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遭遇四大新“门槛”
admin
2010-02-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转型、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城镇体系不合理、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城镇化,成为除生态环境脆弱、老少边穷地区集中等基本制约因素之外的新“门槛” 。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转型、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城镇体系不合理、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城镇化,成为除生态环境脆弱、老少边穷地区集中等基本制约因素之外的新“门槛”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城镇化进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4.1%提高到2008年的38.3%,8年中提高14.2个百分点。
但这一城镇化率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既有着国家优惠政策、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边境地区扩大开放等众多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除了生态环境脆弱、老少边穷地区集中等基本制约因素之外,还有一些“门槛”亟待跨越。
新“门槛”跨越尤难
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面临枯竭。西部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具有产业结构单一、功能不完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单一的特点。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依靠资源起步的城市如果没有及时转变产业结构,一旦资源枯竭,将陷入萧条,不但城市规模难以扩大,还会出现人口的大量外流。目前,国家公布的两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西部地区有4个地级城市、6个县级城市和1个市辖区,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还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队伍中来。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创造就业岗位有限。2008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落后东部地区5.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落后3.56个百分点;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来看,西部地区的采掘工业比重远高于东部地区。由此可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还比较低,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落后、资源型产业比重过高意味着无法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因而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非常有限,对城镇化的拉动也较弱。未来,西部地区的城市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口集聚能力将成为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西部地区幅员面积大,城市之间距离远,难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西部地区除成渝地区和关中地区之外,大多地广人稀。城市之间距离相距几百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高,城市少、城市规模小成为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基本特征,大城市与中等城市、小城市的联系也不太密切,城市之间的合作比较薄弱,影响人口的吸纳能力。所以,劳动力异地打工的比率很高,如四川、贵州的农民工到东部地区打工的人数很多,异地打工者很难在当地中小城市居住并落户。
劳动力素质低影响进城打工者的收入及落户。由于西部地区农民工中的许多人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从事的大多是建筑、采掘、环卫等职业,收入水平低,流动性强,很难将家属接到城里来。他们年轻时进城,年龄大了还要回到农村居住,城市户籍对他们没有太大的意义。有些人由于文化水平低、素质差,甚至不敢到城市去打工。
政府仍需扮演重要角色
面临这些制约因素,西部地区政府应当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西部地区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套,完善城镇功能,提高人口承载能力,为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适应城镇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环保、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和配套建设,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质量,改善城镇生产和生活环境。
二是优化西部地区的空间布局。在边境地区和交通便捷、环境优良的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依托交通干线发展城镇带,提高区域中心城市聚集能力。大力提高沿交通干线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逐步形成沿交通干线的城镇密集带,由点状聚集逐步发展为点轴聚集。结合生态移民提高城镇化水平。结合“退耕还林(草)”和水土流失的工程治理,实行生态脆弱区人口的异地城镇化。借助边境贸易优势发展边贸型城镇。加强资源型工业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其人口承载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推动城镇规模的扩大。
三是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西部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西部地理特色以及文化历史、民族宗教等人文特色。通过大力发展西部生态旅游业,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和城镇的发展,拉动商贸、运输、房地产、食品和服务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旅游业发展提高地方就业水平和能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相关人口聚集,加速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促进旅游资源富集区城镇规模扩张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四是积极构建新型开放格局。要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沿海企业和开发区西进,并依托交通干线和边境地区,建立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加强对外交流,扩大政策性开放领域,加快开放西部地区的金融、保险、电讯、职业服务、商贸等产业。同时,进一步打通西部与东中部、东北地区以及与周边国家的联系通道,大力推进西部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加强次区域合作,建立一批边境自由贸易区或经济特区,使其迅速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城市,构筑西部大开放的新格局。(肖金成,蔡翼飞,作者单位分别为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城镇化进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4.1%提高到2008年的38.3%,8年中提高14.2个百分点。
但这一城镇化率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既有着国家优惠政策、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边境地区扩大开放等众多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除了生态环境脆弱、老少边穷地区集中等基本制约因素之外,还有一些“门槛”亟待跨越。
新“门槛”跨越尤难
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面临枯竭。西部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具有产业结构单一、功能不完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单一的特点。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依靠资源起步的城市如果没有及时转变产业结构,一旦资源枯竭,将陷入萧条,不但城市规模难以扩大,还会出现人口的大量外流。目前,国家公布的两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西部地区有4个地级城市、6个县级城市和1个市辖区,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还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队伍中来。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创造就业岗位有限。2008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落后东部地区5.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落后3.56个百分点;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来看,西部地区的采掘工业比重远高于东部地区。由此可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还比较低,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落后、资源型产业比重过高意味着无法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因而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非常有限,对城镇化的拉动也较弱。未来,西部地区的城市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口集聚能力将成为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西部地区幅员面积大,城市之间距离远,难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西部地区除成渝地区和关中地区之外,大多地广人稀。城市之间距离相距几百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高,城市少、城市规模小成为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基本特征,大城市与中等城市、小城市的联系也不太密切,城市之间的合作比较薄弱,影响人口的吸纳能力。所以,劳动力异地打工的比率很高,如四川、贵州的农民工到东部地区打工的人数很多,异地打工者很难在当地中小城市居住并落户。
劳动力素质低影响进城打工者的收入及落户。由于西部地区农民工中的许多人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从事的大多是建筑、采掘、环卫等职业,收入水平低,流动性强,很难将家属接到城里来。他们年轻时进城,年龄大了还要回到农村居住,城市户籍对他们没有太大的意义。有些人由于文化水平低、素质差,甚至不敢到城市去打工。
政府仍需扮演重要角色
面临这些制约因素,西部地区政府应当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西部地区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套,完善城镇功能,提高人口承载能力,为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适应城镇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环保、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和配套建设,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质量,改善城镇生产和生活环境。
二是优化西部地区的空间布局。在边境地区和交通便捷、环境优良的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依托交通干线发展城镇带,提高区域中心城市聚集能力。大力提高沿交通干线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逐步形成沿交通干线的城镇密集带,由点状聚集逐步发展为点轴聚集。结合生态移民提高城镇化水平。结合“退耕还林(草)”和水土流失的工程治理,实行生态脆弱区人口的异地城镇化。借助边境贸易优势发展边贸型城镇。加强资源型工业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其人口承载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推动城镇规模的扩大。
三是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西部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西部地理特色以及文化历史、民族宗教等人文特色。通过大力发展西部生态旅游业,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和城镇的发展,拉动商贸、运输、房地产、食品和服务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旅游业发展提高地方就业水平和能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相关人口聚集,加速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促进旅游资源富集区城镇规模扩张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四是积极构建新型开放格局。要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沿海企业和开发区西进,并依托交通干线和边境地区,建立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加强对外交流,扩大政策性开放领域,加快开放西部地区的金融、保险、电讯、职业服务、商贸等产业。同时,进一步打通西部与东中部、东北地区以及与周边国家的联系通道,大力推进西部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加强次区域合作,建立一批边境自由贸易区或经济特区,使其迅速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城市,构筑西部大开放的新格局。(肖金成,蔡翼飞,作者单位分别为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