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的提案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00103号
--------------------------------------------------------------------------------
案 由: 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的提案
审查意见: 建议国务院交由水利部会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国家发改委办理
提 案 人: 九三学社中央
主 题 词: 水利,水域
提案形式: 党派
内 容:
中央非常重视南水北调这项国家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性工程。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南水北调工程要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家宝总理在2002年考察中线工程时指出,水源保护、污染治理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有关各方以“一库清水北送”的神圣使命为己任,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污染防治和水源保护,使水源区水质得到较大改善。然而,我们注意到中线水源保护也面临着一些实际的困难和问题,如不采取有力措施,极有可能影响2014年调水目标的实现。
一是水源区经济发展与水源保护矛盾突出。2007年,水源区总人口1461万,人均生产总值7749元,区内40个县中有29个国家级贫困县、5个省级贫困县,是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发展经济的愿望十分迫切。而作为水源区,水质标准要求高、考核指标多,必须限制低水平开发,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水质安全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近年来,有关部门和水源区各级政府加大治理力度,关停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近千家,使一度呈恶化趋势的汉、丹江支流水质得到初步改善。但水源区加快发展愿望强烈,生产、生活、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面临继续加大的压力,汉、丹江水质安全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三是防治与保持规划实施进展缓慢。《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应在5年内完成,但实施4年来,规划近期项目已建在建率仅为50%左右,中央补助资金仅安排了56%。其中,原计划2006年底全部完工的53个工业点源治理项目,除18个已建在建外,其余项目均未开工。在2008年12月召开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第二次部际联席会议上,确定要加大规划实施力度,将一批远期项目中与保证水质密切相关的、且前期工作成熟的污染防治项目提前到近期实施,但目前投资尚亟待落实、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尽管已投入使用的污染治理公共设施不多,但运营费用的制约已开始显现。四是水质监测设施建设滞后。水源区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1条,规划建立水质监测站点65个,目前有关部门和地方仅设有监测站点35个,很难满足水源保护的需要。
为进一步做好中线水源保护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提升水源区的战略地位
中线水源区,既是国家战略资源的承载地,也是生态敏感区;既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集中区;既肩负着水源保护的战略任务,也承担着脱贫致富、发展稳定的政治责任。为此建议,一是在当前扩大投资、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加快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近期和远期项目。加快编制出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明确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二是统筹布局中线工程沿线利益相关省市的产业和城镇发展。受水区对水源区的帮扶,不仅要体现在资金的支持上,而且要落实到产业的相互接续、劳动力与智力的相互支持上。三是将中线水源区的保护与发展纳入国家国土主体功能分区规划。
二、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
今后一段时期,区域经济统筹发展、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将成为国家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鄂豫陕三省中线水源区具有跨行政区划、资源秉赋突出、生态系统敏感、扶贫任务艰巨的代表性,为此建议将其作为国家生态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一是探索试验区管理体制。从调水工程的长期运营来看,宜建立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产业布局以及政府与公众参与综合起来的管理体制。建议借鉴发达国家“水区”协调管理模式,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试验区”管理体制。二是探索试验区运行机制。重点研究跨区域水源保护政策、水价调节机制、水资源管控合作机制、产业和基础设施联合布局机制,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以及应急综合管理机制等等,并先行先试。三是探索“水银行”市场机制,为我国资源管理深化改革积累经验。四是探索水源区污染治理公共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的保障制度。五是加大对试验区的财政支持。在已实行的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基础上,加大公共财政对水源区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财政支持的试验区水源保护专项资金、产业发展基金和生态保护基金。
三、以科技进步提升水源保护能力
建议将中线工程水源保护纳入“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科技重大专项或专门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重点攻克一批水源区迫切需要解决的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一是在流域范围内,综合考虑库区水质要求、河流自净能力、点源及面源污染权重等因素,以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因地制宜的、分门别类的污染控制和水源保护标准。加强点源污染治理,但控制标准要科学合理,避免投资效益低下;高度重视面源污染,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确保库区水质达标。二是针对水源区一些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进步很快,而污染治理工艺不能及时调整的状况,加强对企业的污染治理技术支持和指导,使污染治理设施发挥最大效益。三是针对水源区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快速增加,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幅增长的趋势,加强农业科技的帮扶,发展生态农业,减少量大面广的农业面源污染。四是在库区周边,结合退耕还林和生态保护,建立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生态防护林带,切实降低面源污染。五是对适合水源区大规模种植的黄姜、龙须草、茶叶、核桃、中草药等经济作物,由国家组织科技力量对其种植、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治理进行科技攻关,以推进水源区的经济发展、脱贫致富、污染治理协调发展。
四、加强水质监测及应急处理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水源区水质预警、预测及应急监测体系建设,为水源保护和监督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决策依据。二是在协调整合中线水源区现有水质监测站点的基础上,以控制单元和断面为基础,建设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监测体系。三是在汉、丹江干流省界、市界以及重要支流市界、县界设置监测站,及时监测水质变化,以落实目标责任。四是加强市县基层应急监测及处置能力建设,以提高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来源: 政协提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