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后三峡”时代 “枯水危机”逼近洞庭湖

admin 2009-11-16 来源:景观中国网
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自古以来便有“洞庭天下水”之说。作为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通江调蓄湖泊,洞庭湖与长江有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复杂联系,“江湖关系”也一直是相关洞庭湖治理与研究的重中之重。


干涸的洞庭湖和搁浅的渔船

  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自古以来便有“洞庭天下水”之说。作为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通江调蓄湖泊,洞庭湖与长江有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复杂联系,“江湖关系”也一直是相关洞庭湖治理与研究的重中之重。 
  近几年来,随着三峡水库的建成蓄水,洞庭湖与长江之间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尚待建立。历经千年沧桑的洞庭湖再次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全新的发展和演变阶段。

  罕见枯水下的洞庭湖 

  10月下旬,记者一行乘船从岳阳出发,贯穿整个东洞庭湖,经淞澧洪道进入南洞庭,再由南洞庭湖转入西洞庭目平湖。 
  据了解,由于江河来水偏少,今年洞庭湖区秋冬连旱已成定局。记者日前在洞庭湖区调研采访时了解到,目前洞庭湖蓄水量只有7.7亿立方米,不到丰水期正常水量的1/10。 
  船行湖上,记者发现洞庭湖水面面积较丰水期大幅缩减,南县、华容等洞庭湖腹地,大片洲滩裸露干枯,如棋子般散落在洞庭湖中大大小小的湖洲水际线明显抬高。 
  来往于洞庭湖的船只数量也较以往减少了不少。在一些较浅的洪道,水深已不足两米,航行速度很慢,水手们只得站在船头不断将竹篙插入水中测量水深,吃水稍深的船只随时有搁浅危险。
  尽管遭遇罕见低水位,洞庭湖水质总体良好。一路上,碧波荡漾,水鸟翔集,湖洲上的杨林苇丛郁郁葱葱,美丽的自然风光却让人心神怡然。船经淞澧洪道时,远处湖面几只江豚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湖中,喷出一道道水柱。水手们告诉记者,湖区人把这种景象称作“江豚啸风”。由于洞庭湖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前几年江豚在洞庭湖几乎绝迹。但近几年来,洞庭湖的水质明显改善,江豚数量也有所增加,这些湖上的精灵结队在湖中游弋的景象如今变得司空见惯。 
  洞庭湖水质的转变缘自于2007年开始的一场整治造纸污染的“环保风暴”。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如今洞庭湖区的常德、岳阳、益阳三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逐年大幅削减。湖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由原来的33家减少到11家,废纸造纸企业由200多家减少到80多家。与此同时,经过综合治理的湖区造纸企业产能大幅增加,预计2010年产量可达到350吨。造纸污染整治使困扰湖区群众多年的一湖“酱油水”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清澈。
  据湖南省环保厅厅长蒋益民说,虽然目前洞庭湖总水量只有7.7亿立方米,不到丰水期平均水量的1/10,但总体水质能保持在地表水三类标准以上,其中西洞庭和南洞庭湖局部水域水质已达到三类标准。在严重枯水情况下,洞庭湖水质能保持现有水平殊属不易。  
  
  水资源短缺成新难题 

  水质的转变固然令人欣喜,但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却成为洞庭湖治理一个新的难题。连续几年来,洞庭湖区干旱现象逐年加剧,特别是洞庭湖北部地区俨然已成为湖南第四个干旱带。 
  淞滋、虎渡、藕池三口河系是长江水进入洞庭湖的重要通道,也是洞庭湖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这一地区水量锐减,河系急剧衰退。 
  在华容县境内的藕池河宋市渡口,记者看到河水基本干涸,河床大面积裸露,原本用于两岸来往车辆摆渡的渡轮搁浅在河床上,变成了不再移动的“桥”。渡轮工作人员成了拉绳设卡的收费员,汽车往返一次需缴费15元。 
  据渡轮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藕池河的水量一年少过一年,汽车渡轮摆渡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去年以来,每年的摆渡时间只有两个多月,其他时间渡轮只能“躺”在河床上了。 
  水文资料也见证着三口水系的剧变。据湖南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淞滋河东支沙道观从1974年开始出现断流,2002年以前平均断流150天,2003年至2007年平均断流骤增至205天;虎渡河弥陀寺由断流2002年前的127天增加到155天,而南闸以下一般断流时间达到280天以上;藕池河西支进康家岗由断流241天增加到近几年的平均每年255天,其中2006年断流长达338天,是有记载以来最长断流记录。 
  过去全国闻名的“水窝子”正在变成缺水的干旱地区!水利专家们认为,这一观点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洞庭湖是亚洲乃至全球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而日益显现的缺水危机使洞庭湖原有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考验。 
  湖南省洞庭湖环境监测站谭建强说:“现在洞庭湖生态系统面临的已不是变不变的问题,而是怎么变?”谭建强认为,造纸污染的整治对于改善洞庭湖水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并不能改变洞庭湖的生态环境演变的趋势。 
  由于水位降低,洞庭湖原有的“水涨为湖、水落为洲”的湿地特性正在呈现逆向演化。湿地鸟类食物减少、候鸟越冬形势严峻。一些洲滩上,大量种植的欧美杨等外来物种取代了原有芦苇等地方物种,一些地方湿地正在变成“林区”。 
  此外,一些专家还表示,蓄水量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降低,使洞庭湖区部分地区目前内河水体富营养化、干涸现象十分普遍。一旦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后果将更为严重。 
  干旱的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还将成为制约洞庭湖区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枯水期延长,湖区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洞庭湖区是湖南最重要的商品粮主产区,但由于缺水干旱,南县、华容、安乡等原来水患突出的地区出现大面积灌溉困难,导致农作物改种甚至绝收。有的地方甚至要依赖人工降雨,这在洞庭湖历史上极其罕见。 
  由于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减少,相应增加了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加上现有取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目前洞庭湖区北部地区比原规划的饮水不安全人数增加了近180万。 

  江湖关系进入“后三峡”时代 

  水利专家认为,近年来洞庭湖区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主要原因是上游江河来水偏少,水利工程蓄水不足。但如果放在江湖关系长期演化的背景下考量,洞庭湖枯水期延长、水位降低并非偶然现象。 
  专家认为,三峡水利枢纽的建成,对于长江与洞庭湖的关系是一个巨大的改变,江湖关系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来自湖南省水利厅一项调研报告认为,三峡工程建成后对洞庭湖的影响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这首先缘于三峡工程将大大减轻洞庭湖区的防洪压力。多年来,水患一直高悬于湖区群众头上的一柄利剑。自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频发,平均1.5年发生一次洪涝灾害。1950年至2000年的51年中,发生溃垸的年份有35年,高达68.6%。51年间共计溃垸受灾面积1093万亩,年平均溃垸面积24.4万亩,其中1996年特大洪灾中溃决大小堤垸145个,1998年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中溃垸142个。 
  三峡工程的建成,为根治洞庭湖区百年水患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了解,三峡工程的建成使用后长江中下游分洪量减少,减轻了洞庭湖区的防洪压力。同时,三峡工程投入运行后,长江进入洞庭湖的泥沙锐减,洞庭湖淤积量将大幅减少,这对维持洞庭湖调蓄容积和延长洞庭湖寿命十分有利。
  但专家们同时指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泥沙量减少,清水下泄使长江河床被不断刷深,长江入洞庭湖水量也随之减少。虽然在枯水期三峡下泄量有所增加,但仍不足以补偿冲刷造成长江入湖水量的减少,受此影响,近年来长江入洞庭湖三口河系衰退特征已十分明显。 
  水利部门的监测显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长江入湖水量多年平均径流1501亿立方米,而1990年至1998年长江入湖多年平均径流量已减少至621亿立方米,减少880亿立方米。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入湖水量进一步减少。 
  水文历史监测资料表明,2006年9月20日至10月31日,总入湖水量仅为15.3亿立方米,比同期多年平均情况减少93%。据悉,历史上干旱严重的1972年10月长江平均入湖流量为2114立方米每秒,而2006年10月入湖平均流量只有当时的1/4。 
  今年9月15日,三峡工程开始实施试验性蓄水,拦蓄水量占来水总量的30%左右,减少了下游来水量。10月中上旬,三峡入库流量为13000立方米每秒左右,出库流量维持在7000立方米每秒,这使得长江入湖水量进一步减少,洞庭湖出流加快,导致湖区水位相应下降,湘江下游水位有所下降。 
  此外,根据三峡工程运用调度方案,三峡水库每年从5月下旬开始集中泄水,增加下泄流量,洞庭湖水位平均抬高0.62米至1.25米,而这一时段正值湖区梅雨季节,外湖水位高导致湖区堤垸内各类涵闸无法自排,排涝泵站扬程与运行时间增加,生产成本提高。 
  专家认为,洞庭湖进入“后三峡”时代后,其综合治理的思路也应相应进行调整,应尽量拓展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缓解不利影响。从目前看,“后三峡”时代洞庭湖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水资源的综合配置能力,尽管通过三峡调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洞庭湖的水荒,但更重要的是加强洞庭湖区自身的工程性水利建设。 
  首先,在洞庭湖干旱特别严重的“三口”地区,有必要采取工程性措施补水。湖南省地质专家童潜明等人提出,通过在上荆江南岸建设水闸和渠道,可将长江水引入洞庭湖区。据他们测算,如果通过工程在9月至10月、11月至次年2月引进长江水80亿立方米,可灌溉洞庭湖区商品粮农田600万亩,泽润湿地近2000平方公里。 
  其次,由于连年干旱已逐渐成为洞庭湖区的常态,湖区各县市还应改变以往农田水利建设重排涝、轻抗旱的传统思路,充分利用现有的内湖和蓄洪垸洼地蓄水,并利用湖区密布的水网河系修建平原水库,在丰水期留蓄宝贵的水资源,不仅利于枯水期保障农业生产和居民饮用水安全,还可补充湿地生态水量,实现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据了解,目前湖南省已拟在藕池河东支的鲇鱼须河、藕池河中支陈家岭河、藕池河西支和松滋东支大湖口河等建设4处平原水库。这些水库建成后,高洪时可滞洪蓄水,枯水期可引江济湖。对洞庭湖北部可能发展为新的干旱走廊的地区则要加强垸内灌排体系建设,兴建一批提灌泵站等提水工程,在平原水库无法蓄满时为其供水。 
  第三,应高度重视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由于湖区水位下降,洞庭湖湿地已开始出现湿地生态逆向演化迹象,因此三峡工程应尽快实施生态调度,保证洞庭湖区河流湖泊生态最小需水,维持河流生态流量,维护河流、湖泊和湿地的生态健康。 

   [背景资料] 洞庭湖概况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境内,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蓄湖泊。洞庭湖南汇湖南湘、资、沅、澧四水,北纳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三口分泄的长江水,东接汩罗江和新墙河水,江河来水进入洞庭湖后经湖泊调蓄,由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现有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公里,容积167亿立方米。洞庭湖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为3000亿立方米,入湖合成洪峰多年平均值4万立方米每秒,出湖多年平均最大洪峰量为2.88万立方米每秒,洞庭湖多年平均消减洪峰约30%,为整个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洞庭湖有大小堤垸266个(其中万亩以上的堤垸156个),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及调蓄作用的主要性,划定了11个重点垸和24个蓄洪垸。洞庭湖一线堤防3471公里,保护着1000万亩耕地、约1008万人口。洞庭湖区人口密集,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社会经济地位十分重要。

  [背景资料] 洞庭湖的历史变迁 

  洞庭湖及其与长江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着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秦汉以前,云梦泽南边长江,北通汉水,方圆900里,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长江洪水出三峡后,入云梦泽,再下汉口。由于有云梦泽的调洪,当时“洪水过程不明显,江患甚少”。那时的洞庭湖,还只是君山附近一小块水面,方圆260里,其余都是被湘、资、沅、澧四水河网切割的沼泽平原。 
  在长江和汉江大量洪水涌入云梦泽的同时,大量泥沙也被带到云梦泽,由于长时间的淤积作用,到了魏晋南朝时期,即公元500年前后,云梦泽由过去的方圆900里缩小为三、四百里,逼使荆江河段水位抬升,江水倒灌入洞庭湖,使洞庭湖与南面的青草湖相连,由过支的方圆260里扩大到方圆500里。 
  到了唐宋时代,统一的云梦泽已不存在,代之而存的是星罗棋布的小湖群,故称湖北为“千湖之国”。在云梦演变成大面积的洲滩和星罗棋布的小湖群的同时,也形成了荆江河槽的雏形,有九穴十三口作为洪水入湖通道。荆江水位进一步抬升,使洞庭湖南边青草、西吞赤沙,横亘七、八百里。 
  当荆北出现大面积洲滩后,人类就在洲滩上从事生产活动。晋朝(公元325年前后)开始在江陵筑堤防水。在九穴十三口分流的同时,泥沙又淤塞了九穴十三口,分流作用越来越小,人们又在河道淤塞的条件下进行堵口并垸。到公元1524年九穴十三口中江北岸的最后一道郝宋堵口,才形成了统一的荆江大堤,统一的荆江河槽和江汉平原。1650年再堵位于荆江大堤下游庞家口(湖北监利县西门渊),从此,江水被约束在单一的荆江河槽里,不能再向江汉平原分流,这就使洞庭湖面进一步扩大到盛时期,方圆900百里,洪水湖面6270平方公里。 
  洞庭湖作为长江的通江湖泊,与长江息息相关。长江干流的超额洪水和长江干流的泥沙问题,是江湖关系历史演变的主题。纵观江湖关系历史演变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七个阶段: 
  一、公元1000年以前,长江穿云梦泽而下,完全由云梦泽调洪。 
  二、公元1000-1524年,云梦泽淤成星罗棋布的小湖群,有九穴十三口分流,荆江水位抬升,洪水倒灌洞庭湖,洞庭湖由小变大。 
  三、公元1524-1860年,九穴十三口尽堵,荆江大堤形成。洞庭湖扩大到全盛期6270平方公里。 
  四、公元1860-1956年,形成四口分流,洞庭湖调洪与洪湖沔阳倒灌云梦泽调洪并存。 
  五、公元1956-1967年,洪湖沔阳黄盖湖等通江湖泊尽堵,长江干流洲滩民垸围垦,再抬高荆江水位,四口(1959年后为三口)向洞庭湖分洪,中游通江湖泊只留下洞庭湖单独调洪。泥沙淤积使洞庭湖由大变小。 
  六、公元1967年以后,下荆江裁弯扩大了荆江泄洪量,降低了石首沙市水位,使入湖水沙量减少,螺山河道淤塞、泄流量减少,加上围堵通江湖泊的双重影响,抬高了城陵矶水位,城陵矶地区分蓄洪量扩大,洞庭湖口出游受顶托。 
  七、公元2002年以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江湖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