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30年后的未来城市生活:“天下无碳”

admin 2010-05-07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上海世博会正掀起一场低碳浪潮,未来城市生活也许就是这样。从未来城市生活的细腻场景,到身边所见所闻所用,上海世博会正掀起一场关于“低碳”的浪潮。迈向未来城市生活途中的瓶颈如何解决?低碳也许是世博给出的一剂良药。我们穿梭园区,体验一片“天下无碳”的历程。
  上海世博会正掀起一场低碳浪潮,未来城市生活也许就是这样

  ■世博策

  从未来城市生活的细腻场景,到身边所见所闻所用,上海世博会正掀起一场关于“低碳”的浪潮。迈向未来城市生活途中的瓶颈如何解决?低碳也许是世博给出的一剂良药。我们穿梭园区,体验一片“天下无碳”的历程。

  2015年 迈克尔一家的低碳生活

  2015年,这是发生在地球村一个家庭的故事。

  迈克尔是一名工业设计师,居住在上海。他的父母贝先生和贝太太生活在北京,而他的姐姐辛迪把家安在了米兰。尽管相隔万里,绿色低碳技术让家庭成员间的生活触手可及。有趣的是,我们可以随着光声影参观感知这些故事。

  走到迈克尔家门口,“隐形门”出现在眼前。参观者遇到了类似007电影中的场景,需自动扫描面部主要特征,确认身份后进入。而今(2015年),坐飞机、去银行等都不用身份证,一脸走天下。五官的立体数据,成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身份核对信息。

  在迈克尔家外,有三台风车为其社区发电。迈克尔车库里有辆RufG reenster,首款由双向锂电池驱动的电动车,它拥有极高的电力贮备和多次充放电能力,还能将多余的电力输送给公共电网。由于“供电”,迈克尔每个月可收到电力公司付给他的“电费”。

  某天,迈克尔接到一项修改新型电动车设计的任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与在上海、纽约和东京的其他三位团队成员合作。迈氏却不用出差就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这源自于3D合作模拟以及远程联系系统,它不再是简单的多方视频通话,而是实地生活场景的对接。上海的人完成车身设计后,纽约的人就能对它上色,然后再由东京的人完成他的工序……

  迈克尔家有个鱼缸,鱼有时少了有时又多了,还会突然冒出许多气泡;鱼儿不时游到贝壳边。奇怪的是迈克尔看了鱼缸,就知道父母在北京的一切生活。

  这也是得益于远程联系系统软着陆。鱼缸不仅是件装饰品,鱼儿还是远方父母的感应体。父母的生活都通过小鱼和鱼缸里的变化反映出来,让地域距离消失无踪。

  这些故事就发生在园区8号门后滩广场的“天下一家”馆,这些技术不是梦想,西门子将13项先进的技术错落有致地镶嵌其中。故事的角色都由人们喜爱的艺人担当,贝太由女演员奚美娟扮演,贝先生是姜昆。

  现实实践 “天下无碳”,30年后的真实

  若说“天下一家”馆的技术推广,尚存些许“空中楼阁”的距离。而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则复制了全球已实践的先进低碳生活案例。

  夏天不需要空调,楼顶的“风帽”装置通过循环系统降温通风和控制湿度;洗热水澡不用耗电,楼顶的太阳能装置可以提供你所需电力。除了喝的水以外,你所用的都是经过收集处理的雨水……

  ———这是伦敦零碳馆里勾勒的“天下无碳”生活场景,在英国的贝丁顿社区,这已经成为现实。零碳馆副馆长徐凌告诉南都记者,这种零碳的设计和建筑在伦敦已广泛应用。中国的气候条件更适合建设“零碳社区”,不占用“生态足迹”的住宅社区有可能在30年后真正来到我们身边。

  屋顶吸收太阳能发电、无需空调的房子、雨水处理……它们在企业联合馆、汉堡案例馆、沪上人家案例馆等等场馆均有不同应用。马德里公共廉租屋是创新“竹屋”和“空气树”的建筑,阿尔萨斯案例则是水幕太阳能建筑。

  上海企业联合馆甚至展出一种“未来光波菜”,不需阳光泥土,仅靠纯净水在H E C灯的光波照射下,可以满足人类对蔬菜的一切需求。而“未来机器人厨房”则通过演示“低碳烹饪”:配菜标准化加工、冷链配送、油烟的无害化处理等技术,彻底消除运输垃圾、厨余垃圾、油烟废气等对城市环境和大气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而千奇百怪的低碳建筑直观展示了上海之夏亮丽的风景线。

  本届世博的低碳绿色建筑,也许就是未来城市房子的潮流。

  假如有了实地的上海之旅,世博会的低碳理念甚至将渗透到访者的一举一动。

  5月1日,韩德玮和他的同事们从深圳飞到了上海。这个美籍华裔科学家要来看看他的“孩子们”:专为广东馆研发的“低碳环保的绿色高端折叠车”。韩的公司还与广东省政府签订赞助合作协议,计划投放2000辆。

  事实上,专家韩德玮入园后顿感兴奋。电瓶观光车、太阳能概念车,在世博园区“绿色”随处可见。园区内交通号称实现“零排放”,除越江线投放120辆纯电动车外,世博大道线将投放36辆超级电容车,园区内的观光车则全部采用新型燃料电池车。

  而在园区外,上海正悄然开启一场“天下买碳”。根据上海世博局统计,世博期间上海将接待约7000万人次的游客,产生900万吨的碳排放。

  世博会将通过上述建筑交通等措施自行消化150万吨的碳排放,而其余的750万吨则交由公众自行购买。会方为此推出“含碳交通卡”,每卡包含价值20元的“一吨二氧化碳”碳减排量,让游客轻松为自己的碳排放买单。企业和个人还可参与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推出的“世博自愿减排平台”,直接购买所需要的碳指标。

  人类认识 “低碳”已成另一进步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新兴汽车工业大放异彩,以高碳为特征的电气化文明时代启幕。这也为人类灾难埋下巨大的伏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上升。

  在去年冬季,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上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5万人聚集哥本哈根。唇枪舌剑,基于一个不容置疑的共识:高碳文明已难以为继。

  从2000年汉诺威“人类、自然、科技”,到今天上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低碳生活”的口号,已成为人类认识的又一大进步。用低碳文明诠释世博主题,是为“城市病”开出的良方。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