同时,对部分茅草屋内部进行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改造,同时保护好民居原有的外貌,使其具有商业开发的条件。虽然因为交通不便等因素,目前游客并不多,但在保护方面是一个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