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完成最新湿地分布遥感图: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记者今天从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历经3年,通过对1200余幅陆地卫星影像和1400余幅国产中巴卫星数据处理,我国完成了3期全国湿地分布遥感制图。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近20年间我国湿地总面积减少了11.46%,由1990年的36.6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008年的32.4万平方公里。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的湿地面积中,只有21万余平方公里是相对恒定的,其余多为冰川积雪和冻土融化等形成的临时湿地。
据该实验室主任宫鹏研究员介绍,近20年间,黑龙江和内蒙古减少的湿地面积均超1万平方公里,东北三江平原的湿地已不到新中国成立时的1/3,而西藏湿地面积增加了7000余平方公里。“西藏增加的多为临时性湿地,能够发挥的生态作用比较有限。但黑龙江和内蒙古湿地减少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例如对丹顶鹤等鸟类的栖息地造成了重创。”
研究结果显示,近20年间,人工湿地增加迅速。从1990年的23115平方公里增加到了2008年38656平方公里,增幅为67.23%,而同期天然湿地减少了16.76%。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价值远远高于人工湿地,这种变化应引起重视。” 参与制图工作的牛振国副研究员说,长期的湿地开发和过度利用,使天然湿地资源面临丧失、破坏和功能退化等问题。
此次湿地遥感制图的完成,能为我国湿地大调查提供资源配置依据,为长期湿地变化监测打下基础。同时,由于湿地和血吸虫病、疟疾、禽流感等与环境相关的疾病传播息息相关,及时掌握湿地分布和变化状况,能为深入了解疾病传播途径提供重要的环境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