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杭州市中山南路双面街设计方案公示

admin 2010-03-02 来源:景观中国网
28日起到3月2日,中国美院和浙江省古建筑设计院的“恢复中山南路双面街设计方案”,在延安路和庆春路交叉口的城建馆(红楼)公示,大家不妨去看看。
  给你一块场地,请你造一个街区。这或许是中国美院迄今接到的最有意思的设计任务。

  这块场地在中山南路东侧绿化带鼓楼——万松岭路段,全长近1400米,宽处约二三十米,窄处只有五六十厘米,总面积约66000平方米。

  早前,这里也有房子,后建中河高架拆除。现在再造街区,不光光要把房子造起来,还要划分街道、布局城市功能。

  28日起到3月2日,中国美院和浙江省古建筑设计院的“恢复中山南路双面街设计方案”,在延安路和庆春路交叉口的城建馆(红楼)公示,大家不妨去看看。

  中国美院共设计了7条巷子、36幢院宅、4个牌楼、5个坊墙,全部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巷子主要是中山南路西侧段街巷的延伸,用的也是老名字,比如十五奎巷、城隍牌楼巷、察院前巷、太庙巷、高士坊巷、上仓桥巷、白马庙巷。

  鼓楼到城隍牌楼巷,叫“宅院美食”,高墙院落围合成一个个饭店。中山南路和十五奎巷交叉口以南,还拟造望仙楼,高度30米,用来登高望远。但也有人说,望仙楼体量太大,破坏环境。你觉得怎么样,不妨现场留个意见。

  城隍牌楼巷到太庙广场,一排茶食店铺,提供种类繁多的市井小吃。

  太庙广场,拟形成一个集市,或设古玩,或摆书画,也可进行太庙祭祖的大型表演。

  太庙广场到上仓桥路,功能定位为“深巷淘店”,深巷中藏着一家又一家创意小店。

  最北段,即上仓桥路到万松岭路,中河水蜿蜒引入,依水将建一些会所、餐饮店,叫“水岸游园”,档次比宅院美食和市井小吃要高,适合三五朋友,把盏小聚。

  宅院美食、市井小吃、水岸游园,加上以后开设在中山南路上的大排档,共同构成美食夜市一条街。

  整个设计最新颖的是在太庙巷以南,到南宋遗址博物馆,规划建一处木制屏风,两层楼高,上面一层可走人,下面一层为格子门,推开,就是繁忙的中河路。屏风还可当做一块幕布,投影南宋皇帝出巡的场面。

  中国美院设计人员说,别看房子多,但都嵌在绿化带中,现有乔木基本不动,哪怕灌木也都是就地迁移。今后在中山南路上,5种树木最多,桂、梅、松、竹、柳。

  接下来,设计人员亟待解决的是,中山南路东侧房子的风格,按照杭州市的要求,希望是一种“新宋风”建筑,既有南宋建筑的元素、符号,也和现代风景相融合。南宋建筑的基本特点是,开敞、古朴、轻盈。对于“新宋风”建筑,你有什么好建议,也欢迎现场留言。

  这次公示,同步在杭州网“市民议事厅”展出。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