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饮用水水源安全隐患不可忽视

admin 2009-07-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杭坪镇是我县饮用水的源头,近日,记者在水源保护区沿途的农村采访了解到,水源保护区内的村民习惯将垃圾扔进溪里让水冲走,长年累月,靠近村边的小溪经常可见成堆的垃圾;因为杭坪镇交通便利,租金便宜,吸引了众多家庭作坊式的水晶加工户,随之而来的废水直排、废渣乱倒现象颇为普遍;在外来人口较多的杭坪、东岭、下薛宅等村,由于配套的生活设施不完善,存在大小便随意倾倒,甚至直接倒入溪里的现象。水源保护区的这些现象都是城乡居民不愿意看到的。但它的存在,给饮用水源安全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杭坪镇是我县饮用水的源头,近日,记者在水源保护区沿途的农村采访了解到,水源保护区内的村民习惯将垃圾扔进溪里让水冲走,长年累月,靠近村边的小溪经常可见成堆的垃圾;因为杭坪镇交通便利,租金便宜,吸引了众多家庭作坊式的水晶加工户,随之而来的废水直排、废渣乱倒现象颇为普遍;在外来人口较多的杭坪、东岭、下薛宅等村,由于配套的生活设施不完善,存在大小便随意倾倒,甚至直接倒入溪里的现象。水源保护区的这些现象都是城乡居民不愿意看到的。但它的存在,给饮用水源安全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我县的城区供水和“甘泉工程”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来自金坑岭水库和仙华水库。金坑岭水库集水区为一级水源保护区,壶源江上游杭坪镇区域为二级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内有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070人,常住人口约三分之一左右。二级水源保护区内有26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6266人,其中杭坪村2898人,东岭1039人,石宅1170人,常住人口约15000人左右,包括杭坪镇政府及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和学校学生以及外来务工人员2400多人。人口的增加所带来的生活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和其他一些污染源的大幅增加,使得饮用水源面临很大的环境压力,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形势严峻。

  县自来水公司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自2005年6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后,对水源水的29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就仙华水厂进水口采样点而言,2005年9月,2006年3月、6月、9月、12月,2007年、2008年的3月原水水质均为Ⅲ类,2007年6月、9月、12月,2008年4月、6月、7月、9月、10月、12月的原水水质都为Ⅳ类,2008年5月、8月、11月的原水水质为Ⅴ类,超标的主要指标为总氮。从壶江引水口采样点的检测结果来看,总氮指标除2005年的6月、12月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外,其余每次检测都为Ⅲ类及以上水质,且含量逐年在升高,2008年4月至12月两个采样点的总氮指标均为Ⅳ类或Ⅴ类水质。壶江引水口的总磷除4月、12月达到了Ⅱ类水质标准外,其余月份都为Ⅲ类或Ⅳ类水质,壶江引水口的耐热大肠菌群检测9次超标4次。源水质量的下降导致县自来水公司在制水方面的成本逐年增加。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喝上健康水、干净水是每个居民迫切的愿望。可喜的是,近几年来,饮用水源保护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也开展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治理。杭坪镇范围建立了宣传阵地,书写了保护水源的宣传标语、村规民约及树立宣传牌和警示牌,全民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逐步提高;垃圾收集网络全面铺开,各村都配备了相应的卫生保洁员,生活垃圾基本做到日产日清;两家规模养殖场和两家采石场已搬迁和关停,七家污染较大的水晶烫钻厂和材料厂也已关停;镇区机关、中心小学、杭坪叉口饭店及外胡、前胡等村已完成雨污分流和厌氧式人工湿地建设;大楼、下薛宅、派顶、茶山、石响等五个村的雨污分流工程也已完成。一级水源保护区内已完成仙华山景区农家旅社污水处理工程。县政府于今年4月份成立了浦江县饮用水源保护领导小组。饮用水源保护办公室会同杭坪镇政府已着手开展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河道保洁、村内保洁一体化管理工作。总投资600万左右的仙华水库取水口综合湿地工程,金坑岭水库引水口净化工程,大楼、茶山、石响、派顶四个村的污水处理湿地工程已基本完成各项报批程序,即将付诸实施。杭坪村、石宅村的污水处理实施方案正在制订当中。

  饮用水源保护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希望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下,打好饮用水源安全保卫战,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