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新中国60年生态文明建设:从人定胜天到和谐共生

admin 2009-09-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局部到整体,从抱守人定胜天的观念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环保事业逐步融入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战场、大舞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图表:新中国60年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新华社 发

  (记者顾瑞珍、吴晶晶、胡浩)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局部到整体,从抱守人定胜天的观念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环保事业逐步融入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战场、大舞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减缓了环境污染加重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保持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

  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环保行政机构实现四次跨越

  初春的阳光下,在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15号——原环保总局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首任部长周生贤拉下红色的绸布,一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白底黑字的牌子展现在人们面前。

  2009年3月27日这一天,我国环境保护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最初,打扫卫生、清理厕所、处置垃圾就是公众对环保的认知。”曾任首任环境保护局局长、首任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的曲格平,亲历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每一个变化过程。在他的记忆里,我国的环境保护出现转机还是在1978年。

  “当中国人还弄不清楚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时,西方国家公众已经开始了激烈的反公害运动。”今年已是80岁的曲格平说,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就是从这种背景下起步的。

  国家对关乎百姓身心健康的生态环境事业的高度重视,一次次给了中国环保事业飞扬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森林问题极为重视。1955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  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1981年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每到春季,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都参加义务植树,从未间断。

  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针,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

  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暖了华夏大地,也给中国环保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中共中央批准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指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年,我国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建委之下。

  从1982年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设立环境保护局,到1988年成立国务院直属的国家环境保护局,再到1998年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8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不到30年间,我国环保行政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四次跨越。

  环保机构的不断升格,正是我国政府以及全社会对环保认识不断深化、环保力度不断加强的真实写照。

  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成为中国环保事业的一个转折点。环境保护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奠定了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更为重视。特别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程中,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实践面貌焕然一新。

  2006年我国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提出“三个历史性转变”,把环保工作推向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了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首次明确下来,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NextPage]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融合,山清水秀、江河安澜的自然风貌正逐步重现

  2007年5月29日,一场饮用水危机席卷江苏无锡,祸首即是太湖蓝藻。随后,滇池、巢湖蓝藻也相继暴发。紧接着,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将在太湖等流域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

  两年之后的今天,曾经饱受蓝藻之祸的太湖传来好消息,有关部门和地方通过控源截污、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多项措施治理太湖成效显著。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一些江河湖泊污染严重。环境保护工作确立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提出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使得山清水秀、江河安澜的自然风貌正逐步重现。

  水污染治理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重大战略和民生工程,促使我国环保事业形成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投入不足曾经是制约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环保治理投资每年为25亿元至30亿元;而2007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3387亿元,是1981年的135倍。

  2006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发布生态工业园区标准;2007年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环境保护不但成为抑制经济过热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成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推力。

  此外,连续3年的“叫停和限批”,不但提高了环保政策的威慑力,更体现了环境优先正在从观念变为行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呈现了良好势头。

  保护环境离不开法律制度的完善和规范。从1979年出台了我国第一部环保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来,我国已制定了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等10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颁布了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颁布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660余件。

  同时,我国环境执法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采取“挂牌督办”“区域限批”“流域限批”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

  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

  ——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1992年到2007年间,我国经济总量扩大了3.3倍,但工业废水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仅增长5%和62%,化学需氧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降低了31%和54%。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6年分别下降3.14%和4.66%,污染减排首次出现“拐点”,实现双下降。

  ——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08年,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53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894.3万公顷;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1790多万公顷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积极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加大水污染防治执法力度,对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全面调查,严密防控和妥善处理水污染事件,保证了群众饮水安全。

  ——农村环境保护全面启动。国家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启动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奠定基础。

  ——环境保护基础能力日益提高。一大批高、精、尖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广泛应用。环境预警监测能力显著提高,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质量监测网,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并投入运行,环境信息化系统建设不断加强……

  今天,政府、企业、公众对环保事业有着高度的共识:今明两年国家将投资21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工程;环保部门对环境响评价不过关的大型项目屡出重拳;各类企业的环保意识趋向自觉;公众环保意识大幅提高……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这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我国环保事业正朝这一目标迈进。

  环保行动在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扩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带环保袋上街购物,夏天把空调温度调高,争当环保志愿者……近年来,社会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参与热情高涨。这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环境政策思路不断完善,不仅仅体现在各项数字指标的改善上,更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带来了切实变化。

  “夜深了,下起了大雨,龙须沟的人都在急着防雨防臭沟的水进院,上上下下忙得不亦乐乎。”——这是老舍先生描述的又脏又臭的龙须沟旁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幕。数十年过去了,往日的龙须沟已经变成了金鱼池小区。仍是雨中,但只见小溪欢快流淌,雨水的滋润让2.5万平方米的绿地散发着青草的清香。

  这是北京改造旧城、建设新家的结果,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见证。事实上,不只是北京,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正致力于打造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宜居城市。

  悦人绿色,在中华大地持续铺展——全国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从1959年底的12.8212万公顷增至2008年底的174.7493万公顷。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都经历了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历程。

  在我国西南溶岩地区,山高坡陡、土地石漠化严重,农民耕作困难,生活贫困。为了治理石漠化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有关部门一直在探索适合地区特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模式。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新全向记者举了广西马山县在不同地貌部位,布局不同生态产业的例子:山峰发展水源林、陡坡种植金银花等藤本植物保持水土,缓坡种植果树、药材等经济作物,洼地发展粮食作物,不仅使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更让药材、果树等形成生态产业,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

  与农村生态建设和城市环境建设共同发展的,还有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据中华环保联合会统计,2008年民间环保组织总数已经超过3500家,成员达到30万;绿色发展成为很多地区、企业的自觉选择,生态市、森林城市、环境优美乡镇、环境友好企业等不断涌现。

  如今,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不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常识。

  2008年6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限塑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并禁止生产和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刚开始的时候,真是不适应,总是到了超市才想起没带购物袋。”24岁的秦莉是个追求潮流的都市白领。她说,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制作精美、图案漂亮的布制购物袋,使用它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增长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保护生态环境依然任重道远。

  “期待有一天,我的子孙一如我的童年,在家乡清澈的小河中欢快地嬉戏,青山绿水装点着他们的梦境,金色的田野铺满着他们的希望。”这是“环保老兵”曲格平的梦想,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

  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新中国60年生态建设扫描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顾瑞珍 丁可宁)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到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江河湖泊污染严重到让大江大河休养生息;从生物多样性面临多重威胁到如今保护成效初显——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持续向纵深推进。

  从粗放增长到持续推进污染减排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这句顺口溜是对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对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真实写照。

  粗放型增长方式不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更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危害。

  1992年至2007年间,我国经济总量扩大了3.3倍,但工业废水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仅增长5%和62%,化学需氧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降低了31%和54%。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并作为约束性指标必须完成。

  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背景下,环境保护部妥善处理促减排与保增长的关系,在治污工程、结构调整和监督管理三大减排措施上狠抓落实,积极创新污染减排政策机制,采取一切措施保持新形势下污染减排持续推进的态势。

[NextPage]
  目前我国在建的污水处理厂达1700余座,日处理能力达5000多万吨,截止到2009年6月底,已建成运行145座,新增日处理能力480万吨,占全年计划目标的48%;已建成运行脱硫机组82台、3600万千瓦,占全年计划目标的72%。同时,烧结机脱硫技术渐已成熟,在去年建成18个烧结机脱硫项目基础上,2009年上半年又建成投运8台(套)钢铁烟气烧结机脱硫工程。

  同时,我国结构减排效果显著。充分借助污染减排的“倒逼”机制,通过减排政策大力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在2009年上半年关停小火电机组3382台、装机容量1989万千瓦,累计关闭5407万千瓦,已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一五”计划关停目标。同时还停产关闭了一批炼铁、有色、建材、焦化、造纸、印染、化工等落后产能。此外,管理减排力度进一步加大。针对企业效益下滑或生产负荷降低可能导致的不达标排放或偷排直排等问题,加强了日常核查和监管,并开展了已计算减排量工程的再核查,促进了减排设施的正常运行。

  统计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9%,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9%。此外,近期环保部门对2009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进行现场核查的初步结果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预计分别下降约2%和5%,预计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10%的目标有望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可以如期实现。

  多项措施构筑“绿色”环保经济政策体系

  2007年以来,原国家环保总局与有关部门合作陆续推出“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政策,促进了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体系的形成。

  我国发布了“两高一资”行业准入条件,公布了“双高”名录,发布了生态补偿试点指导文件等,环保部门与经济政策出口部门加强协作,积极配合,推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与相关制度建设。环境保护的要求正在渗透到经济政策的各个方面,环境保护的政策从生产领域延伸到流通、分配、消费领域,拓展到对外贸易领域。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万多条环保信息进入银行征信机构,1.3万条企业环境信息被转发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据此对环境违法企业采取限贷、停贷、收回贷款等措施,有力促进了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与此同时,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绿色保险”也在稳步推进。2007年底,我国发布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并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展试点。目前,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浙江省宁波市等地都推出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湖南省已完成全国首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赔偿。

  为减少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产品大量出口、污染留在中国国内”的状况,2007年以来,我国环保部门等开始制定“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作为限制污染产品出口的依据。目前,我国已经提出了三批、含280多种产品的名录。经济部门对名录中产品采取了取消出口退税、禁止加工贸易的措施,减轻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环境代价。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对减排设备、环保设备给予所得税优惠的政策,对符合环保要求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对一些环保项目给予增值税优惠。目前已经初步形成环境税方案,绿色税收政策逐步完善。

  我国生物多样性损失速度得到初步遏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从概念走向行动,在国际履约和国内保护实践中取得较大进展。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损失速度得到初步遏制,各类生态系统功能基本稳定,物种资源得到初步有效保护,遗传资源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我国认真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组团参加了该公约全部9次大会和相关技术会议,按时保质完成了4次国家报告,并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与农业、气候变化、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共享等10多项重要议题谈判。

  1994年颁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以来,该计划得到较好贯彻实施,7个具体目标基本得到实现。2007年至今,我国已在16个省区市开展了省域生物多样性评价,评估生态系统、物种资源状况,并提出管理依据和对策,取得了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目前我国正在编制新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

  此外,我国各环保部门还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拓宽渠道,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研究和试点示范项目。2000年以来,“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框架项目”“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廊道项目”“中俄跨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相继开展,起到了较好的保护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

  2004年起,为摸清我国生物物种资源底数和受威胁的状况,环保部等17个部门在全国联合开展了重点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工作。2007年,我国编制印发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对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长远的安排。至2008年,“国家生物物种资源数据库平台”初步建立,编目数据总量达14万余条。

  我国还于2005年成为《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缔约方,组织相关部门参加了“转基因生物越境转移的损害赔偿与补救”“转基因风险评估与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等议题的国际谈判。制定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组织开展了“典型省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环保用微生物现状调查”和“转基因棉花环境影响监测”等项目,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60年生态建设综述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记者于文静、顾瑞珍、刘景洋)智者曾警示说,“林木尽伐,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

  当今世界,温室效应、臭氧威胁、生物多样性危机、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和酸沉降及热带雨林危机等十大生态问题,已危及人类生存条件,引起世界高度关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实施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国土绿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建设成果显著

  林业履行着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多种职能,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使命。在今年六月份召开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认为,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是一项具有特殊功能的公益事业。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组组数字,展示了我国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全新面貌:

  ——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双增长”,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总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280万公顷增加到17491万公顷,森林蓄积由90.28亿立方米增加到124.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8.6%提高到18.21%。人工林年均增量和保存总面积居世界第一。2000年至2005年,在全球森林面积每年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森林面积却在增加。 

   ——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初步得到遏制。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90多万公顷,土地沙化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新世纪初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实现了“人进沙退”。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万平方公里,每年可保持土壤15亿吨。

  ——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湿地总面积为38.4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四。全国有36处湿地被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保护获得“献给地球的礼物”特别奖等多项国际荣誉。

  目前,全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538个,有效地保护了我国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野生动植物种群,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存区域得到有效保护,濒危物种消亡速度减缓。

  大工程带动生态建设大提速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是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通过实施“三北”和长江等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和速生丰产林建设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全国造林绿化步伐加快,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在大江大河流域、北方地区和沿海地区构筑了绿色生态屏障。

  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采伐量,有效保护了1.04亿公顷天然林,营造公益林1526.7万公顷。

  我国是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受沙化影响地区的面积占全国1/3,有4亿多人口生活在沙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为治理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我国先后颁布了《防沙治沙法》、《退耕还林条例》,相继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

  其中,“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0年来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446.9万公顷,共治理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面积66万多平方公里,使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0.51%,保护农田2248.6万公顷。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60.2万公顷,土地沙化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且强度逐渐减弱。沙区生态状况的好转,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更从根本上结束了我国毁林开荒的历史,为“青山绿水”做出历史性贡献。10年来该工程造林2686.7万公顷,工程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包括长江、淮河、珠江等11条主要江河流域土壤流失量大幅度减少。

  当前,一项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主体任务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国全面推进,极大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利于释放25亿亩集体林地的巨大潜力,增强林业发展的动力,为希望的田野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民动手“身边增绿” 创建“绿色家园”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绿色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主基调,关注森林、保护生态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主题。我国各地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初步形成了以工程造林为主体,社会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共同发展的造林绿化新格局。

  多年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扎实推进,各地积极探索义务植树的新机制,组织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自1981年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次达115.2亿,植树538.5亿株。

  同时,社会造林蓬勃开展。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大批非公有制投资主体积极参与社会造林,涌现出大批企业造林、家庭承包造林、联营造林的典型,使造林面积迅速扩大。民营资本造林已成为国土绿化的重要力量。

  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如火如荼,美化人居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通过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创建森林城市、推进“身边增绿”等活动,加强城乡绿化,不仅让森林上山,而且让森林进城、入村、进校园、进营区,我国城乡生态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据统计,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981年的10.1%提高到35.29%,人均公共绿地由3.45平方米增加到8.98平方米。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这是共和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梁希先生的夙愿,也是全国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愿。60年来,中华大地上伟大的生态建设实践,让森林繁茂、山川秀美,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们为建设“绿色家园”继续努力奋斗。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