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江源区17万亩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admin
2009-08-31
来源:景观中国网
记者从青海省有关部门了解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4年来,沙漠化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211万元,完成封沙育草面积17.43万亩,项目区土地沙化、退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记者从青海省有关部门了解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4年来,沙漠化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211万元,完成封沙育草面积17.43万亩,项目区土地沙化、退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土地沙漠化是三江源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这一地区土地沙漠化主要分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等类型,它不但危害草场,影响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还掩埋河道和湖泊水面,增大水体蒸发量和含沙量,严重破坏水源涵养功能。
自2005年我国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以来,三江源区采取围栏封育、人工补播等措施恢复沙生植被,提高植被覆盖度,力求遏制区域沙漠化土地扩展的趋势。
近日,记者在三江源区采访时看到,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的国道214线段两旁分布着一片片人工沙障,人工铺设的石头网格与披碱草等沙生耐旱植物相结合,已将移动沙丘牢牢固定下来。
玛多县农牧林业局副局长李大伟说:“以前这里都是流动沙丘,眼下变成了片片绿洲,防风固沙技术项目的实施效果非常好。”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也是中国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最原始的地区之一。
土地沙漠化是三江源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这一地区土地沙漠化主要分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等类型,它不但危害草场,影响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还掩埋河道和湖泊水面,增大水体蒸发量和含沙量,严重破坏水源涵养功能。
自2005年我国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以来,三江源区采取围栏封育、人工补播等措施恢复沙生植被,提高植被覆盖度,力求遏制区域沙漠化土地扩展的趋势。
近日,记者在三江源区采访时看到,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的国道214线段两旁分布着一片片人工沙障,人工铺设的石头网格与披碱草等沙生耐旱植物相结合,已将移动沙丘牢牢固定下来。
玛多县农牧林业局副局长李大伟说:“以前这里都是流动沙丘,眼下变成了片片绿洲,防风固沙技术项目的实施效果非常好。”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也是中国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最原始的地区之一。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