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设计之都”成为热议话题

admin 2009-12-04 来源:景观中国网
  现代社会该如何正确理解设计?一个城市和设计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培育出有创意的设计人才?12月3日下午,为期两天的“深圳设计论坛”在深圳大学闭幕,但围绕这些热门话题的讨论却带给人们巨大启迪与深入思考。“
  现代社会该如何正确理解设计?一个城市和设计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培育出有创意的设计人才?12月3日下午,为期两天的“深圳设计论坛”在深圳大学闭幕,但围绕这些热门话题的讨论却带给人们巨大启迪与深入思考。“2009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邀请展”由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和深圳大学主办,深圳现代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承办,来自日本、英国、荷兰等国外及国内30余所院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设计精英出席了这次国际性的、高规格的设计界学术盛会。

  “深圳设计论坛”此前已举办两届。2008年12月,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并取得“设计之都”称号。同时,深圳把建设“设计之都”作为长远的发展战略和城市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彰显了深圳文化的创新品质,增加了深圳先锋、时尚、创意的城市色彩。该次活动除国内外专家、教授参加以外,还邀请了很多设计师参与研讨,包括分组采用专家、设计师演讲、学生提问、自由发言等互动方式进行研讨,活动结束后组委会还将公开出版发行《2009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邀请展作品集》和《2009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邀请展论文集》,以便扩大活动影响,努力创建一个严谨、和谐的学术氛围。

  建设“不可复制的”城市


  深圳应该如何建设“设计之都”?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道格拉斯·汤金提出四条途径。世界领先的设计之都,最重要之处是学习建设“不可复制的”城市,“深圳特别在哪里”?他说,深圳的人口来自全国各省,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及年轻化可能是应该考虑的。他以悉尼为例说,悉尼通过举办“设计周”帮助设计师展示自己的技能,普通观众也可以通过参加设计周活动了解设计师们的理念,很多零售商可以在市内参加一些特殊的展览,比如有一个比较特别的食品设计活动,主要是向大家展示环保食品。其次,悉尼设计界的同仁会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更新城市(北京)环境,比如改造悉尼歌剧院的灯光设计以吸引更多游客,使得这个城市与众不同。

  关于城市与设计的关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共文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列生教授表示,“设计越来越延展、越来越扩大化,这个扩大化导致一种什么结果?就是现在大家都被卷入被设计化的社会。”他坚持认为,这里面存在着极大的危机,“将来我们人类的生存能够被信息化,比如说人类最终能走向虚拟社会吗?我们人类的一切能被消费化吗?人类的一切生活,比如说城市生存能够全部被设计吗?我告诉大家,这都是不能的,我们人类生存、城市生存如果在设计化或自然本性之间能够保持一种均衡的尺度、一个张力,设计的功能才能最大化。”

  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提出,文化创意已经成为提高城市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中国谈城市谈设计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产业结构,包括设计的社会需求点在哪里。他表示,以设计创意为主导,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创造经济利润、发挥文化影响力。

  设计需要国际交流沟通

  西班牙巴塞罗那艾里萨瓦设计学院夏维尔·卡斯特博士介绍说,在过去的几百年当中,设计是促进巴塞罗那产生创造力的背后推动力,很多欧洲知名的设计师来到巴塞罗那工作改变了巴塞罗那,“因为设计不是一种当地的产品,它需要国际间的交流和沟通”。他认为,巴塞罗那之所以在设计方面著名,是因为整个城市充满了创造和创新能力,“这要感谢巴塞罗那设计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益处,还有巴塞罗那许多国内外设计专业人士组成的设计网络,以及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校为我们培养未来的设计大师,当然所有元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元设计文化,设计文化还包括大众对于设计的接受和欣赏能力,我想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发展设计的城市,这些因素都是尤为重要的。”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教授说:“国内很多城市都在说自己是什么什么之都,但大部分都缺少内涵,而深圳的‘设计之都’却是名副其实,深圳市政府对设计师特别尊重,比如前几年深圳大学生运动会标志发布,标志的评审是以设计师为主组成的评审团评审出来的,在评审大会上由设计师上台讲自己的创意、理念,在发展仪式上宣传设计师,这在其他地方通常是做不到的。”他还重点谈到了上个月刚刚在北京举办的“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的相关情况。“在我们申办到筹办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因为我们在大会筹办过程中发现很多政府机构对设计产业缺少深入的理解,当我们在找主办方时,最初很多部委都觉得设计跟他们没关系,在挫折中让我们看到中国设计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很多的设计推广。”他说,这是在中国举办的设计界的最大一次活动,它为中国设计师与国际设计师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特别是对北京市来说,这种推广也很重要。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薛义谈到,现在全国在校艺术类学生有120多万,每年毕业生在30万左右,但不能回避的是我们的很多学生毕业后不能做设计,有些基本的技能掌握也很少,与社会对高水平设计人才的需求有很大距离,这就对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多方面的质疑。

  他重点介绍了南开大学以设计主导教学的体系及课程关系的做法。他说,南开大学创新地开设了多门启发学生进入设计思维与表达的设计入门课程,即“设计之源”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作了大胆的突破与实践,主要特色课程包括:“自然与设计方法研究”、“综合材料与设计”、“实验性绘画”、“民间艺术与设计”、“设计透视”。南开“设计之源”系列课程强调设计概念与创新思维及视觉语言的开拓与扩展,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直接进入设计创新的本源,为后续的设计专业设计学习奠定了开放专业的思维体系。毕业生能很快融入工作岗位,并不断展现出设计的良好素质和工作成绩。今年起南开大学“开放式艺术设计工作室”正式被中国教育部批准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创新设计工程高级导师阿瑟莉·赫尔说,该专业的学生主要来自于设计工程和20多个国家的其他相关学科,“当我们的学生一起完成小组任务时,他们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文化为其相互学习和创意思考提供了最好的素材,我们大约有3/4的项目都是由小组完成的,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和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创新的关键因素。”他由此提出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是,招收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创建出跨学科的梯形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专长,“我们通过向他们提供跨学科的经验,使得学生不仅在一种学科,而是在很多学科当中可以完成跨学科项目”。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