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论坛在京举行
admin
2010-04-26
来源:景观中国网
以“低碳城市化: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中国城市化论坛24日在京召开。据悉,论坛打破专业壁垒的传统组织形式,力邀美国著名生态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专家、社会活动家大卫·格林伯格与我国知名专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同台对话,共同探讨低碳城市化的实现路径。
以“低碳城市化: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中国城市化论坛24日在京召开。
本次论坛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的。据悉,论坛打破专业壁垒的传统组织形式,力邀美国著名生态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专家、社会活动家大卫·格林伯格与我国知名专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同台对话,共同探讨低碳城市化的实现路径。山东兴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兴唐·国翠城,因率先在我国三线城市系统推广低碳技术而成为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研究低碳城市化的研究案例。
中国的城市化,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进入加速阶段。然而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看到城市建设千城一面、新农村建设遍地开花、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加剧。
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到今年的全国两会,低碳一词已变得炙手可热。低碳住宅、低碳出行、低碳家电、低碳城市……各种“低碳”的名词层出不穷。低碳热的现象说明低碳这一概念已被人们广为接受,也表明它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能源、环境和经济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在国际上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了一种新潮流。为此,有专家呼吁:低碳发展是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有效利用能源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低碳城市化,即在城市化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是对于国际社会和后代子孙的责任。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低碳城市化将成为一种潮流。那么,在低碳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究竟能做什么呢?本次城市化论坛中,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将同台对话,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之道。
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有25-30年。如此短寿的建筑将每年产生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威胁。
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建造低碳建筑是一个系统性、体系化的过程,涉及规划、设计、建造、运行等诸多环节,应从建筑规划设计抓起。尽管目前国内并没有制定相关低碳建筑的统一标准,不过现在普遍的理解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地产项目中采取外墙外保温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可再生能源等举措符合低碳的要求。
目前,一些地产企业已经在低碳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和努力,比如,山东兴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敢于率先在我国三线城市推广低碳技术,由此进入了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的视野。专家调查发现,该公司投资兴建的兴唐·国翠城项目尊重环境,讲究生态平衡,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5项核心科技系统、10余项尖端物理技术以及多个技术创新点在内的集成式产品体系。该项目由全球著名物理学家布鲁诺·凯乐教授与著名建筑设计师田原博士共同设计,实现了“恒温恒湿新建筑”。2008年被建设部评为全国第一批,也是济宁地区唯一一个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双百”示范工程。
兴唐·国翠城是继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之后,出现在我国三线城市的首个低碳房地产项目,由此进入了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的视野,成为低碳城市化的研究案例工程,同时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专家调查发现,该项目尊重环境,讲究生态平衡,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5项核心科技系统、10余项尖端物理技术以及多个技术创新点在内的集成式产品体系。兴唐·国翠城提供的不仅是“恒温恒湿恒氧、高舒适度、微能耗”的高品质住宅小区,还让济宁人实现居住与世界同步。
在本次论坛上,兴唐公司董事长李秀森说出了自己更高的理想: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低碳化相结合,建设一座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低碳社区,充分体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实现“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城市化的涵盖面很广,我国的低碳城市化面临着巨大挑战,既有宏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微观方面的问题,比如,全国城乡人口与生产力应做怎样的布局?国家能源资源应取怎样的战略?城市群内的城市功能如何分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应取怎样的理念?城乡建设运营中怎样节能减排?我们应持怎样的低碳生活方式?这些问题的依次解决,才构成了中国低碳城市化的路线图。
中国城市化论坛立足当今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以“低碳城市化: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邀请中外专家、学者、企业家,打破专业壁垒,从现实的问题而不是专家学者的学术兴趣出发,共同探讨低碳城市化的实现路径。
论坛上,美国知名的生态建筑和城市设计专家大卫·格林伯格对美国的城市化与郊区化进行了反思,从中让人们了解到我国发展低碳城市化可以借鉴的国外经验;本次论坛既有宏观层面的探讨,比如全国主体功能分区、城市群内的城市分工、国家能源资源战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低碳新农村建设;还对微观的城市化进行了探讨,比如城乡建设中的节能减排、节能技术、节能材料利用、低碳生活方式等。
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李秉仁的话说,发展低碳城市应该是城市化的目标,城市的发展中,应当控制交通量,控制私人汽车拥有量和使用率,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第三产业可以减少碳的排放,减少环境的污染,节约土地,应该大力提倡。
论坛上,与会人员认为,只有打破行业与专业壁垒,实现从城市规划、施工建设、技术推广、公众参与、生活方式养成等系统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低碳城市化这一宏伟目标。
本次论坛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的。据悉,论坛打破专业壁垒的传统组织形式,力邀美国著名生态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专家、社会活动家大卫·格林伯格与我国知名专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同台对话,共同探讨低碳城市化的实现路径。山东兴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兴唐·国翠城,因率先在我国三线城市系统推广低碳技术而成为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研究低碳城市化的研究案例。
中国的城市化,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进入加速阶段。然而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看到城市建设千城一面、新农村建设遍地开花、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加剧。
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到今年的全国两会,低碳一词已变得炙手可热。低碳住宅、低碳出行、低碳家电、低碳城市……各种“低碳”的名词层出不穷。低碳热的现象说明低碳这一概念已被人们广为接受,也表明它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能源、环境和经济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在国际上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了一种新潮流。为此,有专家呼吁:低碳发展是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有效利用能源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低碳城市化,即在城市化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是对于国际社会和后代子孙的责任。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低碳城市化将成为一种潮流。那么,在低碳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究竟能做什么呢?本次城市化论坛中,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将同台对话,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之道。
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有25-30年。如此短寿的建筑将每年产生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威胁。
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建造低碳建筑是一个系统性、体系化的过程,涉及规划、设计、建造、运行等诸多环节,应从建筑规划设计抓起。尽管目前国内并没有制定相关低碳建筑的统一标准,不过现在普遍的理解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地产项目中采取外墙外保温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可再生能源等举措符合低碳的要求。
目前,一些地产企业已经在低碳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和努力,比如,山东兴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敢于率先在我国三线城市推广低碳技术,由此进入了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的视野。专家调查发现,该公司投资兴建的兴唐·国翠城项目尊重环境,讲究生态平衡,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5项核心科技系统、10余项尖端物理技术以及多个技术创新点在内的集成式产品体系。该项目由全球著名物理学家布鲁诺·凯乐教授与著名建筑设计师田原博士共同设计,实现了“恒温恒湿新建筑”。2008年被建设部评为全国第一批,也是济宁地区唯一一个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双百”示范工程。
兴唐·国翠城是继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之后,出现在我国三线城市的首个低碳房地产项目,由此进入了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的视野,成为低碳城市化的研究案例工程,同时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专家调查发现,该项目尊重环境,讲究生态平衡,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5项核心科技系统、10余项尖端物理技术以及多个技术创新点在内的集成式产品体系。兴唐·国翠城提供的不仅是“恒温恒湿恒氧、高舒适度、微能耗”的高品质住宅小区,还让济宁人实现居住与世界同步。
在本次论坛上,兴唐公司董事长李秀森说出了自己更高的理想: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低碳化相结合,建设一座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低碳社区,充分体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实现“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城市化的涵盖面很广,我国的低碳城市化面临着巨大挑战,既有宏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微观方面的问题,比如,全国城乡人口与生产力应做怎样的布局?国家能源资源应取怎样的战略?城市群内的城市功能如何分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应取怎样的理念?城乡建设运营中怎样节能减排?我们应持怎样的低碳生活方式?这些问题的依次解决,才构成了中国低碳城市化的路线图。
中国城市化论坛立足当今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以“低碳城市化: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邀请中外专家、学者、企业家,打破专业壁垒,从现实的问题而不是专家学者的学术兴趣出发,共同探讨低碳城市化的实现路径。
论坛上,美国知名的生态建筑和城市设计专家大卫·格林伯格对美国的城市化与郊区化进行了反思,从中让人们了解到我国发展低碳城市化可以借鉴的国外经验;本次论坛既有宏观层面的探讨,比如全国主体功能分区、城市群内的城市分工、国家能源资源战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低碳新农村建设;还对微观的城市化进行了探讨,比如城乡建设中的节能减排、节能技术、节能材料利用、低碳生活方式等。
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李秉仁的话说,发展低碳城市应该是城市化的目标,城市的发展中,应当控制交通量,控制私人汽车拥有量和使用率,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第三产业可以减少碳的排放,减少环境的污染,节约土地,应该大力提倡。
论坛上,与会人员认为,只有打破行业与专业壁垒,实现从城市规划、施工建设、技术推广、公众参与、生活方式养成等系统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低碳城市化这一宏伟目标。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