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关于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提案

admin 2010-03-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加快小城镇发展,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其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活力等都不尽相同,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加以认真解决。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00133号  



--------------------------------------------------------------------------------
案    由: 关于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提案 
  
审查意见: 建议国务院交由国家发改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环保部办理 
  
提 案 人: 致公党中央 
  
主 题 词: 城镇,建设  
  
提案形式: 党派  
  
  
内    容: 
  加快小城镇发展,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其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活力等都不尽相同,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加以认真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城镇规划起点不高,管理不到位。编制小城镇规划定位不高,缺少超前意识,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同步。加之镇(街)居民建房报批意识淡薄,规划管理工作相对滞后,管理不严,镇容镇貌与当地经济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小城镇发展速度。
  2、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不多。小城镇城市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大量建设资金的攻坚性工程。目前,国家的投资主要倾向于大城市,对小城镇投入明显不足。省市县财政对小城镇建设配套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少。小城镇本身融资渠道少,大部分建设资金靠当地农民自行筹集和当地房地产开发商通过银行贷款开发,吸纳社会资本、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能力较弱。资金问题仍然制约着城市化发展速度。
  3、基础设施配套力度不够。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比较缓慢,一些镇(街)的供水、排水、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绿化覆盖率低,道路等级低、路况差,部分镇(街)停电、停水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小城镇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直接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主导产业带动小城镇发展效果不明显。乡镇企业发展是一些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大部分乡镇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企业群,而且多数是私营企业,缺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企业,发展速度较慢。一些乡镇主导产业不明晰,发展带动小城镇发展效果不明显。
  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重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废物,直接进入乡镇土壤、河流中。多数乡镇的垃圾处理方式都为简易填埋,缺乏规范设计及有效的环保措施,无害化处理率低。
  二、几点建议
  1、高起点编制小城镇规划,高水平管理小城镇建设。建议实施“小城镇,大规划”,即统一全面编制城乡规划,把社会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小城镇人口规模、经济状况和各行业优势的分析,客观地评估小城镇的实际消费水平,在规划编制中合理确定小城镇人口、工业、商业、服务业规模,注意把小城镇建设同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使小城镇功能分区趋于合理。从长远考虑,把村镇建设纳入统一管理,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2、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小城镇。国家要把小城镇建设提升到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对小城镇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对中心镇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省(市)级征收的配套费、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费中,加大切块比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省(市)县两级政府向中心镇投入逐年增长的财政保障机制,增长比例不低于本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水平。允许中心镇自行实施土地占补平衡。
  3、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完善交通、供水、通讯、供电、供暖、供气、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上下工夫,小城镇的城乡建设维护税,要用于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重点扶持小城镇的道路、供排水、治污等工程建设。加强城镇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卫生、体育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服务功能,抓好小城镇中心区域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美化。
  4、以主导产业带动战略建设小城镇。在小城镇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在大力发展当地优势产业时,应重点加强与跨国公司、中央企业的合作,争取重大项目落户,加强产业集群建设,通过产业集群的带动效应,拉动小城镇经济增长,把小城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5、做好环保工作,治理污染,改善小城镇生产生活条件。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把好环评关,杜绝污染项目建设,切实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加快建设和完善小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系统,并注意采取多种控制手段预防小城镇周边化肥、农药及集约化养殖场等农牧业水污染,确保进入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前较好的水质,以满足各类污水再利用的水质要求。切实制定垃圾处理方案,加快建设标准化、无害化的集中处理设施。
     
  
来源: 政协提案组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