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加快人防转型升级 推进防空防灾建设

admin 2010-05-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人防资源走向民防,服务社会民生——2008年起连续两年,为应对因冰雪灾害等造成大量春运旅客滞留的突发情况,累计紧急开放2万余平方米民防工程改成临时候车室,安置滞留旅客8万余人次。2009年起,对防空警报进行改造,开发了中英文语音提示和音响信号鸣放方式相结合的防灾(潮汛)警报信号,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了预警新途径。
加快人防转型升级 推进防空防灾建设(组图)
加快人防转型升级 推进防空防灾建设(组图)
加快人防转型升级 推进防空防灾建设(组图)
  人防资源走向民防,服务社会民生——2008年起连续两年,为应对因冰雪灾害等造成大量春运旅客滞留的突发情况,累计紧急开放2万余平方米民防工程改成临时候车室,安置滞留旅客8万余人次。

  2009年起,对防空警报进行改造,开发了中英文语音提示和音响信号鸣放方式相结合的防灾(潮汛)警报信号,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了预警新途径。

  坚持民防知识普及,铸就蔚蓝和谐城市——从2002年起,利用一年一度的人防(民防)宣传月及从2009年开始的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在广场、社区、党校、企业和网站,向社会各界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宣传,先后组织3万余居民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分发《公民防灾手册》等宣传资料百万余份,将防灾减灾知识传播到公民当中。同时,利用各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就技能的宣传,不断唤起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编制应急避灾场所规划,依法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牵头编制的《杭州市应急疏散避灾场所布局规划》2010年获市政府批复。它明确了城市综合防灾分区,应急疏散避难场所设置标准和布局、应急疏散通道组织和应急避难支撑体系,奠定了全市依法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

  七年防空洞纳凉,唱响减灾亲民凯歌——从2003年起,为应对“高温”灾害,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在全国首创开放防空洞供市民免费纳凉,7年累计开放420余天,投资400余万,投入人力11300余人次,接待纳凉市民93.6万余人次,谱写了一曲曲人本亲民、和谐品质的防灾减灾凯歌。

  指挥城市应急救援,化解管理矛盾难题——1999年利用人民防空资源组建的杭州市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96110)自运行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民防局的协调下,与各网络成员单位密切协作,共受理处置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方面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10万余件,办结率与市民满意率均达100%,先后荣获全国和省、市多项荣誉。

  建设应急疏散管理平台,深化社区防空防灾网络——2007年着手编制社区人员防护方案,2008年对其进行深化完善,2009年在前方案基础上,开发杭州市民防应急疏散管理平台,把社区民防应急疏散内容做形象化图表的展示,拓宽与社区民众的互动,让社区民众知道疏散行动的基本方法,了解最为切身的防灾减灾途径,在遇有突发事件时能按预案要求开展疏散防护行动。

  从地下空间建设看防灾减灾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地面空间日趋饱和,依法开展人民防空建设,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展城市生存与发展可能性,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整体防护能力,日益成为当今有识之士的共识。

  战时,坚固而完善的地下人民防空工程体系对常规武器和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袭击都有较好的防护作用,能有效地保持国家防御体系的稳固,保存战争潜力,对发动战争的一方构成强大的威慑。当今的信息化战争往往不以彻底消灭对方的军队或单纯的攻城略地为目的,而是通过有限的军事行动,迅速破坏对方国防体系、动摇其政治体系、瘫痪其国民经济、摧垮其抵抗意志。

  军事专家预测:一个城市若没有人防设施,其人口生存概率只有30%;而有人防设施再加上有效的人防措施和计划,其人口生存概率可达90%以上。

  战争带来的教训使得各国加紧建设防护工事。日本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大规模利用地下空间,到80年代末期已着手50米以下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有关资料显示,战时将全体国民隐蔽到地下的能力:以色列为100%,瑞士为90%,瑞典为85%,美国为57%。

  基于人民防空建设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既兼顾人防战备需要,又通过与地面建筑合理配套,高效利用地面土地资源,增强了城市防灾减灾功能和生态效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一旦发生突发灾害,防空地下室、地铁隧道、地下通道、地下商场等人防工程则是最佳的应急避灾、逃生自救的场所。

  1976年24万多人丧生的唐山大地震,尽管当时的人防工程多数都是早期工程,全市的人防工程主体结构无严重损坏,没有一处崩塌,人员无一伤亡。震惊全球的“5·12”汶川地震后,相关部门普查震区400余人防工程的地面建筑比相邻建筑受损轻很多,主体结构几乎完好。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人防工程建设发展迅猛,人均掩蔽面积位于全国前列。随着钱江新城人防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确立了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国家标准制定者的地位;而新城大型地下空间建设等一系列开发利用项目为全国同行认可,则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整体防灾抗毁能力。

  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和2009年的春运,大量旅客滞留在车站、码头,杭州市民防局紧急开启民防工程改成临时候车室,为疏散和安置滞留旅客提供场所。两年累计开放2万余平方米民防工程,安置滞留旅客8万余人次,再次凸现了民防工程平时防灾的功能。

  警报知识

  防空警报与防灾警报简介

  防空警报是人民防空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时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平时用于抗灾救灾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

  防灾警报是防灾警报信号的简称。它是在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的紧急情况下告知民众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警报信号。防灾警报可以利用人民防空户外音响警报器发放,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途径发放。

  防灾警报与防空警报的区别

  一是发放时机:防空警报是在战时当城市遭敌空袭时发放的,而防灾警报是在和平时期突然发生或即将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发放的;

  二是信号规定:防空警报信号国家统一规定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防灾警报信号通常只有两种,即灾害警报和解除警报。

  防空警报与防灾警报信号规定

  1、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

  预先警报——在可能遭受空袭威胁时鸣响。音响信号为鸣36秒,停24秒,反复循环3分钟。

  空袭警报——在将要或已经遭受空袭时鸣响。音响信号为鸣6秒,停6秒,反复循环3分钟。

  解除警报——在一轮空袭已经结束且短时间内不会遭受下一轮空袭时鸣响。音响信号为连续长鸣3分钟。

  2、防灾警报信号。根据《浙江省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制度》规定防灾警报分为防灾警报信号和防灾解除警报信号两种。

  防灾警报信号为:鸣60秒,停30秒,反复二遍,时间三分钟。

  防灾解除警报信号为:连续鸣响,时间四分钟。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